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1分钟
大家好,我是郡鍹,郡主的郡,鍹是金字边加个宣传的宣,这个字比较少见,意思就是一口金属的大锅,我觉得特别能代表我这个人:家庭必须品,结实抗造,喜欢美食,有包容性。
我的三个标签是:
��生活达人
��终身学习者
��未来的拆书家
我能给大家提供的价值就是我是很好的倾听者。记住,想聊天,找郡鍹,就好了。
【拆书帮介绍】2分钟
刚才说到我有一个身份是未来的拆书家。那什么是拆书呢?
拆书是一种成年人的学习方式,而且是以解决问题为核心,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也就是“拆为己用”
拆书的方法两种,一种是“RIA”便签法适合个人学习,一种是“R I A现场学习”是拆书家带领一群爱学习的人一起现场拆书达到培训的效果。
R -Reading 阅读原书拆页
I-Interpretation 对拆页的理解和用自己的语言复述 ,消化吸收的过程。
A -Appropriation 包含两个内容 A 1 联系自己相关经验以及 A2 自己的应用。 这个环节就是拆为己用的环节了。可以达到激活学习者经验,催化应用,现场演练。
拆书帮就是由这些学习并热爱 RIA 便签法的学习者组织起来的社群,是非营利性青年组织,目前全国有很多地方都有分舵,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为拆书家,学以致用
【过渡语】
那现在就由我来带领大家拆解一下今天的片段。体验一下拆书的过程。
下面我们花 2 分钟 时间看一下原文片段,看完后抬头示意我一下。
好,两分钟开始。
【R阅读原文拆页】
R:《关注圈与影响圈》
片断来源:《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电子版P113-117
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 Circle of Concern,图3-3),以区别于自己没有兴趣或不愿理会的事物。
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 Circle of Influence,图3-4)。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个圈,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见图3-5)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见图3-6)
只要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圈,就等于是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
前面提到我有一个儿子在学校里遇到了麻烦,我和桑德拉都很担心,怕他因为那些弱点而被别人轻视。但这些都属于关注圈范围,结果错误的焦点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我们自己倍感忧虑和无助,同时也加重了孩子的依赖性。后来我们聚焦于影响圈,着眼于自己的思维定式,结果真的有效。结论是我们不必担忧外界条件,只要先从自己做起,就可以化阻力为助力。
只有当我们在影响圈上下功夫,关注自己的思维模式时,我们才能获得改变自己的正能量,并最终也影响儿子。努力改变自己,而不是一味地担忧,我们就能改变现状。
【过渡语】
好,两分钟时间到,我看到大家都已经阅读完了,我们正式开始拆书。
【I重述知识点】5分钟
“关注圈和影响圈”的概念来自于斯蒂芬·科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已经成为一个遍布全球企业界、政界和非营利组织的普遍现象,并一直对组织的成功和个人的效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无论你是在领导一个世界500强的公司,还是事业刚刚起步,在培养高效的价值型领导力时,你都会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的若干原则中,发现持久、普遍适用的指导。
七个习惯中第一个习惯就是“积极主动”。积极主动体现在一个人的语言,行为、态度上,而影响一个人是否积极主动的根源就是这个人的思维模式。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这就不得不提到“关注圈”和“影响圈”这两个概念。
what:这个片段讲解了关注圈和影响圈的概念以及专注于这两个圈的结果有何不同。
所谓“关注圈”是指一个人感兴趣和关注的事情有哪些?有可能是健康、事业、财富、工作、情感、政治……
可以关注很多领域,但是在关注圈里,有些是他能控制的,有些是超出能力范围,控制不了的。
那些可以掌控,自己能影响事态发展或者结果的就是“影响圈”。
所以关注圈大,影响圈小。
why: 判断一个人是否积极主动就看他把时间、精力放在哪个领域。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都是别人的问题。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
把焦点放在关注圈 ,就不会有任何积极、有效的行动产生,自然结果也不会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进行。
区分好关注圈和影响圈可以更好的为自己做下一步的决策。只有把焦点放在影响圈,做自己能做的,才能离我们想要的结果越来越近,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使没有成功,自己做了能做的一切,也不会有遗憾。
how:如何让关注圈和影响圈这一概念为我们所用呢?
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 选择一个主题:目前想解决,或者困惑你的问题。
2. 区分:区分在这个事件中 那些是可控制的(问题与自身的行为有关),这个属于影响圈
哪些是无法控制的(我们无能为力的问题,例如我们的过去或现实的环境)。这个属于关注圈。
3.聚焦可控范围,采取行动:积极主动的人都是由影响圈着手,列出可以在影响圈采取的行动,加以解决。
Where: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纠结,内耗的问题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提高效率,当然,前提是你想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人,真的想去解决你的问题。那些消极的人,只会让自己停留在关注圈,没办法有任何有效的行动。
【A1联系具体经验】1-2分钟
我之前在公司上班 ,工作地址离我家开车要一个小时的路程,办公的地方冬天冷夏天热。每天要面对 2 个小时的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对我来说确实挺累的,但这份工作是我喜欢做的事情。我不想放弃。我纠结了好久,后来刚好看书的时候看到这段,区分了一下,如果我做我喜欢的工作,那我要如何面对这件事,我可以做些什么?
无法控制的:公司地址离家远,这是我无法掌控的关注圈。
可控制的: 我的心态、 办公环境,在当我最初到我的单位的时候,我看到公司沙发很脏,夏天屋里很热,工作环境是我可以影响的啊。
聚焦影响圈的行动:我就会拿来电扇;沙发巾;桌子上放些绿植;还搬了一个镜子方便整理仪容仪表,还拿来了养生壶,根据天气情况煮些养生饮料分给同事。把工作环境打造的很温馨,我自己工作的也很顺心。这些都是我让自己开心且能为工作环境加分的影响圈的内容。
反思了一下:如果我把焦点放在关注圈,要么只能不干这份工作,要么就每天心情不好觉得累,就会陷入二元对立,只能在二选一里盘旋,当把焦点放在影响圈的时候,就看到了新的可能性,既能让心情舒畅,还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路就走宽了。
⭐️【A2具体应用】3分钟
当我可以很好的区分影响圈和关注圈,我就可以为自己做最好的选择。面对我最近的一个议题,我给自己做了以下的分析:
✨议题:我最近的目标是保养身体
✨区分:这件事我不能掌控的是生病本身这个既定事实(关注圈),
我能掌控的是减轻症状(影响圈)
✨那我的思维关注在我可以做些什么让自己身体更好,减轻症状?
✨聚焦影响圈的行动:
1.锻炼身体,拍八虚,瑜伽
2.养生:每天十一点之前睡觉。多维素、保健品每天按时吃。
3.预约专家号,定期复查。
4.保持心情舒畅,减少工作压力。请假休养,停止工作。
结束语】1分钟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拆书,我们学习了关注圈和影响圈的概念,以及影响圈和关注圈的应用,当我们可以熟练应用、转换思维,就可以在未来的生活中积极的面对人生,把精力放在影响圈上,做能做的,相信大家可以在同样的时间拿到更多的结果。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希望这个片段会对各位小伙伴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