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目标:在应对他人批评时,使用“否定询问法”,达到引导对方说出自己需求的效果。
学习目标:在应对他人指责时,使用“迷雾法”,达到对指责“左耳进右耳出“的效果。
学习目标的关系:相互补充的关系。如果批评或者指责你的人,是无关紧要的人或者他人所说的点,自己并不介意,也不想跟对方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太久,那就可以用“迷雾法”,如果提出批评和指责的人是生活中重要的人,你想挖掘出他人指责背后的原因,了解对方负面意见背后真正的需求所在,那就用“否定询问法”。
开场:
大家好,我是小惠,非常感谢大家来听我拆书。相信,我们今天一定能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光。在阅读拆页之前,我想问下大家,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会不会遇到一些“甜蜜的负担”呢?我,就遇到一个,这个“甜蜜的负担”来自我的妈妈。
<图书介绍>
事件:亲爱的妈妈,又在耳边喋喋不休了。“你东西怎么又乱放,都不知道整理的”“你做事速度实在是太慢了,像你这样的做事速度,如果放在工厂里面去干活,估计是要饿死的。”“洗好碗,也不知道擦擦干,这么多水。”类似念叨,还有很多很多,好像,做的每件事,妈妈都不满意;老板把你叫到办公室,披头盖脸就是一顿:“你怎么又做错了,有没有带脑子啊。”
提问:在生活中,就是会不时遇到些批评与指责,有些来自你的上司,有些来自你的朋友,还有些来自你的亲人。当遇到他们的批评与指责时,你的回应方式是什么样的呢?你是沉默不语?还是反唇相讥呢?
影响:如果你选择直接反驳或争辩,可能会引发激烈的争吵,导致关系紧张,进而产生更多的矛盾。而选择沉默不语虽然避免了当下的冲突,但长期下来,内心的压抑和不满可能会影响到双方的关系。此外,这种无声的抗争也可能导致沟通的断层,使得他人无法真正理解你的想法和感受。
解决:那我们到底可以采用怎样的方式,来应对他人的批评与指责呢?我在《强势》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通过两个具有相互补充关系拆页的学习,我们会学习到书中的两个技能,迷惑法,帮助你强势面对他人的批评和指责。否定询问法,帮助你挖掘对方否定话语背后的需求,从而找到问题的真正解决之道。
<自测题>
在阅读拆页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测量表。请仔细阅读以下描述,并按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打分。(一般1分(低分)表示不符合,6分(满分)表示完全符合)
1.在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相处时,如果对方做出了让我伤心、难过的事情,我会直接跟对方述说我的感受。
1
2
3
4
5
6
2.当朋友请求我做一件事情,如果我并不情愿,我会直接拒绝对方。
1
2
3
4
5
6
3.当买到了一件不合格产品,想退货时,我会跟对方重复讲述我的请求,直到对方给我退货为止。
1
2
3
4
5
6
<测试结果分析>
请大家把这三个题目的分数加起来,看看总分是多少。
有15分以上的小伙伴吗?
有6-15分的小伙伴吗?
有低于6分的小伙伴吗?
≥15分,说明在人际交往中,你会懂得强势表达自己。
6≤x<15分,说明在强势这条路上,我们还是有提升空间的哦。
<6分,那说明,在人际交往中,你还需要强势一点点。今天,你可要打起精神,好好听啦!
做完测量表之后,让我们进入阅读拆页环节,给大家1分钟时间阅读拆页。
<拆页>
妈妈:桑德拉。
桑迪:嗯,妈妈。
妈妈:我们都做了什么,让你这样对你爸爸发脾气?他可是病人。自从去年心脏查出有杂音,我一直都很担心他。他不会永远活着,你是知道的。
桑迪:我相信爸爸心脏出问题之后,您一直都很担心,我也知道,由于鲍勃和琼不在你们身边,你们一定觉得很孤单。不过,我这个周末不会过来(迷惑法、自我表露法和“我是一张坏唱片”法)。
妈妈:你哥和你姐只要我们说一声,就会来。我们只需要叫他们一声就行。
桑迪:是的,妈妈。他们确实陪你们陪得多,不过这个周末我不会过来的(迷惑法和“我是一张坏唱片”法)。
妈妈:这样对待你爸爸,你做得可不对啊。
桑迪:(温柔地)我什么地方做得不对呢(否定询问法)?
妈妈:他想看看你,可你不过来!
桑迪:他想看我,可我不过来,这中间哪儿不对呢(否定询问法)?
妈妈:一个好女儿,肯定会来看她爸爸的。
桑迪:我不过来看爸爸,怎么就让我成了一个坏女儿了呢?
妈妈:要是你真爱我们,你就会愿意来看我们的。
桑迪:我这个周末不过来看你们,怎么就说明我不爱你们呢(否定询问法)?
妈妈:我这一生可还从没听说过这样的事呢。
桑迪:什么事,妈妈?
妈妈:女儿顶妈妈的嘴呀。
桑迪:我跟您顶嘴,什么地方让您觉得这么奇怪呢(否定询问法)?
妈妈:你以前可从来没有这样干过。
桑迪:(不带挖苦之意)是的,以前我从来都没跟您顶过嘴,对吧(迷惑法)。
妈妈:你跟杰伊结婚后,就变了。嫁给他之前我就提醒过你,得当心才行的。
桑迪:我不明白。我得当心杰伊什么呢(否定询问法)?
妈妈:首先,他让你变了。
桑迪:是的,妈妈,他让我变了,不过我还是不明白,我变了有什么不对呢(迷惑法和否定询问法)?
妈妈:我知道,他一向都不喜欢我。而现在,他又让你在我跟他两个人之间做选择。
桑迪:我相信杰伊跟您之间是有些芥蒂,不过要是我决定周末不过来的话,那可是我的选择,不是他的(迷惑法和自我表露法)。
妈妈:我们为你操尽了心,送你上了大学,现在倒成了这样。
<拆书家讲解>
这个拆页中讲述的,是关于一位女儿如何面对妈妈的操控式批评。女儿通过提出问题,鼓励母亲讲解自己哪里做的不好的细节。
<Why>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说鼓励他人提出批评,很多人,其实很难强势面对他人的批评。面对他人的批评时,我们的惯常做法是,否认,辩解,甚至用针锋相对的方式来回应对方的批评,也可能一受到批评就发怒,就惊慌失措地逃避批评。这样做,就很容易引起误会,争端,造成双方的不愉快。
但如果我们学习拆页中的方法,用否定询问法不停地询问,我们就可以让对方更直白地表达,我们也可以更清楚对方这样表达背后的真正原因或者需求是什么。
<互动>
我想请一位小伙伴,来读一下拆页中的桑迪提问的句子。
<概念对比>
这里,桑迪提问的方式是一种叫做 “否定提问法“的提问方式。
如果我的妈妈在指责我房间东西乱放时,我非常大声且生气地说“妈,我东西哪里乱放了?”这是否定询问法吗?不是!使用否定询问法时,我们需要用一种不带情绪的、克制低调的态度。所以,把上面的话语换成 “妈,房间是有点乱哦,不过我不是很明白,如果房间乱点,会有什么影响呢?“并且,在说的时候,保持语气平静,这才叫否定询问法。
如果我通过不断亲切地提问,让我妈开始烦躁而放弃对我的操控,这是否定询问法嘛?不是,否定询问法是有一个作用,让对方BB到B无可B,但更主要的作用却是通过鼓励询问的方式,引导对方说出内心真正的需求。比如,通过提问,对方能说出类似“你的屋子若能整齐点,那我就可以在你朝南的房间里晒太阳,而不是花半天时间收拾东西给自己挪出一个坐的地方。”这样双方的需求也就很清楚的摆上桌面,就可以开诚布公地讨论折中方案了。
所以,否定询问法的两个要点是,不带情绪、克制低调的态度和通过询问鼓励对方直白表达自己需求。
<How>
最终,我们得出否定询问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当遇到他人的批评时,我们可以这样做
第一步:聆听,认真聆听批评者说的话
第二步:承认,承认对方所说的事实,或者承认可能性
第三步:鼓励,鼓励批评者详细说明“过错“的细节,或鼓励对方进一步提出批评。
讲了这么多理论,是该进入案例环节了。下面,我就跟大家分享,我用否定询问法,来应对妈妈的批评。
<案例分享>
背景:那天,我妈妈打电话过来。
妈妈:喂,女儿啊,晚饭吃过了没啊?
我:恩,老妈,已经吃过晚饭了。
妈妈:你晚饭都吃了啥啊?
我:晚上的话,就喝了点粥。
妈妈:你怎么又喝粥,一点营养都没有的。
我:偶偶,光喝粥好像是没什么营养偶。(承认事实)
妈妈:你说你,一点都不知道照顾自己。我说让你回家,跟你说了这么多次,就是不听。你怎么就不想回家呢?跟你爸一样,脾气就是这么倔。
我:嗯,是的,妈妈跟我提过很多次,让我回家的事情。我的脾气好像也是挺倔,挺固执的。(承认事实)
妈妈:那你明年还是回家来吧。
我:妈妈,你为什么希望我回家工作呢?(鼓励对方说细节)
妈妈:你在宁波的工作也没有很好,又没有周末,工资也不是很高。
我:是的,我现在的工作没有周末。好像工资也不是很高的样子。那还有其他原因吗?(鼓励对方说细节)
妈妈:在宁波工作,天天点外卖,我看你吃的一点也不健康。
我:是的,在这里工作的话,就不能吃到妈妈给我做的饭菜了。那还有其他原因吗?(鼓励对方说细节)
妈妈:还有就是我照顾不到你了呀,你说你一个女孩子,在外面,你妈我能不担心嘛。
我:偶,我明白了,原来妈妈让我回家工作的原因是,担心我一个人在外面照顾不好自己。妈妈,为什么你觉得我会照顾不好自己呢?(鼓励对方说细节)
妈妈:因为在我眼中,你一直就是个孩子。
我:妈妈,我明白了。谢谢妈妈,但其实,这也是我不想回家的原因之一。因为在你身边,我就一直会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异议预防:听了我的案例分享,可能有一些小伙伴有疑问,额,通过这么几句询问,就马上能帮助妈妈清楚认清自己指责背后的真正需求了?是不是也太快了。当然,案例是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技能,所以有做简化。在现实生活中,鼓励身边重要的人直白地表达,并不是很快就能出结果,而是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毕竟罗马是不可能在一天建成的。
<学习者根据指令,设计剧本>
在大脑中过一遍,近似于实际应用一遍。在学习了如何用否定询问法的方法面对他人指责之后,我想请每一位学习者来设计一个剧本。想一下,在未来的学习,生活,或者工作,可能会遇到哪些被指责的场景。然后,按下面的模版写一个剧本。
在编写剧本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以下两个点。
1. 这个剧本发生在未来
2. 有用场,要能把今天新学习的,否定询问法的技能用进去。
3. 要有剧本的基本框架要有,人物,情节变化(起因,经过,结果),双方的对话与动作是什么。
剧本的具体格式已经发给大家。
时间:
地点:
人物:
内容:(事件过程,含角色行为的顺序,及具体的表情动作描述)
对白:(事件中对话的具体内容)
旁白:(可选)(用来介绍背景、人物关系、人物的内心想法等)
给大家五分钟时间编写剧本,编写完后,我会请小伙伴来分享。
学习者分享:
时间:下一周
地点:与妈妈电话沟通
人物:我和妈妈
背景:11月份办婚礼,我的诉求简单,妈妈想大办
对白:
我先仔细聆听妈妈的想法,然后承认:是的,确实可以大办,我能够理解,你想大办是为了让亲朋好友知道,女儿要出嫁了,但为什么需要大办呢?
妈妈:因为你如果没有大办,会招来闲话,你家女儿婚礼怎么这个样子。
我:如果不办,可能会有一些人有闲话,那会有什么影响呢?
妈妈:会让我没面子
我:是的,可能会有一些闲话,那讲闲话又会怎么样呢?
妈妈:不会怎么样,但中国人讲究脸面,而且会对生育什么的造成一定影响
我:也许会造成一定影响,那到底是什么影响呢
妈妈:总而言之,为了我的面子问题,你的婚礼一定要大办。
好了,掌握了否定询问法后,在应对他人的批评与指责时,我们已经可以游刃有余了。但有时候,我们会遇到这样的场景,他人所说的点,自己并不介意,也不想跟对方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太久。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应该如何做呢?下面,让我们进入第二个拆页的学习。
<拆页>
批评者:我看到,你跟平常一样,又穿得邋里邋遢。
学员:说得对。我穿得跟平常一样(迷惑法)。
批评者:瞧瞧你穿的裤子,就像刚从洗衣机里偷来的,熨都没熨过!
学员:裤子有点儿皱皱巴巴,对吧(迷惑法)。
批评者:“皱皱巴巴”太轻描淡写了吧。简直是丑陋透顶。
学员:你也许说得对。裤子看上去确实有点儿不适合穿出来(迷惑法)。
批评者:再瞧瞧你的衬衫!你的品味一定不怎么样。
学员:也许是这样。我在衣着上的品味并非是我的强项(迷惑法)。
批评者:穿成这样的人,显然不会有太多长处。
学员:你说得对。我确实有很多的缺点(迷惑法)。
批评者:缺点!它们更像是缺口!你的性格,简直就是空无一物的大峡谷!
学员:你也许说得对。我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迷惑法)。
批评者:要是你连衣服都穿不好,我还真怀疑你能不能干好工作。
学员:是这样的。我可以在岗位上改进我的工作(迷惑法)。
批评者:而你很可能还每周都领着薪水,剥削你那可怜的老板,一点儿也不内疚。
学员:你说得对。我一点儿也不感到内疚(迷惑法)。
批评者:这是什么话。你应当感到内疚才是!
学员:你也许说得对。我可以感觉内疚一点儿的(迷惑法)。
批评者:你大概也不会好好安排你从别人那儿骗来的薪水,他们都是些辛勤工作的人,不像你那样游手好闲。
学员:你也许说得对,我可以更好地安排开支,而我也确实经常无所事事(迷惑法)。
批评者:要是你聪明一点儿,还有道德是非感的话,你可以去问问别人,买些好一点儿的衣服,这样你就不会像个叫化子了。
学员:是的,我可以问问别人,怎样才能买到更好的衣服,而且,我当然也可以变得比现在更聪明(迷惑法)。
批评者:我跟你说这些你不喜欢听的话,你看上去很紧张呀。
学员:是的,我看上去的确很紧张(迷惑法)。
批评者:你不应当感到紧张呀,我是你的朋友。
学员:是的,我不应当像现在这样紧张(迷惑法)。
批评者:大概也只有我,才会跟你说这些呢。
学员:是的,这一点你说得真对(带有讽刺重点的迷惑法)!
<拆书家讲解>
在片段中,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注意到,在括号中出现的词,迷惑法
<概念讲解>
我们需要了解下什么叫做“迷惑法”。
<互动>
我们一起来看到原文,我请一位小伙伴来帮我们读下,有标注迷惑法的这几句话。
<概念讲解>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几句话的共同特征。不管批评者说什么,学员都会对批评者的话给予认可与肯定。所以,迷惑法就是当遇到他人的批评和指责时,不用批评指责来反击,而是承认。承认他所指出的任何事实,承认可能性或者承认对方话语中的道理。
迷惑法的适用场景是:当面对无谓的,甚至是不合理的指责时,为了避免浪费口舌之争,可以使用的方法。
<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 好了,学习了迷惑法之后。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这个方法,在实际使用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给大家一分钟时间思考,然后把你想到的困难,写在纸上。1分钟过后,我请小伙伴来分享。
<明确问题>
好的,每位小伙伴都进行了分享,现在,我们需要在大家给出的困难中,选择一个大家最认同的,一起探讨,我们举手表决。
学习者选择的困难:在他人指责与批评时,无法做到不反击
<学习者确认>
好的,某某提出的()是大家最认同的困难,我再把这位小伙伴的问题重述一下,大家对这位小伙伴提出的困难,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吗?
<讨论问题本质>
好的,关于困难,我们已经了解清楚了,现在,我们需要来讨论下这个困难的本质是什么?什么叫本质,它就是这个困难存在的最关键原因,找到了困难的本质,意味着找到了解决困难的钥匙。
给大家两分钟时间,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讨论完之后,请你们来分享。
<明确问题本质>以上就是我们每个小组讨论出来的困难本质,某某,你觉得在刚小伙伴的分享中,你觉得哪个是你困难的本质呢?
本质: 内心不能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分组讨论解决方案>
现在,明确了本质之后,我们就需要讨论这个困难的解决方案了。
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该困难的解决方案,并记录,5分钟后请小伙伴们进行分享。
(这里可以分成两步:1. 先讨论出解决目标是什么,即这个问题解决到什么样子就算满意了。2. 再讨论如何行动就能达到这个目标。)
请大家分享
<讲解讨论成果>
好,某某你觉得哪个方法,最能解决你的问题呢?
恩,我们的案主觉得这个解决方案最能解决他的问题,那我们现在再让这个小组来详细讲解下步骤吧。
大家对解决方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需要这个小组来详细解释下的吗?
好,谢谢大家,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最终得出了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如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1. 把自己不完美的地方写出来
2. 给自己的不完美找正向的意义
3. 勇于承认
4. 用幽默的方式化解
5. 进行自我暗示
6. 找人练习 脱敏 找人批评自己
7. 找方式,进行情绪的宣泄
现在,通过大家的一起努力,我们终于知道运用迷惑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了。
1. 练习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2. 当他人对我们提出批评和指责时,承认就好。(承认对方批评中的事实部分,承认对方话语中的可能性,又或者是承认对方说的道理。)
<A2特定运用>
经过今天的拆书学习,相信大家已经对“迷惑法”与“否定询问法”已经有了非常深入的了解了。不过,在拆书帮,光知道理论还不够,我们需要有行动的输出。在以下两个作业中任选一个,然后,把事件的过程,用文字小结好,分享给我,期待大家的精彩作业。
1.即使你知道了应对指责的方法,但在实际生活中,面对他人指责的时候,我们的应对方式很容易陷入到老的模式之中。不妨邀请你最信任和亲密的人,一同回忆他上次指责你的场景。他可以再说相同的话,然后你来用今天学习到的方法应对。(找人陪练)
2.在三天内,找机会跟别人聊聊在面对他人指责时,我们的惯常做法是什么,并给出怎么做会更好的建议。想想,这个技能的要点在哪里。(找人分享)
<结语>
以上就是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大家能够“心平气和”地应对他人的批评与指责。最后,我想跟大家说,自己的行为由自己评判,自己行为的后果由自己负责,走自己的强势人生,让别人说去吧。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