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1. 学习目标设定
<技能点:学习目标中包含学习者要完成行为的具体内容和完成程度,现场学习设计清晰,体现了该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描述可参考句式:xxxx时候,能运用xxxx方法,(动词可观测)完成xxx效果(可衡量)
希望各位学习者在跟随我完成本次拆书后,能够清晰准确地知晓“开放性沟通四步法”的具体步骤(观测的行为),并在现场分享一个未来可能遇上的沟通场景,通过应用“开放性沟通四步法”(怎么做/澄清),做到与被沟通者交换信息、尝试与对方达成共识(界定),提升沟通的效率。
2. 介绍自己
大家好,我是安卓,很感谢大家与我一起来完成"如何做到开放性沟通,助你达成共识拿到好结果"的拆书分享。首先,先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3个标签:
今天的主持人,重启的拆书家 和 市场营销人。
第3个标签是我的职业标签,它要求我在日常工作中常常需要进行跨部门、跨团队的沟通。因此,我一直在学习沟通相关的知识,帮助自己提升沟通效率。今天给大家分享下的,就试我觉得好用的1个沟通方法——如何做到开放性沟通,达成共识拿成果。
因为今天拆解过程中,会涉及小组讨论,所以先给大家分下X组。
3. 学习场景法介绍图书
技能点:学习场景法介绍图书,能够清晰辨别出聚焦图书和学习主题的事件、提问、影响和解决4个步骤
【事件场景】
在讲解今天的拆页内容之前,想问问大家以往与他人沟通时,有没有你一腔热血对方却无动于衷的经历?
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我,经常向合作伙伴推荐项目,期待达成合作。之前我们公司上线了一部电视剧《他是谁》,亟需找媒体渠道来宣传这部剧。我立马找了几个合作方,同步项目信息,并天花乱坠的介绍了一番,以证明电视剧非常棒,和我合作绝对不亏。但没想到,对方的反馈都很平淡,总结起来就是:项目是非常好,但近期人力不足,或者工作重点不在IP合作,暂时不考虑了。最终合作没有达成,我打鸡血式的沟通并没有让我拿到成果。
【提问】
此时想问问大家,在过去的经历中你遇上了这类需要与对方达成共识的情况,你是怎么处理的呢?是像我一样自己疯狂输出?还是让对方先说?又或者,你和沟通对象各说各的,实际上没有真正知悉对方真实的关注点是什么。
【影响】
其实,遇上此类情况,如果我们依旧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各说各话,只能是无效沟通,对推动事务进程毫无帮助。
【解决】
如果你在沟通时有类似的困扰,那请一定注意听我接下来的分享:如何做到开放性沟通,助你达成共识拿到好结果。
本次分享的内容来自《沟通的方法》这本书,它是由得到APP的联合创始人、现任CEO脱不花女士撰写。拆解的片段选自书中——沟通中的开放性这一章,通过讲解“开放性沟通四步法”,帮助你在实现输出自己信息的同时,也能获取对方信息,从而扩大双方的共识,实现有效沟通。
4.1 R便签 原文(2分钟)
技能点:实用类或理论类图书 + 拆页内容未超过2页 + 原页拆页【R】为why或者what的内容,或原书一个完整的案例
现在让我们先看一下原文片段,大家可以先完整地阅读一遍拆页内容。如果读完了的小伙伴可以抬头给我示意。
注意:只需要阅读第一页原文片段,后续内容目前不用阅读。
————————————————————分割线—————————————————
页码:P52-53
让自己在沟通中保持开放性,不是要展现“我愿意听大家意见”的姿态,而是真正地把对方的意见吸纳进来。所以,评判一个人开放性的高低,最简单的检验标准就是他有没有从沟通对象那里拿到新的信息,能不能因此输岀一个更好的结果。
开放性不只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我举个真实例子。某一次,我们使用一家公司的产品,对方的产品经理很快联系到罗胖,问他:“罗老师,看到你们用我们的产品很开心。希望您从用户角度给我们提提建议。”看起来是不是很有开放性?而且,对方专门来做回访,显示出足够的重视。罗胖当然也很高兴,于是就提了产品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
提完第一个建议后,对方产品经理说:“哦?这个功能我们已经上线了,您没发现吗?”罗胖又提了第二个。结果对方又说:“这个问题不应该啊,可能是你们在使用的时候操作错了。”
虽然事实可能的确是我们同事在操作过程中出错了,但这么两轮下来,请问,罗胖还会提第三个建议吗?对这个产品经理来说,他不辞辛苦地跟用户收集建议,拿到新的信息了吗?没有。之后他能产出一款更好的产品吗?也不能。
这就是典型的“假开放”。
4.2 I 拆页讲解
我看部分小伙伴已经读完了原文,没有读完的小伙伴也不用担心,接下来我会对片段中的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What】+【概念辨析/定义】- 技能点:技能点:强化讲解概念的能力,通过举例和对比帮助学习者明确适用边界条件与关键点。以下2点,达到其一即可
原文片段提出了一个概念:开放性沟通。那什么是开放性沟通呢?就是在沟通中双方能持续交换获得新的信息,从而达成更多的共识。现在给大家几个情景,请大家来判断下该情境中的做法是否是开放性沟通?
【提问】你手下新来的实习生严重拖延了某个任务的进度,而且全程没有和你沟通。作为她的上级,你对她说:没完成任务还不同步是职场大忌,严厉告诉她后果,督促或者带着她赶紧做完。 请问这是开放性的沟通吗?
【学习者反馈】不是
【解释/强化概念】对,在这次沟通中,根本没有给对方说话的机会,没得到对方的信息,所以不是开放性沟通。
【提问】同样的场景,让她解释没完成任务的原因。接着自己在心里评估一下,如果她不适合,就换其他人接替她的工作。请问这是开放性的沟通吗?
【学习者反馈】不是
【解释/强化概念】这里虽然让对方解释了原因,但自己并没有反馈,而以个人单方面的判断,来决定对方是否适合这个工作。形式上与对方沟通了,而本质是在质问、指责对方,是典型的“假开放”。
【提问】还是刚才的场景,你先反馈发现任务进度延期的现状,再询问她遇到了什么困难,然后根据她的反馈针对性地商量解决办法,最后再问问她对解决方案还有没有困难。请问这次是开放性的沟通吗?
【学习者反馈】是
【解释/强化概念】对的,这次的沟通是以“获取对方信息”为起点,先询问了对方的困难,再同步建议给对方,最后又问了对方还有没有困难。一步步获取对方的新信息,并及时反馈自己的建议。
因此可以总结出,开放性沟通就是——在沟通中双方都能持续交换获得新的信息,从而达成更多的共识。
基于此定义,开放性沟通有以下3点特点:
1、拿信息:从沟通对象那拿到新的信息,减少自己的盲区;
2、给反馈:基于拿到的新信息,向对方提供反馈;
3、有共识:基于持续的信息交换,能达成共识。
【Why (使用该方法能带来什么好处】
(好处)因此开放性的沟通,一方面帮助我们从对方那拿到新的信息,消除自己的盲区,另一方面也能获取对方的信任,易于与对方扩大共识的空间,达成好的沟通结果。(坏处)如果在沟通中无法保持开放性,很容易在沟通中激发冲突,或者无法有效调动对方意愿,导致沟通失败。
【How(方法的做法、具体步骤)】- 技能点:拆书家给出了与学习目标相关的具体行动建议或具体步骤
那要如何做到开放性的沟通呢?有以下4个步骤:
第一步,明确沟通的目标。确认发起沟通目的是什么,比如有哪些事情是自己想知道的,这在沟通开始前就要想清楚。
第二步,说出自己的已知。把自己已经知道的信息,先同步出来,减少对方的盲区,同时建立信任。
第三步,探寻对方的已知。用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对方多说信息,并给到自己的反馈,减少双方的盲区。如刚才实习生的例子,询问对方遇到了什么困难?
第四步,整合信息得共识。通过前2步说出自己的已知及探寻对方的已知,已经减少了双方的盲区,为达成共识奠定了基础。此时,可通过整合双方交换的新信息,提出自己的解法获取对方认同,或者认可对方的方案,达成共识。但如果此时仍无法达成共识,说明沟通双方依旧存在比较大的盲区,需继续进行信息交换。如刚才的情景,通过了解实习生的难点、给到对方解决建议,并获取实习生对建议的反馈,最终双方共识了调整方案。
【举例】- 有举例子
此时回到原文片段中的例子,如果运用上“开放性沟通四步法”,产品经理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步,明确沟通的目标:产品经理先明确——沟通的目的是希望获取用户对产品的反馈。
第二步,说出自己的已知:找到罗胖,说了解到罗胖在使用自己的产品。
第三步,探寻对方的已知:请求罗胖从用户角度提意见。需持续用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对方多说信息。比如知晓罗胖的第一个意见“觉得产品缺失某个功能”后,产品经理可以说“其实这个功能是有的,但看起来不好用,您这样的客户都没有发现。您可以从用户角度回忆下,当时为了找到这个功能做了哪些动作吗?”引导罗胖给出新的信息,而不是指责对方没发现产品的功能,用负面反馈打击罗胖沟通的积极性,关闭了沟通的通道。
第四步,整合信息得共识。产品经理通过持续的信息交换,充分了解罗胖的建议并反馈自己的想法,达成共识,确认产品的优化方向。
【Where(该方法的适用情景,适用边界)】【看时间是否来得及】
从刚才分享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开放性沟通四步法”适用于需要实现双方达成共识的沟通场景,如和领导同事沟通解决方案、与家人确认家务分配等。但注意此方法并不适用于亲友间情绪发泄、或者无需获得共识的场景。
4.3 A2环节
技能点:催化学习者应用 + 教学习者编剧本,指向未来可能发生的情景
<【A2】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指令,设计出一个包含人物角色、有起因经过结果、有对话的故事>
通过我刚才的分享,相信大家已经明确了什么是 “开放性沟通”,并且已经了解了“开放性沟通四步法”。那接下来,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开放性沟通四步法”,让我们来尝试编写一个小剧本。
设想一下,在未来的一周或一个月里,你可能会遇到的一个需要与对方达成共识的沟通场景:
比如,下周三你需要和领导沟通项目的解决方案;
又比如,你爱人想让孩子上补习班,而你不想给孩子增加额外的学习负担,你俩要沟通一下。
又比如,你想来参加拆书活动,但家人觉得你周末不陪伴家人还要出去,你俩要沟通一下。
请基于这个未来你可能会遇上的场景,编写一个小剧本。编写剧本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开放性沟通四步法”,帮助你持续与对方交换信息,并与对方达成共识。同时,小剧本里需要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并至少要有两个人物角色,角色之间要有对话。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个框架模板,来辅助大家编写(见下图)。
大家可以先在组内分享下可能遇到的场景,然后小组讨论一起编写出这个剧本。4分钟之后,我邀请伙伴来跟大家分享。
好,讨论时间很快就结束了,哪位小伙伴愿意来分享他的剧本。
学习者:文娟
时间:周六(当天)晚上
地点:家里
人物:文娟 + 文娟的儿子
起因:文娟的儿子作文没有完成,但又再拖延。文娟想缓急孩子焦虑的情绪,并推动孩子行动起来(明确沟通的目标)
经过:文娟
文娟说:明天就要开学了,作业还没有完成,现在应该写作业了(说出自己的已知)
孩子说:这作业怎么写呀,我不会写!
文娟说:我看见你很着急的样子,是因为没有完成作业,对吗?(说出自己的已知)
孩子说:废话,当然了。这作业怎么写呀,我不会写!
文娟说:那你以前有过类似的作文,你有成功完成,你还记得当时是怎么完成的吗?(探索对方的已知,用开放性问题进行引导)
孩子说:那就是之前关于大龙的文章,但已经写过一次了,我不想抄袭再写一次。
文娟说:那如果参考这篇文章的结构,再写一些别的事情,觉得有什么事情可以写吗?(探索对方的已知,用开放性问题进行引导)
孩子说:这次作文的主题要有趣,我想不到有什么有趣的事情。
文娟说:那暑假在姥姥家,你和姥姥一起做烤冷面。当时你连说明书都没看,就把烤冷面完成了。这件事情对你来说是有趣的事情嘛?(说出自己的已知 + 持续探索对方的已知,进行信息交换)
孩子说:哦,这个是有意思的。
文娟说:好的,那我们可以基于这件事开始写作文了呗~(整合信息得共识)
结果:
与孩子共识了可以启动的文章撰写方向,推动孩子开始写作文。
5. 总结收尾(1分钟以内)
那么今天的分享就全部结束了,感谢大家的聆听陪伴~如果有不明确的地方,等活动结束之后,欢迎小窗戳我交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