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背景介绍:来做咨询的小蓝是一位90后,热爱文艺和理工科,却阴差阳错上了法学院。
毕业那年,发现自己喜欢插画,于是毅然决然放弃就业,专门学了几个月的插画。后来她不顾家人反复劝说,花了两年任性地去尝试了所有她能做的职业。但却越来越没有自信,越来越迷茫。于是,她前来进行职业咨询……)
拯救自己
“你所有的兴趣中,有哪些是特别让你兴奋的呢?”
“天文,看各种星星,还有画画,还有咨询。”挺多的了,我帮小蓝分析道:“给别人做咨询的前提是,你把自己的生涯规划好了,目前来看,不管是年龄、资历,还是自己生涯的成熟度和职业的积累都还不够,可以在业余时间助人,但不可以作为职业,可以暂时放一放。”
“天文和画画倒是可以有更好玩的方式。”
小蓝有点不相信:“这两个都好难啊,我就是感兴趣,但是作为职业的话,恐怕差的太远了吧?”
“在多元化的世界里,可能性是创造出来的。”
我提供了两个思路:
一个是做天文知识的科普。对星星好奇的人很多,懂天文的人很少,懂天文的人中,希望分享而且能分享的人就更少了。小蓝对天文的了解,完全可以满足很多人对星星的好奇啊!
另一个是关于画画的。专业的的画家都卖作品、做画展、教专业去了。可是作为一个热爱生活、喜欢用画画的方式呈现的人来说,本来对学习画画就没那么高的要求,专业人士又不愿教,机会不是又出现了吗?
这是两个大致的思路了,但是不够具体,就不够让人兴奋。我接着说:
“细分人群,找准客户,善用互联网。”
比如画画,我建议可以瞄准父母这个人群,现在父母越来越重视陪孩子的时间了,陪孩子无外乎就是玩玩具、听故事、听音乐、跳舞、画画,父母也特别需要提升一些技能,比如画画。可以想象,一个妈妈能给儿子轻松画出一个个他想看到的动物,那多带劲啊!而且要求不高,期待的投入也不高,特别是时间投入,不用像专业学习一样花那么多工夫。
小蓝笑了:“我一个下午就能教会人基本的绘画技巧,还能画好几种动物呢!”
“好啊!机会来了,现在有那么多在线培训的平台,开一门简单的画画课吧,名字就叫:拿起笔,就能画画!”
“一旦有了知名度,就可以慢慢做一些线下的培训,一个周末的下午,两三个小时,十几个人,每人二百,这就将是一笔不错的收入。作为兼职,就很合适了。当一个人生活得越来越从容的时候,才会想到更好玩的东西。”
路径设计得越来越细致了,小蓝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我相信,小蓝的创意比我多。
做完咨询,小蓝就很开心地找新工作去了。一天,她给我发了一封邮件,邮件里有一个链接,我打开时看到了一个参与人数超过一万的课程,名字就是:拿起笔,就能画画。
我想,这才是真的任性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这一段文字中,有三个重点信息:
1.懂得舍弃自己现阶段无法达成的“幻想”(第二段);
2.在多元化的世界里,可能性是创造出来的;
3.细分人群,找准客户,善用互联网——找到“接地气”的市场需求。
总结一下,就是三个关键词:舍弃幻想、创造可能、找准市场。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2013年我从北京来到广州,来到一家咨询公司负责培训业务。其实我的梦想是做一位自由讲师,所以心里总是想着辞职去讲课。但在那个阶段辞职讲课还是一个“幻想”。我为自己设定目标:只要有一天,我的额外讲课收入与工资持平,那我就可以辞职了。于是,我开始建立自己的群,把自己的热爱的技能用沙龙的方式免费分享给朋友们,来创造一些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我加入了拆书帮,认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热爱学习的伙伴,而大家也渐渐认可了我的能力。这是找准了一个市场。一年之后,我终于可以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分享你之前在表格上填写的内容,说说为什么喜欢,曾为它做过些什么,以及没有开始的原因。
小伙伴A:希望开始做的事情有舞蹈、心理学和培训。曾经学习过一些相关的培训,也看过书。但因为工作忙,心里没底,所以一直没有去实现。
小伙伴B:弹钢琴、开咖啡店或者书吧。没有相关的资历和经验,觉得只能是一个梦想。
【A3】
从本组小伙伴的案例中,选取你们认为最经典的一个案例,运用刚才总结的三个方法来进行分析。然后一位扮演“生涯规划师”,一位扮演来访者,现场模拟演练。
规划师:你期望的职业方向是哪些?
来访者:有很多,培训、舞蹈,还有心理学。
规划师:现在从事什么工作呢?
来访者:成本管理,兼职组织培训。
规划师:你的诉求是什么呢?
来访者:我想确定自己培训的方向,让兴趣和职业有更好的结合。
规划师:在这几个方面,你是否有学习和实践的经验呢?
来访者:我有考过一些资格证书,也和朋友聊天分享过,但没有做过专门的实践。
规划师:你本身有兼职在做培训工作,而舞蹈对于你现阶段的工作来说支持度不高,可以先放一放。你有考心理咨询师,可以尝试将心理学这一块继续提高,并分享给朋友们。你认为心理学培训市场如何?
来访者:市场大,但各种培训也很多。
规划师:可以尝试先做小范围的分享,一步步锻炼。学习心理学女性居多,你有没有考虑过可以和舞蹈结合在一起?
来访者:有,我对舞动治疗很关注。
规划师:那么对于这个期望,如何细化呢?
来访者:去参加一些相关的培训,进行实操演练。在圈子里进行免费的活动。
规划师:总结一下——暂时放弃专业舞蹈,因为门槛太高且与工作毫无关联。找准客户群体,为20-40岁白领女性。为心理学和舞蹈的梦想创造一种可能性:舞动治疗。
【A2】
用三步法,为表格中自己最想达成的一个目标进行分析。并重新对你的“兴趣转变为职业”的可能性进行打分。
小伙伴A:原7分,现5分。更加正确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和梦想的可行性。
小伙伴B:原6分,现8分。找到了一个实现梦想的突破口,但还需要努力。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背景介绍:来做咨询的张山,是一位70后。他在IT行业工作,职业发展不错,任职部门总监,对技术领域已经轻车熟路。他面临的选择是,继续做技术做到大牛,还是从技术转管理,向管理层发展。张山的期待是:想做一些自己感觉特别有意义、有激情的事情,但具体是什么,还不知道……)
所有的资源为愿景而来
愿景不止于构建,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愿景实现。如果说构建愿景本身一定不要考虑资源导向的话,那么实现愿景,就一定离不开资源整合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理想有多高远,手段就要有多现实”。一旦愿景出现,就需要把资源梳理出来,为愿景所用。追求愿景的人不缺资源,只需要整合与梳理。
梳理资源,有三层考虑:直接资源、链接资源、发展资源。直接资源是大家都看得到的,显而易见,直接资源最容易拿来使用。我和张山一起分析,既然希望助人,那么自己的IT技术和之前的管理经验就可以直接作为资源,还有他对互联网的认识与理解,周围的人脉,这些都是直接的资源。
第二层是链接资源,看到所有资源之间的链接,也就是隐形资源的显性化。我给张山咨询的时候发现,他在带团队的时候和下属的沟通比较顺畅,进而发现这种沟通源于他的表达能力比较强,总能以对方易于接受的方式传递出自己的要求,特别是在比喻上,能够用最平实的语言解释复杂的技术问题,即便是刚入行的人都能听得懂。于是,这样的资源就可以和培训助人结合在一起了。
第三层是发展资源,也就是现在尚不具备,但是愿景需要发展出来的资源。有人会奇怪,尚不具备的怎么也是资源呢?那是因为有愿景,愿景之所以称之为愿景,就是因为“看得到,达不到,心向往之”,达不到的这个空隙需要发展出来新的资源支持。张山就发现,自己需要有相关的技术认证,需要了解教育培训行业,需要通过讲课历练,需要作为来创业的准备,需要……当愿景出现的时候,这些准备就变得清晰起来了。
在愿景面前,每个人都是资源利用和整合的高手。每个人最大的资源就是自己,愿景就像一束光,照亮了一个人,让天赋自由了。
看到这个愿景之后,张山变得兴奋了,他知道如何将现在的工作做得更加开心和有声有色了:他会在平时工作的时候更多地和新员工分享技术,会更多地带领团队攻坚,而且写技术文档,总结经验。他会把这些经验梳理出来,理论化、系统化,同时利用互联网分享出去。他还会寻找一些有价值的公益项目,或者找到资金自己成立项目,定点支持贫困学生就业,他都想好了要和团队成员说的话:“到时候,你们可都得做我的业余老师啊!”。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这段话讲的是,实现愿景需要做资源整合。
资源整合,有三个层面需要考虑:
1.直接资源——显而易见,最容易使用;
2.链接资源——所有资源之间的链接;
3.发展资源——需要后期发展出来的新的资源。
“每个人最大的资源就是自己”
举个例子,我有一位朋友,曾经非常渴望开一家自己的咖啡馆。于是我帮他一起梳理可行性——
1.直接资源:家中有经济实力,资金问题不大;
2.链接资源:家人经商十几年,虽然和咖啡馆有差别,但是有丰富的经商经验可以借鉴;进行性格分析测试,他比较擅长于经营;
3.发展资源:需要补充开店经营相关的知识;走访比较成功的店面积累素材;自己做咖啡,需要参加专业的技能培训。
这样分析过之后,思路就变得更加清晰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
继续刚才小组表演的场景,请为来访者分析其现有的三类资源,帮助对方理清思路。换不同的组员,再次进行场景模拟表演,准备时间15分钟。
规划师:你为什么想做销售?
来访者:想要提升个人能力,我们公司有好的平台。
规划师:很好,公司平台是你最直接的资源,要好好利用。你觉得自己是什么样的性格?
来访者:我的性格比较温和吧。
规划师:平时会参加一些培训课程吗?
来访者:会,我很喜欢听课学习。
规划师:温和而好学的性格能够帮助你成长为一个很好的销售,这是你的潜在资源。你有没有想过继续进行专业学习呢?
来访者:有考虑过。
规划师:接下来你需要发展的,就是自己的相关专业技能,可以通过参加学习、读书等方式获得。
【催化应用】
回顾你的表格,为你刚才确定的那个最想实现的目标进行资源梳理。在旁边写下你的直接、链接和发展资源。
【I】
总结:片段一,我们学习了“舍弃幻想-创造可能-找准市场”的三步方法,帮助自己将梦想变为可能;片段二,我们学习了分析“直接、链接和发展资源”的方法,帮助自己将可能变成现实。
现在,对于自己的梦想,你是否有了新的看法呢?
【A2】
请为自己设计未来三天内会去执行的一个动作,帮助自己达成梦想。
分享你今天拆书的收获,并承诺自己的“下一步行动”,三天内在群内进行反馈。
小伙伴A:收获:认识了新朋友,对梦想有了一个方向,要学会肯定自己的目标,并把它分解细化。行动:明天在公司做分享,之后在群内汇报。
小伙伴B:收获:工作繁忙、没有精力是在为自己找借口,我想要把丢掉的东西找回来。行动:整理自己旧日的绘画资料,降低自己心理预期,准备开始画画。
小伙伴C:收获:学会对资源进行梳理分析,懂得放弃幻想。行动:向同行咨询相关信息,在群内分享收获。
小伙伴D:“有一些事情可以放下,但放下的事情还可以再捡起来”。行动: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分享再群内。
小伙伴E:学习了拆书的流程,以及把兴趣落到实处的步骤。行动:回去之后梳理思路,在群内晒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