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阿牛,一名图书管理员,目前期待退休中,同时也是一名新入职的拆书家,年纪尚小,不足1岁,目前正积极努力的提升自我的拆书技能上。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探索如何保持学习的动机,希望完成本次RIA线上学习后,大家可以通过保持动机的五步法,问出保持动机的问题,清晰行动的动力与障碍。
今天我选的拆页是来自于《刻意练习》这本书,P211。
【F】《刻意练习》是由著名的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和著名科学家罗伯特·普尔共同完成,书中引用了大量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解释刻意练习背后的理论基础。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刻意练习的具体行动指南,是一本相当实用的著作,可以帮助你从一位新手训练成专家的书。
【A】这本书自2016年出版以来,就横扫豆瓣和各大图书好评榜,豆瓣评分在7.8分,是学习与工具类的畅销书。与同类的书相比,这是一本专门研究杰出人物的书,书中有着大量丰富的实际案例,相当的自然生动,适用性广泛,可以帮助不同背景的人们提升技能。
【B】学习《刻意练习》后,挖掘了我的运动潜能,我自学了游泳,学会八段锦,完成了两门全新课程的教学任务。让我明白,不论是在运动领域还是专业学习,刻意练习是提高能力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被称之为“正确的练习方法”,在生活与学习坚持实践这种方法,会让我们在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和领域中变得更加优秀。
提高水平与减轻体重之间,存在某种有意思的共同之处。要让那些体重超重的人启动一个节食减肥计划不是太难,而且,他们通常可以通过节食来减轻一些体重。但到最后,他们几乎全都发现,自己的进展停滞了下来,而大多数人的体重甚至还会缓慢地反弹,重新恢复到刚开始节食时的体重。那些长期坚持下来因而成功减肥的人,成功地重新设计了他们的生活,养成了新的生活习惯,并且使自己坚持那些持续减轻体重的行为,尽管一路走来,有各种各样的诱惑可能危及他们的成功。
对于那些长期保持有目的训练或刻意练习的人们,有一件事情与之相似。他们通常培养了各种习惯,帮助自己继续前行。我觉得,所有希望提高在某一行业或领域中的技能水平的人,应当每天花1个小时或更多的时间,专心练习那些需要全神贯注投入才能做好的事情。这是一条经验法则。
保持这种推行此类体制运行下去的动机,包括两个组成部分:继续前行的理由和停下脚步的理由。你不再做自己当初想做的事情,是因为停下脚步的理由最终战胜了继续前行的理由。因此,你要保持动机,要么强化继续前行的理由,要么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成功地保持动机,通常包括这两个方面。
大家看完这个拆页,是不是有种代入感呢,哈哈,我想,大部分人的人生中或多或少都有过减肥的经历吧。回想过去的自己,是否和拆页中描述的情景很相似呢?因此,拆页告诉我们,成功减肥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而持之以恒的必要条件是保持自己的动机。那么,如何保持动机呢?拆页提到,保持动机的核心在于让前进的动力战胜停下来的阻力。我把它总结为保持动机的五步法,发现理由、强化理由、识别障碍、弱化障碍、判别方向。
小伙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不是常常遇到这样的事情,开启练习时很顺利,但坚持了一段时间,就停了下来,比如,我们练习书法,我们练习演讲,甚至是减肥也往往是先下降,后来又很快反弹。这种现象让我们对自己有点苦恼。究其原因,停下脚步的理由战胜了继续前进的理由。而我们今天探讨的保持动机的五步法就是清晰自己在练习中的动力与阻碍,让我们保持学习的动机,坚持下去。
拆页中提到“你要保持动机,要么强化继续前行的理由,要么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我把它细划为保持动机的五步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习者的思考。
1、探寻理由:探寻继续前行的理由,比如做这件事的价值。出发的初心,前行中的体验。
问:是什么让你继续前行呢?
2、强化理由:强化继续前行的理由,增强意愿度、体验成就感。
问:当你实现你的目标以后,你会有什么不一样?当你掌握了这些技能,你可以做什么?
3、识别障碍:停下脚步的理由。具体存在的障碍,可能是时间,心理感觉太难了。
问:是什么让你停了下来?
4、弱化障碍: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针对存在的障碍我,提出相应的方案或建议。
问:面对这个障碍,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资源(或过往成功经验)可以支持到你解决这个障碍?
5、判别方向:继续前行的理由是否战胜障碍(停下脚步的理由)。与前面的四步形成一个闭环
问:现在前方一个交叉路口,一个方向是前进,一个方向是停下,你会选择哪个方向?如果选择停下,此时问:你想行动的意愿度0-10分,有多少分?
这里我把这几个步骤转化为问题的方式,可以让我们去思考如何更好的清晰我的行动的动机。
【where】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会发现,保持动机与个人意愿,主观能动性密切相关,保持动机的五步法比较适用于个人为主,充分发挥个人主动性的的学习与职业发展中,这种学习需要长期保持智力的投入;而受外界影响、控制,个人发挥的空间较小,个人意愿度比较低时的场合不太适用,以及相对简单不需要投入过多时间与精力的技能学习也不适用。
【举例】
与大家来聊聊我自己如何在学习心理学时保持自己的学习动机的。
1、探寻理由:坚持学习心理学能提升我的教师技能。
2、强化理由:当我掌握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我会感觉到自己的自信,以及与学生融洽相处。
3、识别障碍:我的学习会停下来,主要的障碍有两点,一是时间不能保证,二是学习的内容有点难,自己很难理解消化。
4、弱化障碍:学习时间可以尽量利用碎片化时间,以及节假日来学习;比较难,枯燥的内容,可以从有趣味性的读物入手,实在不懂的,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支持,比如向学校里的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求助。
5、判别方向:经过前面的分析,我感觉我此刻的意愿度有8分,我相信会坚持下去的。继续前行的理由是否战胜障碍(停下脚步的理由)。与前面的四步形成一个闭环
【A3】环节,给出了一个非常具体、确定的场景,学习者可在此场景中演练或 讨论或应用新学技能。
使用【A3】技能点的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拆书家设定的案例场景, 进行小组讨论、应用知识点并形成一个解决方案,或是应用知识点进行组内角色扮演。
我们刚刚学习用保持动机的五步法,来清晰行动的动力与障碍。现在一起来做个演练。请大家认真听一下演练的场景。
场景介绍:
时间: 周六下午
地点: 会议室
人物:一级拆书家小李
背景:小李启动了自己的拆书计划,但是拆拆停停。面对接下来的拆书过级,小李很是困惑自己的目前的状态。想厘清自己拆书前进的动力与障碍,让自己拆书进行下去。
下一步动作:请大家针对“小李拆书进行过程中如何保持动机这件事”进行讨论,运用“保持动机五步法”,问出五个问题,帮助小李厘清自己拆书前进的动力与障碍。
【A3指令1】
根据之前的分组,两人一组,角色A是拆书活动组织者小孙,B是小李。现在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请大家按照“保持动机五步法”的步骤(1、探寻理由;2、强化理由;3、识别障碍;4、弱化障碍;5、判别方向)并问出相对应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帮助小李完成拆书前进的动力与障碍分析,请记录相应的关键词。
稍后我会邀请一级小伙伴进行分享。
【A3指令2】
下面邀请一组小伙伴按照“保持动机五步法”进行分享:
1、探寻理由
角色A,小孙(菜心):是什么让你继续前行呢?
角色B,小李(杰哥):因为我想通过拆书增强自己的阅读能力。
2、强化理由
角色A,小孙(菜心):当你实现你的目标以后,你会有什么不一样?
角色B,小李(杰哥):我觉得我的控场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都能大幅提升。
角色A,小孙(菜心):当你掌握了这些技能,你可以做什么?
角色B,小李(杰哥):作为一些学习活动或者工作场合的促进者。
3、识别障碍
角色A,小孙(菜心):是什么让你停了下来?
角色B,小李(杰哥): 我拆到了2-4 发现特别难,特别是双拆页的选择和适配。
4、弱化障碍
角色A,小孙(菜心):你怎么看这些障碍?
角色B,小李(杰哥):不过我觉得通过这些行动,可以让自己进步的更快。
角色A,小孙(菜心):你目前有哪些资源可以帮助你弱化这些障碍?
角色B,小李(杰哥):多跟师父聊聊。
5、判别方向
角色A,小孙(菜心):现在前方一个交叉路口,一个方向是前进,一个方向是停下,你会选择哪个方向?
角色B,小李(杰哥):前进。
角色A,小孙(菜心):如果选择停下,此时问:你想行动的意愿度0-10分,有多少分?
角色B,小李(杰哥):9分。
总时长没有少于 20 分钟,没有超过 35 分钟
保持动机是我们行动的原动力,今天学习了保持动机的五步法,我想各位小伙伴对自己的未来学习与工作可能充满了信心与能量,快来把这个方法应用到工作与学习中,你会发现一个元气饱满的自己,行动力超强的自我。今天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