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2025年大连知行分舵第18场线下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不得不”转化为“我选择”

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滕飞,滕王阁序的滕,自由飞翔的飞,我是一名绩效管理咨询培训行业的客服老师,连续11年专注于配合支持近200家中小企业绩效体系搭建,帮助他们实现业绩30%甚至几倍不同程度的增长,如果你也想通过绩效体系的搭建来实现公司业绩增长,可以链接我哦。

【分组】:在进入到正式内容之前,我们先分个组,方便大家讨论,左边一组,右边一组。

【图书介绍】:下面我和大家分享的拆页来源于书籍【非暴力沟通】P145-146,这本书堪称沟通“圣经”。作者马歇尔·卢森堡是国际知名的和平使者,他有着丰富的实践与深厚洞察。

这本书摒弃复杂话术,提出包含观察、感受、需求、请求四要素的沟通方式。比如把“你太邋遢”换成“这几天家里没打扫,东西也乱放,我感觉不太舒服,能不能一起收拾下”,让交流变得真诚有效,化解人际矛盾,提升沟通质量,无论是职场交流还是日常相处都超实用。

大家用1-2分钟的时间来读拆页,如果你阅读完,请抬头示意我。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拆页:“不得不”转化为“我选择”P145-146页

第一步:

在你的生活中,哪些事情让你觉得无趣,却又不得不去做?你不想做它们,但还是去做了,因为你认为自己没有选择。请将这些事情列在一张纸上。

当我第一次审视我的清单时,发现上面的事情可真不少,我恍然大悟自己为何常常无法享受生活。有许多事情,我之所以日复一日地去做,是因为我糊弄自己去相信那是不得不做的。

清单上的第一项是:写临床报告。我痛恨撰写这些报告,但却每天至少要花一个小时在上面,这让我苦不堪言。清单的第二项是:开车送孩子们上学。

第二步:

写完清单后,清楚地告诉自己:你之所以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它们,而非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出的每一件事情前加上“我选择做

我记得当时我对这一步有些抗拒。我一直信督旦旦地认为:“写临床报告不是我选择要做的事情,而是我不得不做的事。我是一名临床心理医生,当然必须要写这些报告。”

第三步:

一旦你认同了之所以做某件事是出于自己的选择,请试着体会选择背后的意图是什么,然后以“我选择做.··因为我想要·来表述。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便签

【what】这个折页讲了一个方法,将“不得不”转化为“我选择”,这个方法的实质是,改写底层认知。通过语言的调整,让我们觉察到原以为的被动接收,其实是自动化的主动选择,选择权还在自己手里。

【why not】如果不做转化的话,会让自己做事情处于被动执行的状态,感觉做一切都是被迫的,内心会积累抱怨的情绪,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同时容易引起他人的不满和抵触,时间长了,周围的人也会远离你。

【why】如果做转化的话会让自己做事情积极主动,掌握做事情的选择权,内心也会阳光从容,高效率做事情,周围的人际关系也会很和谐。

【how】如何践行把“不得不”代替为“我选择”呢?

1【列不得不】列出之前我头脑中认为是不得不做的事情,比如我不得不上班,我不得不照顾孩子。

2、【换我选择】将列出清单中的不得不换成我选择。比如我选择上班,我选择照顾孩子。

3、【加是因为】在选择某某后面加上某某原因,比如我选择上班是因为我要赚钱,我选择照顾孩子,是因为我要感受孩子不同阶段的成长,培养她长大。

【where】“不得不”转化“我选择”这种思维模式比较适用于自己不喜欢做但又不得不做的事件中,可以是生活,可以是工作学习。不适用于做法律或者政策以外的场景中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我举个例子:

去年寒假,我的大女儿寒假作业之一是录制自己叠被的视频,要求是有自我介绍和叠被的步骤和标准,当我看到这个作业的时候,心里想,这哪是给孩子留的作业,分明是给家长留的,抱怨学校做这件事情多此一举。

通过阅读这个片段,我觉察到我在给孩子录制视频的时候在“不得不”的心理状态下去做的,我要调整我的思维将“不得不”转化为“我选择”,对此,我的行动如下:

1.列不得不。我教孩子叠被并录制视频。

2.换我选择。我选择教孩子叠被并录制视频。

3.加是因为。我选择教孩子叠被并录制视频,是因为我可以教会孩子叠被这个技能,同时让她养成每天起床之后能够自己把被叠好,从而让家也变得更加整洁。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提问设计

下面大家结合过往的经验,在生活工作中,我们在哪些场景中经常会出现“不得不”的情况,下面请给伙伴们一分钟的时间写上关键词,然后再给每人1分钟时间在小组内分享,时间到,接下来我们再请两位伙伴做分享,每人一分钟,先由你开始,下一位。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分享1:平时上班的时间是下午,晚上下班很晚,一天当中上午的时间是自由的,但由于开了一个食堂,每天中午11:00的时候不得不去看着大家打卡,非常不愿意去,但不得不去。

学习者2:收养了小猫,收养了之后不得不喂养,所以造成了自己的旅行都是短暂的旅行。

A2催化应用提问设计我们通过读这个拆页的了解到“不得不”是被动接受,而“我选择”是主动选择,转化一种思维,我们会发现是不一样的结果,接下来请大家应用今天学习的三个步骤,尝试将生活、工作中我们感到被迫做的事进行思维转换,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在便签上写下三个步骤,包括具体的场景,具体做法 ,包括具体的行动方案,要有明确的时限和可衡量的结果。

格式如下:

目标: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通过反思和练习,掌握“选择做”代替“不得不”的具体步骤,养成主动思维习惯。

1列出不得不:列出未来一周内不得不做的1-2两件事情

2换我选择:在列出的事项前加上“我选择做”

3加是因为:填写:我选择做_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__。

好的,今天因为时间有限,咱们就不做分享了,大家把便签交给我,在接下来的一周内,请大家持续使用这个方法。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分享:

目标: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通过反思和练习,掌握“选择做”代替“不得不”的具体步骤,养成主动喂猫习惯。

1列出不得不:每天早晨起来喂猫。

2换我选择:我选择每天早晨起来喂猫

3加是因为:我选择每天早晨起来喂猫,是因为每天早晨猫可以早早叫我起床,让我有个好的作息规律,从而身体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