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李登伟博士,小伙伴们可以叫我李博。我的三个标签是:
【每天一万字疗愈书写】每天写10000字的疗愈内容,主要是内心的感受和体会,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坚持了800多天。
【海外石油人】在非洲南苏丹,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挖石油。在辽阔的非洲大草原上进行石油钻探工作,为祖国的石油安全贡献力量。这儿黑人多,都是大高个,大长腿,平均身高1.9米。
【旅行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欣赏美景,体验风土人情。
【技能点】分组
因为是线上拆书,所有小伙伴为一组。
【技能点】设定学习目标
在对现在消极的状态不满意,想改变的时候,学习者可以区分关注圈和影响圈,把宝贵的注意力拉回到影响圈。
(备注:演练时,问一下,大家的注意拉回到影响圈了吗?)
【图书介绍】【技能点】场景法介绍图书:事件场景-提问-影响-解决
【事件场景】:
最近有个来访者,刚进入一家大型石油企业工作,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在他的生活中,关注圈的事情包括公司政策变动、国际油价变化、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工作表现领导满意不满意、同事人际关系、健康状况等。这些都是他关心和关注的事物,但并不是所有都能直接由他掌控。比如公司政策变动、国际油价变化、领导满意不满意等,这些超出他能力范围的问题,让他感到无力和沮丧。
【提问】:
开始反思自己的处境,问自己:“我应该关注哪些事情?哪些事情是我能够影响和改变的?该如何扩大自己的影响圈呢?”
【影响】:
如果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了关注圈中那些无法改变的事情上,耗费了时间和精力,但没有取得好的效果,还很焦虑和沮丧,就像一只苍蝇趴在窗户上,前途一片光明,但就是找不到出路。
【解决】:
于是,我给他推荐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书中积极主动的部分提到的关注圈和影响圈的概念让他眼前一亮。之前被各种外在因素所牵绊,而忽略了真正能够影响和改变的事情。比如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改善人际关系等实际行动。
R 原文片段
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Circle of Concern),以区别于自已没有兴趣或不愿理会的事物。
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个圈,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
只要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圈,就等于是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
我看大家都看完了原文片段,下面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个拆页的解读。
What:
这个拆页介绍了两个概念,一是关注圈,二是影响圈。关注圈,是指我们所关注的所有事物,主要是区别我们没有兴趣或不愿理会的事物。所谓影响圈,是指我们有能力、主动地、专注自己的事情。
why:
如果没有区分,把精力“全神贯注”地放在关注的事情上,又控制不了,容易让人变得焦虑、沮丧等负面情绪。就像一只苍蝇趴在窗户上,前途一片光明,但就是找不到出路。
讲解概念
那如何区分“关注圈”和“影响圈”呢?关注圈包含影响圈,关注圈和影响圈的共同点,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界限在于我们是否有能力、主动地、专注做自己的事情。如果发现我们在关注圈,就要警惕,把宝贵的注意力拉回到影响圈。这就是俗话说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在那个池塘边上,我看到好多鱼在游来游去,这都是我想要的,但是呢?我又抓不住,这个时候退而结网是什么?我回来做我自己能够做的一个事情去结网,结了网之后干什么呢?那肯定是再来去捕鱼,接下来用几个案例来共同的去讲解一下这个影响圈和关注圈。
举例辨析概念:
【案例1】
我们来看一下下面例子:
背景:一位女士,入职金融行业2年,岗位是风险控制。
A:(反例)关注金融行业趋势、政策法规的变化。订阅了相关的行业资讯和报告。这是关注圈,还是影响圈?
学习者答:关注圈
因为行业趋势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
B:(反例)经常被指派一些基础且重复性的工作,很琐碎,不想干,觉得烦躁。这是关注圈,还是影响圈?
学习者答:关注圈
基础且重复性有能力干吗?有,但是被动的。所以是关注圈。
C:(反例)有能力并且主动,但却经常不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总是被各种琐碎的事情干扰,比如经常办公室八卦,过度关注其他部门的动态。这是关注圈,还是影响圈?
学习者答:关注圈
D(正例):非常注重个人能力的提升。定期参加行业内的培训和研讨会,学习最新的管理理念和技能。同时,注重自我反思和总结,不断优化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决策过程。这是关注圈,还是影响圈?
答:影响圈
How
1.列清单。把自己关注的事情都列出来。
2.做区分
1)看能力,有能力改变,还是没有能力改变?
2)看心态,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3)看焦点,是专心做自己的事,还是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
3. 做选择。如果我们在关注圈,就要警惕,把注意力拉回到影响圈。如果我们在影响圈,就继续聚焦。
【预防异议】
可能有的小伙伴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所关注的事情肯定是与我们想了解的,是不是一点都不去看呢?我们所说的聚焦影响圈,并不意味着完全忽略关注圈,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等因素,区分主次,量力而行。
【匹配自己的案例】
好的,以下是一个职场的案例,它将展示列清单、做区分和做选择的过程:
几年前,我从北京调到非洲的项目公司。那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社会动荡,治安不好,各种流行病盛行。我去的时候心里面其实还是有点打鼓的,公司把我派到那儿去,心里面有些迷茫。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怎么走?这时候我就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步,列清单,自己关注的事情有:提升石油专业技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争取晋升专家机会、治安状况不好、流行病多等。
第二步、做区分。
看能力:分析哪些事情是自己有能力改变的。比如通过参加油田实际工作,提升石油专业技能,积极与同事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等;可以提前打黄热病、霍乱等疫苗。哪些事情是暂时无法能力改变的,比如公司专家的晋升机制、治安状况差、流行病多。
看心态:在心态方面,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提升石油专业技能,进一步具备专家的水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主动要的,是积极的,在艰苦地方锻炼自己的能力,并且薪酬待遇也很好。治安状况不好,就少出驻地大院的门,注意蚊虫的消杀动作,挂蚊帐等,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抵抗力。
看焦点,专注于做自己的事情。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通过向总部的汇报,积极展示自己的价值。不过分关注团队其他人的弱点或当地社会治安差等问题。
第三步、做选择。意识到如果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关注圈,这时要把自己注意力拉回到影响圈。比如提升石油专业技能,积极与同事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等。
目前我们项目的同事关系处的非常好。我的专业能力也在汇报时,得到总部首席专家的肯定。
【适用边界】
关注影响圈,可以让我们变成积极心态的人。如果我们是对现在消极的状态不满意,想改变的话,就可以用今天介绍方法。可以用于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提升个人能力,改善人际关系,管理时间和压力等。
【技能点】【A2】教学习者编剧本。
接下来,请大家应用一下今天学到的影响圈和关注圈区分的步骤,编一个小剧本小故事。
具体要求: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要有对话。
设想一下,在未来的一周/一个月内,你可能会遇到关于关注圈和影响圈的情景呢?我们列个清单出来,再采用问答的方式编一个小剧本。大家可以用问答的形式来写一下,我自己关注的哪些事情,哪些事情在我的影响圈内,哪些事情在我的关注圈之内,我下一步如何把自己的注意力拉回来。现场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来编一个小剧本,之后会请1位小伙伴来和我们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逐字稿):
学习者乐辉分享
刚才李博讲了他在职业上的案例,我也参考接下来的工作来看图说话,我现在负责湖南观心心理在长沙整个的市场运营。目前在开拓市场阶段,业务不是非常理想,前段时间我也比较迷茫,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这样将注意力拉回影响圈。
1、列清单,我关注的事情有专业技能、管理能力、自我成长以及市场开拓能力。
2、作区分
(1)看能力:有能力改变的
专业技能部分,要积极的去听课和学习技能,然后全身心的去体验产品。
管理能力部分,我可以跟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良好的沟通。
自我成长部分,就是有一个剥离出来,及时觉察,让自己的心稳下来。
市场开拓部分,我觉得要放平心态,让自然呈现。
(2)看心态:
从专业技能的打磨这个部分一直都是我想要进一步去提升的。
自己也会觉得在这个领域希望能够真正的言行一致,真的是以身践行的、优秀的人。
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我这个阶段想要要的,对于管理来说,不管是基于家庭也好,还是个人也好,它会激发我如何去引领和激发他人,所以我觉得关系本身就是引领的一个部分。
自我成长:这是一生的功课,他也是我想要的目标,借势练心。借假修真,我觉得这些都是要的,专注的做自己的事情,
投入时间的话,在车上,早上起来,只要有一点空闲的时间,我都在用于专业技能的学习,更深入的去了解。
其次的话呢,我觉得我要做一个真实的人,不要去端着,或者是装,我不行就不行,我觉得作为一个团队领导者,你也可以呈现你真实的部分,因为大家都在成长的路上。所以不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另外的话多一些正面的肯定和暗示,当自己的恐惧、忐忑不安、对自我怀疑的时候,及时的去看到并且去流动和清理,重新回到稳定的状态。不要去被负面的情绪卷入,去限制在里边,能够快速的处理,跟它保持一定的距离。
对于超出个人能力的范围的事情,我觉得在这些部分稳定下来再谈市场开拓,所以我可以把这一部分放在时间轴的后面。
3、做选择
时刻关注自己的焦点在哪里,如果在关注圈,就要警惕,把注意力拉回到影响圈。如果我们在影响圈,就继续聚焦。
我的影响圈就是:自我成长,每天都会花时间去做自我成长和专业技能提升。如果在做自我成长,就继续聚焦。
如果发现自己情绪不好,或者发现关注到外界一些控制不了的事情,就把自己拉回来,拉回到影响圈。
结果:
拆书家:如果达到这样的话,你觉得你的注意力有多少可能会是直接拉到影响圈的,零到十分,现在是几分,未来如果做到这些的话会是几分?
乐辉:现在六分吧,未来可以做到八分,80%都可以把自己拉回到影响圈。
结尾:
特别棒!谢谢乐辉的分享!
面对未知的未来,我们可能有很多关注的点或者事情,这些事情有的时候能控制,有的只是担心,我们需要去把它用两个框子装起来,一个是关注圈,一个是影响圈,如果说我们把时间和和精力过多的放在关注圈,需要把注意力拉回到影响圈,就像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去做我们影响圈内的事情,做我们想做、有能力的事情,积极主动的去做,这样我们自己的成长会更快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