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第361次练武场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聚焦影响圈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刘君

我的三个标签:终身学习者,冥想爱好者,未来的拆书家

【学习目标】

希望通过这次的RIA学习后,大家在遇见困难挫折时,能够区分关注圈与影响圈,从力所能及的事入手,制定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能够更多地关注于自己的影响圈,聚焦在自己能改变的事情上

【图书介绍】

我们今天学习的片段来自于《高效能能士的七个习惯》

F(特征)

作者是史蒂芬·柯维,他是一位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和领导力专家,书中讲述了高效能能士的七个核心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和不断更新

A(优势)

这七个习惯包括个人成长、时间管理、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相比其他书籍,无论你是希望提升工作效率的职场人士,还是希望改善家庭关系的家庭主妇,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建议

B(利益)

比如:

你是否总和老公/老婆为一点小事争论不休呢?本书两大习惯双赢思维和知彼解己可以为你解忧

你是否总是这也想做、那也想学呢?本书两大习惯以终为始和要事第一可以为你理清思路

你是否经常有无能为力、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呢?本拆页的积极主动告诉你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变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接下来,请大家花2-3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这个片段,看完后麻烦在屏幕上扣个“1”:

关注圈和影响圈 片段来源《高效能能士的七个习惯》

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Circle of Concerm图3-3),以区别于自己没有兴趣或不愿理会的事物。

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Circle ofInfluence,图3-4)。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个圈,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见图3-5)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见图3-6)

只要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圈,就等于是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

前面提到我有一个儿子在学校里遇到了麻烦我和桑德拉都很担心,怕他因为那些弱点而被别人轻视。但这些都属于关注圈范围,结果错误的焦点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我们自己倍感忧虑和无助,同时也加重了孩子的依赖性。后来我们聚焦于影响圈着眼于自己的思维定式,结果真的有效。结论是我们不必担忧外界条件,只要先从自己做起,就可以化阻力为助力。

只有当我们在影响圈上下功夫,关注自己的思维模式时,我们才能获得改变自己的正能量,并最终也影响儿子。努力改变自己,而不是一味地担忧,我们就能改变现状。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OK,我看小伙伴们差不多都看完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片段~

what

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关注的事,关注的事当中可以通过自身行动改变或影响的部分叫影响圈,那些超出我们能力范围的部分叫关注圈 主动、积极的人一般更聚焦于影响圈,通过自身努力使它越变越大,从而让自己的能力越来越强、生活越来越美好

why

【通常做法】

在生活和工作中,你是不是总听到这样的:要是老公体贴点、妻子温柔点就不会总争论,如果孩子懂事点就不用这么累,如果工作压力没这么大、同事好相处点上班就不会这么不开心........

【不那么做的坏处】

经常将注意力、精力放在关注圈,放在那些自己无力改变的事情上、怨天尤人,就会陷入无能为力的恶性循环中,导致生活越过越累

how

那在遇到问题时,如何更好地处理呢?可以分三步

1.确定遇到的问题

2.识别圈层:辨别对问题的解决是可以直接控制还可以间接影响,抑或是无力改变

3.聚焦影响圈:专心去做自己能改变和可以间接影响的事情

【举例】

女儿三四年级时是一位年轻、有爱心的班主任,那时我工作压力大,常发脾气,导致女儿也消极、脾气暴躁,有次还在课上顶撞老师,还好有班主任的用心引导和帮助,后面事情顺利的解决了

到了女儿五年级,我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情绪越来越平和,女儿也慢慢变得乐观、积极;这时却换了一位正值更年期的班主任,容易情绪化,有问题喜欢按她的主观想法处理,听不进学生和家长的反馈和意见。

女儿有天回来和我聊天:说今天班主任因为一点小事罚她站着听了一整节课,课后老师还惊讶地说女儿以前总是顶撞的,现在完全变了。我问她,你现在是不是对老师不太得当的言行左耳进、右耳出了?怎么都不生气、发脾气了?女儿说:根本就没进,她太过分,我干嘛生气

【反例变正例】

现在看来,我和女儿是无意识的做到了上面的三点:

1.确定问题

我工作压力大,常发脾气;遇到不同的老师;女儿脾气暴躁

2.识别问题的圈层

影响圈:

可直接控制的事情:我工作压力大、常发脾气;

可间接影响的事情:女儿脾气暴躁

关注圈:

无法控制的事情:遇到什么样的老师,我们都无法控制

3.聚焦影响圈

我管理自己的情绪,并在自己慢慢变好的过程中影响了女儿。

女儿选择不受制于外在、不让老师的不当言行影响她

同时我主动改变、提升自己,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影响圈,使它越来越大,从而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和谐、圆融

where

想让自己越来越好的都适合,在健康、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都适合不断拓宽自己影响圈,从而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包含具体场景,引导学习者分享经验)

好,为了更好地运用影响圈和关注圈这个方法,接下来请大家试着回想最近一二周,生活或工作中有没有遇到困难、挫折等让你充满抱怨的场景?

如:生活中与伴侣沟通大吼大叫;孩子令你生气,你骂他;工作效率低,常常自责等

回忆一下当时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因为什么?你的反应是怎么样的?

大家先花1-2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接着请小伙伴们在小组里分享,稍后我会邀请小伙伴为我们做一下分享

3分钟后.....

哪位小伙伴愿意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好,下面请晓丽为我们进行分享,大家欢迎

学习者案例

晓丽:小孩一岁了,最近特别难带,经常花很多精力去做的辅食,她也不吃,或者是特别调皮,经常把刚收拾好的家里弄的乱七八糟

【A1+反思加工】

好,非常感谢这位小伙伴的分享

接着我们来看看,如果再遇到这个情况,你将如何使用今天学习的“一、确定问题;二、识别圈层;三、聚焦影响圈”来帮助自己区分,从而实现改变呢?

请大家花1-2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接着大家在小组里进行讨论,然后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进行分享

哪位小伙伴愿意分享一下?好,欢迎晓丽进行分享

学习者案例

晓丽:

1.确定问题:我花费很多精力去做的辅食,孩子不好好吃,总把刚收拾好的家里弄的乱七八糟

2.识别圈层:

1)影响圈:我做辅食的时间和方式,制定玩乐区规则,我的期望

2)关注圈:孩子能不能好好吃饭、能不能不把刚收拾好的东西弄得乱七八糟

3.聚焦影响圈:

不花那么多的精力去做辅食,做的简单一些,这样她不吃也不会那么生气;

家里的东西给他画一个圈出来,圈里的东西她可以随便玩,其它的地方就不能弄乱

不要期望她来配合我,这样想之后,感觉就不会那么暴躁了

【结束语】

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了通过聚焦于影响圈来让自己更加的积极主动,从而使生活更美好,希望今晚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我的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