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
大家晚上好!我是李喜兰.首先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自己:
第一个标签:升级打怪进入二级的拆书家;
第二个标签:热爱学习与两个儿子共同成长的妈妈;
第三个标签:心理咨询师和家庭教育指导师。
【学习目标】
希望通过今天的RIA现场学习,学习者在面对情绪失控的时候,可以使用“积极的暂停”这个工具来修复自身情绪。
【图书介绍】2分钟
【F】特征
今天我拆的这本书叫《正面管教》,作者是美国的简•尼尔森博士,她是7个孩子的妈妈,这本书介绍了如何不惩罚、不娇纵有效地管教孩子的方法。“积极的暂停”这一工具来自于《正面管教》这本书。
【A】优势
与其他亲子教育书籍相比,《正面管教》这本书更具可操作性和权威性。被翻译成16种语言,在美国销量超过400万册。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案例鲜活,接地气,可操作性很强。《正面管教》已经成为了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
【B】利益
如果你发现孩子很难管教,其实是提醒你需要学习了,那么这本书能让你学习管教孩子的方法和52个致用工具。他可以教会你如何避免与他人发生矛盾和冲突;可以帮助你改善或修复亲子关系,实现与他人友好愉快相处。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情绪管理工具“积极的暂停”正是《正面管教》著名的52个致用工具之一。现在我先做个分组,从右手边两两为一组,我把这个片段发给大家,你们可以先阅读我划出来的四个步骤,然后再阅读每个步骤的阐述。时间是2分钟,阅读完毕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谢谢!
【R原文片段】《正面管教》P110页 2分钟
1、花时间训练。在使用“积极暂停”之前,要和孩子谈谈它的好处。要将“冷静期”的价值,以及在解决冲突之前要等待每个人感觉都好起来的重要性告诉孩子。
教孩子使用“积极的暂停”或者“重新振作起来的时间”的一个好办法,就是你要把他用于你自己。家长可以把一本自己最喜欢的幽默书放在洗手间的抽屉里,需要时就到卫生间里待几分钟,以便重新振作起来。在一个教室里,“再振作”区是一个装饰成热带海岛的教室一角(被称为“夏威夷”)。孩子们可以先去“ 夏威夷”呆几分钟重新振作起来。老师并不经常去那里,但他抽屉里放了一棵充气棕榈树,当她需要去“夏威夷”时,他就会把棕榈树拿出来房子自己的桌子上。学生们就会知道,当老师在“夏威夷”时,他们应该给老师一会儿时间,以便让她平静下来并且再次振作起来。
2、让孩子们自己布置他们的“暂停”区--这是一个有助于他们心情好转以便做得更好的小地方。让孩子们布置(或至少参与布置)他们自己的“积极的暂停”区,对于孩子们来说很重要。如果孩子太小,还不能帮着做计划或做选择,那他们就还不到使用“暂停”的年龄。要向孩子解释,“积极的暂停”的目的不是要惩罚,或是给他们造成痛苦。要和孩子们一起做头脑风暴,提出一些在“积极的暂停”时能帮助孩子们心情好转的活动,比如读书、玩儿玩具、休息或听音乐。
很多父母和老师反对在孩子“暂停”时允许他们做些愉快的事情,他们相信,允许孩子玩儿玩具、读书、休息或听音乐是对孩子不良行为的奖励。这些人深陷于陈旧的观念之中,坚信孩子要遭到惩罚(感觉更糟)才能做得更好,却理解不了当孩子们感觉更好时会做得更好这一事实。
因为“暂停”这个词已经担了一个惩罚意味的恶名,所以让你的孩子或学生给它换个名字是个好主意。一位幼儿园的老师和她的学生们布置了一个名为“太空”的地方。他们在教室的一个角落里挂了一张黑色的网,并且从天花板上垂挂下一些星星。这个角落里放着两个豆子袋,因为有时候孩子需要带上一位“暂停”伙伴(或太空伙伴)一起进去,还放着一些书、填充动物玩具以及听音乐用的耳机,另一所幼儿园的老师用一些旧的软布填在几件旧衣服里做了一个“暂停”时用的“奶奶”。老师在需要时会问孩子:“你觉得到“奶奶”的腿上坐一会儿会不会好些?”
注意“会不会好些?”这种问法。给孩子两种选择是对孩子的极大尊重。“你觉得现在怎样才能对你最有帮助?是去冷静角,还是把问题放到班会(或家庭会议)的议程上?”
3、事先和孩子们(或学生们)商量好一个计划。要向孩子们解释,你们中的一方或双方也许会发现,在试图解决一个问题之前,做一个“暂停”,直到自己的感觉好起来,是很有帮助的。父母和老师们经常承认,更需要“暂停”的是自己,哪怕仅仅是几次深呼气。要让孩子们知道,他们可以“选择”积极的暂停,如果他们认为这有帮助的话。
当一个孩子行为不当时,有些父母会说:“你觉得你的快乐角会不会好些?”如果孩子因为过于生气而说“不”,父母可以说:“你愿意我陪你去吗?”为什么不呢。也许你像孩子一样需要一些“暂停”。记住,你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感觉好起来,这样孩子才能做得更好。如果孩子还是说“不”,你可以说:“好吧,我想我要去。”这样,你就会给孩子做出榜样,表明“暂停”并不是什么坏事。
4、最后,要教给孩子,当他们的感觉好起来之后,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就要紧跟着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做出弥补。那些反对允许孩子在“暂停”时做些愉快事情的大人,往往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条指导原则。
【I拆书家讲解引导】3-4分钟
好!大部分伙伴已经读完了。没有读完也没关系。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what】这个片段讲的是积极的“暂停”,积极的暂停是我们积极处理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在报复或逃避。
【一般做法】为什么要积极的暂停?当我们情绪失控时,在失控的情绪下会争吵、责骂、抱怨,无法实现自己的沟通目的,如果我们不做暂停,而是纠缠在矛盾中也无法有效的解决问题,又或者会造成彼此之间人际关系的创伤。
【how】我们如何用“积极的暂停”这样一个典型的情绪管理工具,帮助我们很好的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呢?
情绪失控前(场景一)
第一步:告诉孩子暂停区的好处,它会帮助我们冷静下来把问题和情绪作分离。
第二步:带孩子一起布置,选一个实际的地方然后给它取一个名字并布置它。
第三步:和孩子达成共识,当情绪来临时选择去“积极的暂停角。”
情绪失控时(场景二)
第一步:去暂停区做暂停
第二步:等感觉好了之后再来解决问题
【反例】
有一次一早我让大宝输入平板密码我想看一下网课完成情况,结果说了几遍孩子像没听见,我一生气就凶了孩子,结果他比我还凶说:“一早就作业作业!!”我顿时就爆发了:”难道我愿意吗?每天一堆的家务事还要管你的作业!!”结果就是我既没能看到孩子作业完成情况,又伤害了母子感情。
【加工成正例】
以刚刚我和孩子之间的例子为例。
场景一:
第一步,告诉孩子暂停区的好处,对孩子说:“大宝,每个人都是有情绪的,我们来做一个暂停区,把情绪和问题作分离吧!”
第二步,带着孩子一起布置暂停区,我与孩子已达成共识在家一起布置了暂停角,我的暂停角是阳台的花草世界,大宝的暂停角是房间的飘窗台叫“大熊家”
第三步,和孩子达成共识,当情绪来临时去暂停区做暂停。告诉孩子,“大宝,当你不高兴的时候就去大熊家玩一玩,妈妈就去花草世界玩一玩。”
场景二:
因为输入密码看网课的事我们都很不高兴都有情绪,
根据书中的建议
第一步,去暂停区做暂停。当大宝对着我吼我也情绪失控反过来抱怨时,按下暂停键,我保持沉默,紧接着深呼吸,走到孩子面前说:“我要去花草世界待一会儿。”
第二步,等感觉好了之后再来解决问题。我走到花草世界打开窗呼吸一下早晨的新鲜空气再看看花草,让自己冷静下来,几分钟后当自己感觉好起来我就会去厨房做早餐,然后叫儿子一起吃早餐。我对他说:“妈妈问了几遍你都不理我是什么原因呢?”儿子:“一早就追问作业让我感觉很烦,我是想早餐后再输入密码!”等我们感觉都好起来了,问题也就解决了,早餐后儿子输入密码,我也了解到了网课完成情况。
【适用边界】
“积极的暂停”是非常实用的情绪管理工具,每个人都可以使用,对孩子尤其有用。不过需要注意,因为4岁以下的孩子还不具备理解“积极的暂停”这个概念的心智,因此不建议使用,但是父母可以先自己使用来做示范 。
【A1】显像提问。2分钟
现在,请大家想一想,最近一周或一个月里你有没有情绪失控的时候?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你提前已告知爱人今天会加班晚一个小时回来,让他/她买菜做饭,结果加完班回到家,家里乱七八糟没做饭,爱人还问你:“你买菜了没有?”你是怎么反应的呢?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回想一下,然后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
【学习者分享】
分享者案例: 分享者:小园, 因为自己正在减肥,有自己的节奏晚上9点后就不再吃东西,可是老公偏偏在9点后烤红薯问自己吃不吃东西,很烦,不高兴就冲他发火。
【A1+】反思加工 5-6分钟
感谢小伙伴的分享。
现在请针对你刚刚回忆的当你和别人相处时情绪失控的情景,根据我们今天学习的“积极的暂停”的方法来进行反思。我们可以怎样来处理呢? 请大家按照我们刚才分组的情况,在小组内轮流进行分享。
讨论时间到,下面我们请一个小伙伴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学习者分享】
分享者案例: 分享者:小园,回到老公在我减肥阶段晚上9点问我吃不吃东西的场景,学习了今天的“积极的暂停”后,再遇到这种场景我有情绪时我会这么做:第一步先自己冷静一下,告诉他我需要去自己的房间,你去你自己的网吧(书房)当我有情绪时会去房间自己一个人呆一会儿(设置暂停区),第二步:这个时候你就不要再打扰我了(达成共识),第三步:等情绪好起来了,我再和老公说我不开心的原因和自己的想法,最后和老公一起找到解决的问题的办法。(解决问题)
谢谢大家的分享,每个人都有情绪失控的时候,希望在未来生活中当你感觉自己陷入情绪失控的时候最好的行为就是“积极暂停”避免做出伤害别人的行为。我的TF2-1练级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