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爆款文案》 所属活动: 申活拆书-线下过级拆@白领驿家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爆款文案写作

开场:

大家好,欢迎参与到我的升级拆。小伙伴儿们还记得一开始破冰环节我的自我介绍吗?我表面上可能是在说我在拆书帮的名字有点儿调整,但其实也是想表达,我对身边人的在意,对享受生活的追求。不过,我特别好奇,这样的自我介绍,留给大家的感受是什么呢?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MTV法则,是关于如何更好介绍自己的。
为了加深了解,咱们今天就请随机坐在一起的同桌作为一组,参与到后面的活动哈,谢谢。

今天我选的拆页是来自于《爆款写作课》这本书。这是一本关于媒体写作的书,也是一本关于如何引起注意力、创建共鸣、产生价值的致用类图书。作者弗兰克,35岁辞职转型做内容创业,创办下笔有财,年入百万。
新媒体文章如何成为爆款呢?是偶然还是必然?如何能够隔着屏幕与读者有效对话?这本书主张把读者当成朋友,认为一个人会说话就会写作,新媒体写作是和用户心智作斗争。读完这本书,大家会发现爆文都有迹可循——以价值为内核,用情绪做外衣!这本书就介绍了爆文构成元素,以及从选题立意到成文变现的技巧和心法。
--接下来,请大家花1分钟阅读来自这本书的拆页——MTV法则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摘自《爆款写作课》
梳理出自己的成就事件,用最短的时间简单清晰地介绍出来,节约对方的时间。
但是,这并不一定能和对方连接,最多让对方觉得很牛,发出“哇”之后,可能就没有然后了。
这里我要向你介绍一个做自我介绍的工具,MTV法则。
M是英文单词Me的缩写,意思是你是谁?
T是英文单词Thing的缩写,意思是你做过什么成就事件?
V是单词Value的缩写,意思是你能提供什么价值?
这样,是让对方一目了然知道自己是谁、能做什么、能够提供什么价值,相互坦诚,不用相互猜忌。
比如,一开始的制片人姐姐,她自我介绍的最后说,她可以提供以下几个话题的一对一咨询:
1.普通人如何做出属于自己的歌曲?
2.如何成功脱单,找到自己的心灵伴侣?
3.个人品牌时代,如何借鉴明星包装经验推广自己?
当她陈列一个一个具体的价值点的时候,大家就非常清楚,什么事情可以找到她协助和支持。
理财的朋友可以协助配置家庭资产;读书很厉害的朋友可以帮助提高阅读速度;跑步的朋友可以解答坚持跑步过程中的疑惑;做演讲的朋友可以提升公众演讲能力。
当我们在自我介绍中说出能力(品类和标签),说出成就事件(信任状),说出给对方提供的价值,那么对方就会连接你,选择你这个品牌。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一分钟时间到了。我先来分享下我对这个拆页的一个理解,接下来,咱们再一起做个互动和分享,可以吗?
【what】
这个片段为演讲者介绍了有助于对方在最短时间认识自己并与自己产生有效连接的自我介绍工具——MTV(Me,Thing,Value)法则。通过运用这个法则,演讲者可以结构清晰地让对方清楚自己是谁、做出过什么成就,以及可以为对方带来哪些价值。
【why】
为什么要学习这个法则呢?这个法则对做好自我介绍有什么帮助呢?大家可以再回顾一下我开场时的自我介绍。大家从AMAN的自我介绍中记住了什么?两个man字?安缦酒店?觉得我这个人其实蛮在乎自己亲人的?还有些小纠结?但是,大家觉得我清楚地介绍自己是谁了吗?未来会跟我有某种形式深入的连接吗?可能都不太会。
MTV法则就可以帮我提升刚刚的自我介绍,不仅能够让大家认识我,还可能促进咱们之间的连接。它的一个底层逻辑是“以听者为中心”而不是“以说者为中心”,毕竟大家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面对新的面孔或事物,人们更喜欢直截了当、简洁高效,直接上价值,对吧?从品牌打造和行为心理学的视角来看,我们建立个人品牌,可以从“符号系统、利益系统和意义系统”三方面来构建,对方会从“认识-认知-认同”三重心理来接受我们。我是谁,一个符号或标签,能够让大家“认识”我们是谁;关键成就这个差异化能让对方更好“认知”我们的价值;最后,为对方提供什么价值,才能真正走入对方,让对方“认同”。
那么,如果我用MTV法则来介绍自己呢?我可能会说:
我在一家国际性商学院做案例研究员,加入拆书帮呢,我希望能与更多学习赋能者深入交流,就自己平时爱看的
大家又有着怎样的体会呢?
【how】
那么,我们一起看看如何运用MTV法则吧:
首先,M(Me),亮出跟对方相关的、最显著的标签。比如,我会说,“大家好,我是AMAN,是一个兼做技术和管理的职场妈妈。我也是一个新手拆书家。”职场妈妈、兼做技术和管理,新手拆书家三个标签可能跟在座各位多多少少有些共鸣。
其次,T(Thing),介绍自己的成就事件。我会说,“我曾访谈调研了100多家企业高管并撰写成了商业案例,获了10余个全球性案例竞赛奖项,出了3本案例集和方法论书籍,带着一支博士组成的团队。”这里我会提到自己在专业方面的成绩,包括数量和质量。
最后,V(Value),点明能够为对方提供的价值,创建连接。比如,我会说,“我经常关注育儿类、管理类和成长发展相关的书籍,希望与大家共学、共鸣与共创,传递能量,启迪智慧。另外,如果各位在平时写报告或PPT时需要引用一些企业案例或数据,可以来找我,我能给予支持或建议。
【where】
可以说,MTV自我介绍法使用范围特别广,适用于我们日常生活工作的几乎所有场景,尤其是适合有新面孔在场,希望提升个人品牌认可度、欢迎更多互动的场合。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今天活动开始时,以及此前某次活动中的自我介绍。和同桌,也就是我们的小组成员讨论一下:第一,是否清晰介绍了自己,第二是否产生了共鸣,展现了价值,第三,未来会进行连接吗?请小伙伴们在小组中做个3分钟的讨论。请大家行动起来吧。
(大约3分钟)
非常好,哪位伙伴可以简短分享一下呢?
学习者经验分享:
分享1:我来分享下我们组的讨论。虽然剑娟没有听过这个课,但是我抓到她的一些关键点。首先,她给自己的一个标签,她是在设计院工作的,有这样一个专业背景;第二,她是一个演讲教练,也举出了自己的成就;第三,她特别善于组织羽毛球活动。我当时就想到,如果我下次想组织一次羽毛球活动,我就想到我可以找到她。
分享2:我来分享一个反面的例子,我在介绍我是谁的时候,我只是提到了我的职业,在工作中是一名律师,但很单一、很片面。所以我看到很多人讲到三个标签,其实我觉得三个标签可以从不同维度来介绍,让自己更加丰满,别人更愿意认识自己。第二,我没有介绍自己有一些结果性的东西,只是说了自己办了多少个案子,但是这个并没有特别好地说明自己的关键成就。

特别棒,其实我从刚刚大家的分享中,我就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拆书帮这个组织真的是一个学习者的社群。这个非营利的组织,让大家在一起陪伴赋能、拆为己用、反求诸己、持续精进、共同成长。对的,这就是拆书帮的价值观。这个互动和体验非常棒。【说明:TF1-2中要求介绍拆书帮,这里补充介绍下】

A2-催化应用

好的,谢谢大家分享的经验和反思。今天学习了MTV法则。那么,结合这个技能点,大家再想想,未来如果再做自己介绍,会如何行动?明天、下周或者未来的那场活动上,你会如何做自我介绍呢?
从知道到做到,目标制定的SMART原则可以帮到我们。咱们还有一点儿时间,请大家在拆页后面写下自己面向未来的行动计划,可以吗?【说明,这里的Plan B:如果有时间,请现场进行一个分享】
谢谢大家,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