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璞玉浑金,广州80后。名号取自我的姓名,更因它的寓意——未经雕琢的玉石&未经提炼的黄金,外表朴素,内在却闪耀着高贵真实的光芒。
我有三个标签:
1.爱家庭的二孩父亲。我希望以身作则,去照亮孩子成长的道路。
2.爱哲学的数学教师。二十载跨学段教育,融哲学于教学,个性鲜明。
3.爱拆书的金庸迷。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金庸大侠对我影响深远。我将开启拆书分享之旅。
开始之前让我们先进行一下分组,这几位小伙伴一组,那几位小伙伴一组。(如果人不够,就大家一组)
【学习目标】希望参与者通过本次的学习活动,当再次遇到困难时不会因畏惧而逃避,而是选择积极的方式来有效消除模糊,正视并看清问题,让最终顺利解决困难成为可能。
【拆解书籍介绍】1-2分钟
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认知觉醒》这本书。
F: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这本书叫《认知觉醒》,作者周岭分享了他的个人故事。他在37岁那年开始改变自己的人生,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在成长的路上遇到的所有困惑和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它们。作者读了很多自我成长的书,把精华都浓缩在这本书里。所以,如果你买了好多书却没时间看,或者只是列了书单却没行动起来,这本书值得一看!
A: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和其他讲认知的书不一样,这本书讲得更贴近实际,能帮你看清成长路上的误区和根源。相比其他讲述认知方面的书,它更能触及本质。书里的内容很实用,普通人都能看得懂,用得上。将我们比较模糊的现象解释的很透彻。比如,它教你如何面对困难,不再逃避,而是坦然接受,一步一步解决问题。
B:利益,强调的是“你(学习者)”用于引发兴趣
如果你觉得生活迷茫、焦虑,找不到方向,想要改变却又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这本书就像是你的向导,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认知觉醒(what),更重要的是,它还教你怎么做(how)。比如,今天学到的小工具,当你遇到困难时,就知道怎样面对而不是逃避,这样你就能真正解决问题,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R原文片段:
【片段来源】:《认知觉醒》 【页码】P38-P39
【主题】认知觉醒—人生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拆解烦恼,消除情绪模糊
【R阅读原文拆页】
真正的困难总比想象的要小很多。人们拖延、纠结、畏惧、害怕的根本原因往往不是事情本身有多难,而是内心的想法变得模糊。就像在3 000米跑步考核开始前,那种不知名的恐惧会让人紧张得全身发抖,而我们一旦开跑、不得不与这种恐惧正面交锋时,就会发现3 000米考核也不过如此。如果我们再积极些,学会从一开始就主动正视它、拆解它、看清它,或许那种紧张就不困扰自己了,我们甚至能从容地“享受”比赛。
但有些事一旦进入潜意识,可能很难消除,比如童年的不幸经历,虽然意识早已将其淡忘,但潜意识却始终保留着这些印记,并隐蔽地影响着我们的性格和行为。一些严重抑郁或精神失常的患者有时需要接受催眠治疗,而心理催眠师在治疗时使用的一切手段其实都只为做成一件事:唤醒潜意识里的痛苦事件,让患者重新面对它、看清它、从而将其彻底化解。
记住,任何痛苦事件都不会自动消失,哪怕再小的事情也是如此。要想不受其困扰,唯一的办法就是正视它、看清它、拆解它、化解它,不给它进入潜意识的机会,不给它变模糊的机会;即使已经进入潜意识,也要想办法将它挖出来。所以,当你感到心里有说不清、道不明的难受的感觉时,赶紧坐下来,向自己提问。
拆书家讲解引导:
I: 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What:原文片段强调了一个重要观念:当我们面对困难时,往往会感到害怕和拖延,但实际上,真正的困难往往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小得多。解决之道在于勇敢地面对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并采取实际行动来解决它。
Why:之所以我们会拖延和逃避,是因为人类天性倾向于避免消耗能量和面对痛苦。这样做会导致问题持续存在,甚至在潜意识中不断放大,影响我们的自信、情绪和行为。通过《认知觉醒》这本书的学习,我们可以学会如何面对问题,从而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How:
1. 正视它
当遇到困难时,首先要冷静下来,列出所有让你担心和害怕的事情。这一步的关键是勇敢地面对问题,不让它躲进潜意识。
2. 看清它
接下来,要弄清楚是什么让你感到害怕或犹豫。通过提问和分析,找到问题的核心所在。
3. 拆解它
明确了问题所在后,将问题进一步细分,将大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的部分,找出具体可以解决的方面,为解决问题铺平道路。
4. 化解它
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来解决每一个小问题。如果遇到知识上的盲点,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或查阅资料来克服。
Where:这种方法适用于任何时候你遇到困难或挑战时,尤其是当你感到害怕或不想面对时。比如,如果你害怕游泳,但又很想学会,或者害怕在公众面前演讲,但又想尝试突破自己,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克服心理障碍。
(不那么做的坏处)
通常情况下,人们在面对挑战时可能会感到恐惧并选择回避。然而,恐惧往往得寸进尺;如果我们回避它,它只会变本加厉,带来更糟糕的结果。这样一来,问题不仅得不到解决,反而会逐渐渗透到我们的潜意识中,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混乱不堪。
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例子
(不好的反例A1):
今年7月中旬,暑假开始,神兽归笼。当时我有一个想法,希望给孩子们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让他们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这也能让自己的生活作息变得有序,不至于被假期所干扰。
但因忙着其他事(现在回顾,更多是重视度不够)而迟迟没有制作出来。眼看着孩子们的作息开始紊乱,早上8点甚至9点多才起来。早餐后再玩一玩,真正用于学习等积极内容的时间很少。这也导致了其他安排受影响,与假期前预设的“利用假期时间好好安排学习与游玩”相背离。无序的作息状态,让宝贵时间匆匆流逝,还让家里弥漫着一股莫名的焦躁。
(好的例子A1+)
虽然我已经读过很多书并有所思考,但如果连生活中的小困难都无法解决,又怎么能体现出读书的价值呢?当我读到《认知觉醒》这本书时,其中提到的观点正好指出了我面临的问题所在。
第一步:正视它
越是感到困难就越容易拖延。拖延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棘手,增加内心的焦虑,并可能导致不良的结果。因此,我决定不再逃避,而是积极地面对这个问题。
第二步:看清它
我问自己为何迟迟不去制定这个作息时间表?真的是因为时间不允许吗?还是因为我觉得要制定一个完美的计划太难了?经过一番反思,我发现这些都不是真正的障碍。实际上,我的担忧在于即使制定了作息时间表,孩子们也可能不会遵守,这让我感到十分困扰。
第三步:拆解它
为了更进一步地理解问题,我继续追问自己: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们遵守作息时间表?问题核心在哪?突破口呢?怎么解决?
第四步:化解它
理解核心问题。作息时间表不仅仅是我个人的事,它关系到孩子们的生活习惯。因此,我可以先制定一个初步的时间表,然后与孩子们一起讨论并进行必要的调整。这样一来,孩子们可能会更加愿意接受和遵守。
制定初步方案。在制定计划时不必追求完美无缺,只要大方向正确即可,之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完善。采取这种“先完成再完善”的策略,我相信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最终,在明确了目标之后,我制定了一份作息时间表。起初几天里,孩子们还需要一些提醒才能遵循新的时间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习惯了查看时间表以了解自己的日常安排,家里的秩序也因此得到了恢复。
A1——激活大家的经验(显像提问)
请各位回忆一下在过去的一个月或一周里,自己遇到的那些不敢面对或未能解决的事情。比如:
你是否曾经因为紧张而不敢在众人面前发表演讲?
你是否曾因过去的创伤而无法释怀,总是试图回避?
工作或学习中是否有一些难题让你感到束手无策?
你是否一直想学一项新技能(比如游泳、驾驶),却始终无法克服内心的恐惧?
或者,是否有某个重要的决定让你犹豫不决,迟迟不能下定决心?
这些场景是不是听起来很熟悉?当时你是如何应对的呢?现在请大家静下心来,仔细回想一下这些事情。请花大约2分钟的时间来思考,回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当时的感受和经过。稍后,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上来分享他的经历。
那么,下面的时间就交给你们了。
……………………………………………………………………………
A:
我在公众表达上,包括线上进行的,之前曾觉得有些恐惧,会逃避。
雷:
在公文写作上面会有畏惧心理,因没有学习过相关培训,这方面不太在行,会有拖延。往往总拖到最后不得不交时才去做。
……………………………………………………………………………
A1+ ——催化运用
学习了今天的拆页,运用上我们今天学习到的“困难化解四步法—-正视它,看清它,拆解它,化解它,你会怎么做呢?”
……………………………………………………………………………
A:
(我在公众表达上,包括线上进行的,之前曾觉得有些恐惧,会逃避。)
回想原因应该是担心被笑话,担心做自己做得不够好。
现在的做法:在线上打开摄像头,然后大胆地去说,开始还不能去做主持,后续就尝试主动去做主持,锻炼自己,感觉好很多了。
结合今天学习的四步来看。
正视问题。迈出第一步,在线上打个摄像头。
看清问题。看到背后是自己怕做得不够好被笑话,主要是缺乏自信,在乎外界的评价。
拆解问题。主要有两个问题,第一是在乎外界的评价,第二是自己能力的提升。
化解问题。解决自己当众表达畏惧的问题上采用了主动,从尝试交流,到主动去做主持这几个步骤。
雷:
(在公文写作上面会有畏惧心理,因没有学习过相关培训,这方面不太在行,会有拖延。往往总拖到最后不得不交时才去做。)
现在会主动一点,从标题、逻辑等方面入手,先把框架打下,然后再去完成。
从今天学习的4个步骤来看,
正视问题。拖延解决不了问题,必须正视。
看清问题。了解拖延行为背后是相关能力的缺乏,以及对陌生领域的畏惧。
拆解问题。问题关键是相关能力不够。公文写作有相应目的和要求,有对应框架。如能充分了解,提升相应的能力,相信就能更好解决。
化解问题。从公文写作的一些框架入手,增进了解,提升能力。
……………………………………………………………………………
(结束语)感谢大家的聆听和支持。作为今天的总结,我分享了《认知觉醒》一书中困难化解四步法—-正视它,看清它,拆解它,化解它,重点介绍了通过寻找问题根源,从而消除模糊,最终解决问题。
希望这些方法能对大家今后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