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分组+学习目标(同大家打个招呼)
各位拆书家、老师们晚上好!我是杨书龙。我的三个标签是:企业管理咨询师、心志力陪跑教练、新手拆书家。
在正式分享之前我们先进行一下分组,我的左手边为一组,右手边为一组。
学习目标:1、让学习者能够尝试在沟通中运用“有效沟通四个阶段,了解对方; 2、帮助对方认清自己,勇于表达。
图书介绍(1-2分钟)
今天我选的拆页是来自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
F 特征:这本书被《福布斯》评为“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10大管理类图书之一”,在美国的地位仅次于《圣经》。作者史蒂芬.柯维博士,更是被评为“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之一。
A 优势:这本书与其它习惯类书籍相比,聚焦七个高效能习惯,明确地说出其中的原理、行动步骤等,有理论也有方法,让读者能够做到知行合一。
B 利益:如果你想要自我提升,改善困境,解决当下生活或工作中出现的人际沟通难、目标实现慢、工作效能低等问题,只需践行书中的七个习惯,问题都将得以改善和解决。
下面我们先来阅读一下拆页,先一起学习《有效沟通四阶段》(2分钟)
第八章~习惯五《知彼解已》中《有效的沟通》 P264页
这个例子充分显示出有效地沟通是多么的不容易,了解他人又是多么的重要。正确的沟通方式也就是同理心倾听,至少要包括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复述语句,这至少能够使人专心聆听。
子:“上学,真是无聊透了!”
父: “你已经受不了了,觉得上学太无聊。”
第二阶段加入解释,完全用自己的语句表达,但仍用左脑的逻辑思维去理解。
父:“你不想上学了”。
第三阶段掺入个人的感觉,右脑发挥作用。此时听者所注意的已不止于言语,也开始体会对方的心情。
父:“你觉得很有挫折感。”
第四阶段是既加以解释,又带有感情,左右脑并用。
父:“你对上学有很深的挫折感”
运用这四阶段的方式沟通,不仅能了解对方,更能帮助对方认清自己,勇于表白。
1、【what:是什么】
这是一种有效沟通的方法,通过运用同理心倾听,了解对方,让对方认清自己,勇于表达。最终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2、【why: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
为什么要进行同理心倾听呢?我们在与他人沟通交流时,很多人只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目的或感觉上,而忽略了对方的感受。过强的目的性,会让你忽略很多更重要的东西,特别是对方的情绪。如果你注意观察对方的情绪,并及时表示对他的理解,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因为有时每个人都是会渴望自己被理解、被对方关注的。当我们关注对方的情绪时,就会得到对方的支持,认同。让僵持的沟通,重新变得顺畅起来。
如不这么做,沟通可能就会无效或是变成对立起来,让问题无法解决,最终结果是无果而终(不了了之)。
3、【反例】
我举个反面例子:我有一位朋友有一天见面跟我说:“今天我开了一个糟糕的会,我领导总是怀疑我的能力,我真的恨死他了!”
我说:“是不是你反应过度了。”
朋友说:“人都是会变的,这人现在就是和我过不去。”
我说:“都是你自己瞎想出来的,你真得要改改这个坏毛病了。”
朋友说:“算了,我干吗要跟你说这些。”
4、【HOW:如何做】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每一句话都是在定义,在给朋友解决方案,但其实上,朋友根本不需要这些东西。他需要的是——同理心倾听。那如何做到呢?我可以分以下四个阶段:
第1阶段:复述语句:专注听,复述对方所说的话。
朋友:“今天我开了一个糟糕的会,我领导总是怀疑我的能力,我真的恨死他了!”
我说:“你的领导在工作上故意为难你,所以你很讨厌他,不想再与他一起共事?“
第2阶段:加入解释: 用自己的语句表达。
我说:“你觉得你的工作能力很高,领导没有完全看到你的实力。”
第3阶段:掺入个人的感觉,右脑发挥作用。让自己体会对方的心情。
心理学上说,语言只能传递20%的内容,我们使用的语音、语调、身体信息都传递了更多的感受。我需要角色转换,移情到对方的位置上去,尝试着去体会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刚才的例子里,我可以说:“一直做着一些与自身能力不匹配的事情,就像让大学生做小学生的加减法,时间久了,确实让人觉得被低估、被忽视了,而且自己的能力也一直没有成长,那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第4阶段:加以解释,又带有感情,理解与感受并用。
全身心地倾听对方,找到他的感受和需求。在刚才的例子里,我可以这么说:“在职场上被低估、被忽视,一直做着一些与自身能力不匹配的事情,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你是希望领导可以安排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给你,这样不仅你自身的能力可以得到锻炼,同时也能让自己在职场中被看见和肯定。是吗?”
5、【where:适用边界:哪些情况有效,哪些情况无效?】
同理心倾听适合在,话题非常重要和敏感的时候使用。比如:你想要让破裂的关系重归于好,或者你想要让不和协的团队成员亲密的合作,你想要处理棘手的人情关系等等。 但如果只是两个人之间随意的谈话或者日常的闲聊,就可以不使用这个方法了。
【A1学习者拆为己用】:激活经验(显像提问)
了解了有效沟通四阶段,那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最近的一个月内,你是否做到了同理心倾听呢?比如同事找你讨论工作中的一些事情,此时的你呢,正好在电脑前敲打键盘,忙得不亦乐乎。你是一边继续把手放在键盘上听同事讲话呢,还是会把双手从键盘上撤离,目视同事,专注地听对方讲话呢?这里的同事可以换成其他人,比如老公、孩子、朋友、等等,这里的敲打键盘也可以换成其他事。比如:你的孩子跟你抱怨作业多、学习辛苦,你跟他摆事实、讲道理,说学习如何重要,孩子是不是说着说着,就不想跟你聊天了?你的老公在公司遇到麻烦,回去跟你倾诉,还带着情绪,你理性地分析问题,并给出诸多建议,结果你的老公,非但没领情还跟你争吵了起来了?回忆一下类似的经历,当时发生了什么,你是怎么做的,又导致了什么样的结果呢?
下面我们用2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讨论分享自己的故事,稍后我们邀请一位伙伴跟大家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1、云飞老师 女儿:今天很不开心
妈妈:怎么又不开心了,没理她;女儿就走开,以后找妈妈的次数少了;
2、东华老师 合作伙伴:现在环境不好,不干这个了
东华老师:那就不干吧! 2个月后,这伙伴还在那边做,还反问你为什么不同我合作呀! 东华老师觉得很奇怪;
【A1+】反思加工经验(约7-9分钟)
【拆书技能】反思加工指令清晰,刚才有学习者根据指令,联系出了假如再遇到同样情况时,自己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A1+反思加工】
伙伴们刚刚分享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那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今天学习的有效沟通四阶段,如果以后再有人对你诉说他(她)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头脑中回忆这四个步骤:复述——解释——体会感受——理解与感受并用。
下面我们用5分钟的时间,请大家思考,如果再遇到刚刚在小组内分享的沟通情况,应用刚才所学的“同理心倾听”去回应,你会怎样做?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之后我们请一位伙伴和大家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1、云飞老师 女儿:今天很不开心
妈妈:今天什么事情让你不开心了;(复述)
妈妈:是同学欺负你了,还是?(解释)
妈妈:如是同学欺负了,就询问事件原因,了解清楚情况(体会感受)
妈妈:如被欺负了,正向引导,一起解决问题,或到学校了解情况等(理解与感受)
2、东华老师 合作伙伴:现在环境不好,不干这个了
东华老师:现在大环境是不好?(复述)
东华老师:我们如不做这个,我们可以想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