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很高兴能分享今晚的拆书,先分组并分发拆页。三个标签介绍自己:1,健康运动爱好者2,叛逆期孩子伙伴3,正在成长的拆书家。
【图书介绍】
F(特征)
今天分享的拆页来自《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由美国阿黛尔法伯所著,这本书的核心是使更多的父母学会用有效、愉快的沟通方式与孩子简历亲子关系。文中采用了大量的示例,读来生动且引人入胜。
A(优势)
这本书40年来被译为30多种文字,长踞家教类图书各大排行榜榜首。
B(利益)
你是否为亲子关系苦恼过?本书告诉你如何与孩子轻松有效沟通,你是否为孩子胆小怯懦忧心过?这本书告诉你如何鼓励孩子自立。你是否希望孩子与你合作而非对抗,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启发。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学到解决孩子一而再问题的5个步骤,再遇到相关场景时,能运用这5个步骤和孩子找到彼此都认同的解决办法。
解决问题的五个步骤:
1.讨论孩子的感受
2.说出你的感受
3.一起讨论,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决办法
4.把所有问题写下来
5.挑出你们都接受的付诸行动
【what】:这个片段的核心是当孩子出现一而再的问题时,大人应该如何做,才能解决一而再的问题。
【why】:经常在网上可以刷到父母辅导孩子写作业,孩子长期磨蹭、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父母气得血压升高,如果当孩子一而再出现了问题时,大人想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并有解决问题的工具可以用时,也许可以避免一系列不良后果。
【反例】我家崽中午放学喜欢走捷径,有天告诉我从学校南门的电动门下面钻过去可以少走很多路回家。我听了警铃大作,告诉他电动门夹到人的报道有不少,轻则受伤,重则残疾甚至丧命,并叮嘱一定走学校规定的门。孩子说好,两周后,昨天晚上老师联系我,学校监控拍到孩子中午放学从电动门下爬过,说这样可以少走路。
【how】:解决孩子一而再的问题可以按照以下五个步骤:
1.讨论孩子的感受:首先,你和孩子谈谈他的感受和需求。比如,我:你从南门爬出来是为了少走路,早回家吗?
儿:是的。
2.说出你的感受:其次,和孩子说出你的感受和需求。比如,
我:但是,你这样做,妈妈会很担心你的安全。
儿:你不用担心,我知道你说的电动门突然打开的话会夹到人,但每次过去它都没开过。
3. 一起讨论,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决办法:比如,
我:我没办法不担心,我看到过电动门出事故。让我们看看还有什么办法。(准备纸笔记录)
4. 把所有想法写下来(不带任何评论):比如,
儿:或者我可以从东门走,趁保安不注意的时候,从旁边的过道溜出来。(儿子开始在纸上给我画他的路线)
我:东门不允许小学生走吗?
儿:不允许。
我:其实在你们同学中,即使走学校规定的北门,我们家也是到学校已经非常近的了,是不是?
儿:是。
我:中午放学走学校规定的北门。
儿:也不是不可以。
我:我中午去学校北门接你,和你一起走回家。
儿:也可以。
我:还有个办法,如果想少走路,中午可以不回家,在学校午休。
儿:还是想回家,我想想吧。。
5. 挑出哪些建议你们接受,哪些不接受,哪些要付诸行动:最后,和孩子一起看看列出的办法来取舍。比如,
我:好,看看我们记录的办法。学校东门去掉。
儿:接我去掉,在学校午休去掉,还是走北门吧。
【where】:此方法适用于解决问题的双方当时情绪平静时,适用于渴望通过沟通与孩子建立和谐关系;不适用于双方都处于情绪中时,不适用于不善于探索自我感受和需求,同样不适用于双方已无信任时。
【显像提问】我们读过以上拆页,并了解到孩子出现一而再的问题时,该如何做。请小伙伴认真听我接下来列举的各种孩子的一而再的问题场景中,是否有你熟悉或相似的地方:每次写作业期间,不断以各种理由出来晃一圈;每次放学在学校玩得要打电话才回家;每天早晨上学迟到;上学总忘记带某一门课的书本,然后打电话让你去送。请大家想想,遇到类似的场景,你是怎么做的。
请大家写在便签上,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分享一下,时间2分钟,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分享。
琳洁老师的分享:孩子初三,涉及体育考试,老师改了孩子的考试项目,孩子不满意,一而再的抱怨。
【反思加工】
通过小伙伴对过去场景的分享,如果再回到这样的场景,你可以怎样应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拆页内容去解决问题。 给大家2分钟时间,可以组内讨论,邀请伙伴分享。
琳洁老师的分享:用今天学习到的步骤,和孩子讨论孩子的感受,儿子说觉得老师不尊重我,我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我也担心,但老师应该是觉得这个项目更适合你更容易出成绩,我们一起看看有什么办法,每天晚上找个时间锻炼,先从0到1,找专门的老师来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