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麓山分舵No.664】沟通有术,授权有方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擅用责任型授权,助力孩子成长

开场:

【自我介绍】

各位小伙伴,大家晚上好,欢迎来参加我的拆书分享,我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我叫莞尔,有3个标签:麓山分舵组织长老;职场妈妈,我有一个8岁的女儿;文字与数据从业者。

【分组】

我们一会有分组讨论,所以我们简单分个组,左边小伙伴一组,右边小伙伴一组,谢谢!

【学习目标】

今天晚上,大家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片断的现场学习后,能够区分责任型授权的使用场景,在现场尝试用一个案例,学习用责任型授权的方法去划分职责,促使授权对象独立完成任务。

【场景法介绍】

事件场景:

先和大家分享一个我的小故事。我女儿有一个独立的小书房,她写作业看书的地方和我的是分开的。她每次在书房里做手工或画画了,东西乱七八糟的放,我只要一周不去收拾她的书房,桌面上基本上就很难找到一块干净的地方。之前她年纪小,基本是我在给她收拾书房,现在她8岁了,我想锻炼她,让她自己整理。但每次看到她在那磨磨蹭蹭,东西摆放的位置没有规则时,我就在旁边一步步指导,有时候直接变成我在收拾了。

提问:

有小伙伴和我一样吗?想让孩子去独立完成她能力范围内的事,却又担心孩子做不好,总想揽在自己身上,这该怎么办呢?我们帮她做,真的是为她好吗?如果我们一直这样大包大揽,会有什么后果呢?

影响:

作为家长,这样的行为,显然是没有给孩子锻炼学习的机会,大包大揽,你自己也会感觉凡事都要自己操心,时间长了,家庭小团体各自的角色缺位,孩子万事依赖你,孩子的独立性会很难形成,你的大量时间被孩子的低效事情挤占了,不利于双方的成长。

解决:

那该怎么办呢?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一本备受社会精英人士推崇的管理类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对,是对你进行自我管理类的书,而不是亲子教育类的书,这本书里提到责任型授权,可以帮助你学会授权引导,解决孩子在事中练,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锻炼孩子的思维,帮助孩子成长。

过渡句:

现在,下面请大家看一下自己手中的资料,阅读一下原文片段,给大家1分钟时间,阅读完请抬头示意我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责任型授权 P186-187

有一年,我们开家庭会议,讨论共同的生活目标以及家务分配。会议结果不问可知,因为孩子还小,我与妻子分担了大部分工作。当时7岁的史蒂芬已懂事,自愿负责照顾庭院,于是我认真指导他如何做个好园丁。

我指着邻居的院子对他说:“这就是我们希望的院子——绿油油而又整洁。除了上油漆外,你可以自己想办法,用水桶、水管或喷壶浇水都行。”

为了把我所期望的整洁程度具体化,我俩当场清理了半边的院子,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经过两星期的训练,史蒂芬终于完全接下了这个任务。我们协议一切由他作主,我只在有空时从旁协助。此外,每周两次,他必须带我巡视整个院子,说明工作成果,并自己为表现打分。

当时并未谈到零用钱的问题,不过我很乐意付这笔钱。我想, 7岁大的孩子应该已有责任感,足以负担这个任务。

那一天是星期六,一连过了3天,史蒂芬毫无动静。星期六才做的决定,我不奢望他立即行动,星期天也不是工作日,可是星期一他依然故我。到星期二,我有些按捺不住。令人气恼的是,院内脏乱依旧,史蒂芬却在对街的公园里玩。

我感到极度失望,忍不住想要唤他过来整理院子。这么做可收立竿见影之效,却会给孩子推卸责任的借口。于是我勉为其难忍耐到晚餐用毕,才对他说:“照前几天的约定,你现在带我到院子里,看看工作成绩,好不好?”

才出门他就低下头,过不多久更抽噎起来。

“爸,这好难哟!”

很难?我心里想:你根本什么都没做。不过我也明白,难的是自动自发,于是我说:“需不需要我帮忙呢?”

“你肯吗?爸!”

“我答应过什么?”

“你说有空的时候会帮我。”

“现在我就有空。”

他跑进屋去拿来两个大袋子,一人一个,然后指着一堆垃圾说:“请把那些捡起来好不好?”

我乐于从命,因为他已开始负起照顾这片园地的责任。

那年暑假我总共又帮了两三次忙,之后他就完全独立作业,悉心照顾一切。甚至哥哥姐姐乱丢纸屑,立刻就会受到指责。他做得比我还好。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

讲解概念-What:

好的,我看大家都差不多看完了,没看完也没关系,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片段,它讲的是一位父亲想让孩子自主自发的打扫院子,最后孩子在几次磨合后出色完成任务的故事。

这个故事中,父亲用到的方法就是责任型授权,说到责任型授权,小伙伴可能立马就会产生一种想法,这还不简单啊,告诉别人做什么就行了?可真是这样吗?

我们来看一下原文片段,父亲有告诉儿子具体做事步骤吗?

(学习者回答:没有)

让别人根据自己的每一个指令去做事,包含详细的做事步骤,是一种关注过程和方法的授权方式,叫指令型授权,拆页中,父亲用的责任型授权方式,关注的是结果,让孩子负责照顾庭院,并做好这些事。

现在,我们再来看拆页中,父亲想让儿子较好地完成任务,具体是怎么进行责任型授权的。父亲对儿子提了“希望的院子绿油油而又整洁”这个明确的目标,之后,父亲和儿子各自清理了半边院子,让期望的整洁程度具体化了,这样儿子知道了验收的标准。此外,父亲就浇水的事情中,可以提供的工具有水桶、水管或喷壶,儿子利用这些资源做事的效率会高一些。做完这3步,儿子能完成这个任务了吗?

我们继续看原文,虽然父子定了协议,一切由儿子作主,父亲只在有空时从旁协助,给儿子划分了责任,持续了一段时间,儿子突然不愿意做了,这时父亲是怎么做的呢?他和孩子谈心,兑现偶尔可以帮忙一起做的诺言,作为一种奖励给到儿子。最后,儿子对父亲责任型授权的任务做得非常好。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责任型授权的概念,我给大家举1个例子,大家来判断一下:

我想让女儿自己完成学校布置的扎染作品的作业,我要用责任型授权跟女儿说,“妙崽,你今天务必要交一份扎染作品给妈妈。”请问这是责任型授权吗?

(学习回答:不是)

不是,我的关注点虽然放到了结果上,不提供具体方法,但根据我这次授权的结果要达成什么标准,我并没有给她明确的目标。

那好,我们继续就这个案例进行补充,我又对女儿说:“要在下午扎染一个颜色和图案丰富的小手绢给妈妈!”请问这是责任型授权吗?

(学习回答:不是)

不是,对的,我加了目标,但是我没有明确验收的标准,或给她确定一些不能做的事,比如把颜料弄得到处都是。

我又说:“你不能把颜料弄到墙上或衣服上,颜料的使用上要细致小心一些。”加了注意事项,即原则部分,那这样是责任型授权了吗?也不是,因为我没给她准备适合扎染的手绢和颜料,也没带她学习扎染视频,那把这些资源都给到位后,再让她完成上面的任务,是不是就可以了呢?这是不是一个标准的责任型授权了呢?显然也不是,她可能意识不到做这事或不做这件事对她到底有什么影响,她自己要承担什么责任也不清晰,责任型授权还需要划分责任,设立激励制度。

还是这个例子,我再补充了几句:“妈妈买的素材不多,没有把握时可以用餐厅纸去试,如果没做好,需要你自己重新做,去补救,我不参与实操。如果能在规定时间,自己独立作出漂亮的扎染作品,奖励你一顿美食,如果搞砸了,就没有作品上交老师了,老师批评的话,妈妈可不管的哦。”

相信通过我这样的责任型授权,女儿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自己会去想办法完成目标了,做事的积极性也会更高。

How: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已经清楚地知道指令型授权与责任型授权的区别,并梳理了标准的责任型授权不可或缺的步骤,下面我们再提炼一下这5个步骤。

第1,定目标。先要把想达成的目标告知对方,让对方在目标指引下,驱动行动。

第2,理原则。你要清晰明确地告知对方验收标准,达到什么程度算合格,哪些规则是必须要遵守的,哪些限定条件属于高压线不能触碰。

第3,给资源。你作为授权方,手上掌握的资源相对比对方多,当对方需要帮助时,你要能给到资源去帮助他。

第4,划责任。让对方知道自己具体的责任,具体启动时间,什么时候完成,什么情况算完成的好,等等,给对方相对清晰的考核标准。

第5,设奖惩。明确这一步,用奖励激发其积极性,用惩罚规范其行为,两者相结合用,最大限度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其潜力。

Where:

责任型授权的方法适用于,存在一定管理的关系中,如:

1.亲子关系中,如果你的孩子有了一定的独立自主性,可以用此方法去对孩子进行管理,孩子太小且不能自主沟通暂时不适合用此方法。

2.职场环境中,你熟悉下属的能力,想激励下属有所成长,也可以用此方法。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现场促动

听一遍不如练一遍,现在请在座的各位小伙伴,自己编一段小剧本,一个小故事,时间是发生在未来一周或一个月,有可能需要用到责任型授权去管理团队或孩子。剧本结构要完整,要有人物、时间、地点、情节发展(起因、经过、结果),其中,对话中要体现“责任型授权”5步法。

如:你想让团队成员做一场能增加会员粘性的季度线下活动;你想让孩子学会管理零花钱,等等。

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然后我邀请一位小伙伴演练一下,这个演练不是两个人之间互相的演练,而是把一个剧本讲出来就可以了。

【学习者分享】(学习者第一人称的陈述)

我们部门的员工说:“哎呀,好久没搞户外活动了!”我准备授权给我们部门特别会搞户外活动的王老师,去组织一场踏春活动,时间大概是下个周末。我准备明天到办公室就用责任型授权的方式,跟她去商量这个事情。

定目标:组织一场户外活动

理原则:我们单位有13个同事,至少要能去10人,安排10人户外活动的晚餐

给资源:给1000元以内的经费,办公室同事协助做事由王老师调动,如果调不动,我可以去做工作帮忙

划责任:下周一就开始筹划方案,周三我和王老师碰头定方案,周四周五做具体的准备工作和检查,周六启动

设奖惩:做好了的话,年底给王老师设置一个搞活动的绩效,不惩罚

结果就是把这个踏春活动落实下来。

感谢分享,这个剧本写得非常完整!最后,我们总结一下今天的拆书内容,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效能,不要吝啬于授权,事必躬亲投入产出比只能小于等于1,而学会责任型授权5步法,用定目标、理原则、给资源、划责任、设奖惩的方法,就可能产生数倍效率,解放自己,助他人成长,何乐而不为!今天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大家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