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人际关系篇)》 所属活动: 《刻意练习》&《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线上过级场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影响圈和关注圈

开场:

【自我介绍】
【翻页】大家好,我是杰哥,我的标签有阅读达人(就是比较喜欢读书,每天都会都一会儿书)、鸡娃老父亲(家里有个女儿今年小升初)、“应试教育”的拆书家(先看技能点再去挑选拆页)。刚刚结束了十一长假,大家都还处于适应工作的过渡期中,今晚就由我来带着大家学习个轻松的内容。
【学习目标】
【翻页】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个如何积极应对问题的方法,也就是关注“影响圈”内事项,并细化影响圈内的具体行动。希望完成本次线上学习后,大家未来碰到棘手问题时能专注于“影响圈”,去做自己能控制影响的事,从而让自己能变得更加的积极。

【FAB法介绍书籍】【翻页】今天我选的拆页来自《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F】这本书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史蒂芬、柯维,这本书主要讲述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包含了个人领域成功的三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和“要事第一”,以及公众领域成功的三个习惯“双赢思维”、“知彼解己”和“统合综效”,再辅以“不断更新”来实现与时俱进的不断自我更迭。【A】这本书自1989年出版以来,已成为一部经典著作,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长达30年,在全球140个国家以40种语言出版,在美国,这本书的影响力仅次于《圣经》,是美国公司员工、政府机关公务员、军队官兵装备书。【B】如果你觉得陷入了职业发展的瓶颈,不知道如何再往前一步的时候,那试着翻翻这本书吧,通过学会这七个神奇的好习惯来提升自己的底层能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翻页】接下来我们先花1-2分钟的时间来阅读一下拆页,好了的小伙伴请在留言框里打1:
R-阅读原文

片断来源:《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第三章 习惯-积极主动 第208页
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 Circle of Concern),以区别于自己没有兴趣或不愿理会的事物。
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 Circle of Influence)。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个圈,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


只要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圈,就等于是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翻页】好了,我看到不少小伙伴已经看完了,我先来谈谈自己对这个拆页的理解。
【what】
这个拆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判断自我和他人认知偏好的框架,具体来讲就是帮我们判断一个人在与外界互动时是积极乐观还是消极负面,这个拆页为我们解释了这种外在态度背后可能的内在原因,并且还建议我们怎样利用这个框架来调整和优化自己的认知偏好,从而让自己能更积极主动一些,更理性客观一些。
【why】
为什么“影响圈”这个框架可以帮我们判断一个人是乐观还是悲观呢?我们生活中常说一句话:“心态好的人就是遇事总往好的方面去想”,这个“好的方向”指的就是事物当中我们可以掌握、可以控制、可以主导的方面,大家看看是不是正好等于框架中的“影响圈”呢?反过来我们劝解别人的时候也经常说一句话“不可控的事情干嘛要去想”,这个不可控是不是又对应于“影响圈”之外的那部分“关注圈”呢?所以你看影响圈是不是就和我们平时的常识完美地契合起来了。
【how-行动步骤细化】
那我们可以怎样使用“影响圈”来梳理思路,保持乐观呢?我们可以按照以下四个步来进行:

1、寻找关注圈。找出那些我们关注的,但是却无法控制和影响的事项,比方说一些外界环境,天气,出身,运气等。
2、划定影响圈。找出那些我们能影响的事情,比方说自己的行动,态度,以及精力和金钱的分配方式。
3、细化影响圈内的行动。对于划定在影响圈的事情,去细化自己的行动方向和步骤,做自己能做的,放弃自己无法改变的事情。
4、思考怎样扩大自己的影响圈(这个是可选,非必选),在面对环境选择回应方式的同时,我们对于环境的影响力也能得到增强,这就像一个化学方程式,改变其中的某部分,其结果也会跟着改变,比如你现在职位很低无法影响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随着你自己的不断进步,在公司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增强,之后有一天,老板也会听从你的建议,于是影响公司未来发展方向这件事情就从关注圈变为了自己的影响圈。

这里我教大家一个简便的细化操作方法,首先可以拿出一张纸,从中间对折一下,在纸的左边写上标题:我能影响和控制的;在右边写上标题:我关注但是无法影响的,然后在对折的地方画一条竖线,接着将我们脑子里和这件事情相关的事项分别写在两个标题下面,一件事项只能写在一个地方。接着,把我们右边那个写着无法控制的那半边撕下来,放在一边,然后关注左边那些我们能影响和控制的事情,看看怎么做好。过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再去看看自己之前放在一边的无法控制的事情是不是有机会变成能控制的了?从来实现影响圈的扩大。
【举例】
我自己身边就有个例子,我女儿班级里有个小朋友,绰号叫“皮大王”,这个皮大王的特点就是很皮,老师在上面上课,他在下面玩,老师批评他也没啥用。然后非常倒霉的是,他还是我女儿的同桌,这个皮大王自己上课玩也就算了,还喜欢影响旁边的同学,有的时候喜欢拉一下我女儿的手,或者推一下她,我女儿是个乖乖女,只知道一味的忍让,不去理睬他,但是皮大王就变本加厉的骚扰我女儿。
我女儿回家给外婆讲这个事,外婆就很焦虑,然后一会儿说是这个老师不好没有管教好里面的孩子,一会儿又说是我女儿不好,肯定是上课不认真听讲,才会让皮大王觉得和他是可以一起玩的人,又说是皮大王的父母不好,这么差的孩子都不知道去管教。但是她说的这些都没啥用,慢慢的我女儿越来越焦虑,越来越胆小,很消极,甚至一度都不想去上课了。
这个时候,要怎么帮女儿解决这个问题呢?我阅读了上面这段拆页,我采用如下的方式:
第一步,我先找哪些是我关注的但是我无法改变和影响的,放在关注圈里的是:老师怎样干预、对方父母怎样干预、皮大王自己怎样做。
第二步,我分析下哪些是我能去改变和影响的,放在影响圈里有:我的女儿可以怎么做,
第三步,针对我的影响圈内容,“我女儿可以怎么做”这个点,我就对我女儿说,下次皮大王碰你的时候,你就给我加倍的打回去,要打到他痛,但是不能打他的眼睛和打出血来,只要对方来招惹你,你就狠狠的报复回去,然后打完之后,自己就解气了,也就不要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了。
第四步,通过这种方式,我女儿就在处理皮大王的事情上越来越有技巧和心得,也知道怎么对付他的各种小伎俩,久而久之,皮大王发现碰到了一个硬茬,也就不敢再来招惹我女儿了,同时我女儿在其他小朋友面前也树立了威信,慢慢的也就能影响别的孩子怎么做了。
【where】
这个扩大影响圈的方法适用于那些的确通过你的努力可以影响一些事情结果的问题,有些问题如果你完全无计可施的,比方说买彩票,只能听天由命的那就不适用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场景设计】
【翻页】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学以致用的练习:在线的都是熟悉拆书过级的伙伴们,给大家2分钟的讨论时间,大家来扮演一位刚刚加入拆书帮不久的新人,你的师父跟你说希望你能在1年内成为三级拆书家,这位新人有点忐忑但又不想辜负师父的期待,想完成这个目标,那大家来讨论一下“在一年内成为三级拆书家”这个事里哪些是属于关注圈的,哪些是属于影响圈的,对于影响圈里的事情你可以通过怎么做,能让这件事情按照你的方向发展的。【如果有还没有加入拆书帮或者开始拆书过级的伙伴,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即将参加的考试或考核来做上述的分析】。【只要有四个以上人+1个观察家,我就分两组】
好的,我看大家讨论的差不多了,我请XX来帮我们分享下。
【因为是线上拆,需要提前学习下腾讯分组的功能】
【步骤在PPT 里面列示清楚】
【拆为己用】
牛老师:我觉得我讲的主题是不是受欢迎,能不能得到学习者很好的互动属于关注圈的范畴,而找到一个容易被同情的话题,让互动更加容易一些这些则属于影响圈的范畴,因此我会在未来的拆书过程中更多的关注自己能做的那些事情,去选择一些好的话题,设计一些容易互动的场景,这些都是我会去做的。
结束语

【翻页】谢谢,今天的讨论非常热烈,通过短短的20多分钟的练习,相信大家已经初步感知到了聚焦“影响圈”的积极作用,通过掌握今天学到的模型,我们能够更好的处理面临的问题,并让自己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