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周舟,周而复始的周,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舟。我希望以“轻舟”
般的心境应对生活的”万重山”。我用三个标签介绍我自己:
1、 朝三晚五的上班族
2、 终身学习者
3、 公益践行人
4、准二级拆书家
通过本次拆书学习,学习者可以使用“掀桌砍价三步法”完成砍价。
今天我拆解的片段来自《好好说话》这本书。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这本书:
F这本书的作者是马东、马薇薇、黄执中、周玄毅等《奇葩说》缔造者,三季冠军及幕后导师团队,可以说作者阵容强大。
A本书与其他话术类书籍不同,本书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提供的话术技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且以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方式呈现,让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
B1指这本书给学习者带来的好处
掌握书中的话术技巧后,你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交流,避免矛盾冲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B2今天我们学习的片段“掀桌砍价法”非常实用,可以帮我们打破常规,用假装不买这招给商家施压,掌握主动权,精准把控商品的实际底价,再也不怕被坑钱,而且还能锻炼心理抗压能力,提升沟通应变力,根据商家反应灵活调整策略,实现高价砍价。
掀桌砍价三步法。《好好说话》中信出版集团P119-120
在谈判中,我们如何把桌掀好呢?从下面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楚理解砍价时掀桌的三个步骤。
一个朋友特别会砍价。如果在商店看到一个心仪的东西,他会很小心的拿起包装盒,反反复复看很久。如果身边有朋友,他还跟朋友交流几句,流露出对这个玩意儿的喜爱,他也会跟店家聊,但绝不开口问价,都是在问跟这个商品有关的细节,一直细到保修,能保多少年,说的好像已经买了一样。同时,还会很不情愿的表达出一些犹豫,哼哼唧唧的说:“老婆对于我总是买这样的东西很不爽”,“我自己其实并不需要他”等。
到最后已经把钱包从兜里拿出来放手上了,他才开口问店家:“我要付你多少钱?”而不管店家报出多少价格,如1000元,他都会立刻做出极度震惊状,并迅速把钱包收起来,一边对店家说:“开玩笑呢,要我命呢!”一边对朋友说:“唉,可惜了”。
这个时候店家要么会立刻抛出一个大折扣,要么会说:“那你说多少钱好了。”而我这位朋友就可以十分从容的说:“我原以为,一两百元就搞定了,谁知道这么贵呀,买回去还不得跪搓衣板啊?但我确实挺不好意思砍价的,这样吧,400元,我也不勉强,不行我就当认识个朋友。”
整个过程持续10到20分钟。在这个过程里,这位朋友十分完整地完成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表达上桌意愿,把对方也拉到谈判桌上来
正式谈价之前,一定要流露出充分流露出自己的交易意愿,给对方制造一定的成交预期。因为,如果我们只是简单的在店里逛一圈就出去了,他最多只会觉得自己少赚了一笔钱,没多大事。但如果我们先给对方一种稳赚的感觉,然后再突然撤出,他会觉得自己亏了。为了止损,他肯定愿意给我们让步。
所以,案例中的朋友,一开始就充分流露出对商品的喜爱,给店家营造出一种这“钱赚定了”的感觉,一步步地增加对方的沉没成本
第二步:等对方上桌,再讲出还有不太友好的其他人也在桌上
一方面,这是为之后的掀桌埋下伏笔;另一方面这也是设立安全网,避免双方直接对立,让对方依然和我们在同一条船上,从而在掀桌后继续谈判。比如,案例中的朋友就把责任都推给了他老婆。
第三步:条件成熟,果断掀桌
在对方给出条件后,我们的态度就得来个大逆转。从原来的极度开心变得极度不开心,让他迅速对自己产生怀疑。这这时候,店家就面临一个选择,要么交易取消,他之前投入的期待、陪你聊天的时间就全成了沉没成本,他不仅没赚,而且还亏;要么继续交易,但他就必66须接受我们的断崖式砍价。当然,这三个步骤不是每次都成功,因为我们自己报出的价格总得落在对方的底线之内,而即便不成功,我们也是有退路的,我们完全可以做痛心疾首状,说:“今儿,我就不管我老婆啦,老板就按你的价买啦!”
而相比之下,那些一进店就问价,然后砍一半的传统做法问题在哪呢?第一,前戏没做足,压根就没把对方拉到谈判桌上,这笔买卖成不成,对方根本不在乎;第二,没有设置安全网,虚拟一个第三方敌人。如果你只知道掀桌,把对方一脚踢开,当然效果不会好。
所以掀桌的核心不在于掀桌这个行为,而在于“先把对方请上桌”和“营造一张安全网”。掌握了这两点,再配合最后的掀桌,不仅会让我们掀桌更有威力,也能让我们失败后全身而退。
what是什么:“掀桌砍价法”,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巧妙的策略和心理战术来达成砍价目的的方法。
why-为什么?特别是价格不透明的商品,我们无法了解实际的价格,很容易被一些商家坑钱,为了能以合理的价格买到心仪的商品,“掀桌砍价法”能帮我们节省开支。
How-怎么做?三个关键步骤:
1. 表达上桌意愿:买东西时,多问细节、反复试用。在老板面前表现出超想买的样子,让对方觉得这单能成。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仔细查看深度体验:拿起商品反复检查细节,衣服就试穿、家电等就试用。
(2)找人“演戏”强化意向:要是有同伴,就跟同伴说,这东西挺不错的,很适合我们;或者故意给第三方打电话或发微信征求对方意见,让老板觉得你很上心。
(3)打听售后保障:如果家电等,打听售后保障,衣服等打听洗涤方式。
2. 引入不友好第三方:聊价格时,提别家更便宜或者其他第三方给你造成不想购买的原因,给老板施压,暗示他不降价就不买。
3. 果断掀桌:老板报价后,立刻翻脸,嫌贵直接走人,逼老板为留住生意主动降价。
举例说明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来举一个自己的案例:有一次我在一家服装店看中了一件上衣。
我先仔细查看面料,用手摸摸,用手扯起面料摩挲一下,仔细研究到底是什么面料。然后问老板,这种面料怎么洗涤?怎么晾晒?对于细节也进行仔细查看,纽扣、领子、袖口等,然后拿起来放在镜子前看看颜色怎么样。老板说这件衣服给你穿绝对好看,你试试看。然后问老板什么尺码适合我?老板给我推荐M号,于是我拿着M号进行试穿,M号大小刚好,我又让老板拿了裤子,裙子给我搭配起来穿,然后跟一起来的朋友说:“怎么样,我觉得还挺适合我”“颜色很衬肤色”,同时,拿起手机拍照,假装发给我老公征求意见过了一会儿故意对朋友说:“你看,我老公说家里衣服很多了还要买。”(表达上桌意愿)。
老板说:“再多的衣服,每个女人都会觉得自己衣橱里少件衣服”。我说:“你说的也没错,那衣服怎么卖?当老板说600元时,我故意惊讶地说:“这么贵,我看直播间差不多款式的才2,3百元”。老板说:“这怎么一样的,我的衣服什么面料,跟直播间怎么比”。我说,衣服我也喜欢,但是价位确实我觉得也高了点,这么贵买回去,肯定要挨批。如果能再便宜200元,我就不管他了,跟你做生意我觉得也挺开心的,你看能卖我就买了,不行也没办法了。”(引入不友好的第三方)
老板说这个价真没办法,我沉默片刻,摇头表示失望:“这个价格买回去我肯定要挨批,看来只能再考虑下”,随后将衣服轻轻放下,转身慢慢走向店门。就在即将出门时,老板说,好吧,看你也是诚心想要这件衣服,就当交个朋友吧。于是就愉快地成交了。我利用的就是卖家不愿放弃潜在订单的心理促成交易。 (果断掀桌)
适用和非适用边界:非品牌专卖店、价格不透明商品比较适用。像品牌直营店有统一定价策略和价格体系以及高端奢侈品店,价格相对固定,注重品牌形象和质量,还有促销活动期间商品,商家已经有了明确的折扣优惠价都不太适用。
注意点: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商家反应灵活调整节奏,若商家本身态度强硬或商品稀缺性高,“掀桌”力度可适当减弱,避免过度施压适得其反;如果商家主动让利空间较大,也不必强求极限低价,把握好砍价尺度,实现双赢购物体验。
邀请演练的艳艳伙伴:
第一步:营造上桌意愿。首先沉浸式体验,拿起渔夫帽反复端详,对着镜子试戴不同角度,手指抚摸面料等细节,向店员询问防晒帽的防晒指数时多少,帽檐调节扣等细节问题。转头对同伴说,去年夏天晒伤皮肤过敏,现在选帽子特别谨慎,这顶渔夫帽应该不错,跟自己在淘宝购物车收藏的帽子款式差不多。
第二步:引入不友好第三方。边试戴边叹气,最近经济不景气,赚钱不容易,也不知道这帽子价位怎么样?
第三步:果断掀桌。待店员说出价格,马上态度转变,表示震惊,并且说,这年头赚钱不容易啊,并说淘宝购物车收藏的帽子款式和这个差不多,价位比这个便宜很多。如果店员态度有点坚定,说明价格并没有离谱的高,于是只能以退为进,此时不必还的价太离谱,如果店员还是不同意,故意遗憾地放下帽子准备离开,并且说,如果这个价钱可以卖,马上就付钱,如果还是不行也就算了。然后慢慢向门口走去,然后被店员叫住,最终成交。
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希望今后大家能够把今晚学习的“掀桌砍价三步法”运用起来,运用这种这种方法,我们能更精准地评估商品或服务的实际价值,通俗地说就是不被坑了,可以帮助我们在各种消费场景中节省开支,实现更合理的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