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2025.7.3线上过级场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开场:

各位好,我是程晓,欢迎大家今天来参加我的拆书活动,希望我今天的分享能让你改变行为,提升能力。

我的三个标签是两个女儿的妈妈、幼儿教师、学习践行者,拆书帮是我学习践行中的又一程。

书籍介绍:

【过渡句】我今天拆书的主题是“赢得孩子合作的四个步骤”,内容来自于《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作为金典书籍长达40年,被千万家庭实践有效;从2岁到青春期,书中均有针对性的策略,让孩子合作,同时培养责任感和同理心;

这本书融合了阿德勒心理学,强调归属感与价值感,其理念是倡导“和善而坚定”的教育,不打骂、不骄纵;里面有提供52个具体方法,如“积极暂停”、“家庭会议”等。

这本书能带来什么改变?第一:与孩子发生分歧时让家长减少吼叫,更轻松解决冲突;第二:让孩子发展自律、解决问题的核心能力,帮助家庭构建尊重与合作的亲子关系。

总之如果你想告别“控制或放纵”的极端,本书就是你的“教育指南针”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过渡句】接下来请大家花2分钟时间阅读主题“赢得孩子合作的四个步骤”的原文片段,看完之后再屏幕上打上1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下面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你决定要赢得孩子的合作就足以为你带来积极的感觉。经过头两个步骤之后,你也已经赢得了孩子。等你进入第三步时,孩子就已经能听得进你的话了(哪怕是你以前说了多少遍,孩子都听不进去的话)。第四步肯定会很有效果,因为你已经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的气氛。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这样的感觉,只要我讨厌那个人,无论他讲的话多少正确,只会让我们感到更加讨厌。孩子也是一样,只有赢得孩子的信任,我们才能讲无比正确的道理,才能真正的被孩子听进去。在纠正孩子的行为之前,要理解、尊重孩子;当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接受你的建议,并努力找出解决的办法。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大家看一下,最近发生在我和女儿沟通上的一个案例

案例:

我想到了最近我家大女儿老在吐槽她们班的班主任。有天下午我去接她放学,5:30放学了还没出来,到了5:45我看到她气冲冲地跑到我面前就开始吐槽:“我真服了老师,我都没说话就说我上课讲话,还罚我抄练习。”当时我只想到的是想维护老师在女儿心中的形象,就边拍了拍她的背边说:“那肯定是你哪个动作让老师误会了,老师每天看那么多同学可能没注意。”一听我这么说,她马上就提高声呗“我没有。”眼睛开始发红。

大家觉得我和女儿之间的沟通出现问题了吗?如果有请在屏幕上扣1.如果没有问题请扣2.

是的,我没有第一时间去理解孩子的感受,而是以我主观的想法对她进行说教,导致我们的沟通出现障碍了。那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和孩子沟通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

让孩子感受到,他的想法已经完整表达且得到了充分理解,我们用自己的话,把孩子的意思重复一遍。“你是因为老师冤枉你了,所以感到很委屈对吗?”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

同情孩子的目的在于帮助孩子缓解情绪,这样孩子才愿意去思考、听取家长传递的信息,家长的建议才会有效。如果你把类似的经历告诉孩子,效果会更好。例如:“妈妈小时候也被老师冤枉过,因为自习和同桌讨论题目,老师就认为我们在聊天,当时妈妈心里就很难过。那老师为什么说你讲话呢?”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在孩子情绪有所缓解后,分享你自己的感受,但要注意表达方式,避免指责和评比,而是以和平、坦诚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让孩子了解事情的另一面。例如:“但是我担心如果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老师会因为不了解情况同样冤枉你!”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

可以用启发式提问引导孩子思考“如何可以避免将来再次出现类似的问题”,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适当给出一些引导或建议。例如:“那我们以后上课怎么做就不会被老师误会了?”

通过这次的沟通,我也发现了女儿吐槽班主任的频率减少了很多。从上述的案例中,小伙伴们应该能很明显地感受到:当我改变我的沟通方法,尝试先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她,再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她就会感受到自己被人理解了,她委屈和不满的情绪就会减少,当她情绪稳定后,我们再来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时,她就愿意接受,并一起寻找解决的办法,这就是“赢得孩子合作的四步骤”,我们要以关心、尊重的态度和孩子沟通。

这个方法适合亲子沟通、夫妻沟通、同事沟通等需要尽快建立合作关系,达成沟通目的的情况,但不适用于紧急或危险、孩子情绪完全失控的时候。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听完我刚才的介绍,请大家回忆一下过去一周或者一个月内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场景或经验,比如:因为沟通问题和与孩子或家人过争执,因为言语态度和孩子或家人发生不愉快。因为和同事意见发生了分歧出现沟通问题。大家可以写下来:跟谁,在哪里,具体事情,效果如何?接下来根据人数我给大家分成两组,大家在小组内花5分钟来讨论一下,等会请1位小伙伴分享他的经历。

好的,现在大家结束小组讨论,回到现场,我请一位伙伴发言。

学习者案例: 我们家孩子总是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拒绝收拾。 我一般都是这样说:“我跟你说多少遍了?玩具玩完要收好,你怎么就记不住?你这样以后可怎么办。” 我家孩子要不就生气地离开,要么就开始顶嘴,最后只能在我的威逼下去收拾,最后大家都闹得不愉快。

非常感谢这位小伙伴的分享,其实这也是我们经常会出现的沟通问题。

A2:  

接下来,我们进入学以致用阶段,将今天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我们试想一下未来几天可能发生的场景,试着用“赢得孩子合作的四步骤”解决因为沟通遇到的问题。

请大家花2分钟时间写在便签上,要提醒大家的是写规划不能仅是表决心,要有具体的做法,明确的时限和可衡量或可观测的结果,写完后请大家在屏幕上打上“1”,稍后请小伙伴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孩子在家写作业磨蹭不愿意写,我尝试用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首先我表达出对孩子的理解“你是因为作业太多了,不愿意写,很烦躁是吗?”再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妈妈以前作业也很多,也不愿意写。”然后表达自己的感受“但是想要取得好成绩,我们就要好好地写作业。”最后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那我们可以来计划一下我们的学习时间,合理安排玩和学的时间。”

从这位小伙伴的分享中我们能看出你已经完全掌握了“赢得孩子合作的四个步骤”。

结束语

赢得孩子合作的四个步骤就是理解感受、表达共情、分享观点、共同解决。这不仅仅是一种沟通工具,更是一种尊重与信任的传递。当我们愿意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心声,用共情代替指责,用合作代替控制,我们不仅解决了眼前的问题,更在孩子心中种下了责任感、自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我们一起,用正面管教的方法,“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