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苗清,三个标签介绍自己: 站桩持续践行者,目前已经站了有大半年的时间了、一人一故事剧场践行者,最近加入大陆剧团,成为了一名新梯队演员;过级的拆书家,升级打怪过程中;整体是身体和脑力的结合。
今天我想和大家带来的主题是:语言的换框法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并尝试调动以往的案例,进行“虽然”和“但是”相互的换框。能够感受到用“虽然”和“但是”使用时的区别。
【FAB法介绍书籍】
今天我选的拆页是来自于《语言的魔力》这本书。
【F】这本《语言的魔力》作者是罗伯特,迪尔茨,是NLP(神经语言程式学)领域大师级人物。
【A】豆瓣评分4.5分,其中42.1%的读者给予了五星评价
在书中详细讲解了关于回应术的原理,并且在其中提供了多种实用技巧,如换框法、顺序法、替代法、假设法等。帮助读者破除限制性语言框架;并且在书中举了很多例子,能够简单明了的理解相关的概念,并且每一章都设置了“练习”的环节,能够将学到的直接运用起来。
【B】如果你觉得生活糟糕,遇到了很多的困难陷入原地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或者感到心里失衡,遇到困难想解决觉得阻碍很多无力应对;或者经常觉得处于在一个圈里打转的状态找不到突破口,感到无力,堵塞,悲观,无助,都可以从这本书里找到一些答案。
下面我们先来阅读一下拆页:
识别言语模式,使得我们可以创造语言工具,帮我们塑造和影响从体验中认识到的意义。范例之一就是“虽然”换框法。这个模式的应用,是在任何以“但是”来减少和贬损积极体验的句式中,简单地用“虽然”来替代“但是”。
用下列步骤来尝试它:
1、识别出用“但是”来贬损积极体验的陈述。
例如:我找到了问题的解决办法,但是问题以后可能还会出现。
2、用“虽然”这个词来替代“但是”,注意一下这会如何转移你的注意焦点。
例如:我找到了问题的解决办法,虽然问题以后可能还会出现。这个结构使得人们保持正面的关注点,同时也满足保持平衡观的需要。我发现,这个技术对那些倾向于使用“是的,但是……”模式的人特别强大有力。
【why】
通过简单的语言变换法,能够让我们的注意力从聚焦于“但是”之后的消极的,负向的内容,转为聚焦在“但是”之前的内容;消极的一面是阻碍,越关注越为无法完成找理由,聚焦在“但是”之前,可以提醒我们关注究竟想要的是什么,以及强化自己重点关注的部分。
【why-not】
如果不使用换框法的话,会一直陷入一个自己给自己建造的思想围墙里,左边是困难,右边还是困难,思维聚焦在遇到的困难上,真正想做的事情会被困难淹没掉,困在原地打转的过程中。:三分钟热度 躺也躺不平 起也起不来。
【what】
“换框”就是通过对语言变换,对思维产生影响和变化
撒切尔夫人曾经说过“要小心你的思想,因为它会变成你的语言;要小心你的语言,因为它会变成你的行动;要小心你的行为,因为它会变成你的习惯;而你的习惯则会成为你的命运!”
所以,不要小看我们平时说出的每一句话,因为它一方面是我们内在思想的外在体现,另一方面也会导引我们的行为乃至影响我们的人生,如果我们期待有不同的命运,或许可以从改变我们的语言开始。
【how】
如何将“但是”与“虽然”进行换框,从而让自己转换注意力呢?有两个步骤:
1、首先,要识别用“但是”表达的想法以及话语。
①有时,会有明显的“但是”的语言:想去做什么,但是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做。
②有时没有明确的用“但是”进行转折的语言,也可以通过一些感受来判断。比如:当你有这样的感觉:想做某件事情却感觉困难重重,或者感觉到自己陷入到消极的想法之中,感觉到心情很低落的时候代表可以使用这种方式了。这时候可以尝试用我想要做……但是,的句式把自己的这种感受描述出来。
2、描述好之后,用虽然,替换掉里面的但是
3、最后,感受一下这两个差别,当你用“虽然”代替“但是”的时候,你对你想做的这件事情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以我自身的例子为例,
1、第一步,意识到自己使用了“但是”:
①我有时候做了某个事情,事情也顺利结束了,但是我自己高兴不起来,感觉胸口发紧,心情失落,那时候我想的是:
”事情顺利结束了,但是我当时有些内容还是没有准备好"
"我想去尝试那个项目,但是我感觉我的技术知识还有些薄弱“
“明天终于可以休息了,但是明晚还需要开一个会”
②或者是,想去做某件事一直没有去做:
我想去找领导聊一下,但是我担心他会不愿意听我讲
我想去带奶奶去西安玩,但是我爸不支持我
“我觉得接受教练指导,我能稍微感受自己好一些了,但是我担心我之后还会出现相同的问题”
"我想去找朋友聊一聊,但是我害怕她会拒绝我“
2、第二步,进行”虽然“和”但是“的换框
事情顺利结束了,虽然 我当时有些内容还是没有准备好"
"我想去尝试那个项目,虽然我感觉我的技术知识还有些薄弱“
“明天终于可以休息了,虽然明晚还需要开一个会”
我想去找领导聊一下,虽然我担心他会不愿意听我讲
我想去带奶奶去西安玩,虽然我爸不支持我
3、第三步,感受两者的差别
感受会顺畅很多,感受那个阻碍不是那么大了,变成了一个轻飘飘的事情。就像是这张图里面的一样,周围的铁块变成了云朵。并且关注在“虽然”前面的内容,也在想去找,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会不自觉的加强自己前面想要做的那个部分
【where】
“但是”和虽然的换框,适用于以下情况:
1、当自己想要去做某件事情被某些东西被卡住了,产生犹豫和纠结,比如:我想做-----但是----
2、明明是一个还挺开心的事情,自己会忍不住往悲观的层面去想,去看到消极的那个部分。比如:结果明明很好,但是自己却觉得还有些错误时。
当“但是”在一个句子中,单纯的表示一个客观的连接,没有太多的消极情绪影响的时候,可以不用这个。
好的,那么接下来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自己回忆一下,最近有没有什么你想了很久但是没有做的事情:比如要去学英语,要去把家里的卫生打扫一下,必须要去做的一个沟通,要去买的一个东西;或者是最近有什么事情明明结果挺好的,但你总觉得有什么不太好的地方,比如领导和身边的人都夸赞你做的好,但是你会想自己出错的事情
请用:我想要去做/买……;但是……来造句,想好之后可以开麦进行分享,大家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语言的魔力,加深对这个部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