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20241211拆书帮智行分舵No.263 运用“我-信息”沟通方式&让他人从“抓狂”状态冷静下来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重复三句话迅速让他人从“抓狂”状态冷静下来

开场:

大家好,我叫Vicky。我的三个标签是:正面管教认证讲师;读书会主理人;正念践行者。

接下来的活动会涉及到分组讨论,我需要两个人分为一组,请大家自行跟旁边的伙伴搭伴。

大家面对孩子、伴侣或者朋友情绪失控到不可理喻的场景,比如孩子吵闹着非要一个别的孩子手里的玩具,你的另一半因为一个小事开始控诉你到声嘶力竭的状态,还有你的朋友因为失恋已经哭到要断气的程度,对于这些场面你们是不是会有点手足无措,有时候也害怕遇到这种场景。但害怕就能躲过吗,不是吧,现实中,大家依然经常需要去面对,怎么办?

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以后当面临他人情绪崩溃的场景时,我们可以用运用拆页的三个步骤,让自己心里有点底气手里有个抓手知道怎么做才合适,也能够帮助他人从激烈的情绪漩涡中跳出来。

今天分享的拆页来源于《正面管教》这本书。

技能点3:用FAB法介绍图书

F(特征):《正面管教》这本书的作者是简.尼尔森博士,她是一名杰出的心理学家,也是经验丰富的教育家。这本书为父母、学校老师提供了一套不惩罚也不骄纵孩子的教养方式。

A(优势):正面管教是以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和儿童心理学家德雷克斯的理论为基础,出版至今已有四十多年,豆瓣评分目前高居8.8分。这本书风靡全球十多个国家,全球销量超过600万册。跟其他育儿书籍比较,这本书介绍了很多实用的工具并提供许多真实的案例作为参考,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行之有效操作性很强的教养方法。

B1:本书说明骄纵和惩罚的养育方式,长期以往是无效的而且有可能会养育出无社会责任感没有合作意识的孩子。而《正面管教》带给大家的是不骄纵不惩罚的养育方式,运用和善而坚定的方法养育出来的孩子将具备良好的品格以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

B2:孩子或者其他你重视的人在失去理智进入情绪不可控的状态时,拆页的方法会让大家通过转移注意力以及激发他人的贡献感让他人跳出激动的情绪状态。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经有一位父亲对4岁的孩子总是发脾气而感到束手无策,于是,他向著名的布拉德伯里博士求教。博士在与这位父亲谈了一会儿之后,他确定孩子之所以犯错,是在寻求权力。

于是,他建议:“你为什么不请儿子给你一个拥抱呢?”。这位父亲被这个建议搞糊涂了。他回答说:“那不是在强化他的不当行为吗?”布拉德伯里博士说:“不会。你愿意试一试并且在下周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吗?”这位父亲疑虑重重地同意了。

第二周,他跟博士分享到,当儿子又一次发脾气时,爸爸蹲下来看着儿子的眼晴,说:“我需要一个你的拥抱。”

在大声抽泣的间隙,儿子问:“什么?”

爸爸重复道:“我需要你给我一个拥抱。”

儿子还在抽泣着,但还是难以置信地问:“现在?”爸爸说:“是的,现在。”

儿子停止了抽泣,不情愿地说着:“哦,好吧。”

僵硬地给了爸爸一个拥抱。

但是,仅仅几秒钟之后,他就融化在了爸爸的怀抱中。他们拥抱了几秒钟之后,爸爸说:“谢谢。我真的需要一个拥抱。”儿子有点哽咽地说:“我也是。”

孩子感觉好才会做得更好,你也是这样。拥抱帮助我们感觉好起来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技能点:WHAT

这是一个帮助他人从激烈的情绪状态过度到平静的自我处理和对外表达方法。

技能点:WHY

他人出于情绪激动到失控的状态时,大家一般会觉得很烦躁,希望对方立刻停下来,一般人就会先讲道理,然后大声叫对方停下来,最后会无奈地离开。这一波操作对自己是负担,对他人是火上加油。那使用拆页的方法呢,既可以避免自己束手无措的局面,又可以将自己的关心以和善的方式传达给他人,让他人感受自己的存在和关注,并愿意通过你的引导慢慢平静下来。

技能点:HOW

关键字:一吞、二静、三求

第一步:一口吞,不要求

面临他人的激动行为时,我们要对自己的应对方式有所觉察,克制自己跟他们去讲道理,也不要威逼利诱试图让对方冷静下来,即使话到嘴边也要吞回去。

第二步:两步走,要平静。

我们通过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平复自己的心情,可以10s深呼吸的方式、大口喝凉水或者闭目养神等方式,让自己平静下来。

第三步:三句话,求拥抱。(表达“需要”是重点,最终有没有拥抱是其次)

平静地表达:“我需要你的拥抱”。转移他人的注意力。

继续表达:“我需要你的拥抱。”激发他人内心的贡献感,传递给他人关注和爱心,在这一步可能还是没有回应。

最后就表达:“我真的需要你的拥抱。如果你现在不愿意,我可以等会再来。”紧接着我们可以默默地关注他人,给予耐心和等待。情绪从沸点降下来也需要一点时间,所以给对方一点时间和空间平复。

接下来我用一个自己的反面例子来看这个方法的使用。

【反例】:去年我跟我侄子在一个景区游玩,那天有点热,侄子特别想吃雪糕,他就想去买旁边的小孩吃的那种,结果找了景区好多个档口都说那种雪糕卖完了。他听了之后直接哇哇大哭,一直大喊大叫:“我就要吃那种,我就要,我就要。”我当时都惊呆了,一个九岁的男孩子为了一个雪糕当众崩溃,我就各种劝说,之后就威胁他再这样啥都不给。结果他直接坐地上,哭的更厉害了。我看不下去了就直接走人,他看到我走就起身拉住我不给走。两人在那僵持了半天。

【反思】:那使用拆页的方法我可以这么做的:

我把劝说和道理都吞回肚子去。用一分钟冥想的方法让自己平静下来。接下来我可以跟他说:“我需要一个拥抱”。他可能会感觉诧异。我再继续看着他的眼睛说:“我需要一个拥抱。”他可能还不搭理我,但我已经在传递我的善意了,相信他也能接收到。最后我会跟他说:“我需要一个拥抱。”如果他没有回应,我继续说:“我真的很需要一个拥抱,如果你现在不愿意,我等会再来问你。”给他一点时间和空间去平复心情。之后再去探讨其他问题。

技能点:WHERE

【适用边界】

这个方法的适用对象是:孩子、亲人以及关系不错的朋友。一般这些人情绪激动,我们都可以先尝试使用拆页的方法去转移对方的注意力并缓解他们的情绪。

【不适用边界】

对于孩子、亲人和朋友情绪崩溃边缘到要伤害到别人了,那我们就不能使用这个方法,而是得采取强制性手段去阻止更坏的结果出现。还有一种情况是不适合的,那就是别人为了某个目的故意做出情绪激动的样子,那这个时候“冷处理”可能比这个方法更适合。

另外对于商务关系或者不够亲密的关系,这个方法不适用。

【预防异议】

这个方法对情绪激动的人每次都奏效吗?

这个方法肯定会让别人感觉良好,也能很好地让你们获得连接,但不一定每次都能够让他人立马从激动到平静,有时候别人的情绪已经到崩溃边缘,一开始使用拆页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别人的情绪不会继续升级,后续还需要加入共情倾听等其他方式帮助他们走出来。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技能点:A3促动参与

【情景设置】:假设你有一个十岁的儿子小明,前段时间被老师批评了多次作业写的不认真要重写,因此近一个礼拜天天都被老师批评又要在课下重写作业,睡眠也受到了影响,内心非常憋屈。周末,爸爸/妈妈带着孩子来到餐厅吃饭,给儿子点了一份套餐。当热柠檬茶被端上桌时,儿子就爆发:“你怎么回事,明明知道我喜欢冷的,你偏要给我点热的。”直接把筷子丢地上,一直重复这句话:“你就是故意的。”

假设你就是爸爸和妈妈,你听到孩子这么说,也不耐烦,正想制止他这种无理取闹的行为。

但你刚学了“一吞,二静,三求”的情绪降温法,

所以你想试试用这个方法来平复孩子的情绪。

现在分好组的组员,其中一人扮演爸爸或妈妈,另外一人扮演儿子小明,小明在嗷嗷叫着“你就是故意的”。

请扮演家长的注意要演出“一口吞,不要求”以及“两步走,要平静”的表情以及动作变化。在三次说出“我需要拥抱”的时候一定要把对方当做是自己最爱的人来看,儿子小明也要把情绪演到位,最后具体要不要回应你的家长的拥抱,看你个人心情。

现在给大家4分钟的时间来演练,之后邀请一组上台来表演。

【学习者进行角色扮演】(4分钟)

【学习者案例分享】:现在邀请一组小伙伴上台来跟大家演绎这段亲子对话。(3分钟)

现场邀请学习者婷婷和一位男学员上台表演,婷婷演妈妈,男学员
演儿子小明。
小明:你这么回事,我都说我不喜欢喝这个,你还要给我点。你是
故意的。
他说完直接把“筷子”扔地上。
妈妈看到小明这样,忍住要说的话,深呼吸喝了口水让自己平静下
来。之后半蹲下来,看着儿子:“我需要你的抱抱。”
儿子转头看了一眼妈妈,继续生气。
妈妈:“我需要你的抱抱”
儿子原本还气鼓鼓的,听到妈妈这么说,表情稍微放松了下来。
妈妈:“我需要你的抱抱。”妈妈观察了一下儿子,看他还需要一点
时间,就表达:”如果你现在不愿意,我可以等会再来。”儿子听到妈妈
这么说,也不再抱怨,表情看起来也自然放松许多。
结束后,作为引导者,我问扮演儿子的学员“妈妈这么表达你什么
感受呢?”他反馈:“我感觉这个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