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绩效教练》 所属活动: 《高绩效教练》&《领导力教练》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高绩效教练》

开场:

大家好,我是杰哥,一个在财务领域从业18年的老人,也是一个刚刚加入拆书帮拆书活动2个月的新人。我的标签有阅读达人、运动达人、鸡娃达人等,但是最近我最在乎的还是拆书过级,希望能早日达成三级拆书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大家知道吗?今天咱们举办拆书的场所,是借用一个教练机构—开疆来做的拆书活动,开疆是中国第一家教练培养与应用机构, 也是最具声誉的实效性咨询机构。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也是一个和教练技术有关的模型 - GROW 模型,当然这个模型不仅可以用于教练的场景,也可以用来解决大家生活中的问题。 希望大家在跟我完成本次学习后,知道怎样使用 GROW 模型来激发身边人的自驱力,发现沟通完后,这个事后续就不再需要你盯着了,他就能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把这个事情做好。

【FAB法介绍书籍】
今天我选的拆页是来自于《高绩效教练》这本书。

【F】它的作者叫约翰·惠特默,是职场教练应用的先驱,也是绩效咨询(国际)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该书以GROW教练模型 [ 目标(goal), 现状(reality), 选择(option), 意愿(will)]为教练逻辑,引用职场及运动场上的例子,清晰阐述了教练的理念和技巧。
【A】《高绩效教练》是全球第一畅销的教练书籍,全球百万领导者的必备读物!豆瓣8.2分高赞!被翻译成30余种语言,畅销130多个国家。
【B】针对目前企业界开始运用的“教练型领导”,本书将会是最佳的范例,同时对于学校的教师和孩子的家长而言都十分有益,将教授你如何成为一个能激发对象觉察力和责任感的好教练。

下面我们先来阅读一下拆页:

拆页来源于 《高绩效教练》第9章 GROW 模型。

无论是在一个正式的教练会谈还是在一个非正式的教练对话中,我建议的提问顺序都遵循以下四个阶段。
● 目标设定(Goal),包含本次教练对话的目标,以及设定教练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 现状分析(Reality),探索当前的状况。
● 方案选择(Options),可供选择的策略或行动方案。
● 该做什么(What),何时(When),谁做(Who)以及这样做的意愿(Will)。
这个顺序可以方便地形成助记符GROW,我会不断地提到它。因为选择和自我激励对成功至关重要,所以我喜欢强调在最后阶段中的意愿因素,因为在这一阶段意图转化为行动,我将其称之为“转化”:目标,现状,选择,意愿。请参见图9中每个阶段的关键问题列表。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这个片段讲述了什么呢?讲述了一个我们如何在对话中帮助我们的对象,来帮助其做出一个主动的行动计划,核心是通过询问目标,分析现状,寻找可选的全部方案,最后由对方自己在分析利弊之后做出行动的选择。在我们工作和生活中常常遇到一些需要对方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场景,这个时候GROW模型可以很有效地发挥作用。
【why】
为什么GROW模型有用?因为人是意义驱动的动物。而GROW模型首先切入的就是行动的意义,通过帮对方厘清目标,唤醒他们内生的意义感,从而形成内在的动力,当然仅有意义感还不够,所以GROW模型后面还依次帮对方厘清现状也就是行动的起点,以及梳理可选方案也就是选项,和可执行的时间和具体措施等等,通过【为什么要做】-【从哪里开始】-【可以如何做】-【何时开始做】这整一套流程,完成一个心理动员的完整闭环,就好比让对方在心中上紧了发条,接下来就可以奔向自己的目标了。
【why-not】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过程中,往往会碰到不使用 GROW 模型的情形,为了追求沟通的效率,快速决策,直接发出指令,要求对方完成某项任务,这样的做法往往会使得对方缺乏认同感,在后续具体操作中死板的按部就班,做到哪算哪,反正也不是自己做出的选择,有锅就让领导去背。

我来举两个反面的例子:

第一个是生活中的,在辅导我女儿学习的过程中,我属于领导的角色,我每次都会按照我的想法,从来不问我女儿的看法,给我女儿布置一大堆的家庭作业,然后也安排了好多补课,每天我女儿是应接不暇,疲于奔命,怨声载道,关键效果也很不好,这几年下来钱没少花,课没少上,但是成绩却始终上不去。

另外,有的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是按照 GROW 模型在走,但是因为缺失了GROW的精髓也就是唤醒意义感,所以变成了形似神不似的“伪GROW模型”,这样往往也起不了作用,例如:我有个前任领导,就是最近被罚了4点几个亿的那个审计公司,他性子特别急,有一次年中的时候因为整个审计小组的审计业务有点少,大老板说每个BU需要各自去拓展下审计业务,于是他使用一个伪 GROW 模型,他是这么说的:因为上面领导的要求,我们下半年的新审计客户的目标是1000万 (G),目前我们有10个高级经理(R),所以每个人下半年必须获得100万的新增审计业务的单子(O&W),如果完不成,绩效就差评,降工资,结束。其实我们听完之后,都挺生气的,觉得就是个拍脑袋的KPI, 大家也就爱理不理的,年底也没什么人完成100万的指标。

【how】【提前准备台卡,把GROW模型的通俗解释写在上面】
那么,如果说上面的例子是一个使用 伪GROW 模型的案例,那什么才是正确的 GROW 模型打开方式呢?我认为需要执行下面的四个步骤:
1、首先需要和沟通对象确认一个目标,但是这个目标必须是由对方说出来的,而不是你给他设定的,比方说通过问“你想达到什么样的成果?”。
2、其次需要厘清现状,和对方一起来看看达成这个目标的现状如何,主要有哪些困难和制约因素的,比方说问:“你现在到哪里了?”。
3、让对方穷尽自己的想象,尽可能把所有的方案选择都罗列出来,不要担心太荒谬,或者不可实现,只有方案有足够的胆子去想,才能出来一些创新性的天才点子。比如问:“你能做什么?”。
4、让对方自己选择哪个具体的行动方案,该做什么(What),何时(When),谁做(Who)以及这样做的意愿(Will),比如问“你将要做什么?”
【where】
这个方法,特别适用于那些需要激发对象自驱力才能做好的事情,比方说员工的创造的有挑战性工作,孩子的学习等。

【反面案例加工成正面的案例】
使用正确的 GROW 模型的方法,如果我作为那个前任领导,面对上述工作中的例子,会进行如下的改变:

1、我会先讲述下目前公司碰到的困境,由于收入的连年下降,导致公司目前已经处于亏损的边缘,如果下半年不能再拓展足够多的业务,则公司可能要被迫面临裁员和降薪的困境,如果想避免被裁员和降薪(Goal),对于这样的困境,作为公司骨干的各位高级经理有什么建议的?
2、既然大家也都提到了需要尽力去拓展新业务这个方法,那我们看看这件事情目前主要存在哪些障碍的(Reality)?让大家来讲比方说时间安排上,因为大家平常的审计工作就挺繁重的,那什么时候去做这个拓展工作,还有就是渠道上,新的审计业务也不会自己主动上门来,我们去哪里找这些有需求的客户的?
3、针对上述提到的一些困难点,大家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去解决这些问题的,引发大家自己提出解决的各种方法(Option)。
4、那最后,总结下今天的讨论,请大家回去之后,按照今天讨论的结果,自己给自己设定一个新业务的拓展计划(Will),然后发给我来看一下,我们每周都定期来讨论下这个计划的执行情况。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那么现在我请大家一起花2分钟的时间想想,你有没有碰到过类似的情况,你感觉你的领导给的指令让你无法忍受,完全没有考虑你的想法,都是他自己在拍脑袋,或者是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努力想劝说对方一件事儿,但是却没办法激起共鸣,对方却只是应付了事。大家想好了,看我一下。【可以考虑分下组,这样大家才能讨论起来,然后每组选个人来说下,不过需要控制下时间,还有A1+的分享需要时间】
学习者经验分享:

锋哥: 我孩子一直很喜欢玩手机,他妈妈跟他说你不要玩了,可是没啥用,他还是继续玩,觉得他妈妈太烦了。

谢谢,大家分享的案例非常好,接下来我们花2分钟的时间,请大家想想如果以后再碰到类似的情况,结合我们今天新学的 GROW 模型,具体会怎么做的,大家想好了看我一下。【A1找的谁分享,A1+也需要找这个人来分享】
学习者经验分享:

锋哥:我就想可以拉着他妈妈一起跟他聊了一次,先问他你的目标是什么?他说想以后考上好的大学。再问他那你现在的情况是怎么样的?他说好像还有点差距。然后问他有什么办法的?他说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去。最后问他打算怎么处理学习和玩手机这两件事情?他说以后每天就玩半小时手机,这样也能够不影响学习。

时间过得很快,今天我们通过这二十分钟时间的练习,大概学会了 GROW 模型这个经典的教练模型,以后再遇到需要激发对方主观能动性的场景,切记要使用GROW的四步法,放弃说教和命令,通过激发对象的觉察和责任性,让对方觉得这事做的有意思,从而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更好的把事情做好。

谢谢大家,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