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学会用“高效能”,产能与产出的三个原则,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视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学会用“高效能”,产能与产出的三个原则,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视

开场:

学习目标:学完后,当在学习中、工作中、生活中,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想要提升或改善时(适用场景),学习者能够用“检视三步法”对行为进行检查,以区分是否达到高效能。

事件场景: 跟自己同期进来的同事升职加薪了;发现身边的小伙伴讲英语越来越溜,跟老外交流完全没障碍了;看到邻居家的孩子乖巧、懂事,还爱学习。遇到这些情景,我们是不是会心生羡慕?

提问:为什么其他人的工作、生活可以如此高效,你有想过,自己怎么样才能过上这样高效能的生活呢?(开放式提问)


影响:如果你在职业发展中没有采取有效策略,那么你可能会错失升职加薪的机会,导致职业停滞不前;如果你没有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你可能会浪费大量时间却收效甚微;在教育孩子时没有采用合适的方法,可能会让孩子感到疲惫和反感,从而失去学习的动力。低效的努力不仅会影响个人和家庭的幸福感,还可能导致对自己和他人的失望与不满。


解决:以上的现象和疑惑,都可以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找到答案,不但能帮助你避免出现这些情况,还可以让你明白导致这些情况的原因是什么,你后续又可以如何做。这本书,可以让你获得职位的提升,高超的人际沟通技能,和谐的家庭关系。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拆书原页: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P86

本书的内容都能产生高效能,因为它们基于原则,效果持久,是品德的基础,能帮助你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把握机会,不断学习,以实现螺旋向上的成长。

此外,它们以符合自然法则的思维定式为基础,我把这个自然法则称为“产能/产出平衡的原则。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关于鹅生金蛋的故事,足以说明这个常遭到违背的原则。

一个贫困的农夫,有一天在他的鹅圈里发现一个闪闪发光的金蛋。开始他以为这是个恶作剧,正准备把金蛋扔掉的时候,他转念一想决定拿去验证一下。

结果鹅蛋竟然是纯金的!农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会有这样的好运。第二天他越发怀疑,跑到鹅圈一看,还是和昨天一样。此后,他每天早上一睁眼,就去鹅圈拿金蛋。不久他就成了富翁,一切都那么不可思议。

可是财富却使他变得贪婪又急躁,已无法满足于每天一个金蛋,于是他异想天开地把鹅宰杀,想将鹅肚子里的金蛋全部取出。谁知打开一看,鹅肚子里并没有金蛋。鹅死了,再也无法得到金蛋。而毁掉这一切的,正是农民自己。

这则寓言中蕴含了一个自然法则,即效能的基本定义。许多人都用金蛋模式来看待效能,即产出越多,效能越高。而真正的效能应该包含两个要素:一是“产出”,即金蛋,二是产能,生产的资产或能力,即下金蛋的鹅。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在这个拆页中,讲述的是一个关于金蛋与鹅的故事。农夫如果要实现财富,那他需要既注重金蛋(产出),又注重下金蛋的鹅(产能),达到产出与产能的平衡。这里面有讲到两个点,产能与产出,我们先要学会区分产能与产出。产能是指:系统、机器或人能够持续产生或生产某种产品或服务的能力。产出是指:通过利用产能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或结果。

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帮助大家更好理解。

如果说,我们购买了一台豆浆机,我们想要每天早上来一杯热腾腾的豆浆(产出),那对应的产能是什么呢?运作良好的豆浆机,豆子,水,操作豆浆机的人(产能) 运作良好的豆浆机,豆子,水,操作豆浆机的人,这些产能,是生产豆浆所需要具备的条件。

如果说,希望孩子期末成绩门门优秀(产出),那对应的产能是什么呢?时间投入,精力投入,相关书籍资料,聘请优秀补习老师(产能)如果拥有这些产能,就能自然而然促进孩子拥有优秀的期末成绩。

如果说,如果你想要跟家人度过愉快的晚餐时光(产出),那对应的产能是什么呢?丰盛的菜肴,融洽的沟通与倾听。

如果说,你开了一家餐厅,你想要你店铺的客流量每天保持在一个高位(产出),那对应的产能是什么呢?高素质的员工,高品质的服务质量,良好的店铺环境,可口的菜品等(产能)。如果不具备这些,就很难创造一个高客流量。

学会区分是第一步,区分是为了更好检视是否达到高效能原则。

高效能,书中解释为:一种平衡、持久和可持续的成功。高效能原则,是一个能让人获得长远幸福的原则。当产能与产出遵循平衡性,相关性以及产能具有成长性的特点时,就能达到高效能。

如果一个人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每天拼命打三份工,每天的睡眠时间只能维持在四个小时左右。收入增加了,但身体和精神却被严重透支,最终导致健康问题和工作效率的下降。这算是实现高效能了吗?没有,因为他没有注重平衡性。

如果一个人的赚钱能力很强,但他从来不会把赚到的钱用来再投资,投资在自己身上,让自己的眼界和格局更大些,或者投资在工厂的机器设备上,让生产更快捷,或者投资在员工身上,让团队凝聚力更强些。这算实现高效能了吗?也不是,因为他没有注重成长性。

如果一个人想得到职位的晋升,所以他拼命看书,他想得到的职位是财务主管,他看的却是文学方面的书。这叫做实现高效能了吗?也不是,因为产能与产出需要有相关性。

那具体的操作步骤是怎样的呢?

第一步:明确矛盾点?

第二步:在具体场景中,区分对应的产能与产出分别是什么?

第三步:根据高效能的产能与产出的相关性、产能与产出的平衡性与产能的成长性来做检视,并采取相应调整行为。(HOW)

当我们想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的某一个方面想要提升或改善时,我们就可以采用这个操作步骤来调整。(适用场景)

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我讲的内容,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就以我这次的拆书,准备稿子为例。

案例:昨天晚上,我很是揪心,因为我要在今天拆书了,但我还没有把拆书准备页准备好。已经是晚上十点多,阵阵困意袭来,很想睡觉,但没办法,撑着吧,还没写完呢,想写又不知道从何下手,这个案例要怎么编呢?大脑一片空白,一点思绪都没有。

这时,瞄到拆页中HOW的部分,诶,这不是检验这个技能的时候嘛!

第一步:明确矛盾点 矛盾点是:我想睡觉,可我的拆书准备页还没准备好。

第二步:明确我的产能与产出是什么? 产出:完成的拆书准备页 产能:时间 相关书籍

第三步:做检视,是否达到高效能?

产出与产能的相关性:我要完成拆页准备稿的制作,我现在也在付出时间 精力做这件事,所以,相关性没问题。

产能的成长性:我想提升自己理性思考能力,我准备的拆页是这个方面的,而且教是最好的学,相信参加完这次拆书活动后,我对这个技能会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所以,成长性,没问题。

平衡性:我想要的产出:准备好的拆页,我的产能是:时间 相关书籍 一个思路清晰休息良好的我。想到这,我发现问题了,我当时的状态是,上了一天的班,已经筋疲力尽,大脑基本处于当机状态,只想好好休息,只是硬逼着自己做事情。所以,我得出结论,我的平衡性出了问题。

在意识到自己哪里出问题之后,我当即做出了调整,马上上床睡觉,明天早上活力满满的我又会回来啦。

那结果如何呢?第二天一早,我再次思考这个问题,发现,诶,思路通了。

这就是我运用这个技能的相关经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在大脑中过一遍,近似于实际应用一遍。在学习了如何实现高效能之后,请每一位学习者来设计一个剧本,在近期,对自己的工作、生活或者学习方面,是否有哪方面想要改善,或者想要提升的。可以是自己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也可以是给他人做引导的场景。按下面的模版写一个剧本。

在编写剧本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以下两个点。

1.有用场,要能把今天新学习的,实现高效能的的技能用进去。

2.要有剧本的基本框架要有,人物,情节变化(起因,经过,结果),双方的对话与动作是什么。

剧本的具体格式已经发给大家。

小伙伴分享案例:(波尔)

主题:如何打造更好的AI 写作

时间:周六下午

地点:公司

人物:我与娇娇

故事背景:娇娇是我的公司同事,她在赶一篇推文,但没有什么思路。

对白:

“波尔,今天这篇文章我是怎么都写不出来了,我好烦躁”

(矛盾点:完成不了任务,内心烦躁)

“怎么会呢?你可是我们公司的才女,经常写出优秀的文章。”

“哈哈,谢谢夸奖”

“那今天是怎么啦?”

她说,“我也不知道,现在一点思路都没有,今天就要把这篇文章完成,你说怎么办呢?”(产出:文章)

“我看你脸色有点憔悴,你最近是不是很忙呀?” (产能:询问精力是否充沛,身体是否健康)

“没有呀,前段时间加班确实有点多,但这几天,休息挺好的呀!” (产能与产出平衡性)

“如果休息好了,那现在应该才思泉涌才是啊。”

“唉,谁说不是呢。”

突然,我想到一点,“最近有多久时间没有做相关方面输入了,或者去网上看看同类的文章,看看,有什么能够借鉴的。”(相关性:相关产能的输入)

“被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前段时间一直在输入,都好久没有做输入了。” (产能的成长性)

“看来,找到问题所在了。”

“既然写不出来,我也就不强逼自己了,我去找找看相关主题的文章看看,看看有没有什么灵感。”

“恩,好嘞!”

模板

时间:

地点:

人物:

内容:(事件过程,含角色行为的顺序,及具体的表情动作描述)

对白:(事件中对话的具体内容)

旁白:(可选)(用来介绍背景、人物关系、人物的内心想法等)

结语:非常感谢小伙伴的分享。通过今天的拆书课,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当遇到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想要提升或者改善时,时时检视,做到及时调整。期待每个人都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