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解决问题最简单的方法》 所属活动: 拆书帮翰林分舵第163次活动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如何权衡摆在你面前的多种选择 学习目标: 让学习者知道如何权衡摆在你面前的多种选择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欢迎大家在17年第一周来到拆书帮翰林分舵的现场。我是三级今天的第二位拆书家。看到现场有很多熟悉的小伙伴,但还是先允许自我介绍下。我叫安小安。我的三个标签是:第一:拆书家。第二:翰林的灵魂摄影师。第三:积极的悲观主义者。首先,我希望在今年,能够努力把拆书家更改为三级拆书家。也希望能够给翰林现场拍更多有灵魂的照片,更加希望能在这一年锻炼自己的内心,让内心更加平和而不极端。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主题是“克服选择恐惧,做出好决定”,掌握两个小方法应对不同情境下的选择困难。A or B,do or not!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图书介绍】(用了FAB方法介绍了实用类图书)

F:今天带来的这本书《解决问题最简单的办法》是由两位实用心理学家达伦·布里奇以及戴维·路易斯所写的。这两个作者在“信息超载”方面的研究在欧洲风靡一时,所以此书也是相当有分量的一本书。

A:这本书呢相比较市场其他类图书,有两大优点:首先他非常的薄,大家可以看下,只有145页,可能只需要你两三个小时就能读完。其次他这本书总结了心理学家,数学家,商业顾问以及竞技高手甚至是军事战略的智慧大总结。并且用了有趣的名人轶事以及各种有趣的背景来进行讲解。让大家读起来并不感觉枯燥。

B:每天我们都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分析问题,做选择,做决定,并要做最后的决定。那这本书的目的就只有一个:帮助你用最简单最聪明的方式解决你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上下衔接】

那请大家就先来一起学习今天的第一个学习目标:如何在多种选择下做出决定的方法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一些情况,领导说年会请一个高管来讲话,请谁,李总、王总、张总?过年想出去旅游,去哪?希腊、澳洲、日本?我们每天都面临着各种选择,如何在多种选择情况下,高效的做出决定还不纠结呢,大家先来阅读下我今天带来的片段。

【原文片段一】(包含了how的内容)

除了正反面决策法之外,你还可以用另外两个指标来给每个方案打分,那就是可能性指数(Likelihood,表示该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有多大)和渴望指数(Desirability,表示你对该结果有多么渴望)。具体做法如下:1:根据你对某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对该方案打分,满分为100。0表示该结果根本不可能出现,100表示他必定会出现,50表示该结果有一半可能会出现;2:然后,用同样的方式为你对该结果的渴望程度打分。分值范围为7到-7分。比如说如果你极其渴望出现该结果,那就可以给它7分,反之,如果你极其讨厌该结果,则可以给它打-7分;3:将该两个数字相乘(可能指数X渴结果的望指数),得出该结果的最终吸引力指数。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

(给出了行动建议)

通过阅读原文,我们能够看到一个特别简单的小方法,即,评估每个方案的可能性指数L、渴望指数D,将两者数据相乘,得出最终吸引力指数,相比较,数值越大吸引力越大。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在ABCD中选出一个最能代表我们心意,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大的方案。

(贴近实际的例子)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小案例来看看他的具体应用:这个月的14和15那个周末,摆在我面前的是:参加公司的团建以及飞去厦门见六年没见的闺蜜。对这个很纠结,所以我就用了今天分享的这个方法。1.评估两个方案的可能性指数L。。。。。2。评估他们的渴望指数D。。。。。3.算出最终得分。。。。,所以我的决定是。。。。(在白板上画表格)。是不是很简单。

402475296102073926.jpg

方法虽小可却帮助我不再纠结,避免陷入纠结的情绪。这个方法特别适用于A OR B or C的选择中,能够对方案进行简单的评估,给我们提供了方向。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学习者分享】

那大家听完我对这个片段的理解之后,回想下自己生活当中,有没有遇到过你不知道该如何做选择,纠结了半天这种类似的场景?比如说,你之前假期纠结去哪玩?AB两个公司的工作不知道怎么选,等等,请把你当时纠结的事件分享给小组内的伙伴,包括时间、具体内容,最后的结果;

并且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运用今天方法,我们看看该如何再选择呢?

小伙伴分享:

今天刚刚发生的,前两天我就看到有一个读书的群,但我一直犹豫的要不要加入。这个群,交50元押金。有很多很多的好处。这个押金是我肯定能拿回来的,这个事情的可能性就是百分之百。当我对我身边的小伙伴说了之后,她立马就报了。所以这个事情对我的渴望指数一下从4飙到了7。一下子我就决定加入了这个群的决定。


这个小伙伴给的例子,其实并不太准确,看到我刚才给的例子其实是有两个选择,计算出每个选择的吸引力指数,然后决定选哪个。那也非常感谢这位小伙伴给我提供了一个引子,让我们可以继续学习第二个片段。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上下衔接】

在我们实际的选择中,有一些问题我们发现由于它本身很复杂,不同的选择会出现几个可能的结果,有好有坏,只考虑单一的可能性指数没有办法更好的评估他的可行性,我们需要考虑多重因素。那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今天咱们第二个学习目标是学会如何在有多种复杂因素的情况下,帮自己做出决策的方法。请大家阅读片段二

【原文片段二】(与第一个片段属于递进关系,更深入的对第一个片段进行了讲解)

所谓决策树,其实是一种通过图像方式来呈现各种解决方案的方法。通过决策树,你可以看到各种解决方案将会带来什么最终结果。决策树看上去有些像答案书,但它不仅可以让你看到所有解决方案,还能告诉你每个方案所指向的结果。那么,如何绘制决策树呢?    

你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会指向一定的结果。一旦用图表清晰地呈现每个决定的指向,你自然就能对每个决定的后果一目了然。   

打个比方,想象你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你想要聘请一位很给力的销售主管,但又担心此人可能是个骗子。情况听起来很复杂,但一旦绘成决策树,你所面临的选择以及每种选择可能带来的结果便会很清楚。             

决策树的两根主要分支代表两种选择:雇佣或者不雇佣。每个分支上再分出来的细枝则代表每种选择所指向的结果。如果雇佣此人,他可能真的是骗子,也可能不是。就算他是个骗子,也可能会有两种结果:他可能会骗你,也可能不会(继而再分出两根细枝)。     

但如果你不雇佣他,那结果就很简单:你的公司一切照旧,或者他加入其它公司,成为你的对手。     

绘制完决策树之后,你可以给每个结果标出可能指数(Likelihood,简称L)和渴望指数(Desirablity,简称D)。提示:所有主要分支上的可能指数相加总和应为100。

打分之后,将每个结果的可能指数乘以渴望指数,给出最后得分(比如说,“他会骗你”这种结果的可能指数是25,渴望指数为-7,所以最后得分为-175)。 

最后,将两种主要选择答案各自的得分相加,得出每一种答案的总分,然后将其对比。

 

片段2.pn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

大家看完第二个片段,我来跟大家讲讲对他的理解。第一个片段犹如我刚才所说,它是来解决比较相对于简单的选择,而第二个片段是用来解决更为复杂的选择。他是第一个片段方法的综合应用,那这个片段它用一个聘请销售主管的例子来对如何绘制决策树进行了解答。有以下几个步骤:(细化了原文片段中的行动步骤)

第一:确定你的决策树的主干,就是你需要做决定的事情,列出你纠结的选项,将它画在树的两侧。

第二:列举出每个选项如果发生可能产生的结果。

第三:就是给每个结果标出其出现的可能指数和你对他的渴望指数,这里要注意,每个选项的各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指数之和应为百分百。

第四:利用我们在第一个片段中学到的方法,算出每个结果的最终吸引力指数。

最后一步:就是把每种选择的吸引力指数相加,算出这个选择的最终得分。最后对比,哪个分数比较高,就是对你吸引力比较大的选择。

(结合原片段,举出的实际案例)

我计划在17年重新考法语三级翻译证(最低级的),但是开始时很纠结,因为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背动词变位还有实际操练。那我面前有两种选择:考或者不考。那考呢,又面临两个结果,就是考得过与考不过。那不考其实也面临两种结果:日子一切照旧以及法语水平不再提高。那现在就对于这四个结果来打可能指数和渴望指数。最后再把考和不考的两种结果的吸引力指数算出来,来进行比较,摆在你面前的就是一个很明显的答案。(这部分边讲边写,讲的时候把你的数据带上)

例子.png

(预防异议的技能点)

列出每种结果还要估算其出现的可能性,你觉得难吗?如果你觉得难那就对了,因为学习、做决定本身就不是一件舒适的事情,只是为了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你必须跳出你的舒适区你才可能进步。

(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如果不用这个方法,直接做决定会怎么样呢。对于选恐症来讲,在那里纠结来纠结去浪费时间都是小case,更甚的可能是一拍脑门做了决定,将来要承担更可怕的后果,或者非常的懊悔,可后悔药又哪里有呢。就像我前面说的考法语证的例子,那个时候我真是各种纠结,每天情绪都不稳定,最后没考,现在又觉得后悔,没有把握好,浪费了一年的时间,所以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像上面一样,做好决定。你做好准备了吗,让决策树来帮你做出好决定吧~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学习者分享】(15分钟)

那接下来呢,就请大家看下片段后面的场景,每个小组选一个比较感兴趣的场景,选出一个人来做此场景的主人公。用刚刚的方法来帮助主人公来绘制一棵你们小组的决策树,。先选场景,列出你能想到的可能性,打出每个结果的可能指数和渴望指数,并计算出最后的分数,给出你们小组最后的决定。

那给大家7分钟的时间来进行讨论。                                                    

场景一:经过一年的努力,拿到了一大笔奖金。原计划是想买一个你特别特别想要的奢侈包包,但是在你已经下定决心买的时候,你的面前又出现了一个费用高额但是对你又很有用的一个培训。那你如何用绘制决策树来决定你最后的选择。                                          

场景二:每年年初,都是跳槽的大好时机。你正在犹豫要不要跳槽,在此时,你的朋友带给了你一个你自认为算有挑战的工作机会?目前的工作,工资还算可以,但是因为时间久了,就是没有成就感。新的工作机会呢,开始的时候,工资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和现在的持平,但是会给你带来成就感,并且会花相当长的时间来适应。那这时,你会如何选择?跳还是不跳?                                                          

(小伙伴应用场景做了演练)

小伙伴用决策树画出了场景一,最后选择了上培训班提高自己的技能。分享决策树如下:

小伙伴分享一.jpg


【A2催化应用+学习者分享】(15分钟)

那大家听完小伙伴们现场根据我所设置的场景绘制完决策树之后,我想有的小伙伴们就会纠结在新一年,我要去学个小语种,但是学法语还是德语,还是日语呢?又或者是喜欢小宠物的你,是不是在纠结今年要不要养宠物?请大家仔细想下自己遇到的类似事情是什么?接下来的时间,请自己利用决策树的方法,来对你所纠结的事情做个了断,画出你自己的决策树。并在小组内进行分享。先选出主干,再画出每种的可能性以及所指向的结果,再其次用L和D指数打分,最后相加你每个结果的分数。按照这几步来进行接下来的小组讨论,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一会我邀请小伙伴分享。

这位小伙伴厉害了,用决策树来决定在不在珠海买房子。最后决定还是买。分享图如下:(据说后续已经做准备要买了)(小伙伴应用知识点形成了一个解决方案)

小伙伴分享二.png


【反馈与回应】

非常感谢小伙伴的分享,大家可以看出来这位小伙伴在绘制这个决策树的过程当中,能够很好的运用到原文中提到的相关知识,并且能够实际的帮助到自己做出选择。也希望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今天我所分享的方法能够帮助到你。

【总结】

那最后我和大家一起来总结下今天的分享。今天我们学到了两个做选择的方法。一,最终吸引力指数,评估一个选择出现的可能性指数以及你对他的渴望指数,最后两者相乘得出对你的吸引力指数,哪个结果吸引力指数大,那它就是你的最佳选择。第二,在最终吸引力指数的基础上,我们学习了用决策树来帮你应对更复杂化的问题。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当中不再纠结,做出好决定!那以上就是我的分享。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