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七堂思维成长课(精英群体的行为习惯)(精)》 所属活动: 【郑州轩辕NO.358期】七堂思维成长课+正面管教+认知天性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积极的拒绝”+“设定边界的三个步骤”

开场:

常亚琳拆书2-4过级实录

书籍名:《七堂思维成长课》

作者:【英】 卡罗琳.韦布

主题:积极的拒绝&设定自我边界的三个步骤

【自我介绍】1分钟

各位亲爱的伙伴,大家好!我是大米,我的三个标签是:小学校长、RIA学习力导师,儿童阅读推广人。

【分组】

因为稍后会有一些需要合作学习的环节,因此我们在场的小伙伴进行一下分组,左右两边的小伙伴,各为一组。

【学习总目标】

大家在随我完成本次的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现场应用“积极的拒绝”和“设定边界的三个步骤”两个工具,发现自己的内心需求,从而成功完成拒绝,设定好自己的边界。

【图书分享】2分(到这里用时共3分)

FAB法介绍

F:这本《七堂思维成长课》作者是卡罗琳.韦布,她是麦肯锡全球1%的女性合伙人,伦敦分公司董事。为世界知名公司及政府领导人提供过咨询服务。这本书用七个章节呈现了麦肯锡内部人士推行的7个行为。

A:这本书是领导和自我提升类的畅销书,被翻译为13种语言,畅销60余个国家。被《福布斯》杂志当年推荐为阅读商业书籍之一;被《财富》杂志推荐为很好的自我提升书籍之一;国内外近20位行业人士推荐。

B:你有没有过在沟通中出现分歧却又没有较好处理的经历?这本书教你如何结交和管理人脉;你有没有过面对焦虑,无助、愤怒和自我怀疑的负面情绪?这本书告诉你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正确面对负面情绪,打造自己的高质量生活。

每个人都期待,可以把工作和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成为别人眼中的成功典范。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积极的拒绝 ”和“设定自我边界的三个步骤”。他们两个是并列的关系,都指向如何认识自己的需求和价值,保护个人空间与心理健康,从而更好的关照自己。希望我们掌握这样自我调节的工具,将自己建设的更好。

【过渡语】

接下来,我们开始一起学习今天的第一个片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学习目标1】

在跟随我完成本环节的RIA现场学习后,能够现场运用积极拒绝的方法,在对方盛情邀约,自己又没法答应的情况下,成功拒绝对方。

请大家用1-2分钟的时间看手中的第一页片段内容,完成的小伙伴请抬头示意我。

主题1:积极的拒绝2分(到这里用时共5分)

R080-081

现在想想,我们一般是如何优雅地拒绝一个请求的。我们首先说“真的很抱歉,我没办法出席会议/接手项目/完成你交代的画自画像这件事……”,听起来很礼貌,但若以发出消极信号的“真的很抱歉”开头,哪怕你满腔好意,还是会让对方高度戒备。他们的大脑马上就进入了防守模式:“你要退出!出现威胁!”在这种模式下,不像处于最佳状态时那样,人们没有精力来大方豁达地思考问题。你可能还在期待对方能理解和支持你要处理的要紧事,但人们一旦处于防守模式,你就很难获得理解。

为了更多地与处于发现模式的人交流,提高成功拒绝的概率,你应该以积极而不是消极的信号开头,比如:

热情开场。首先认可并且赞许对方的请求。

你的“是”。然后,不要以“真的很抱歉……”开场,兴高采烈地突出你正在忙的积极的要紧事,解释为什么这件事有意思、很重要或者对你意义重大。最好找一个能和你的谈话对象产生共鸣的理由。

你的“不”。解释清楚情况,表达遗憾之意,意思就是你无法答应他们的请求。

温情结尾。也许你可以在不影响自己完成真正优先事项的前提下,给个建议或提供帮助,比如引荐能帮上忙的人。最不济也可以热情祝愿对方项目成功。这是一句很重要的结束语,而我们通常都光顾着不好意思拒绝别人,而忘了说这一句。

(过渡语)好的,我看到小伙伴们都看完了拆页部分的内容,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4分(到这里用时共9分)

(问题/反例)上周,我在准备单位的工作总结,当天必须完成并提交。中午好友拿着她参加比赛的课题资料来找我,请求我帮她修改。面对她的请求,拒绝的话到嘴边也没说出口。拿出午休的一个小时帮她修改。下午因为午休时间占用和集中精力修改材料,导致下午工作效率极低,加班到深夜才完成了工作总结,而且还不是让自己太满意。

(通常做法)通常人们在面对他人请求时,总是难以拒绝,即使自己有着更重要的事情,也会不得不放下而优先完成他人的请求。

(不这么做的坏处)这样做不但会影响到自己工作的完成,影响到工作的绩效,长此以往甚至会被他人贴上“老好人”的标签,不但不会感激你,还会觉得理所当然,对个人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影响。

【HOW】:(细化行动步骤)

如何做到“积极的拒绝”呢?有这样三个步骤

1、热情开场;

①认可并且赞许对方的请求;

②兴高采烈地表达正在忙的要紧事,解释为什么有意思、很重要或意义重大;

③(找一个能和你的谈话对象产生共鸣的理由)

2、解释情况,表达遗憾:为什么无法答应他们的请求;

3、温情结尾;

①在不影响自己的前提下,给出建议或提供帮助;

②热情祝愿对方项目成功;

(反例转正例)

如果回到当时,我会用“积极的拒绝”向闺蜜表达拒绝;

小静:“老常,帮我看看我的课题,急啊明天评审。”

我:“亲爱的,你太信任我了,感谢你在这么重要的事情上想到我并需要我,我对你这个课题非常感兴趣,他刚好是我最近研究的方向。”(热情开场:认可并赞许对方的请求)我:“但你也知道,年终岁尾,我今天手里压了一个学校总结,需要在今天下午下班前交到办公室。如果不能按时交,会影响到我们单位今年的年终整体考评。(热情开场:兴高采烈的表达正在忙的要紧事,解释为什么有意义)而且,把我们单位一年以来的工作客观良好的呈现,也是为了咱们单位的社会声誉与良好形象啊,为咱们单位年终评优做准备。(找一个能和你的谈话对象产生共鸣的理由)

我:但是,为了全力去写好这份总结,我也不得不放弃这两天想做的其他事情,很遗憾,其中就包括和你一起研究这个课题。这是我感兴趣的方向,所以也很失落。(解释情况,表达遗憾:为什么无法答应他们的请求;)”

我:不过我最近一直和教务主任在做这个研究,如果你需要,我可以联系她和你一起修改。(温情结尾;在不影响自己的前提下,给出建议或提供帮助;)

我:也祝你明天课题评审顺利通过哦!(热情祝愿对方项目成功;)

【Where】:

积极的拒绝适用于工作场合,当面对超出自己能力范围或职责范围的请求时、也适用于人际关系当中,当对方的请求或提议与你的价值观、原则或利益相冲突时。

不适用于当对方提出的请求非常紧急或重要,关乎生命安全、健康紧急状况或者其他重大事务时。

【预防异议】有些小伙伴可能会说,这不麻烦吗?直接拒绝说“不行”不就完了。很多时候,直接拒绝是很伤人的,有可能会伤害到彼此关系和感情。一个完美的拒绝既能让我们收获友谊,又能让我们化解自己的矛盾,是双赢的办法。

【过渡语】

亲爱的伙伴,为了更好的掌握刚学习的技能,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开启一场回顾反思与展望之旅。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显象提问】3分(到这里用时共12分)

(激活经验)

请你回顾在近三个月中,有没有遇到过他人向你提出要求,但内心却并不想答应的情况?可能是和你不太利益相关的酒局?一次分享邀约,或者是想通过你的引荐去认识某人,或多久都不再联系的亲戚找你办事,毕业之后从未有过见面的同学的婚礼请柬……

想一想这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场景,结果。用1.5分钟时间按照刚才的分组和你小组内的伙伴进行交流。

(过渡语)

好的,接下来,我们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她们刚才的交流。请按照促学手册中第3页的建议,一句话概括即可。

【学习者分享】

爱海老师:半个月之前,当时我正在参加便签营,一个北京来的朋友,中午 11 点左右的时候,突然邀我晚上一块见面。说实在我特别想见他。我也挺喜欢他的,但是特别紧张。我可纠结,我只有把自己搞紧张。我就赶快在 6 点之前,赶快把他便签写完以后,然后骑车路上骑的可快跑去和他见面。

【回应与反馈】

这位伙伴的场景,表述清晰而准确,让我们给到她掌声。

【A1+】3分(到这里用时共15分)

(反思加工)

亲爱的伙伴,假如时光可以倒流,当学会了积极拒绝的三个步骤,再次回到刚才那个场景,面对同样的情况,你会怎样积极的拒绝呢?我们依然用2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和伙伴进行交流。具体步骤请参照促学手册第3页,学习者分享二部分的建议步骤。

好的,交流时间到,我们邀请一个小伙伴和大家分享她们刚才的交流。

【学习者分享】

爱海老师:听到你来来郑州了,特别开心,特别想见你,还带了几个孩子游学到我们郑州,大郑州还有很多好玩的。我最近哈在参加了一个学习变营,反正每天都要交作业,今天到现在作业还没交完。不打卡的话我毕业不了啊。我觉得你这个游学也很有意义,你在郑州待了好几天,是吧?那我们能那个改个时间,明天咱们再见面怎么样?我特别的羡慕你,带着孩子游学了一年啊。我也特别渴望和你交流,所以,相信你在郑州一定会带着他们收获很多。祝你们在郑州玩的开心。

【回应与反馈】

面对朋友的盛情邀约,爱海老师利用合理拒绝的三个步骤,做到了积极的拒绝,温情而美好,为他点赞!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Part2

【过渡】1分(到这里用时共16分)

刚才我们谈到了“积极的拒绝”的方法,但是,不是每个要求都能积极的处理,况且“积极的拒绝”是要使用在有价值的且有较高利害关系的事件上。因此,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个方法,帮助你提前将这些要求拦截在烦恼之外,这就是设定自我边界的三个步骤,他能帮助我们保护个人空间与心理健康。这是一组并列关系的方法,都指向通过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需求和价值,设定合理的边界与拒绝,实现更好的关照自己。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主题的学习——设定自我边界的三个步骤。

【学习目标2】在跟随我完成本环节的RIA学习之后,能够现场运用设定自我边界的三个步骤,发现自己的需求,设定自己的边界。

请大家用1-2分钟的时间看手中的片段内容,完成的小伙伴请抬头示意我。2分(到这里用时共18分)

主题2:设定自我边界的三个步骤

R083

有时候你会感觉其他人的要求从四面八方向你袭来。克里斯汀在职业生涯早期就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她是一位思维敏锐的人力资源总监,任职于一家全球性制药公司,有4个孩子,通勤时间长,工作又很繁忙。随着家庭成员不断增多,她一开始也感到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特别费力。

“我休完第三个产假回来工作后,”她回忆道(不自觉地用起了现在时态),“感觉有4年都没怎么睡觉了。因为我休假期间没人替我干活,工作进度落下了3个月,而且我工作严重超负荷。我坐在办公室里,觉得特别生气,想要分辨清楚我到底对谁生气。一开始我冲着公司发火。我生气是因为他们总让我很早就过来开会,并且很晚才能走。但我转念一想,谁是‘公司’?”就在那一刻,她说,“我顿悟了,因为我意识到我主要是生自己的气,气我没有设定边界。我任由事态失控,然后还责怪别人。但如果我自己不设定边界,谁会给我设定边界呢?”她笑着摇摇头,“莫非还想着公司会说,‘噢,克里斯汀,你刚当妈妈,真不容易,8点前别工作,不要6点后再走?’不是的,这一切都由我来定。也许本不该如此,但确实就是这么回事。”

于是,克里斯汀决定把掌控权握在自己手里。“我在笔记本上写下我设定的边界:‘我不接受8点前开会。我6点后不会加班。中午12点到13点我要坐在桌子前,我要吃午饭。我到家就处理家事,工作时就工作。”这个清单很短。“即使这么做对职业生涯不利,也不管了,我想。我不能再这么继续下去了。讽刺的是,我执行了那个边界清单后,事业反而青云直上。”她想,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那么做让我更沉着高效。另外,我当时不是高管,但我想这么做,说明我有能力担当高管,因为我知道如何管理自己。”

克里斯汀采取的一个做法就是,直接说明她什么时候有空,什么时候没有空,不会临时变动。“我使用非常清楚的语句,比如:‘我上午10点必须结束’。我这么说就够了。”她不自缚手脚,试图解释为什么她要准点离开会场。“而且无论如何,我到点就走。”

这种毫不含糊地厘清边界的方法非常有用,因为人的大脑会把模棱两可和不确定性视为威胁。与之相对,清晰明了的信息具有出乎意料的镇定作用,即使这些信息并不完全尽如人意。“我下定决心不能每天都对别人生气,”克里斯汀补充道,“我必须清楚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并且我要愿意表达出来,然后说到做到。”此后,她一路获得升迁。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8分(到这里用时共26分)

(过渡语)好的,我看到伙伴们都看完了这个拆页的内容,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

【what】

今天我们谈论的边界,来自于心理学术语,他指的是“边界感”。

百度百科这么定义“边界感”:让你的事归你,我的事归我。包含物质边界、空间边界。

边界感在人际关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不仅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也是对他人尊重的体现。

【why】

边界感是人际关系中的一道防线,保护着我们的个人空间,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促进健康的关系发展,帮助我们成为更加独立的个体。如果没有建立良好的边界感,经常将他人的需求和感受看得比自己更重要,你可能就会面对工作被动,人际关系紧张,人际冲突不断等问题,让你的生活一团糟。

【how】

如何设定自我边界呢?有这样三个步骤:

1、设定界限(我不接受的)例如:不接受8点前开会

2、设定原则(必须做到的)例如:中午12点到13点我要坐在桌子前吃午饭

3、设定时间点:什么时候有空,什么时候没空。

【意译案例】

(过渡语)为了更好的理解刚才拆页的内容,掌握方法步骤,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我自己的案例。这是我和一个朋友在聊前几年工作状态时候的一段谈话记录,我的回忆:

“我做了副校长以后。感觉有一年时间都无法喘过气来。因为我负责了单位两个口的主管工作,但其中一个部门前任主管由于工作停滞已经落下了半年以上的进度,工作量大的难以想象。晚上我经常加班到深夜,看着还有那么多的清单,眼泪不争气的一直在往下流。家里俩孩子等妈妈,而我的加班没有休止符。我静静地坐着,仔细思考原因到底出在了哪里,我究竟为什么难过。一开始我认为是单位的分工,我难过是因为我的分工太多,导致有做不完的沟通,干不完的项目。但我深入思考,谁是‘分工’?”

就在那时,“我顿悟了,我难过的主要来源是我自己,我难过是因为我没有设定边界。分工和实操之间有很大的距离,但我没有控制好哪些是我的,哪些是他们的,还怪分工太多。所以,是需要审视自己的工作并设定一个边界的时候了!”我对我自己说,“你还等着领导说,’大米,你家里还有俩孩子,别太熬着,他们的工作让他们自己完成,你只需要点拨协调就行,设定时间点,按时上下班。’根本不可能,这是你自己的事情,谁会帮你做这些决定。”

于是,我决定调整工作方法,设置自己的边界。我在笔记本上列出我的边界:“早晨8点10之前不到岗,下午18:00前我结束一天的工作不接受加班(设定界限,我不做的),中午13点到14点我要午休,(设定原则——我必须做的)在家期间我不接受电话微信咨询讨论工作。”这个边界清单简短而清晰,“即使这么做会让我的这两个部门工作低效,或者她们说我不够履职尽责,我也不在意”。我就从那以后按照这个边界清单执行,但有趣的是,她们都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在我给出的工作时间内完成任务,也让我带动了这两个部门的高效运转。从那时起,我的工作也越做越好,因为我工作期间的高效和专注,而且关注于自己管理层面的项目和创新,很快,从副校长走到了正校长的岗位。

我还采取了非常明确的做法,就是我的时间和我关注的内容,我会直接在部门会议上说出来,我什么时间有空,什么时间没空,不会因为一些原因而发生临时变动,比如我会说“我今天下午17点之前必须结束这个项目。”(设定时间点:什么时候有空,什么时候没空。)而且我会严格执行,到了这个时间点我就结束这项工作。不解释原因,到时间就不再为这个项目投入时间,他们也不会再来找我。而且,到了这个点,我就开始执行下一个清单任务。

【where】1分(到这里用时共27分)

适用于定义个人空间与隐私、为自己做时间管理、进行职业规划与发展等场景中;不适用于需要紧急救援或救助、家庭的责任与义务、社交场合的礼仪、与道德法律约束冲突的场景中。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催化应用

【过渡语】5分(到这里用时共32分)

为了大家更好的掌握设定边界感,接下来我们来做一组练习。请大家看向促学手册P5。

请大家设想一下,在未来的1个月里,你可能会遭遇到生活和工作难以平衡场景。

可能是你的同事,不分时间的各种工作电话;可能是你的同事各种蹭车;也可能是要你代买早餐、代买咖啡......;各种琐碎杂乱的事项不但影响了你的工作,还影响了你的生活;

给大家30秒钟的时间,来想一想,你的脑海里首先出现的是什么情景?

构思好了吗?接下来,请在小组内用三分钟交流讨论一下我们想到的场景。要有具体的时间地点。稍后我会请一个小伙伴来分享。

(过渡语):接下来,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下刚才再组内交流到的场景。请出倩倩小伙伴来分享。参照促学手册P5分享一的格式进行分享。

【学习者分享】

倩倩:下个月我休工休假,我不想接任何电话,我不想接任何我同事的电话,但是他们可能会给我打电话,我是不想接电话。

【拆书家点评】

好的,倩倩刚才跟我们分享了一下,他下个月可能在歇工休假的时候,可能会迎来这个同事给他打关于工作电话的这种烦恼,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场景。

(分步催化2)5分(到这里用时共37分)

刚刚大家分享了未来可能遇到生活和工作难以平衡的场景。那接下来,请大家想一想,如果刚才我们设想的情景真的发生了,你如何运用“设定自我边界三个步骤”?请大家思考1分钟,按照刚才给出的三步的流程来帮助自己,然后写在你的P5促学单(二)分享二部分。

写的时间是2分钟。

我们请倩倩分享一下(分享时间2分钟):

【学习者分享】

倩倩:

休息日我不接电话,不要找我。

平时我正常的上班,我上班时间点,比如 8 点半我上班, 5 点半下班,我正常了,我必须,我肯定是早上 8 点半去上班,晚上 5 点半下班,我这个时间我不会迟到,我也不会早退。然后当我休息日真的有什么事你们要找我的时候,请在就是 12 点到 1 点之间去找我。

【拆书家点评】

倩倩刚才在分享中,三步流程这里边都用到了,我什么时间不能干什么?我什么时间可以干什么?我的具体的时间点。非常好!使用这个自我边界的三个步骤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实现生活和工作的平衡。

【A3】促动参与

过渡语2分(到这里用时共39分)

刚才,我们尝试使用了“设定自我边界的三个步骤”,解决自己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从而实现生活与工作平衡。

接下来,为了更好的掌握这个工具,我们再做一组练习。在这里,我给大家提供一个需要设置自我边界的场景,请大家边听边思考,如何帮助李明在工作中中通过设定自我边界,调试自己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做到保护自己,尊重他人。请打开促学手册P6.

(场景设计)

在一家科技公司工作的李明,经常面临在即将下班的时候项目组通知开会,这种情况让他很困扰;下班之后,经理经常会打电话来询问原本第二天才需要汇报的工作,导致他常常加班到很晚,工作无法按照计划执行,甚至弄的周末也时常被占据;隔壁部门老张经常在午饭时间过来交流项目进度,李明感到非常疲惫。他需要有自己的私人时间,除了工作,他还有家庭,还有生活。

(小组讨论)3分(到这里用时共42分)

接下来,给到大家3分钟的时间,请小组内运用拆页技巧“设定自我边界的三个步骤”讨论一下,帮助李明厘清自己的边界,维护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好边界感,形成李明的方案。具体可以参考使用P6促学单(三)环节1。

好的,我们请出小伙伴来分享下她们的解决方案。

【学员分享方案】

爱海:第一个就是我不接受,就是不接受下班后谈工作。然后必须做到了,就是周末不工作,然后那个有时间没时间这一方面就是中午需要休息,没时间。

【评价】对,就是有时候我们去设定边境的时候可以再缓一些,再把我们的语言更加的这个柔软一些,这样的话设定出的边界会更容易被对方所接受。刚才爱海老师给大家说的其实已经很准确了,充分的表达出来了,我不接受什么,我必须做到什么,我设定的时间点是什么,我们可以再进一步的把语言温暖化、柔软化。好的,谢谢爱海老师。

(角色扮演)5分(到这里用时共47分)

有了方案,我们大致明晰了怎么帮助李明设定自己的边界了。接下来,再给到大家5分钟时间,小组内把这个方案改编成剧本演一演。具体可以使用我提供给大家促学单(三)环节2的微电影脚本设计框架。时间到了之后,邀请一个小组进行展示。

【过渡语】

好的,时间到,下面我们邀请一组伙伴来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展示方案。

【角色扮演小组展示】5分(到这里用时共52分)

项目组负责人:那个李明,你看都快 5 点了,赶紧过来一趟,咱项目组开个短会吧。

李明:噢,好,我马上过来。

项目组负责人:好,那个你先汇报一下我们这个项目的进度跟下一步的工作内容吧。

李明:行,下一最近的进度进展了,非常的顺利,下一步的工作然后依然按照原计划进行,如果有特殊情况,我会及时向领导汇报。

项目组负责人:好。(会议在晚上8点结束)

李明:领导,我能不能提一个意见?嗯,行,你说就是我们在开会的时候,因为我们这个项目一直进展的也很好,然后我们在开会的时候希望你把这个时间提前一下。我们 6 点下班,争取这个会议在 6 点之前结束,这样子也不耽误你回家的时间,也不耽误大家回家的时间,然后在平常的工作中,我们要求提高一下这个工作效率,我觉得这样做比较合适,您说呢?领导。

项目组负责人:你这个提议很好,我们以后尽量早点开会,早点结束,大家早点下班。

经理:李明在家干了,忙什么了?我刚想起来一个事,就是咱们明天还有一个汇报稿还没有写来,那个明天需要用。

李明:领导你好,我是刚开完会到家,刚刚把这个包放下,你的电话就来了。然后这个具体明天的工作我已经安排得非常的清晰了,等到明天见面只需要 5 分钟时间,我可以把它汇报清楚。明天 8: 50,我会之前我把这个工作思路给你汇报清楚,可以吗?领导。

经理:为你点赞,工作做到前面了。

隔壁老张:吃过饭了没?咱这个项目进度我给你汇报一下来。

李明:交流一下。紧张得很,你没看刚端着饭碗吗啊?交流项目可以,但是我觉得找一个更恰当的时间。嗯,是在吃饭时间,咱不谈工作,提高工作的这个幸福度。吃饭的幸福度你说行不行?

老张:嗯,行。

【拆书家点评】

好的,谢谢几位小伙伴。刚才分享的这个过程挺长的,然后每个人分享的角色,也扮演的惟妙惟肖的,大家设定好了自己的在这个过程中不接受几点开会,必须做到几点要干什么,然后并且确定好自己什么时间有空,什么时间是没空的。不要占用自己的这个下班时间,那么给大家的这种本色演出惟妙惟肖,给与掌声,谢谢。

【结束语】1分钟(到此处共用时 53分  )

远而不疏是种能力,近而不入是种智慧。健康的“边界感”+“积极的拒绝”,助力你在工作和生活中表现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