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拆书现场。越分享越快乐,我是波尔,今天过级3-3。分享的书籍是《正面管教》三个标签介绍自己。
(1)二级拆书家(2)爱分享(3)终身学生者
首先我们来进行分组,根据今天的人数,我们分为一组,在一起共同探讨,为了解决我们今天的这个课题,我准备了两个拆页,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第一个拆页解决意愿度,第二个拆页是给孩子赋能。
图书介绍:
【事件场景】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况,孩子放学后,我多次要求他先吃饭再去玩,但他总是放学后就去小伙伴家玩,玩到吃饭时间还不回来。每次都跟他说,他还顶嘴,还说根本没有玩好,这期间我们总也忍不住呵斥他。面对这样与孩子意见不一致时,孩子对我们的要求是不认同的。
【提问】大家遇到孩子坚决不遵从我们的要求时,都是怎么做的呢?是打骂、妥协还是说教?你之前的处理方式效果怎么样?还可以怎么做会更好?
【影响】类似的事情,相信生活中非常多。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处理方式,孩子就会变得骄纵、叛逆、没有责任感,家长和孩子就会形成一种权利之争的关系,严重影响亲子关系。
【解决】我今天带来的《正面管教》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沟通方式,让我们跟孩子沟通的时候不骄纵取悦孩子,也不惩罚、说教、控制孩子,帮助我们和孩子学会相互尊重并解决问题。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与亲子相处中,遇到孩子意见不同时,学会运用和善而坚定并行的四步法(澄清)的沟通(行为),去促成与孩子的约定(界定)。
【阅读原文】P13页
鲁道夫·德雷克斯把对待孩子时和善与坚定并行的重要性教给了我们。“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娇纵的方式则缺少坚定。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
许多父母和老师由于各种原因而对这个概念难以接受。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当孩子“故意惹恼他们” 的行为,难道要大人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过分吗?往往正是这些成年人需要好好去“暂停”(time-out,在第6章有更多介绍)一下,直到他们的“感觉”好转以便能“做”得更好。
让成年人觉得难以做到“和善与坚定并行”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不知道“和善而坚定”是什么样。他们很容易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在生气的时候过于坚定——或许是因为他们不知道除此之外还能怎么办;然后,他们又变得过于和善,以对自己的过度坚定。
【I】拆书家讲解引导:
那么我们一起来看拆页,拆页中讲到“和善”的重要性在语言和有态度要温柔,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是指我们的要求要有边界,底线,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综上所述和善而坚定就是尊重孩子、尊重我们自己的需要。那到底怎么做才是和善而坚定呢?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来举例说明。
【概念辨析】
【例1】孩子周六上了一天课程,晚上想放松下,第二天再做做作业。妈妈很着急,非要他当晚做掉一部分作业,这样周日可以留出部分时间玩。孩子很不高兴的去完成了妈妈的作业要求。
拆书家:这是和善而坚定吗?
学习者回答:不是!
拆书家:是的 ,这不是,妈妈很着急带着情绪而不是和善,是对孩子的不尊重。
【例2】孩子说自己太累,想休息一次,周末不肯去家教班学习。妈妈听到孩子这么说,只能先让她休息一次。
拆书家:这是和善而坚定吗?
学习者回答:不是!
拆书家:是的,这不是,妈妈委屈了自己的意见,而顺从了孩子的决定。尊重了孩子而没有尊重自己的想法。
【例3】孩子因为一点小事发脾气的时候,妈妈走开了,过了15分钟心情平复后回来跟孩子说:妈妈尊重你的感受,但是不能接受你刚才发脾气的做法。以后你有情绪的时候妈妈都会走开,等我们双方都平静了再一起找出事情的解决办法?
拆书家:妈妈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走开,这是和善而坚定吗?
学习者:这是和善而坚定!
拆书家:这当然是的。妈妈因孩子发脾气,她没有生气,而是先冷静下,然后和善而坚定的给孩子开导。即尊重了孩子又尊重了自己。
【HOW】那怎么做才能做到和善而坚定和孩子达成约定呢,我总结归纳为以下四步:
一、平定情绪,两个人沟通的时候如果带着情绪沟通,是不可能做到相互尊重的;
二、说后果,要告知孩子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很多孩子是没有后果意识的,如果孩子有后果意识,可以引导孩子自己说后果。
三、定方案,要在尊重孩子和自己的基础上,让孩子参与进来共同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果孩子比较小,可以给方案建议并确认;
四、严执行,既然共同制定好方案,就要严格按照跟孩子沟通好的方案执行,不能放水,不然放水一次,下次就更难了。
回到开头的那个案例,为了让大家更清晰运用这四步法
孩子波波放学后总是去小伙伴家玩耍,常常玩到饭点还未归家。对此,我采取了以下沟通策略:
首先,当他回家后,我保持平和的态度告诉他:“波波,如果你回来得太晚,可能就没有热腾腾的饭菜等着你了哦。”(缓解情绪)接着,我会向他说明晚归的后果:“你回来晚了,饭也凉了,这样对胃不好,会影响身体健康。”(说后果)考虑到波波是个爱玩的孩子,我会与他沟通如何能让他早点回家吃饭。我们可以一起讨论方案,例如:“你能不能先回家吃完饭再去玩?或者你可以先玩半小时,然后回家吃饭。”(定方案)
当我们确定了方案后,我会提醒他在第二天出去玩之前记得我们的约定。如果他不能遵守我们的约定,那么我会扣除他相应的玩耍时间。即使在执行过程中波波可能会有情绪,我也要坚定地执行我们的约定。(严执行)
在孩子情绪波动时,我不会批评或说教,而是选择安静地陪伴他,让他感受到我的关爱和支持。(严格但充满爱意的执行)
【预防异议】有人可能会说,如果孩子总是跟我顶嘴,我还和善的对待他?一定要记住:和善=尊重。还有人说坚定就意味着要惩罚、说教,其实不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坚定是要让孩子参与进来制定规则方案,这样孩子才会愿意去尊守这些规则。
【适用边界】和善而坚定四步法不仅适合跟孩子沟通,也适合成人之间的沟通,如果孩子太小,低于4岁相对来说就没法定方案,父母可以直接提出方案,但需要和善而坚定的执行。4对于上小学起的孩子,那么就是可以完全适用了。
通过我前面的讲解,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如何运用和善而坚定四步法(缓情绪、说后果、定方案、严执行)。请大家自己编写一个未来一周内可能会发生的小故事,故事背景需要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对话内容,部分对话运用到今天学习的和善而坚定四步法。时间3分钟,大家只要先写下关键词即可,无需长篇大论。为了便于理解,可以参考刚才好好睡觉的案例模板,大家可以参考下,填写在你手上的学习者实践表格中。3分钟后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他设计的故事。
(现场反馈后填写)
晓倩反馈:
背景:今天孩子从学校打电话,说作业本忘记带来,我有点着急,此时我正在外面办事情,如果不送他会完不成作业,现在我又在外面,自己工作上的事又完成不了。我决定回来用和善而坚定四部法。
缓情绪:女儿,妈妈很生气(停二分钟)双方都平静一点,跟她沟通。
我:宁宁,你这样忘记作业这个月已经发生二次了。
宁宁:是的,我知道了,妈妈
定方案:我们一起定个方案好吗》
宁宁:好的,
妈妈:如果你这个月再忘记带作业,就一个月不能去游乐场了。
宁宁:可以,我一定作业完成后,检查一下书包,
严执行:第二天我会再提醒她一次,如果忘记,这个月就不能去游乐场了。
大家对前一个拆页常握的非常好,接下来,进行第二张的拆页。和拆一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听完第一个拆页的讲解,有人可能在想,如果我已经非常和善而坚定地告知孩子要去做的事情了,他也愿意去做了,但是他总是做不好怎么办?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学习下今天的第二个拆页“花时间训练孩子完成任务四步法”。
拆页二的学习目标是:学习者能在孩子愿意去做,但做不好的情况下,能够运用“正面管教训练法”(澄清),制定(行为)一个引导孩子独立做好的方案(界定)。
【A1自测】 在学习之前先来做个测试,看看我们是否已经具备训练孩子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表格中有5个题目,请按照1-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分表示完全不符合,6分表示非常符合,1-6分是逐级递进关系。请大家花2分钟时间,仔细阅读表格里的每一句话,按照第一印象实际情况给自己打分,并算出总分。做完的小伙伴可以抬头示意我。
I解释自测题】
好的,我看大家都做完了。
【解释】这个表是帮助我们确认自己平时是否已经具备训练孩子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让孩子可以配合我们并胜任我们交代的任务。表格总分是30分。请大家对照下自己的得分。
【结果】
总分25分及以上的小伙伴请举手。说明你训练孩子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非常强,擅长帮助孩子学会完成那些未经过适当训练的任务。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看看今天的拆页是否能给你带来新的启发和收获。
总分15-24分的小伙伴请举手。说明您有一定的训练孩子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但是还有提升空间,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如何提升我们的训练能力。
总分15分以下的小伙伴也不用自责,这只是说明您平时还不太习惯给孩子进行独立完成任务的训练,今天的拆页内容一定会帮助到您。
现在让我们花2分钟的时间阅读下原文拆页二。读完的小伙伴请给我举手示意下,谢谢。
拆页二:选自《正面管教》P151
史蒂芬・格伦在他的讲演中指出,父母们往往只告诉孩子自己的期盼,而不愿意费事准确地说明这些期盼如何才能达到,于是双方之间往往出现一个很大的误区。花时间训练孩子完成任务能消除这些误区。
格伦用下面的对话来生动地表明了沟通的误区:
妈妈:吉尔,把你的房间收拾干净!
吉尔:我收拾好了。(意思是:我有地方放脚了。)
妈妈:你没有收拾好。(意思是:地板还没干净到能当餐桌用的程度。)
花时间训练,意味你的用词和期望要非常明确。有一位妈妈花了几年的时间教孩子收拾床铺。她会给孩子们说的很明白,例如“如果你拉这里,会怎么样?”(会把褶子拉平。)
她买的床单都是带格子或线条的,以便孩子们学会怎样顺着床沿把床单铺得横平竖直到孩子们6岁的时候,他们的床铺已经整齐得能通过军队的检查了。
好的,我看到大家都已经举手示意看完了。 接下来,看下这个拆页。
【提问1】拆页中,孩子觉得自己收拾好房间了是撒谎吗?
学习者:不是。
【提问2】孩子和妈妈知道对方对收拾好房间的检验标准不一样吗?
学习者:不知道。因为妈妈事先没有说她的标准,所以孩子按照自己的标准去收拾房间。
【提问3】如果妈妈在让孩子收拾之前花一定的时间训练,并且妈妈安排任务的用词和期望都非常明确,孩子是否可以按照妈妈的标准逐步完成任务?(这里不考虑意愿度的问题)
学习者:当然是可以的。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相信孩子会渐渐掌握收拾房间的技能和步骤,可以逐步完成妈妈提出的收拾房间的任务。
那什么是花时间训练孩子完成任务呢?花时间训练孩子完成任务就是通过一定时间(时间长短跟任务难度和执行任务者的能力相关)和方法训练让孩子具备独立完成某个任务的能力,而不是直接期待孩子去完成那些没有经过适当训练的任务。
花时间训练孩子完成任务的方式可以让父母说出任务的具体期望和要求并让孩子逐步学会完成任务的步骤和技巧。孩子掌握的完成任务的能力越多,就越觉得自己能干、越能受到鼓励,也更加愿意参与到各项事务中去,责任心也会由此而生。
那花时间训练孩子完成任务应该如何做呢?原文中作者举了一个案例,但是并没有直接说出花时间训练孩子完成任务的具体步骤,为了方便大家在实践中更容易操作,我把训练孩子的步骤总结为以下4步:
1、定标准;在给孩子分配任务时,家长的用词和期望要非常明确,让孩子明白做到怎样的标准才可以;
2、做示范;家长要先给孩子做示范,边做边讲解,复杂的任务建议帮孩子分解任务步骤;
3、勇实践;鼓励孩子看完示范后就跟着做一遍,除非孩子求助,中间不指责,不打断;
4、重复盘;每一次完工后都都要跟孩子一起复盘刚才的实践,这个环节要很重视。这是 帮助孩子最终做到符合标准的关键步骤。引导孩子自己找出哪些可以提升,家长最后做补充。
以上四个步骤操作完一次并不代表孩子就掌握某个技能了,需要家长带着孩子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断的循环实践和重复复盘,有难度的环节需要家长多示范几次,直到孩子完全掌握完成某个任务的技能家长才能放手让孩子单独去做。但是在实行新的做法之前,一定要及时跟孩子沟通。
【案例】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并应用,下面我结合我生活中的的案例运用以上方法来分享下。大家手上也有一个案例模板,我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对照下。
波波三年级了,第一次开始上晚托班。为了健康饮食,每天用保温桶带饭菜去吃,我要求他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保温桶洗干净以便第二天备用。下面的我们俩的对话:
我:波波,你每天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把保温桶洗干净。
波波:可是我不会洗。
我:没关系,妈妈可以教你。你每天把保温桶洗到摸上去没有油渍、没有食物残渣然后晾干就可以了(定标准)
波波: 好麻烦,我还是不会。
我:没关系,妈妈给你示范下。清洗保温桶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把桶内的食物残渣倒入厨房垃圾桶;2、把厨房水池里那个盆放半
盆温水,挤1-2滴洗洁精进去;3、把保温桶的每个部位拆开放入水里面浸泡2分钟;4、用洗碗布把保温桶的每个部位逐个清洗一遍;
5、重新放清水把保温桶的各部位逐一过水,清水要换三次,过水三次 6、把清洗干净的保温桶零件放入晾干篮晾干。(做示范并分解步骤)
妈妈这样分解,你学会了吗?
波波: 我学会了。
我: 那你明天洗一遍给妈妈看看!
第二天晚上多多如约一回家就去清洗保温桶,按照我的步骤逐一清洗,5分钟后很快洗好了。(勇实践)
波波:妈妈,你看我洗好了。
我:妈妈看到了,你一回家就清洗保温桶妈妈感到很高兴,你是个有责任感的小伙子了。现在你再仔细检查下,洗干净了吗?
波波仔细看了看说:好像保温桶底部还有一点点米黏住了,其他都没问题。
我:那你想想,问题在哪里?
波波想了想说:哦!我忘记浸泡了2分钟了,所以米粘住了洗不下来,那我现在泡一下,2分钟后再来清洗。(重复盘)
我: 好的,你自己能找到问题真的很棒。
十分钟后,我看到波波的保温桶已经干干净净的晾在晾干篮上了。
后来连续看了2个晚上,我发现他每次都能把保温桶按照步骤清洗干净,我就不再看着他清洗了。(勇实践)
以上案例中,我已经用到了“花时间训练”孩子完成任务的四步法去训练,波波学会清洗保温桶这个任务。1、定了洗干净的标准 2、分解清洗步骤并做了示范 3、让波波重复去实践清洗 4、让他复盘找出洗不干净的原因,再实践。
【预防异议】有人可能要问,用了花时间训练孩子完成任务四步法,孩子就一定能做到令我们满意吗?当然不是,因为我们主要是带领孩子按具体步骤完成一些未经过训练的事情。
【适用边界】“正面管教四步训练法”不仅仅适合训练孩子,也是适合成人的。比如上级让下级去完成某个新任务、师傅让徒弟去完成某个未经过训练的任务等等。但是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就是在分配任务之前要评估该任务和任务完成对象的适配性,比如太小的婴儿一般很难有能力学会某些生活技能,比如让某个不会操作电脑的人去设计一个创意图等。
【 微行动学习】
为了让大家更深刻的理解应用今天学到的正面管教练法中的“花时间四步”训练法,接下来我们进行一轮微行动学习,首先按照我们最早的分组,分为一组。
一、【明确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我刚才的讲解,大家学习了正面管教“花时间四步"训练法(定标准、做示范、勇实践、重复盘)接下来结合我们以往的经验,思考今天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讨论,之后我们邀请每个小伙伴进行汇报分享。
时间到了,我看大家都示意我讨论好了,请每个小伙伴说出你们以为四步训哪一步最难?
张静:定标准 念念:勇实践 型号:做示范
晓倩:重复盘。
谢谢大家的反馈,目前我们的意见不是很统一啊,为了公平起见,我们小伙伴之间可以相互提问,看看最终,是哪一个相对比较难,
晓倩:我这么选择的理由如下:
1、复盘很难,事后就会忘记,会忘记。
2、今天拆书家清洗保温桶的案例中复盘的时候妈妈就运用了2个沟通技能,所以复盘没这么简单。
念念补充:复盘是一种习惯,只要我们家长刻意让孩子表达,就能做的好。就说我吧,我有两个孩子,其他三步都没有问题,她们自己实践时,就卡住了,所以我觉得勇实践比较难。
观察家:念念你方便分享一下是什么事情被卡住了吗,
念念:是这样的,上周六孩子把玩具弄的房间都是,我给她说了一下如何收拾干净,示范也给了,结果她在操作中却了了草草,真让人操心。
其他小伙伴说:是的,我也遇到这种情况。而且生活中很多情况都这样。
拆书家:非常感谢小伙伴的畅所欲言,接下来我们开始投票环节,觉得第四步重复盘最难得伙伴请举手!(1票)觉得第三步勇实践最难得伙伴请举手!(3票)其他各一票
今天我们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就先选择第三步勇实践作为接下来讨论的重点,第四步重复盘以及定标准,做示范,我们课后找时间再一起研讨好吧?
晓倩:好的。 其他人:好的。
跟大家再明确下,我们接下来就把第三步勇实践比较难实施作为接下来讨论的重点,对吧?
学习者:对的!
二、【分组讨论问题本质】
接下来,我们进入到小组研讨,为什么大家觉得第三步勇实践是比较难的?难在哪里?让大家觉得这一步比较难得本质原因是什么?找到问题的本质才能找到解决方法。大家结合过往经验,尝试相互追问,进行深入探讨。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进行研讨,小伙伴可以将讨论出来的问题的本质原因列出来,写到白板纸上。
念念:应该是孩子不愿意去做。
型号:动力不行,现在的孩 子喜欢看手机.........
时间到了,哪一个小伙伴愿意先分享下研讨的成果?
晓倩分享的原因主要是:
1、动机不足
2、孩子被动
3、家长监督力度不足
4、对任务没兴趣(念念补充)
5、孩子依赖性强(型号补充)
三、【明确问题本质】
拆书家:谢谢大家的分享,我们把同类型原因合并下,我这边汇总下大家的反馈,大家觉得这一步比较难得原因主要是:
1、动力不足
2、孩子依赖性强
以上2点是导致第三步勇实践比较难以实施的主要原因,大家认同吗?
学习者:认同!
拆书家:那我们还是要再次梳理下,勇实践这一步骤比较难实施的本质原因到底是什么?是动机不足还是孩子依赖性强?
多数学习者:动力不足!
其他小伙伴呢是否有不同意见?
学习者:没有
拆书家:好了,那么我们最终确定勇实践这一步比较难实施的本质原因是动力不足。
四、【引导分组讨论解决方案】
现在我们已经清楚勇实践这一步比较难实施的本质原因是动力不足,那么我们接下来一起小组讨论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大家讨论之后要得到一份相对具体可操作的解决方案。给大家讨论5分钟,并把解决方案的要点记下来。
张静:可以给予奖励,也就是认可,这是一种好办法。
晓倩:说出后果,比如如果自己的房间打扫不好,就会很乱,还可以把难度降低。这样会更加调动孩子的动力。还可以说出什么体会是什么,这样孩子会有成就感。
型号(补充):还可以在事情上降低难度,比如分步实施。
五、【分享讨论成果方案】
时间到了,我有请念念分享下你们讨论的解决方案。
我们讨论的解决方案如下:
1、找痛点(说出后果,做好会如何,做不好会怎么样)
2、降难度(把要做的事情分步实施,)
3、说体会(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
4、给认可(我们可以给孩子表扬及奖励)
【拆书家反馈】
谢谢小伙伴的智慧贡献,通过刚才念念的分享,为了解决因为动机不足而导致勇实践这一步比较难实施这一问题,我们可以这样做:
1、找痛点 2、降难度 3、说体会 4、给认可
拆书家:大家觉得以上几个步骤是否可以帮我们解决勇实践这一步比较难实施问题?
学习者:可以!
拆书家:大家觉得这个方案是否可行?
学习者:可行!
拆书家:念念,是否也解决了你的问题呢?
念念:是的,这样就解决了。
拆书家:感谢大家群策群力,一起解决了这一头疼的问题。这个时候可以有点掌声送给最优秀、最有智慧的你们啦!
【A2】催化应用
我们拆书的目的就是拆为己用。接下来,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未来一周内,你需要给你的孩子或者下属安排一个没有经过适当训练的任务,大家需要运用到今天学习的“花时间训练孩子完成任务四步法”(定标准、做示范、勇实践、重复盘)。最后在便签纸上记录一下自己针对这个问题的整个处理过程,最后把你最想分享的便签纸,拍照发给我。
结束语:
今天我们学习了运用和善而坚定四步法(缓情绪、说后果、严执行、定方案)的沟通方式,帮助我们和孩子学会相互尊重并解决问题,解决了孩子的意愿度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学习了如何给孩子赋能——“花时间训练孩子完成任务四步法”(定标准、做示范、勇实践、重复盘),让我们在和善而坚定地同时可以给到孩子一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希望大家回去后多多运用,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价值感和责任感。
今天我的拆书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又一次的陪伴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