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第360次练武场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吴晓丽,我用三个标签进行自我介绍:

优势的探索者:我是个HR,期待用优势视角去赋能人\团队\组织

拆书的实践者:期待精进成为3级拆书家,不断成长

新手妈妈:有个1岁宝宝,正在摸索如何做个好妈妈

【图书介绍】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的片段。

这本书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写的,告诉我们如何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处化解人际间的冲突,依照他的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来进行沟通,能使人们情投意合、和谐相处;书中介绍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工作、生活方方面面。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过渡语】

接下来,请大家用2-3分钟的时间看下屏幕上的原文片段,看完的小伙伴请在聊天区回复1

【R原文片段】《非暴力沟通》P126-127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第一步

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请将它们列在一张纸上。

当我第一次审视自己的清单时,仅仅是它的长度就让我明白为什么我活得很不开心。我终于意识到,有许多事情,我之所以日复一日地去做,是因为我相信那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我清单上的第一项是“写临床报告”。我讨厌写那些报告,然而,每天我至少要折磨自己一个小时。第二项则是“开车送小孩上学”。

第二步

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做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当时,我对这一步骤有些抗拒。我反复强调:“写临床报告不是我的选择!我不得不做!我是一个临床心理医生。我不得不写这些报告。”

第三步

一旦承认某一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

起初,我怎么也想不清楚我到底为什么要写临床报告。几个月前,我已经确信,对我的病人来说,临床报告用处并不大,花那么多时间是不值得的。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一直费尽苦心准备这些报告呢?最后,我终于明白了,我选择写临床报告,是因为我想从中得到收入。于是, 从35年前的那一刻起,我就再也没有写过一份临床报告。想到自己少写了无数的临床报告,我的快乐真是无法形容!当认识到钱是我的主要动机时,我马上就想到我可以用别的方式来获得收入;而事实上,我宁可在垃圾箱中觅食,也不愿再写一份临床报告。

我清单上的第二项是开车送孩子上学。当我琢磨自己为何要这么做时,我发现,我很欣赏我的孩子从他们现在的学校得到的教育。虽然他们可以步行到附近的学校上学,但他们所在的学校提供的教育更符合我的价值观。想到这一点,在开车送孩子上学时,我的感受就不一样了。在这以前,我会说:“倒霉!今天又不得不幵车送孩子上学。”而在这之后,我理解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那是为了孩子们能够得到我所看重的教育。当然,有的时候,在路上我需要提醒自己两三次开车送孩子上学的意义。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大多小伙伴都看完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下今天的片段

(What):

大家可能有过类似的经历,哎呀,好烦,屋子乱糟糟的,我不得不去收拾;衣柜的衣服叠成山了,我不得不找个时间去整理一下;大周末的,我还不得不去公司加个班……生活或工作中,可能有很多是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但又不得不去做,伴随的可能会有负面情绪、消极行动等,然后我们会做得越来越不开心,越不愿意去做。

这个片段告诉我们,如何使用负责任的语言来代替回避责任的语言,来打破上面的恶性循环,这个方法叫做: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Why):

这个方法的巧妙之处在于,通过句式转换将我们的思维从被动转为主动,可以牵引我们深入理解自己的需求,从而找到更加快乐的工作和生活的方式。

(How):

那具体怎么做呢?书中给我们分享了3个步骤:

1、罗列现状:把当前自己觉得没意思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逐一列举出来

2、转变想法:用积极的语言,转变我们对事情的看法,把我们列举的“我不得不”划掉,替换成“我选择”。

3、看见需求:看见事情背后,我们的真实诉求。我们把第二步的句式再升级一下,在“我选择做XX”这句话后面补充 “是因为我想要XX”,这里强化的是从正面的角度去看待做这件事于自身的关键价值。看见这个价值,一来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做事的积极性,二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去思考更多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

(where)

当我们陷入不得不做的消极困境时,或是做事前需要给自己做积极主动的心理暗示时,这个方法是非常实用的。

我举个具体例子,方便大家理解。比如说

1、现状:我不得不每天通勤3个小时去上班

2、转变:我选择每天通勤3个小时去上班

3、看见:我选择每天通勤3个小时去上班,我有2个最重要的诉求:

一是因为我想要获得一份收入

二是因为我想要在这家公司获得快速专业的成长,我的上级是个很专业很靠谱的人

到这里,我已经梳理出,我坚持每日长时间通勤上班的动力。若这个动力对我而言的价值是充分的,那我会意识到我的通勤是有意义且必要的;若动力的价值不足够,比如我很在意的收入,实际远低于我的付出和预期,那我可以通过换份工作去实现我追求的价值,让我后续能工作得更开心。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激活A1经验并小组讨论】

为了让大家更充分地学习这个方法,接下来我们会分组进行讨论。

【讨论话题】请大家回顾下自己在过去的1个月内,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一件“不得不做”的事,并回想下你当时是怎么看待这件不得不做的事呢?下面我给了两个示例,供大家参考:

示例1:前段时间,因为老人生病了,我不得不请假在家里自己带娃

我当时是挺焦虑的,请假打乱了我的工作计划,工作事多,娃又粘人要有人陪玩,每天能自主安排的时间很少

示例2:最近刚入职一家公司,我不得不做要做一些琐碎繁杂的事情

我当时觉得没关系,我想要好好干,这些琐碎事有助于我熟悉公司工作流程和同事

【分组】接下来的环节,麻烦主持人用腾讯会议帮我将线上学员分成2组,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分享,3分钟后讨论结束,大家会回到现在的主会场,我会随机邀请一到两位小伙伴分享自己的案例。麻烦主持人帮我操作下分组。

(3分钟后)好,时间到了,请主持人操作一下,让大家回到我们的主会场。现在邀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一下自己的案例,有愿意分享的小伙伴吗?

学习者案例记录:(By 郭志豪学员)

我工作饱和,公司请了一个跟单帮忙对接一些客户下单,安排发货的事情,他是个新人,这两天带下来有点心累,我不得不重复的多次的要去教这个新人一些东西,我当时心里会有情绪的

今晚听完这个分享,按这个步骤转换,就是我选择去教他去把这部分事情交给他,是因为我想我有更多的时间跟精力可以去做销售,去开发新的客户,然后带来更多的业绩和收入,这样想完之后就是心里会好受很多,然后也要去更有耐心的去带新人。

谢谢郭同学的分享!

【A2便签未来行动】

学是为了更好地用!接下来,我会邀请大家做一个行动实践。

请大家思考一下:在接下来的1个月内,我不得不做的事(至少1件),并用“我选择做XXX,是因为我想要XXX”这样的句式做思维转化。

示例:

我的体检报告出来了,最近我不得不把早上晨跑这件痛苦的事,安排上日程了

思维转换:我选择早上进行晨跑锻炼,是因为我想要

(1)通过运动降低我的血脂,让我的身体更健康

(2)确保每天有时间进行锻炼,我早起的时间最可控

给大家2-3分钟时间进行思考和记录(方便的话,可以反馈在聊天区里),写完后,我会邀请小伙伴来进行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郭志豪学员:我选择拒绝油炸生冷等不健康食物,晚饭少吃,是因为我想要肠胃恢复健康,不再不舒服。

陈慧娴学员:以前我不得不做家务,收拾房间,到现在我主动选择作家务整理房间。因为我想一个开净整洁舒适的家庭环境,知道家的样子会影响心情、财运和健康等。

【结束语】

好,我看大家都已经写完了,非常棒!

在这里想邀请大家,在今天的分享会后,把你在聊天区写下的思考内容,可视化呈现在你最常见的地方,让它给你持续提供做事的积极力量!

最后,我来总结下今天我们所学的内容,今天分享了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进行思维转换的方法,共有3个步骤,分别列举现状,转变想法,看见需求。

期待大家在接下来的工作生活中能践行。

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内容,感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