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1分钟
大家好,我是柴静,去年年底加入的青岛拆书帮,那我先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下自己。
第一个标签是持续创业者,创业者必须不断学习,提升能力和心力,才能在创业路上走得更远。
第二个标签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始终坚持育人先育己,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第三个标签是一级拆书家,正在努力成为二级拆书家。
好的,那现在开始今天的拆书之旅。为了更好的让大家掌握这个方法我们会进行线上分组交流,同时还请各位准备一根笔和便签纸用于学习。
【学习目标】
我们一起完成本次学习后,大家在与人沟通时,能够使用结构化倾听的三个步骤来识别对方真正想要的什么,从最基础的倾听开始掌握沟通的方法。
【图书分享】2分钟
F(特征):《沟通的方法》作者是脱不花,她是“得到”的联合创始人和CEO,脱不花19岁创业,没上过大学,现在是一家终身教育公司的CEO,推出了罗辑思维、得到App、时间的朋友等知识服务品牌。这是一本全方面覆盖职场沟通场景,能给你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的一本书。作为职场萌新,怎样初来乍到就能让人对你印象深刻?怎样说服老板同意你的方案?作为业务骨干,怎样让别人愿意支持你?怎样通过提意见改变自己说了不算的事?怎样在竞聘中脱颖而出,笑到最后?作为部门主管,怎样成为鼓舞人心的高手? 怎样辅导下属更好地做事?本书中有18个——从向上沟通到管理沟通,再到客户沟通,可以说基本涵盖了你能遇到的所有职场沟通难题,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A(优势):这本书上市两年就突破了70万册,是全国百家书店重点推荐的书籍。作为一名职业的沟通者,脱不花在书中提炼出了自己的沟通心法,倾力传授和示范,如何通过沟通在社会上解决问题、求得帮助、整合资源、洞察人心。
B(利益):通过这本书,认识到沟通是可习得的一项能力,通过学习书内方法让你听懂别人话里的重点,觉察对方隐藏的情绪,挖出TA自己都没说清的真正需求。无论是职场跟老板谈绩效、还是家里和伴侣沟通,再不会越说越上火,反而能句句踩在关键点上。那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结构化倾听,能让你听懂话里话外,抓住对方真正的需求,沟通不踩雷,办事更到位。
【过渡语】:好的,现在邀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拆页内容,阅读完成后请输入1。
【R原文片段:】3分钟《沟通的方法》P8-9页
结构化倾听,是指你在接收到对方传达的信息以后,要习惯性地在头脑里画三个框,分别放三件东西:沟通对象的情绪、事实和期待。
第一个框:情绪
情绪是我们内心感受的外在表现。高兴、悲伤、恐惧、焦虑、愤怒......都是情绪。但对方通常不会直接表示"我很生气,我很焦虑",而是把情绪隐藏在话语里面。这就需要我们在倾听时把对方语言里隐藏的情绪识别出来,分清何为事实,何为情绪。
比如,"领导总是让我加班",这句话是事实还是情绪?
是情绪。"总是"这个词,表达的只是一种主观感受,而不是事实。当我们这样表达时,或多或少都有夸张的成分。
很多情侣经常为这种词吵架。一方说,你为什么总是忘记我们的纪念日?另一方就会很生气地驳斥,哪有总是,我不就是去年忘记了一次吗?你看,这么沟通,吵架就要升级了,最终很可能以"你不爱我了"和"你无聊不无聊"而告终。其实,对方要表达的只是"我觉得你忽略了我,我没有安全感,所以很难过",但身在亲密关系中的他/她并没有将此识别出来,当然也就不可能说出什么对症下药的话。
需要提醒的是,一旦出现"总是、老是、每次、经常、永远"等类似的词,你就可以立即告诉自己,对方是在宣泄情绪。我把这样的词叫作"情绪路标词"。
"情绪路标词"一出现,你就要意识到,对方没有在陈述事实,
而是在发泄情绪。这时候你要做的,不是跟他辩论事实真相,而是安抚他的情绪。只有把恶劣的情绪先降下来,双方才有沟通的基础。
第二个框:事实
什么是事实?对方不带情绪陈述的信息都是事实吗?不见得。和情绪刚好相反,我们只有在表达那些不受主观判断影响,可考证、可追溯的内容时,才会说它是一个事实。
当然,从对方丢给你的一堆信息里判断哪些才是事实,是最考验侦探能力的,需要你调用自己的经验和对事件本身的了解。
我们可以借用新闻记者核查事实的方法,在对方的描述中考证以下几个要素: who (人物)、 when (时间)、 where (地点)、 what (事件)。如果能用4个 W 还原实际场景,那么对方所言大概率是事实。相反,如果对这些要素语焉不详,而仅仅从诸如"我觉得""我判断""我认为"的主观推论出发,那我们听到的陈述很有可能不是事实。
第三个框:期待
什么是期待?就是找出对方内心真正想要得到的东西。了解了情绪和事实,我们需要结合二者来判断对方的期待。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我是客服,接到一个用户的电话投诉,说收到的商品有破损,很生气。我该怎么反馈?是不断跟客户道歉,说"你别生气,你别着急"吗?显然不是。如果被对方暴跳如雷的情绪带着走,就没法听懂他真正的意思。越跟他说别生气,就越是在火上浇油,把一起针对公司的投诉变成了私人恩怨。
实际上,我应该在头脑里画出三个框,分别放入事实、情绪和期待。
【I】拆书家讲解引导:7分钟
【过度语】
好的,我看大部分伙伴已经阅读完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
【what】
结构化倾听的方法是说当我们接收到对方传达的信息后,要习惯性的在大脑中画三个框,分别是对方的情绪,事实和期待。
一、情绪:当对方蹦出:总是、老是、每次、经常、永远"等类似的情绪路词时,别傻乎乎对喷,这是人家在喊,我快炸了。这时候就要知道对方是在宣泄情绪。
二、事实:像查案一样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些关键信息,把模糊的抱怨变成情绪画面。
三、期待:找出对方内心真正想要得到东西。
在倾听时,头脑中画好这三个框,及时觉察对方的情绪,区分情绪和事实,并且找到对方的期待,这样的沟通才是高效的,有意义的沟通。
【why】为什么我们需要学习结构化倾听?
(通常做法)通常做法中无效倾听会导致沟通障碍,要么着急插话反驳,结果越聊越上火。(坏处)要么死抠字面意思,比如把客户要“解决方案“听成“挑剔“,把伴侣“要陪伴“误解成“找茬“,导致抵触情绪。(好处)那我们学结构化倾听不仅能使沟通效率提升,解决深层需求,还能改善人际关系。当我们再听到老板说“再想想”其实是“成本超了”,孩子吼“别管我”其实藏着“怕考砸了”。学会结构化倾听,让客户投诉变商机、夫妻争执变成秀恩爱,既高效解决问题又让人感觉“你懂我”。
(反例)
我想到了自己的一个例子,上个月财务部制度为了方便新员工学习,安排财务小张录制视频课程,要求她先进行5个视频的录制样稿,标准定好后再进行全部制度的录制。过了一周后,问她什么时候能看一下视频样稿,她说:“我刚录制了一个,但是我感觉不行。录制一个视频要反复录好多遍,文件再导入截图也太麻烦了,并且我这手里的事情也挺多,现在又有陈总安排的其他事,实在没时间录制。”我看她支支吾吾的也说不明白,就很着急。
【how】那具体怎么做才能更好的帮助下属完成任务?
一、抓情绪:耳朵锁定“太/实在/好多遍”这类情绪路标词,判断情绪类型,反复录制的焦虑,工作超载的压力。千万别说“这有什么难的”,这只会火上浇油。
二、挖事实:技术卡点?具体哪步抓狂?是视频剪辑不会还是截图插入不会?陈总派了什么活?紧急程度?录制1个视频实际耗时多久?
三、破期待:期待不是对方嘴上说的“想要什么”,而是藏在冰山下的“为什么要这个”。往往存在替代解决方案,满足后能消除大部分的表面冲突。避免直接问“你到底想要什么?”引发对抗激化矛盾,可以用引导式语言“我猜你现在最需要的是......对吗?
(反例变正例)
通过这次学习,如果时光可以倒流,让我重来一次,再遇到财务部视频录制沟通冲突,我会这么做。
第一步:抓情绪。我能感到你现在特别烧脑,没能按时完成这项工作有些焦虑,既要搞定视频又要处理陈总的任务,确实分身乏术。
第二步:挖事实。1、陈总那个任务每天占用你多长时间?你把陈总的任务清单理清楚。2、我让视频小刘10点过来,教你用剪映自动生成字幕+截图合成功能,保证半小时上手。3、你录制一个视频需要重录几次?
第三步:破期待。前5个样片你不需要完整剪辑,你只管录制,后期交给设计部处理,你的操作流程会做成新人教程,下半年新员工都用你设计的sop。还有,我和陈总确认过,他那边的报表可以延后3天,这几天你先专注视频。这样我们就能争取在月底前完成视频录制。
【where】
那么,“结构化倾听三步法”可以用在什么场景呢?主要是在职场沟通,家庭教育,冲突解决、谈判协商等均可使用;但如果是和朋友闲聊打发时间,没有什么期待,那则不用使用该方法。
接下来我们会进入学以致用环节,为了更好的分享学习,我们按照到场小伙伴情况进行分组,来了X个小伙伴,所以待会儿我会分为X组。
【A1激活经验】5分钟
好的,为了更好的掌握“结构化倾听”的方法,请各位想一下在最近一个月或者半年,因为没有更好的倾听而使沟通陷入困境的场景呢?
比如:
在工作上,作为技术人员的你在与销售交谈时,因为过于关注关注技术,而没有倾听到对方的真实需求和市场反馈,使技术部门研发拖延不能及时更新产品;
在家庭中,孩子和你一起交流时,说了在学校发生的某些事情,而你没有认真倾听在看手机,导致孩子觉得你不够关心他而导致问题扩大。
好,我现在给大家分组交流,一共5分钟,每人分享时间把握在1-2分钟即可。小组分享后请推选出本组的一位代表来给大家分享场景案例。
那么现在请大家点击屏幕上的“确认”按钮,你会自动进入你的小组。
【学习者案例分享】
分享者:核桃老师
原来的场景:
上个月,朋友跟我吐槽现在的工作内容,他原话是这样说的:我现在这个工作啊,真是干够了。你应该知道,最近我们汽车行业缺货严重,像我们这种负责前端的广告公司都没什么活干,我一个AE,现在天天写对标品牌的分析报告,每周要写4个PPT,合计70多页。写了三四个月了,翻来覆去都是那些东西。我觉得我现在每天工作都很机械,不想干了。
我当时的回复就是,没事,放宽心,你们汽车行业又不会永远缺货,坚持一下,熬过去就好了。
我朋友给我回复了一句:唉,但愿吧。
【A1+反思加工】5分钟
好的,如果再发生类似的事情,你会怎样用结构化倾听来完成一次好的沟通呢?
这个环节一共给大家5分钟,我现在给大家分组,每人时间把握在1-2分钟即可。小组结束后请推选出本组的一位代表来给大家分享小组案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分享者:核桃老师
首先,识别并且安抚对方的情绪。他抱怨自己很久没有执行方案,太机械了,干的特别没劲,每天都在纠结要不要换个工作。我可以说,啊,你别急,也别这么丧,跟我说说具体情况,我帮你出出主意。
其次,判断并且确认事实。通过他的描述我可以了解到,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三四个月,每天上班就是写ppt,一周要写七八十页。
最后,判断期待并且给出方案。综合前两步确认到的信息,我判断出他是想摆脱当前机械的、价值不高的工作内容。那我就在这个方面给他一点具体的建议。比如:你有没有试试跟领导沟通一下,换一个价值更高的业务组;或者是换行业,比如出货量大的手机数码行业,他们再怎么缺货也不会太严重;或者是一些头部的广告公司,头部的广告公司业务体量一定比小公司要大,这样你的提升机会就会更多一些,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对工作不满、前途未卜、自己慌得一批,陷入纠结和吐槽中。
这样一套步骤下来,我想他心情应该平复不少,也能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了。
【结束语】2分钟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下,表达的语气不同,停顿的位置不同,都能表达出不同的意思。所以,要进行有效沟通,最关键的一点是,首先要进行有效地倾听。今天分享的结构化倾听,就是在倾听的过程中,着重留意对方表达的情绪、事实和期待。进而挖掘对方深意,达成沟通目的。好的,我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各位伙伴的认真参与及热情分享,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