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关键对话》 所属活动: 【麓山分舵No.661】明确沟通目标,善用提问框架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如何在对话中掌控节奏,直达目标

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的名字叫部珊珊,家里人取珊字是希望我高贵美好,有着坚韧不拔,不服输的寓意。我一直努力去靠近这个寓意。先用三个标签,介绍我自己,让大家了解我第一个标签我是曾从事企业信贷近15年的银行人。我的第二个标签因工作掉坑里自救入了心理学,现在已拥有心理咨询师证书,也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认识自己,疗愈自己。助人如此山水,滔滔汲汲风云起。我的第三个标签是一名禅易爱好者,只需要给你的一个手机号,我便约摸能推测你前十年和后十年的人生轨迹。为了建立更多的标签,我加入了拆书帮,那么拆书帮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呢?

拆书帮及拆书法介绍:拆书帮是由全国各地的学习爱好者共同组成的学习社群,是一个公益性的以推动阅读和学习的结构化组织。它的使命是:培养拆书家,释放能量,相互陪伴,助人达己。说到拆书帮,我们就要说到它的拆书法, 拆书法也被称为RIA便签法或拆书七步法,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助力大家知识落地,学以致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R)筛选和阅读有价值的原文片段。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加深理解原文。 (A1)关联过往经历,激活经验。 (A2)未来应用的具体行动。 运用拆书法,一本书不一定要逐页精读,而是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和目的选择性地阅读片段,并进行拆解,以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升。

介绍完了拆书帮和拆书法,现在我们进入分享时刻,今天我要分享的片段来自《关键对话》这本书,整本书教授我们如何高效沟通,作者的讲述深入浅出,且内容实用性比较强,也非常容易落地。接下来,我把片段分放到各位手上,请大家用一分钟的时间阅读拆页内容,阅读完后大家可以抬头示意我一下,OK,大家开始阅读吧。

好,看到大家已经都阅读完了。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审视自我的意义

诚然,面对生活中无穷无尽的各种正面冲突,有时我们只是毫不相干的旁观者,但这并不表示我们一点责任都没有。很多情况下,其实我们正是给自己带来烦恼的元凶之一。

对话高手们非常明白这一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审视自我的原则。他们不但认识到实践这条原则能让自己受益,而且深知能够改变的人只有他们自己。正如我们认为别人应该做出改变一样,实际上我们能够成功启发、激励和塑造的人只有一个,就是镜子中的自己。

虽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事实,但其中却饱含着某种讽刺意味,即只有那些相信“改变从自我做起”的人才会真正实践这条原则。他们这样去做时,无一例外都成了技巧高超的对话高手。看,这就是讽刺之处。那些努力提高对话技巧的人恰恰是最有天分、善于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能力不足的问题解决者。就像老话所说的那样,富者越富,贫者越贫,因为富裕者会更加努力,而贫穷者已经习惯了得过且过。

从“心”开始

好吧!我们假定现在应该改变的是自己的对话技巧。注意,你要做的不是买完这本书,把它交给你的爱人或同事,告诉他们“这本书对你很有帮助,特别是我在其中画线的部分”,而是搞清楚如何让自己从本书中受益。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呢?我们又该从哪里开始呢?怎样才能让自己远离错误的做法呢?

尽管我们很难把人际互动中诸多事件的特定顺序描述得像关键对话那样清晰流畅,但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即对话高手总是能做到从“心”开始。换句话说,在展开高风险对话时,他们总是首先明确目的和动机,无论出现什么情况这个目的都不会动摇。

他们对目标的关注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他们非常清楚自己希望通过对话获得什么。在对话过程中,无论出现多少可能转移注意力的情况,他们依然能坚守自己的目标。其次,对话高手从来不做“傻瓜式选择”(即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选择)。和那些错误地认为只能“逃避或对抗”的问题解决者不同,对话高手认为无论出现多么棘手的情况,对话永远都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片段中告诉我们,当我们开始一段对话时,我们要从内心深处审视自己,这一点很重要,审视自我首先就是问自己,就此对话,我的目的是什么?能否不被外界影响情绪?并避免语言暴力。和逃避性的沉默。

明确对话不是为了战胜对方,也不是为了惩罚对方?并在整段对话中一直保持审视自己的状态,别让自己与目标越走越远。
why:大家有没有这种情况?我们与领导谈升职加薪的时候,最后的最后升职加薪没有谈成,还为自己揽了一堆额外的活,另外,我们在家庭里与我们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本来是为了了解孩子更多的情况,没几句,就鸡飞狗跳,引导变成了责备,打压,从此,孩子的动向和心声向你关闭,还有我们在亲密关系中本来是为了关系更加和谐的一场对话最后演变成了你不满意我,我diss你的场面

本来紧张的关系又变得更加恶劣,这以上三种情况,既消耗了我们的身心,也浪费我们的时间。更让我们的目标越来越远。
那我们有没有一种方法,让等整个对话不被我们的情绪左右,专注我们的目标呢?

事实证明,这种情况是可以做到的,
how:我们可以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走,这样会让我们的对话离我们的目标越来越近。会时刻知道我们的目标。第一步,改变认知,嗯,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你唯一能直接控制的人只有你自己。你可以创造环境,第二步,对话开始前先问问自己真实的目的,比如说,对自己提问,我想为自己,他人和人际关系做些什么?

第三步,当对话陷入了僵局的时候,我们学会对比说明,你可以这样说,即我希望怎么样?我不希望怎么样。这样能够为对方建立安全感,缓和气氛,这一步又能将我们自己和对方拉回到我们的目标上。

当然以上这三个步骤,日常生活中买菜啊,购物啊这种小事情就可以不用时刻审视提醒自己目标的啦。不然就会让自己生活太累,还有和闺蜜一起做情绪发泄,吐槽上侃天下侃地的时候,我们也不需要,毕竟你要给自己一点天马行空的时候。
where:这个方法不仅可以用在我们对话开始前,亦可用在对话进行中,即便是对话结束后也可以用,不用给自己限制。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为了更好的让大家进行理解,我分享一个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上周六下午,我家儿子因排斥数学家教老师将房门反锁,不进行数学补习。我当时的情绪是既愤怒又尴尬,刚开始我只想让他开门赶紧学数学,导致他情绪愈发强烈,接下来,我让自己慢慢冷静下来,发现自己从始至终我就没有关注他的想法,且忽略了他的感受,并忘记了当初请家教是为了培养他的兴趣,重建他的信心,现在却背道而驰。当我意识到这点时,我向他诚恳道歉,并放弃了当天让李老师给他补习,提议第二天让彭老师给他上(给他请了两位老师,他更喜欢彭老师一些)。同时因为之前的不愉快,我对他说妈妈爱你,妈妈只是想让你从内心深处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及乐趣,而不希望你产生厌倦和排斥。接下来,我们就开始母慈子孝。
反思:这次对话能顺利进行是因为我做到了以下几点,一,改变认知:起初我忘记了我能控制的是只有我自己导致矛盾激化,进而后面意识到及时调整了认知,开始倾听和尊重孩子。第二,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目标,目标是培养他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他的自信心,所以改变了策略让他喜爱的彭老师第二天上课,第三,因为对话激烈伤害到了他,我又用了对比说明,让他建立了安全感。拉回到我的目的是培养他的学习兴趣,而非伤害母子情。
A2:接下来的一周,我要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与我家儿子进行沟通,对在所有的学习中遇到困难产生的畏难情绪进行消除。我的计划如下,
首先审视自我,一定要让自己意识到,自己能控制的就只有我自己,儿子是独立的个体,给予他更多的倾听,
其次对话开始前明确自己的目标
比如说用提问法:“宝宝我看到你英语绘本消音的时候,你有不会读的单词时,你好像有点沮丧并放弃继续读,有什么我可以帮助到你并给予你支持的吗?
或者说:我想和你探讨一下,最近游泳,英语学习中都有畏难情绪,你自己有什么好的方法。或者,自己进行畏难情绪的角色扮演。
最后:如果对话中有抗拒或者对话激烈,可用对比法,建立安全感,拉回目标。
如果对话顺利,直接按方法持续进行,直至消除。
不知不觉来到了尾声,我们回顾一下今天学习的在关键对话中时刻审视自我,盯紧目标三步法,1,明白我能控制的只有我自己,2,对话开始前梳理目标,3,对话激烈用对比说明拉回目标。
希望这三步法能为我们笑傲人生增加助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