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P.E.T.父母效能训练实践篇》 所属活动: 拆书帮南昌分舵第39次线下学习活动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用“我信息”来表达自我 学习目标: 学习者在他人做出影响到自己需要的行为时,用“我信息”来表达

开场: 大家好,我叫向军。我今天要拆解的书籍是《PET父母效能训练实践篇》。

F 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这本书的作者是托马斯·戈登博士,美国著名的心理学专家,曾经担任过美国白宫的儿童问题顾问,1997到99年连续3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
这本书讲述了父母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主要介绍了两大原则(不一致原则、问题归属原则)和三大技巧(积极倾听、我信息、没有输家冲突解决法)。

A 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这本书是家庭教育类图书中非常畅销的一本,理论来自人本主义心理学,很多亲子教育专家都推荐这本书,书中有大量的案例分析、详细的指导建议,以及对之前参加过父母效能训练课程的家长的回访。

B 利益(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利益,用于引发兴趣)
这本书能够帮助父母有效地解决在亲子沟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改善亲子关系,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指导父母实现良好亲子沟通的实践手册。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PET父母效能训练实践篇》P23、P24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绊脚石指的是当孩子们处在问题区——也就是当孩子们有负面情绪、需求未被满足时,父母们典型的12种回应方式。
这里体现了人际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准则:当一个人有负面情绪时,别人的分析、说教、指导或者安慰,几乎都帮不上忙。
这个时候有一个非常实用的技巧,就是从孩子的感受出发,如实的反馈孩子所发出的信息。就以书中的这个案例来说,一个14岁的男孩说他不想再写作业了,他讨厌做作业,讨厌学校。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这样去积极倾听他:“小强,你感到很烦恼,因为这些作业对你来说太难了,你希望以后再也不用去学校那种无聊的地方。”
我们为什么要积极倾听呢? 因为当一个人陷入负面情绪时,我们如果不积极倾听他,而是使用12种绊脚石中的任何一种,都会阻碍我们与当事人的进一步沟通,从而导致当事人的负面情绪问题得不到解决,甚至进一步恶化。从心理学方面来说,任何人在有负面情绪时,都希望自己的感受能得到别人理解和无条件的接纳。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约2分钟)
拆书家提问设计:
大家闭上眼睛回想一下,在你的某次经历当中,当你的朋友、同事、爱人、孩子陷入伤心、愤怒、焦虑、生气、痛苦等负面情绪和你沟通时,你使用了12种沟通绊脚石中的一种或多种,结果没有化解当事人的负面情绪,沟通失败,甚至反而使当事人的负面情绪更加强烈。
大家好好想一想,请说出一件具体的往事,过一会儿我请1到2位学习者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A:曾经有闺蜜失恋来找我倾诉,我是这样安慰她的:“哎呀,这样的男人不值得你这么伤心,好男人多了去了,你不需要为了他把自己弄成这个样子。”
“早和他分手,早点认清这个男人的真面目,还好没有和他结婚,这其实对你来说是好事”
“你可以出去旅游呀,多参加运动,打打羽毛球呀,还可以参加汽车俱乐部,那里男人多了去了”


【A1+】(反思加工)(7-9分钟)
拆书家提问设计:
好的,刚才大家都反思了一下,当身边的人陷入负面情绪时,你所采用的错误的回应方式。那么,在同样的情况下,根据今天学到的积极倾听方法,你应该怎样去回应对方呢?呢请在小组内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A:根据今天学到的积极倾听,我可以这样去回应闺蜜,拉着她的手,看着她的眼睛:“失去他,我知道你一定很难过,你希望还能和他在一起,毕竟你俩在一起这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