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逐字稿:
一、自我介绍和分组、学习目标1分钟
【拆书技能】:学习目标中包含学习者要完成行为的具体内容和完成程度,现场学习设计清晰,体现了该学习目标。
大家好,我是绿雪。我用三个标签介绍自己。
1、教育工作者。我是一名老师,在一所学校工作。
2、瑜伽爱好者。我喜欢瑜伽,常用瑜伽去锻炼身体和感悟生活。
3、美学修行者。我觉得一个人的状态很重要,内心充盈感,拥有松弛感是最美的状态,这条路上,我一直在修行。
下面我用事件场景法来介绍一本书。
点评:
逐字稿:
二、图书介绍1-2分钟
【拆书技能】:选择图书是实用类或理论类图书。学习者场景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事件、提问、影响和解决4个步骤。
事件:
今年国庆,我带8岁的小侄子到海边去玩,在火车上,我对他说:你先把作业完成,一下车,我们就可以直接去海里游泳了。侄子听后非常高兴,兴致勃勃地写了起来。没写多久,我看见他就做错了4-5道题,我脱口而出批评他:你怎么这么粗心啊,这么简单的加法也会做错?
侄子一听就不高兴了,脑袋耷拉了下来。我继续说到:“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这都不会?重做!”这时小侄子瞅了瞅我,我用手再次示意他重做,他头一歪,用力地推开我的手说道:“不要你管.......”我尴尬的收回了手,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提问:
在座的各位大侠,你们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呢?如果这是你的侄子或者你的孩子,你会和我一样直接指出他的不对吗?
影响:
有些人可能会,有的人可能不会,当我们以直接批评、命令、压迫等说话方式指出他人的错处,不足,哪怕他只是一个孩子,也难免会反感,排斥,心理不舒服、难过、抗拒,所以这样的沟通方式,不仅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而且还容易产生不必要的矛盾与情感冲突,就像这一道门,门关上,就会阻隔千山万水,门开了,便是春光灿烂。那么,我们如何打开这个心门,如何进行有效沟通?
解决:
今晚,我带来一本书,叫《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能非常有效地帮助我们站在别人的角度上,去真诚的说出自己的观点和需求,让对方消除抵触情绪,避免对抗,从而建立和谐的沟通氛围,达到良好沟通的目的。
【分组】
由于接下来会有讨论和分享的环节,我们先进行分组,我们今晚主要分成2组,第一组是:朱老师、汤小敏、亚红、彭慧,组长是 汤小敏 ,第二组是: 韩军华、皇甫、赵老师、凌老师 ,组长是赵老师 。
【学习总目标】
今天我要分享的主题是如何区分观察和评论,如何以非暴力的方式与人沟通,正确地表达自已的要求与请求,避免冲突与伤害,从而提高沟通效果,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发展。
【学习分目标】
今晚学习的拆页有2个:
拆页一:通过现场学习,大家能区分观察和评论的表达,并在沟通时有意识暂停评判语言,用4W观察法去表达,真正做到说观察不评论,从而迈向良性沟通的第一步。
拆页二:通过现场学习,大家能运用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的表达方式,暂停自己的情绪表达,用讲事实说感受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内心需求,从而达到沟通目的。
这两个拆页是递进关系。
现在请大家来看拆页一:是《非暴力沟通》的p31-32,大家用2分钟阅读这个拆页。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J.Krishnamurti)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第一次听到这个观点时,“胡说八道”这个想法在我脑中一闪而过——在不知不觉中,我作出了评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它方式进行分析,是难以做到的。
在为一个小学提供咨询服务时,我对此有了深刻的体会。这个学校的教师和校长经常反映彼此很难沟通。于是,学区负责人请我协调双方的矛盾。我先和全体教师交谈,然后请校长来参加讨论。
会谈一开始,我就问:“校长的哪些行为不符合你们的需要?”“他是个大嘴巴。”有人马上回答。我的问题是想了解他们的观察——校长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而“大嘴巴”只是这位教师对校长的评价。
在我指出这一点后,第二位教师补充说:“我知道他是什么意思。校长的话太多了!”这仍是一个评论——评论校长话多还是话少。随后,第三位教师说:“他认为只有他的话有价值。”我解释说,推测别人想什么与观察他的行为并不是一回事。最后,第四位教师也表明了看法:”他希望所有的人都一直听他讲话。“当我说这也是猜测时,有两位教师脱口而出:”你的问题真难回答啊!“
接着,我们注意区分观察和评论,一起列出了校长的具体行为。例如,在全体教员会议中,校长会讲他的童年和战时经历,有时会导致会议超时20分钟。我问他们是否已向校长反映问题,他们说,他们试过,但从没有提及具体行为——例如校长在会议中回忆往事。最后,他们同意,在校长参加讨论时,指出这些行为。
与校长的会谈开始后,我很快就发现教师们一直在说的事情。不论讨论的主题是什么,校长总是插话:”这让我想到。。。。。。“然后,他就开始讲他的童年和战时经历。我等着教师们说出他们的不快。然而,他们运用的不是非暴力沟通,而是无声的抗议。一些人滴溜溜转着眼睛;另一些人故意打着哈欠;还有个人直盯着手表。
我忍耐着这痛苦的场面,过了 一会儿,我问道:”没有人有话要说吗?“接着是有些别扭的沉默。后来,在之前会谈中率先发言的那位教师鼓起勇气,冲着校长说:”你是个大嘴巴!“
可见,不受旧习惯束缚,学会区分观察和评论,并不容易。
四、【I】拆书家讲解引导5-7分钟
What:
这个拆页通过举一个案例讲述了一个普遍现象:在沟通中不带评论的说观察是很难的,这两者就像我们的影子一样伴随着我们,我们认为讲得够客观,说的是观察,但是在对方眼中,我们其实是在评论。
评论与观察,我们随处可见,随时可见,但究竟什么是观察,什么是评论?我们来看它们的定义。
评论是一种表达对他人及其行为说出自己的观点、感受和评价的语言形式,常常会带有主观性进行评判。如你非常优秀,你贪玩,你偷懒等。
而观察是通过自己的五官获取的客观存在的具体事件或行为,用语言表述出来,它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客观性强。如这次数学考到了满分120分,你这次短跑比上次足足快了10秒等。
【慨念讲解】
为了让大家跟更好的理解这两者的区别,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说的话,你觉得哪些是评论哪些是说观察?
例1:看见水槽未洗的碗,你转头就对老公说:你怎么这么懒呀。
请问:这是观察还是评论。
学习者:评论
这句话里“懒”是一个非常主观的判断,换一个人来说可能就不会这样形容了,所以它是一个评论。
例2:每次我看到你在打电话,都打了好长时间
请问这句话是观察还是评论?
学习者:评论
这句话有“每次”“好长”这样的词汇,这些词是言过其实的表达,属于主观判断,所以它是一个评论。
例3:小圆一见到点点,说道:你的衣服好漂亮!
这句话呢?
学习者:评论
这是经常说出来的话,看似在赞美,但是是一个主观判断,所以也属于评论。
例4:你今天还不好好复习,期末考试又会考不好。
这又是什么呢?
学习者:评论还是观察?
这是一个评论,把预测当作确定的事实,这种把预测、推测、猜想当作确定的事实,属于评论。
例5:昨天晚上,鲁斯在客厅一边看电视一边嗑瓜子。
这是什么呢?
学习者:观察。
这是一个观察,有可具体描述的客观属性,所以它是一个观察。
今天我为什么要分享评论与观察?这在我们生活中,认识两者的区别对我们真的很重要吗?
很重要!
Why
首先,环境导致脱口而出的评论。我们周遭的环境是说评论多,说观察少,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语言体系中,常常是看到一件事情时会先评论,比如看见孩子拿玩具了,就会说这孩子又偷懒不写作业了,看见老公拿手机,就会说怎么总是在玩游戏了等等,这样的话语,看似在说事情,实则是在评论。我们已经在这个语言体系中习以为常,所以就脱口而出,但是,如果我们想要好好沟通,如果依然用这种评论的方式去说事情,就会受到阻碍。
【不这么做的坏处】其次,因为当我们先说评论时,别人就会以为你是在否定,是在批评指责,这样容易让人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关上心门,阻碍双方的沟通。
【这么做的好处】第三,如果在沟通中跳出原来的旧习惯,改变我们的说话模式,我们只说把观察到的客观存在的事情说出来,对方就会打开沟通的大门,那我们的沟通就会顺畅很多。
既然有这么重要,那我们如何去说,才能说出观察到的事实呢?
How
我们都知道讲一个故事需要四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在说观察时也可以用这四要素,我把它称之为“4W观察法”:即我们平时描述观察时可以这样做:
第一步:说出时间(1when时间)。 说出一个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如果是一段时间,可以用频率(多少次)来说,切忌避免使用“经常,总是,很少”这样模糊的频率词,因为这些词是有主观的判断在里面的。为了便于记忆,我把时间when称之为1W。
第二步:讲述地点(2where地点)。 描述具体地点或者特定的情境,比如单位会议室,家里饭桌上等,范围越小越好。这一步地点where叫2W。
第三步:指出人/物(3who 人物或事物)。描述时需指出是哪一个人,如是你,是他,还是小汤,小赵等。或者描述时需指出是哪一个事物,如是书,是桌子,还是锅碗瓢盆等。这一步人/物who叫3W。
第四步:描述事件(4 what 事件)。描述当时发生的具体一件事情的本身。这一步事件what叫4W。
从这四个步骤中,我们可以看出,“4W观察法”描述观察并不难,难的是我们平时不这样做,这里提炼的“4W观察法”核心在于表达观察,避免评论。当然,不是每一次的描述都要求用全这四个w。
【加工事件场景案例】
分享到此,让我们回到开始的“我和小侄子事件场景”,运用4w观察法,应该怎么去说呢?就可以类似与这样的说法:刚才你在座位上做了10道数学题,我也在心里默默算了一下,其中有4道题跟你算的不一样,你按照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复算一下,等一下,我们来看看,是你对了还是我对了,好不好?
这里面包含了四要素。
第一步:1w,说出的时间:刚才
第二步:2w,讲述地点:座位上
第三步:3w,指出人/物:你(小侄子)。
第四步:4w,描述事件:做了10道数学题,我也在心里默默算了一下,其中有4道题跟你算的不一样,当小侄子听到这个话语,我相信,他会重新根据我的请求来复算一遍的。
总结为一句话:4W观察法就是说出“什么时候,是谁在哪儿做了什么事情”的话语即可,用这样的方式去表达容易让人感到你说话:客观、公正。
Where:
向对方提出建议或指导,希望对方接受自己的主张或需求时,用这种4W观察法可以迈出良性沟通的第一步。
预防异议:
可能有小伙伴会问,是不是任何的情况下,任何场景下的说观察都必须要用这个4W,那当然不是的,对于特定的事件,只需要说出看到的具体的行为即可。比如紧急时刻、危险情况,比如孩子骑自行车不带刹下陡坡,和一帮小朋友在水边或悬崖边打闹等就不要用4W观察法去沟通了。
五、【A2】催化应用4-7分钟
请大家设想一下,在未来一周内,会不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也许是你兴冲冲下班回到家,以为有热腾腾的饭菜吃,结果发现老公坐在电脑前,厨房冷冰冰,你会下意识的脱口而出:你整天就知道玩游戏,游戏,你和游戏去过呀......
也许是你看见孩子在看书,你上去直接拿掉孩子的书,说总是看这些乱七八槽的书,要你看的书你不看,你的成绩怎么上去呀?等等等,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有很多,大家可以发挥想象,选出一个场景,编写一个剧本,这个剧本需要运用你今天所学到的4W观察法去沟通,你会如何沟通呢,请将沟通过程写下来。为了让大家快速进入写的状态,我给出一个模板,大家按照这个模板去写,简单的写出背景、时间、地点、人物,详细的写出运用4W观察法去沟通去对话的过程。写好之后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时间3分钟。
拆书家:不知道如何书写的可以参考PPT中的案例。
小伙伴都写好了,现在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朱老师举手了,有请朱老师:
朱老师描述:
时间:下班回家晚上,地点是家里客厅 人物是我和孩子 事件场景是孩子在客厅玩游戏。
朱老师:以前我看见孩子打游戏,就会脱口而出直接说:你不能打游戏了,把平板收起来,去做作业。孩子会不高兴,翻我白眼,甚至关门进自己的房间不出来。我为此还苦恼过。今天我来用4W观察法来跟孩子沟通,这样沟通:
我:我从下班回家到现在7点,你在这儿玩游戏,差不多1个小时了。
孩子停下手中的游戏,看向我。我会再跟她就作业的事情探讨一下。
拆书家:谢谢你,非常好的运用了4W观察法,用这种方式进行沟通,对方一定会非常愉悦的开启沟通的大门。
要达到让双方都能发自内心地相互给予,我们需将注意力聚焦在四个方面﹣-它们是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
首先,我们观察实际上发生了什么。不论他人的言行是否有益于我们,我们只是去观察。要做到清晰表达所观察到的,我们的挑战在于不夹杂任何评判。不论喜欢与否,我们只是说出人们做了什么。第二步,表达出我们看到这些行为时的感受:是感到伤心、害怕、喜悦、有趣,还是心烦呢?第三步,表达出我们的感受与什么需要相关联。通过对这三个要素的觉察,我们清晰和诚实地表达出自己的状态。
例如,一位母亲想和正值青春期的儿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来说话,她可以这样来表达以上三个要素:"菲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团脏袜子和电视机旁边的三团脏袜子,我很生气,因为我希望在我们共用的空间里能多些整洁。"
紧接着,她可以表达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个具体的请求:"你愿意把你的袜子放在你房间或放进洗衣机里吗?"我们借助这个要素提出对他人的期许,希望他(她)怎么做来满足我们的需要,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美好。
当我们将注意力持续聚焦在以上几个方面,并协助对方也这样做,我们便在彼此的沟通中创造了一种流动,如此你来我往,最终双方都能自然而然地展现善意:我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是什么;为了让我的生命更美好,我的请求是什么。
逐字稿:
六、总结过渡+学习目标2(1分钟)(另一个拆页的总时间是35-55分钟)
【拆书技能】:学习目标中包含学习者要完成行为的具体内容和完成程度,现场学习设计清晰,体现了该学习目标。
刚才用4W说观察,是迈出沟通的第一步,为了更好的沟通,既要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也要诚实的表达自己的内心需求,这样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那如何达到呢?拆页二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点评:
逐字稿:
七、【A1】量表自测1分钟
【拆书技能】:【A1】技能环节的量表题清晰设置了多个选项,学习者通过自测可以了解在某一种情况下自己的而表现。
请大家先做一组自测题,这组自测题由5道题组成,分值是1分到6分组成,1分代表完全不符合,6分代表完全符合,请先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打分,最后算出总分。
点评:
逐字稿:
八、【I】解释自测题1分钟
这组自测题意在观察自己在沟通时,是否注意能说出观察到的具体事实而不是评论,是否是能清晰和诚实的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从而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沟通模式。分值在25分以上的小伙伴举手示意我一下,恭喜赵老师,在沟通表达上能基本上能做到良性沟通,希望继续保持;分值在15分到25分的,有凌老师等3位老师,在沟通上要注意方式方法,继续提高;分值在15分以下,有汤总等3位老师,这些小伙伴来对了,今天的拆课能很好的帮助你提高沟通技巧,达到良性沟通目的。
现在就请小伙伴阅读拆页二:
点评:
九、阅读拆页
要达到让双方都能发自内心地相互给予,我们需将注意力聚焦在四个方面﹣-它们是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
首先,我们观察实际上发生了什么。不论他人的言行是否有益于我们,我们只是去观察。要做到清晰表达所观察到的,我们的挑战在于不夹杂任何评判。不论喜欢与否,我们只是说出人们做了什么。第二步,表达出我们看到这些行为时的感受:是感到伤心、害怕、喜悦、有趣,还是心烦呢?第三步,表达出我们的感受与什么需要相关联。通过对这三个要素的觉察,我们清晰和诚实地表达出自己的状态。
例如,一位母亲想和正值青春期的儿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来说话,她可以这样来表达以上三个要素:"菲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团脏袜子和电视机旁边的三团脏袜子,我很生气,因为我希望在我们共用的空间里能多些整洁。"
紧接着,她可以表达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个具体的请求:"你愿意把你的袜子放在你房间或放进洗衣机里吗?"我们借助这个要素提出对他人的期许,希望他(她)怎么做来满足我们的需要,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美好。
当我们将注意力持续聚焦在以上几个方面,并协助对方也这样做,我们便在彼此的沟通中创造了一种流动,如此你来我往,最终双方都能自然而然地展现善意:我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是什么;为了让我的生命更美好,我的请求是什么。
十、【I】拆书家讲解引导
【拆书技能】:在未包含how拆页的【I】环节,拆书家举出了案例,并通过概念与匹配例子之间的对比,引出知识点逻辑、步骤等。或者【I】讲解引导时,拆书家主动给出貌似相近或相反的概念,并辨析了易混淆概念之间细微差异,从而让学习者更清晰知识点的适用边界。(达到其一即可打勾)
【提问】这个拆页讲述了一个沟通叫什么?
【学习者】非暴力沟通。
什么是非暴力沟通?是一个相对概念。沟通时用言语引发别人痛苦的或难过的叫“暴力”沟通,用温和的方式,让别人愿意进行的沟通叫善意沟通,也叫“非暴力沟通”。运用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进行沟通,就可以达到善意沟通。
Why:为什么这么做?1、引发痛苦,沟通就会变成不愿沟通或无效沟通。在日常的沟通中,很多语言会引发他人或自己的痛苦,当出现这种感受时,我们通常是去防卫、回避或攻击,这时,沟通就变成不愿沟通或无效沟通。2、表达善意,就会建立良性沟通。人的天性是向善的,当对方接受到这种善意,就会觉得是是安全的,是可靠的,这时就会进行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一旦建立连接,心就会敞开,心敞开,沟通才会建立起来,这种正向的、流动的沟通,才是真正有效的善意沟通,良性沟通。
那如何做到这种良性的非暴力沟通呢?做到这种非暴力沟通,要包含这四个要素。
How:
第一步:讲述观察。讲观察到的具体事实而非评论。例如“你做错了3题”,这是具体事实,“你怎么老是出错”这是评论。
第二步:表达感受。诚实清晰的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或设身处地体会对方现在可能有什么样的感受。例如:我担心你身体吃不消,表达担心。
第三步:说出需求。感受背后是需求,人们感受到不好的根本原因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真诚的说出内心需求,让对方了解到自己的需求。
第四步:提出请求。一个具体的请求,希望对方满足自己的需要,直面解决问题。
【举例说明】
为了为了进一步理解用“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进行沟通,我再举例说明一下。
这个周末,我到邻居李阿姨家小院子玩耍,只见李阿姨正在跟他的13岁的小孙子说;“你这小子,游戏打了这么久了,再打眼睛都要瞎了。”
小孙子紧盯着平板,头抬也不抬的说:“我眼睛又没瞎。”
这时李阿姨的媳妇小马出来了,只见她蹲下来,看了一会孩子打游戏。不紧不慢的跟孩子说:“你从2点开始打的游戏,现在已经3点了,整整一个小时。我担心你的眼睛吃不消,会变近视,到时带眼镜,不方便打你最喜欢的篮球了。”
孩子听到这儿,停下手中的游戏,看着妈妈,似乎在思考什么。
小马继续说:“我希望你现在不打游戏了,你可不可以把平板放到原来的位置呢?”
孩子点点头。
小马摸了摸孩子的头,温柔的说:我想去锻炼身体,你愿意跟我去湖边骑自行车吗?孩子听完妈妈的话,高兴的答应了,放完平板哼着小调和妈妈骑自行车去了。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个例子是否包含非暴力沟通四要素呢?
1、讲述观察。
案例中的孩子妈妈想让孩子放下平板停止打游戏。请问:在跟孩子沟通时是不是讲述观察到的具体事实?
学习者:是的。讲的是”你从2点开始打的游戏,现在已经3点了,整整一个小时“。
2、表达感受。
请问:妈妈在与孩子进行沟通时,有没有表达她的感受?
学习者:有。她在沟通时说出“我担心你的眼睛吃不消”,表达了担心。
3、说出需求。
感受背后是需求。请问:妈妈在沟通时有没有说出自己的需求?
学习者:有。妈妈说:“我希望现在不打游戏了。”
4、提出请求
用具体的请求满足自己的需求。请问:妈妈在沟通时是不是提出了自己的请求?
学习者:是。妈妈说:“你可不可以把平板放到原来的位置”
综上所述,以上例子妈妈跟孩子进行沟通是包含了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 吗?
学习者回答:( 包含 了)。
妈妈运用了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进行沟通,取得了良好的沟通效果。
预防异议:
也许有小伙伴说,任何场景都要用非暴力沟通四要素去进行沟通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当事情处理非常紧急需要用下命令方式处理时就不需要用非暴力沟通。
Where:
这种方法可以适用于亲密关系、亲子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纠纷与冲突达到自己的沟通目的。
逐字稿:
十一、【A3】促动参与
拆页2分享到这里,现在让我们做一个练习,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更好地消化今天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将“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运用于日常生活工作当中。现在请大家想一想,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大家有没有遇到过沟通不畅导致的不欢而散不好的体验的沟通场景,但这个场景又能与我们今天的学习主题相契合的,给大家1分钟时间想一想。
经过1分钟的回想,我相信大家都有自已的事例了,现在我给大家5分钟时间,大家把刚才自已想到的事例在小组内分享一下,5分钟之后,请各组推荐一个事例参与今天的案主评选。
第一、明确问题:推荐案例(选择一个今天需要现场解决的案例)
时间到。现在请第1组的小伙伴来简单描述你的案例。
亚红老师:我老公晚上戴耳机听音乐看视频,每天1到2小时,有时睡着了还在听,我担心他把听力弄坏,但他不听我的。
拆书家:谢谢亚红老师的分享,第1组推荐出来的亚红老师分享的案例,这是一个关于亲密关系的案例。(板书出来)接下来有请第2组代表。
韩老师:老婆拿唇膏给我涂抹,我推开她说不要不要。老婆就不高兴了,埋怨道:“不识好歹!”,然后生气的摔门而出。
拆书家:谢谢韩老师的分享,刚才韩老师也简单的描述了他的事例,这也是关于(亲密关系 )的案例
针对以上的2个案例,哪一个是大家更具普遍性、更关心、我们更想帮助解决的问题?
汤总:亚红老师的分享的,我听过很多人说过类似这样的事情。
彭慧:这个案例让我想到我老公平时戴耳机,跟他讲话总是听不见,然后他大声的反问我:干什么。我只能无奈的说:没什么没什么。所以我觉得老公戴耳机很烦人。
拆书家:亚红老师分享的事例勾起大家的回忆了,看来亚红老师的案例更具有普遍性,更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第二、讨论问题:确认案主
经过大家的一致同意,我们选出今天的案主是: 亚红老师
在这里,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邀请案主用1-2分钟时间详细介绍自已的案例。
案主讲解事情经过:每天晚上老公喜欢戴耳机睡觉,刚开始我还不想提醒他,但他已经打呼噜睡着了还戴着耳机,我就把他音乐关掉,他就惊醒过来似的大声问我:怎么回事?我说:你小点声,你好脱下耳机睡觉了。我老公说:我再玩一会儿。我生气了:随你便,耳朵是你的,不是我的。这种情况几乎天天如此。我担心他的耳朵听力受损,但我说的话他又不听。
第三、明确本质:通过现场开放式提问,帮助案主寻找问题的本质。
非常感谢亚红老师对事件的详细描述。亚红老师说老公天天戴耳机睡觉,担心听力会受到损害,跟老公进行多次沟通,但沟通无效。最后亚红老师说“算了吧,耳朵是你的不是我的”,这种无奈背后,到底是否存在自己都不清楚的需求吗?好,现在请大家针对这个情况,来探讨一下她的问题本质到底是什么。现在邀请大家来进行提问,帮助亚红老师来寻找困惑的根本原因,找到问题的本质。现在我们用5分钟时间来提问。顺便跟大家说明,大家提问时只使用开放式提问,这环节只提问,不给建议,不给答案,也不能提具有明确指向性的暗示问题。现在给大家1分钟,准备一下。
时间到。从凌老师开始开始提问。
凌老师:老公带耳机听东西对你不理不睬,这种行为产生哪些不良的后果?
案主:听力慢慢会越来越不好了。
凌老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不好的后果吗?
案主:对颈椎不好。
拆书家:案主担心老公的听力减弱,担心身体。有请赵老师。
赵老师:你老公在什么情况下就戴上耳机了?
案主:一般是睡觉前。
赵老师:他戴上耳机时你在干什么?
案主:我装作听不见。
韩老师:他戴耳机时你给的反馈不是很及时,平常是怎么处理的?
案主:要么大声跟他讲话,要么推推他。但他说不要你管。
拆书家:谢谢韩老师的问题,接下来有请皇甫老师。
皇甫:他说不要你管的时候,你是怎么样的表现,你跟他一个什么样的沟通方式?
案主:不管就不管,耳朵是你的
皇甫:你是不是有点情绪了,不高兴了。
案主:是的
拆书家:老公不要人管,亚红老师有情绪了,这背后还会有什么需求吗?有请汤总。
汤总:你老公平时在看手机时都会戴耳机吗?
案主:是的
汤总:你觉得他戴耳机真实原因是什么?
案主:他说怕影响别人。但我怕他影响耳朵听力。
拆书家;好问题。我们来看看朱老师提的问题。
朱老师;你认为老公戴耳机对你有什么好处?
案主;没有好处
朱老师:如果声音外放,你的感受如何?
案主:会觉得声音打,嫌吵。如果他的声音大,那我也会把声音放大。
拆书家:刚才提问环节很精彩,大家还有问题吗?
赵老师:我有。戴耳机不一定是怕打扰别人,有的戴上耳机是告诉别人别来打扰我。你觉得你老公更多的是不想打扰你还是不想你打扰他。
案主:我觉得他没想这么多,他应该是戴上耳机更加专注一点,更加投入一点。
拆书家:这是案主的猜测还是交流过的内容呢?
案主:......
拆书家:我们再想想,亚红老师想让老公不戴耳机,这背后的需求究竟是什么呢?大家还有问题要问吗?
凌老师:我问个问题。你知道你老公的耳机是什么牌子的吗?
案主:好像是杂牌。
拆书家:这个问题有点意思,我们可以在课后讨论,好吗?现在我们回到亚红老师对老公戴耳机造成困扰的背后需求上来。
汤总:他戴耳机手机上玩的内容你知道吗?
案主:抖音、视频、听听歌等
拆书家:内容你是知道的。大家还有问题吗?
赵老师:老公戴耳机给你带来了困扰,是你对他健康的担心还是他用耳机屏蔽了你们俩交流的机会?
案主:我就的对他戴耳机生气,觉得戴耳机不好。
拆书家:这个问题是好问题,给了我们不一样的视角。不过还是提醒大家,用开放性的问题提问案主,去探寻问题本质。由于时间关系,我再给最后一个提问机会,哪位来问?
朱老师:戴耳机对于存在声音噪音问题的矛盾有什么样的帮助吗?
案主:我跟他讲,他不听,我只能听之任之,随他去了。
谢谢大家的好问题。经过大家的提问和案主的回答,案主困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大家心中应该有想法了,现在还是分组交流,时间3分钟。
学习者讨论。
拆书家: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并请组长写在彩纸上。
大家继续讨论。
拆书家:今天我们要帮助亚红老师解决问题。亚红老师的需求是什么呢?
拆书家:现在我们是写下亚红老师对老公戴耳机存在困惑的本质原因是什么,把你们的好建议留到下一个环节。
拆书家:大家讨论得很激烈,大家写好了吗?
学习者:写好了。
拆书家:我们先来看看第1组,你们这组觉得案主对老公戴耳机有困惑存在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第1组:观点不一致的时候,我怎么讲老公才会听?
拆书家: 第2组呢?
第2组:老公戴上耳机是逃避与妻子的交流造成的夫妻之间的矛盾。
拆书家:两组都得到了本质问题。第1组是“观点不一致的时候,我怎么讲老公才会听”,是不是交流的问题,沟通的问题。第2组是“老公戴耳机逃避与妻子的交流”,这还是讲交流的问题,沟通的问题。能定性为“在亲密关系中,如何进行沟通”吗?与我们今天的主题又能契合吗?
学习者:不仅仅是沟通的问题,案主是有情感需求的。可以通过沟通来解决案主的情感需求。
拆书家:那我们如何定义问题本质?
学习者:如何通过非暴力沟通让对方明白我的情感需求。
拆书家:这个问题本质提炼得很好。案主,你觉得是这个是问题本质吗?
案主:是的。
拆书家:案主产生困惑的最本质的问题是(如何通过非暴力沟通让对方明白我的情感需求。)。
拆书家板书。
第四、讨论方案:明确需要解决的目标与方案
问题本质已经找到了,接下来请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帮助案主想办法来解决这个本质问题,请将办法写在彩纸上。时间5分钟。
大家讨论。
拆书家:能否运用到我们今天学习到的内容来解决吗?我们还是分组讨论,并请组长写在彩纸上。
大家分小组讨论。
拆书家:我看到大家都写好了。那两组来分享一下。第1组你们的建议呢?
第一组的讨论方案如下:
1、主动去表达需求。比如骑行、散步,去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
2、营造主动沟通的氛围。要有少年夫妻老来伴这种陪伴意识。
拆书家:有具体的方法,有理念层面。很好的建议。第2组呢?
第二组的讨论方案如下:
1、找时间谈谈自己的想法、困惑,包括自己的担忧,必要时找医生来说服老公。
2、培养共同爱好。夫妻两个人,你有你的爱好,我有我的爱好,要培养我们共同的爱好。
3、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圈。有时候习惯自己在家干一些事情,可能也是一种孤独的表现。可以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圈。
经过大家的激烈讨论,一共得到5个办法。
第五、共创成果:再次评选出可实操的具体步骤
我们来看看这些办法中有没有重叠部分。主动去表达和找时间谈想法,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困惑、需求。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一样的,我们就得到了3条办法,现请一位成员来总结一下具体的行动步骤,有请韩老师。
韩老师:
第一:表达自己的诉求。长期戴耳机是会造成听力下降。
第二: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
第三;拓展彼此的兴趣爱好圈。找到各自的兴趣点,让生活丰富起来。
拆书家:谢谢韩老师的总结,其他小伙伴还有补充的吗?
学习者:没有了。
【总结发言】
谢谢大家的献言献策,通过大家的集思广益,我们共创了3个具体步骤来帮助案主解决她的困惑。
【询问案主】
不知道亚红老师,这3个具体的操作步骤对你有没有帮助呢?”案主的回应是: 有帮助
点评:
逐字稿:
十二、【A2】催化应用
【拆书技能】:【A2】技能点环节指令清晰,涵盖了三级催化应用的技巧:1}学习者可以根据指令,设计出一个包含人物角色、有起因经过结果、有对话的故事,2)学习者可以根据指令,写出自己未来的一个具体的要做的应用。(比如:某个特定任务、和人分享、事后复盘或找人陪练)
今天的拆课只是学习知识的一个开始,最重要的是将知识转化成能力。最后给大家留一个练习小任务,请大家在未来一周内,曾经,你就某件事情进行沟通,但沟通不欢而散,这次你运用我们今天学习的“非暴力沟通”四要素再次跟对方沟通,请将你们的沟通过程反馈给我,在下周三前通过微信发给我,这是一种很好的实践哦。
韩老师的反馈:
亚红老师的反馈:
【拆书技能】:对学习者的分享和提问,有体现通过向学习者替我问来进行回应式反馈。
十三、总结
【拆书技能】:总时长没有少于50分钟,没有超过80分钟。一个拆页15-25分钟,另一个拆页35-55分钟。
最后,我总结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我们学习了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这四要素是讲述观察、表达感受、说出需求、提出请求。运用这四要素,可以达到有效沟通目的。其中,我们还详细学习了用“4W说观察”法讲述观察到的具体事实,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带着善意去沟通,就能打开双方的心门,这样,我们的沟通就变成春光灿烂!
祝福大家,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