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二级拆书家倩倩、轩辕分舵的组织长老,还是一个乐器新手。我现在过的级别是3-1。
【分组】由于今天有小组讨论分享环节,我们还延续刚才的分组。
【拆书技能点观察】学习者场景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聚焦于图书和学习主题的事件、提问、影响和解决4个步骤。
【学习者场景法介绍图书】
【事件】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场景:
① 你的朋友参加比赛给你说:“我好紧张”,你会说什么? “有什么好紧张的!”还是“你这么厉害,肯定得第一名。”
② 孩子考试没考好给你说:“我觉得好差劲”,你会说什么?“学的时候不好好学,那肯定考不出好成绩”还是“没关系,再接再厉”
【提问】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事情?明明想鼓励,话说出来却像是在批评指责,或者想鼓励,却不知道说些什么。
【影响】相比起我们父母那一代人,我们在给予孩子家人鼓励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多改进,但是不恰当的反馈方式会忽略了对方的付出和努力,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和积极性,长久以往孩子甚至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认可的人”。
【解决】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正面管教》这本书就教给我们学习如何正确鼓励,帮助对方在成长道路上克服困难、保持动力。
【拆书技能点观察】学习目标中包含学习者要完成行为的具体内容和完成程度,现场学习设计清晰体现了该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希望大家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现场学习后,当我们需要给对方积极反馈时(界定),能够使用(行为)有效鼓励的沟通三步法(澄清),给予反馈。
**下面请大家花1分钟的时间阅读手里的拆页,看完后示意我一下。
【拆书技能点观察】选择图书是实用类或理论类图书。
【拆书技能点观察】拆页内容未超过2页图书内页。
【拆书技能点观察】原书拆页【R】为why或者what的内容,或原书一个完整的案例。
主题:鼓励——片段来自《正面管教》p132-133
即使大人冷静了下来,即使给予孩子鼓励听起来确实很好,但如果大人们不知道什么是鼓励,做起来还是往往令人茫然不知所措,鼓励是这本书的焦点。书中讨论的每一种方法都是用来帮助孩子和大人感受到鼓励的。鼓励,是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培养“我有能力,我能贡献,我能影响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能知道我该怎么回应”的感知力。鼓励,是教给孩子们在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中所必需的人生技能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可以简单到是一个帮助孩子感觉好起来从而做得更好的拥抱。
【拆书技能点观察】【I】讲解引导时,拆书家举出了案例,并通过概念与匹配例子之间的对比,引出知识点逻辑、步骤;或者【I】讲解引导时,拆书家主动给出貌似相近或相反的概念,并辨析了易混淆概念之间的细微差异,从而让学习者更清晰知识点的适用边界。(达到其一即可打勾)。
【案例与概念相互参照】
**好的,我看到大家都看完了,在这个拆页中讲了一个概念:鼓励,那么怎么样才叫鼓励呢?
例: 孩子遇到了困难,你说:你太小了,现在还做不到,等你长大就能了。然后直接帮孩子解决了。请问这是鼓励吗?
答:不是,鼓励是相信孩子,给予孩子机会去尝试。
例: 孩子遇到了困难,你说:你很聪明,一定能做到,我相信你。请问这是鼓励吗?
答: 不是。鼓励是强调过程中的努力,而不是某个天赋。当我们强调过程中的努力时,具体的进步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动力,会让对方产生我可以,我能做到的信念。培养孩子“我能影响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能知道我该怎么回应”的感知力。
例:“哇,你太棒了,我为你感到骄傲!”请问这是鼓励吗?
答:不是,鼓励应该关注的是行为,具体的事件,而不是对做事的人进行泛泛评价。当我们简单的给孩子贴一个“你很棒”的标签,那会容易让孩子产生一个自我评价就是:“别人说我好,我才是好的”。当我们加上具体的行为。比如说:我看到你把积木都放在箱子里了,地板上一个玩具都没有,好干净啊。孩子这时候会非常自豪,他会觉得,这些都是我做的,是我把玩具收拾得这么干净,是我让地面保持干净,我真的太厉害啦!孩子会对内进行自我肯定,他觉得自己的付出被认可了,增加“我有能力,我能贡献”自我价值感及社会责任感。
例: 孩子考试倒数,你说:“你好好学习,下次一定能考第一名。”请问这是鼓励吗?
答:不是。鼓励是一个合理期望,一个可达成的目标,合理的期望会让孩子觉得努力是能达到目标的,从而感觉变好,开始行动。
【what】通过以上几个案例的练习,大家现在是不是对鼓励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呢?鼓励的不仅仅是言语上的支持,更是通过细心观察指出对方所付出的努力及做到的具体的行为和合理的期望来传达对孩子的信任和肯定。
【拆书技能点观察】【I】讲解引导时,拆书家给出了与学习目标相关的具体行动建议或具体步骤。
【how】那我们在生活中,可以怎样具体地运用呢? 我们用爬山在半山腰累了,不想动了为例,来看一下,怎样鼓励对方坚持下去爬到山顶。
一、强调过程(过去)。说出取得成果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使用的策略或是克服的困难。因为具体的进步会增强对方的自信心和动力,会让对方产生我可以,我能做到的信念。你可以说:“这一路上你不断的调整呼吸和步伐,尽管衣服都快湿透了,你也坚持跟上队伍。”
二、指出具体行为(现在)。明确指出你所观察到的具体正面行为或成果。这一步让对方知道他们做得好的地方。你可以说:“你看我们已经从山底爬到半山腰了,已经完成了一半的路程。”
三、合理期望(未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发展阶段设置可达成的目标,让孩子体验成功的感觉。你可以说:“我们现在到了半山腰,再努力跟着大部队前进,我们很快就能到山顶”。
【why】通过“过去、现在和将来”这种结构化的方式来给予他人鼓励,既肯定了过去的行为,也激励了未来的表现。受到鼓励的人会产生能力感,认为自己具有实现目标的能力,并可以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成功。所以他们会更倾向于接受挑战、克服困难。
【where】当我们的朋友家人、甚至同事在遇到困难、动力不足时都可以使用鼓励的方式帮助对方继续努力追求目标,但是当对方正在信心满满积极的追求目标时,就不需要鼓励,因为过多的鼓励可能会被视为不必要的干预。
#我对拆页的讲解就到这里
【拆书技能点观察】【A2】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指令,设计出一个包含人物角色、有起因经过结果、有对话的故事。
【学习者编剧本】现在请每个人编写一个小故事,设想一个在未来的一个月内,你想鼓励别人的场景,比如孩子考试复习、朋友锻炼坚持不下去、小伙伴拆书过级等等。请编写的时候设计出两个人物、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和当时双方的对话、动作等。其中部分对话中要运用有效鼓励的三个步骤。大家编写剧本时可以参考我提供的小剧本模板,现在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5分钟后我们请一位伙伴分享自己的剧本。
**好的,时间到了,下面我们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演绎他的剧本,哪位伙伴来主动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故事背景:孩子厌学复学。
故事时间、地点、人物:明天晚上,孩子房间里,我和孩子
故事起因:我想通过鼓励的方式来坚定一下他去上学的自信心
故事经过:
我:怎么样?都准备好了吗?
孩子:心理差不多了,早上把上学要准备的资料也都装进书包了,闹钟也调好了。
我:你上周末还在迟疑,但是这两天自己做了准备,也看了群里老师的要求,这几天准备的很用心、很细致(强调过程),你的准备工作很完整(具体行为),明天开始我们就要开始新的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了,这是个挑战,但你在勇敢面对,期待我们一起去适应。(合理期望)。
孩子:是的,我要走进教室了,这几个月在家想了很多,我要开始新的学习,让自己丰富起来。
预计结果:孩子走出家庭,按计划复学。
【回应】谢谢大米的分享,大米的分享中成功的运用到了本片段中有效鼓励的沟通方法,指出强调前几天孩子为上学所做的努力、及现在具体行为(准备工作完成准备上学)、并表达了对上学的期待。在此,我们预祝 他可以顺利上学。
【拆书技能点观察】总时长没有少于15分钟,没有超过20分钟。
【拆书技能点观察】每个环节的时长分配符合本级训练概述的要求。
【结束语】好的,最后,让我们回顾一下今天学习的内容。今天我们学到了有效鼓励的方法。分为三步: 第一步:强调过程,第二步:指出具体行为,第三步:合理期望。最后希望大家多用、常用这个有效鼓励的方法去鼓励身边的人保持动力,越来越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