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影响力》 所属活动: 无社群不拆书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物以稀为贵?错!不服来辩 学习目标: 能分辨现实生活中的短缺信息,编写一个体现人们受短缺影响剧本。

开场: 【事件场景】街上的“搬迁大减价”“跳楼价最后一天”的广告语;元旦、国庆、双11、双12等越来越多的线上线下购物节店庆;还有看到那只能定时抢却不能预定按顺序发货的小米手机,这些情景,是不是会让我们有刷爆信用卡的冲动?
【提问】这心中满溢的购物冲动真的是来自我们对商品的实际需要吗?
【影响】我们经常会疑惑,为什么自己明明没有需要,也算不上多完美的商品,当时咋不管不顾地把它搬回家了呢?甚至明明为家里一堆冲动购回的物件而后悔,下一次遇上所谓的购物良机,仍旧会再次去抢呢?是怎样的心理机制让我们趋之若鹜?如何防范能让我们避免吃更多的后悔药?
【解决】以上的现象和疑惑,都可以在《影响力》一书中找到答案,不但能帮助你避免错误信息的诱导,还可以指导你运用其中的行为学原理,获得他人的认同和顺从。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影响力》

第七章 短缺

    认识到我们对被限制的信息会加倍珍惜这一事实以后,我们就可以把短缺原理运用到非物质商品的领域,也就说消息、通讯、知识等方面去。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会意识到,要想增加一条信息的价值,并不一定要查禁它,只要让它变得稀少难得就可以了。按照短缺原理,如果我们觉得某条信息不可多得,这条信息对我们就会更有说服力。有两位心理学家,布罗克和弗朗金,创立了一种对说服力进行分析的“商品理论”,而“独家消息是最有说服力的信息”的观点就构成了他们理论的核心。

    我所知道的对布罗克和弗朗金理论的最好证明来自我的一个学生做的一个小实验。我的这个学生也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是一家牛肉进口公司的老板。他之所以回到学校,是想接受更先进的市场营销方面的培训。有一天,当我们在我的办公室里讨论了独家信息和短缺原理之后,他决定用他的销售人员做一个实验。他让销售人员给公司的客户,也就是超市和其他食品零售店的采购员打电话,要他们分别以三种方式向客户征求订货。对其中一组客户他们采用的是标准的销售方法:在订货前进行一番标准的商品介绍;对另一组客户,他们除了采用标准的销售方法外,还将未来几个月进口牛肉供应可能会短缺的消息告诉了他们;对第三组客户,他们也采用了标准的销售方法并提供了牛肉可能缺货的消息,但他们同时还告诉这些客户,这是一条独家消息,是公司从某些专门渠道得来的。因此最后一组客户不但认为牛肉供应有限,而且认为知道这个消息的人也有限,他们所面临的是一个双重的短缺状态。

    实验的结果很快就显现出来了。公司的订单如雪片般飞来,库存供不应求,所以销售人员纷纷催促老板赶快多进一些货。比较三组客户的反应就会发现,与第一组客户相比,那些得知牛肉供应即将短缺的客户的订货量要多出一倍以上,而那些听说牛肉短缺是独家消息的客户的订货量则多出5倍。显然,牛肉短缺的消息加上这条消息本身难以得到这个事实,使得牛肉短缺这条消息特别有说服力。(出于职业道德的考虑,这些消息都是真实的。进口牛肉的确会出现短缺,而且这个消息也确实是通过一个独家渠道传到公司里来的。)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以上说的是《影响力》中影响人们行为的7个原理之一:短缺,原文告诉我们,短缺信息能提升人们对相关事物的价值判定,即所谓的“物以稀为贵”,短缺信息的具体设定,主要是两个要素:

  1、确定希望对方感兴趣的事物;可以是一个物品,一项活动,也可以是一条所谓的独家信息。

  2、对该事物的数量、时间、适用地域等参数的限制。

在大家所看的片段里,有两个短缺信息,第一个短缺的是物质商品——牛肉,短缺的参数是数量,造成顾客高估牛肉的价值,开始增加了订单;第二个短缺的是非物质事物——该商品短缺的信息,短缺的参数也是传播数量,因为一个信息的价值会随着知道的人越来越多而下降,所以当顾客知道这是一个的独家信息时,该信息的价值会显得特别高,于是就迫不及待地依照信息采取行动,疯狂订购!

短缺原理的应用不但在我们的经济活动中处处可见,比如限购的小米手机、限时的特价活动、在汽车4s店隐秘流传的限牌消息等。在我们的平日生活里也时有发生,有一次,一个朋友来我家玩,看到桌子上放着的书,拿起来随手翻着,我看到就随口说:“这本书不错的,你可以看看。”他回答“嗯!”貌似不置可否,这时我补充了一句:“对了,XXX要跟我借这书,说这两天要过来拿。”没想到朋友一听,居然说“先借我吧,我看起来很快的,等看完我转交给他好了。”相当于是我的推销物品,因为数量只有一本,所以当另一名竞争者出现时,它的价值就提升了,所以这里的短缺参数就是数量

书是实物,下面我再说一个非实物的短缺,大学时认识了一位喜欢的女生,虽然能经常在学校里碰到,但约她出去玩却不太容易,第一次约她去看电影,失败;第二次约她去逛街,还是失败;第三次是临近放假,而且我的期末考试又一塌糊涂,我跟她说:下学期我很可能不回学校,想跟好朋友最后一聚。于是,成功了。现在来看,虽然我当时并不清楚什么短缺原理,但却无意中制造了一个短缺状态,这里我推销是一个交往的机会,而短缺参数的是时间

无论我们是为了避免上当,还是为了更好的推销自己,作为一名理性熟男或知性熟女,分辨短缺信息是一个必备技能,可是短缺信息的形式千变万化,仅靠被动的小心防范远远不足以让我们对短缺信息产生足够的敏感。所谓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御,为了能对熟悉掌握短缺原理,我们可以添加一些短缺信息在日常对话中,能做到,自然就能看透,相信经过几次的刻意练习,短缺信息将在我们的眼中无所遁形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在大脑中过一遍,就近似于实际中应用一遍,今天请每一位学习者来设计一个剧本,以现实生活为蓝本,比如约朋友吃饭或看电影,或向客户推荐一款产品,或诱使孩子吃饭写作业等;按下面的模版写一个剧本,

要求:对话中具有针对某一事物的一个以上的短缺信息,剧情的结果能体现短缺原理的效果或对短缺原理防范办法

具体格式如下:

  时间:

  地点:

  人物:

  内容:(事件过程,含角色行为的顺序,及具体的表情动作描述)

  对白:(事件中对话的具体内容)

  旁白:(可选)(用来介绍背景、人物关系、人物的内心想法等)

【剧本范例】

主题:含喜好、对比原理的烘焙店销售案例

时间:下午5

地点:学校附近面包店

人物:售货员小静和顾客A

内容:男生A走进面包店在食品柜里挑了一个面包,然后到柜台付钱,售货员小静一边打包一边微笑着跟A说了几句话,于是A不但另买了一盒牛奶,还冲了100元做了一张会员卡。

对白

顾客A给我包起来,多少钱?

小静:您真有眼光,这款面包是我们店里卖得最好的,不仅味道好,而且配上牛奶一起吃是经典的澳洲风味,这是今天刚到的澳洲鲜奶,要配一盒嘛?

顾客A:是嘛?这我得试试,要一盒。

小静:嗯,面包12元,牛奶20元,都放在里面了,一共32元,您有会员卡嘛?

顾客A:没有。

小静:正好今天我们有活动,做会员卡冲100送10元,冲300送30,您冲多少?

顾客A:100送10,300也才送30,那我当然冲100啦!

小静:好的,收您100元,送10元,扣掉今天的32元,还余78元,请收好。

顾客A:嗯!

小静:请慢走,欢迎下次光临!

旁白(可选)我叫小静,这是我读完《影响力》后的第三天,几个星期前的我可完全不是这样。

给大家5分钟,之后请大家来讲讲他的剧本。

学习者案例记录:(视情况安排23人发言)

学习者美含的剧本:

A:双十一打算怎么过呢?

B:一个人啊,还能怎么过呢?

A:我想跑去做菜!

B:做菜有什么好?平时家里也可以做呀

A:去部首厨房啊,难得它对外开放,平时订位都订不到,600元一个人,都排到明年了,我跟老板关系好,才有机会让我去。

B:哇!这么好的机会,那你可以带我一起去吗?

A:行啊,跟着我就OK!

 

学习者文倩的剧本:

A:这月饼好香啊!

B:你真走运,这月饼我一年只做两个月,过两天我就不做了。

A:那就给我包两个。

B:两个9元,一盒只要20,只剩一盒了,一起买了吧?

A:那就买一盒吧!

 

学习者琳琳的剧本:

时间:一天下午

地点:电话上

人物:妹妹和我

内容:妹妹要找工作,我劝她先出来玩。

对白:

我:最近在干嘛?

妹:在找工作。

我:出来玩嘛!找什么工作。

妹:没工作,没有心情玩呀!

我:工作的机会很多,但出来玩的机会很少,尤其是工作后,休长假的机会是很少的。而且刚刚好我有喜来登酒店的一个星期的免住券,还有十天就过期了,所以,出来吧!我们一起去?

 

【结语】

从刚才的学习结果来看,既然能设计出体现短缺原理的剧本,相信对大家来说,实际生活中的短缺现象肯定将无所遁形,我们的学习不为骗人,而是为了不被人骗;或者被骗,我也心甘情愿!

我们拆书帮有这么一句话,虽然我们学的是套路,但只要真情所在,所有的套路都是爱!我的带拆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