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20240911 拆书帮智行分舵NO.251如何让他人抓狂状态冷静下来&如何积极倾听&如何表达愤怒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重复三句话迅速让他人从“抓狂”状态冷静下来

开场:

大家好,我叫Vicky。我的三个标签是:两个孩子的宝妈;家庭教育学习者和推广人;读书会主理人。

接下来的活动会涉及到分组讨论,我需要两两为一组。

大家面对孩子、爱人情绪失控的时候,有没有束手无策的时候?甚至会害怕这种场面,因为说啥做啥都不对。

那我们今天可以学习到一个无副作用的情绪降温法。

这个拆页来源于《正面管教》这本书。

F(特征):《正面管教》这本书的作者是简.尼尔森博士,她是一名杰出的心理学家,也是经验丰富的教育家。这本书为父母、学校老师提供了一套不惩罚也不骄纵孩子的教养方式。

A(优势):正面管教是以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和儿童心理学家德雷克斯的理论为基础,出版至今已有四十多年,豆瓣评分目前高居8.8分。这本书风靡全球十多个国家,全球销量超过600万册。跟其他育儿书籍比较,这本书介绍了很多实用的工具并提供许多真实的案例作为参考,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行之有效操作性很强的教养方法。

B1:本书说明骄纵和惩罚的养育方式,长期以往是无效的而且有可能会养育出无社会责任感没有合作意识的孩子。而《正面管教》带给大家的是不骄纵不惩罚的养育方式,运用和善而坚定的方法养育出来的孩子将具备良好的品格以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

B2:孩子在失去理智进入情绪不可控的状态时,拆页的方法会让大家通过鼓励的方式尝试让孩子拿回理智。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经有一位父亲对4岁的孩子总是发脾气而感到束手无策,于是,他向著名的布拉德伯里博士求教。博士在与这位父亲谈了一会儿之后,他确定孩子之所以犯错,是在寻求权力。

于是,他建议:“你为什么不请儿子给你一个拥抱呢?”。这位父亲被这个建议搞糊涂了。他回答说:“那不是在强化他的不当行为吗?”布拉德伯里博士说:“不会。你愿意试一试并且在下周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吗?”这位父亲疑虑重重地同意了。

第二周,他跟博士分享到,当儿子又一次发脾气时,爸爸蹲下来看着儿子的眼晴,说:“我需要一个你的拥抱。”

在大声抽泣的间隙,儿子问:“什么?”

爸爸重复道:“我需要你给我一个拥抱。”

儿子还在抽泣着,但还是难以置信地问:“现在?”爸爸说:“是的,现在。”

儿子停止了抽泣,不情愿地说着:“哦,好吧。”

僵硬地给了爸爸一个拥抱。

但是,仅仅几秒钟之后,他就融化在了爸爸的怀抱中。他们拥抱了几秒钟之后,爸爸说:“谢谢。我真的需要一个拥抱。”儿子有点哽咽地说:“我也是。”

孩子感觉好才会做得更好,你也是这样。拥抱帮助我们感觉好起来

大家阅读好之后就抬头示意一下我。好的,没有读完的话也没有关系,待会的环节会给大家做详细的讲解。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技能点:WHAT

这是情绪降温法,家长通过“一吞、二静、三求”这个方法来帮助孩子从负面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技能点:WHY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失控行为呢?背后隐含的意思是“我很差劲”“我很无助”。而家长应对这些行为的方式可能是讲道理,提要求,冷处理,那这些都不是孩子当下需要的。所以这些回应方式都可能是火上浇油。那使用拆页的方法,可以让孩子在情绪比较激动的情况下感受到积极正面的意义,赋予孩子走出来的力量,让孩子改变当下的行为。

技能点:HOW

关键字:一吞、二静、三求

第一步:一口吞,不要求

面临挑战行为时,家长要克制自己不讲道理,不提要求,即使话到嘴边也要吞回去。

第二步:两步走,要平静。

家长可以通过深呼吸、喝口水,让自己平静下来,也可以尝试其他让自己平静的方法。

第三步:三句话,求拥抱。(重点)

平静地表达:“我需要你的拥抱”。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继续表达:“我需要你的拥抱。”激发孩子内心的贡献感,传递给孩子关注和爱心,在这一步可能还是没有回应。

最后就表达:“我需要你的拥抱。如果你现在不愿意,我可以等会再来。”紧接着家长就离开现场。这样做是给孩子尊重和理解,孩子之前的情绪在沸点,即使家长的表达就如同冰块,那降温也需要时间。

接下来我用一个自己的反面例子来看这个方法的使用。

【反例】:去年我跟我侄子在一个景区游玩,那天有点热,侄子特别想吃雪糕,他就想去买旁边的小孩吃的那种,结果找了景区好多个档口都说那种雪糕卖完了。他听了之后直接哇哇大哭,一直大喊大叫:“我就要吃那种,我就要,我就要。”我当时都惊呆了,一个九岁的男孩子为了一个雪糕当众崩溃,我就各种劝说,之后就威胁他再这样啥都不给。结果他直接坐地上,哭的更厉害了。我看不下去了就直接走人,他看到我走就起身拉住我不给走。两人在那僵持了半天。

【反思】:那使用拆页的方法我可以这么做的:

我把劝说和道理都吞回肚子去。大口喝手中的水,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我也知道在这个时候没法好好说话。于是我就跟他表达:“我需要一个拥抱”。他可能会感觉诧异。再来我跟说:“我需要一个拥抱。”他可能还不搭理我,但我已经在传递我的善意了,相信他也能接收到。最后我会跟他说:“我需要一个拥抱。”看他没有回应,我继续说:“如果你现在不愿意,我等会再来。”给他一点时间和空间去平复心情。之后再去探讨雪糕的问题。

技能点:WHERE

【适用边界】

这个方法的适用对象是:孩子、亲人以及关系不错的朋友。适用场景就是这些人出现情绪崩溃的时候。而对于这些人情绪崩溃边缘已经造成个人或他人安全的场景,这个方法也不适用。

【不适用边界】

另外商务关系或者不够紧密的关系,这个方法不适用。

【预防异议】

这个方法一定对孩子奏效吗?

这个方法肯定会让孩子感觉良好,但不一定每次都能够让孩子立即从糟糕的情绪中立马恢复平静,这个要看孩子的情绪处理能力如何。

因为这个方法看起来是家长在帮助孩子,其实家长也只是在孩子高温的情绪沸水中,浇了一盆冷水,之后都是靠孩子自己慢慢冷却下来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技能点:A3促动参与

【情景设置】:假设你有一个十岁的儿子小明,前段时间被老师批评了多次作业写的不认真要重写,因此近一个礼拜天天都被老师批评又要在课下重写作业,睡眠也受到了影响,内心非常憋屈。周末,爸爸/妈妈带着孩子来到餐厅吃饭,给儿子点了一份套餐。当热柠檬茶被端上桌时,儿子就爆发:“你怎么回事,明明知道我喜欢冷的,你偏要给我点热的。”直接把筷子丢地上,一直重复这句话:“你就是故意的。”

假设你就是爸爸和妈妈,你听到孩子这么说,也不耐烦,正想制止他这种无理取闹的行为。

但你刚学了“一吞,二静,三求”的情绪降温法,

所以你想试试用这个方法来平复孩子的情绪。

现在分好组的组员,其中一人扮演爸爸或妈妈,另外一人扮演儿子小明,小明在嗷嗷叫着“你就是故意的”。

请扮演家长的注意要演出“一口吞,不要求”以及“两步走,要平静”的表情以及动作变化。在三次说出“我需要拥抱”的时候一定要把对方当做是自己最爱的人来看,儿子小明也要把情绪演到位,最后具体要不要回应你的家长的拥抱,看你个人心情。

现在给大家4分钟的时间来演练,之后邀请一组上台来表演。

【学习者进行角色扮演】(4分钟)

【学习者案例分享】:现在邀请一组小伙伴上台来跟大家演绎这段亲子对话。(3分钟)

现场邀请学习者秦梅和飞飞上台表演,秦梅演妈妈,飞飞演儿子小明。

小明:你这么回事,我都说我不喜欢喝这个,你还要给我点。你是故意的。

他说完直接把“筷子”扔地上。

妈妈看到小明这样,忍住要说的话,深呼吸喝了口水让自己平静下来。之后半蹲下来,看着儿子:“我需要你的抱抱。”

儿子转头看了一眼妈妈,继续生气。

妈妈:“我需要你的抱抱”

儿子原本还气鼓鼓的,听到妈妈这么说,表情稍微放松了下来。

妈妈:“我需要你的抱抱。”妈妈观察了一下儿子,看他还需要一点时间,就表达:”如果你现在不愿意,我可以等会再来。”儿子听到妈妈这么说,也不再抱怨,表情看起来也自然放松许多。

结束后,作为拆书家,我问扮演儿子的飞飞“妈妈这么表达你什么感受呢?”飞飞说:“听到妈妈这么说,我一开始有点惊讶,后来也不怎么生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