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
【书籍】《关键对话》
【作者】科里·帕特森
【主题】对比4步法消除误会
【自我介绍+分组】(半分钟)
各位拆书家们上午好!很高兴能够在此与大家相聚。我叫刘莹莹,目前是一名在读研究生、爱好读书、剪视频、持续学习、不断成长,希望能顺利完成三级九拆,为爱学习的伙伴赋能。我今天拆的是2-1级,接下来,为方便后面的讨论学习,我给大家快速分组,我们可分为两个小组,我的左手一组,右手一组。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场RIA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自己被对方误会时,能运用所学的对比说明法,消除误解,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FAB介绍书籍】(2分钟)
F:今天拆的书籍是一本非常经典的书籍《关键对话》,这是一本由经验丰富的演讲师、教师、咨询、顾问等不同领域的四位作者联合完成的书,基于20多年对全球10万多人的跟踪调查,记录并分析对话高手在不同的关键时刻是如何运用技巧和方法,进行对话并成功解决问题的。
A:《关键对话》这本书,它被《纽约时报》《商业周刊》等评为畅销书,全美畅销300万册,
与市面上其他沟通类的书籍相比,这本《关键对话》有所不同,它站在一个目标管理的维度,来为我们讲述有效沟通的逻辑,带你解决一系列沟通方面的问题。
B:生活中,当我们面对观点迥异、情绪强烈和风险巨大的对话场景时,被称为“关键对话”时刻,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让我们知道,当面对这些“关键对话”时刻,应该如何沟通,才能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在职场、人际关系中脱颖而出。
接下来我们用两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刚刚分发到大家手中的原文拆页,大家可以在完成阅读后,向我举手示意。
【R阅读原文】
有时候,即使你没有做任何不尊重对方的举动,他们还是会在对话中感到不受尊重。诚然,尊重感出现危机,有时是因为你的做法明显伤害了对方,但还有些时候,令对方产生这种感受完全是无心之过。
对共同目的来说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虽然你的话绝无恶意,但对方仍会觉得你的目的是要伤害他们,或是强迫他们接受你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道歉显然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既然你本来就没有恶意,道歉岂不是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证明你自己虚伪吗?那么,你又该怎样重建共同目的和互相尊重感,以便把对方拉回到对话框架中呢?
当对方误解你的目的或意图时,你应当暂停争执,然后利用对比法重建安全感。
对比法是一种是非型陈述,其结构包括:
l 打消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抱有不轨企图的误解(否定部分)。
l 确认你对他们的尊重,明确你的真实目的(肯定部分)。
举例如下:
(否定部分)“我不希望你们认为我不重视你们的工作,认为我不想向公司副总汇报。”
(肯定部分)“正相反,我认为你们的工作表现非常突出。”
这样一来,你就能消除安全威胁,继续讨论视察问题,寻找补救措施了。
“很不幸,就在我准备安排视察工作时,公司副总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必须当场解决,否则会给公司业务带来巨大影响。这样吧,我看明天能否让她过来视察你们的工作,她要来这里参加剪彩仪式,我看看到时候能否向她展示你们的工作成绩。“
在对比法的两段式陈述中,否定部分相对更为重要,因为它解决的是可危及安全感的误解问题。对辛苦工作的员工来说,他们误以为你根本不关心他们的付出,懒得向他们通报情况,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因此,你必须首先说明不希望出现的情形以便消除误解,让对话中的安全感恢复到正常水平,然后再说明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记住,营造安全氛围永远是第一位的。
【I拆书家讲解引导 5分钟】
小伙伴们都阅读完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讲解一下这个拆页。
【what】在刚刚的拆页中,作者向我们讲述了当我们被他人误解的时候,应该如何用“暂停争执、澄清误会、确认尊重、明确目的”的四个步骤来消除误解,重新建立对话中的安全感。
【why】沟通中双方存在误解是常有的事情,关键是出现误解时,我们是如何应对的。大多数人在面对他人的误解时,通常会采取沉默回避、随意解释或者争执争吵等方式来应对,这样不仅不能化解误会,反而会制造更多的麻烦,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反例】
想到了自己的例子,2024年四月初,有个心理活动材料要交给辅导员,在4月1号下午,我带着资料去办公室找辅导员,当时我这样给辅导员说:’’老师您好,这是申请心理活动项目策划的方案,请您查收一下,辅导员说:“做事不能认真一点吗?”“上午不能找我改一改呢?我说:“辅导员,这个不好意思,我自己没有仔细的想清楚”。辅导员说:你这种错误怎么能犯呢,你自己回去反省一下吧!我说:好的,我回去改一下。我被批评了,感觉被误解了,内心很憋屈,回去路上心情都不太好。
【how】
那具体怎么做才能不会被他人误会呢?我来详细说说“对比4步法消除误会”的四个步骤具体如何做:
1.暂停争执。当对方误解你的目的或意图时,首要的任务是不要争执,争执只会偏离目标,带来麻烦。对方想争执,是因为你的话让他感受到了危险,这时要想办法维护对话的安全氛围,而不是争执。
2.澄清误会。暂停争执后,先用一个否定句澄清对方的误会,如“我不希望你认为……”“我并不是想……”等。
3.确认尊重。接着肯定对方的表现,向对方确认你对他的尊重。如“相反,我理解/觉得/认为你……”等。
4.明确目的。澄清误会后,要说出你的真正目的,让对方更好理解你的意图。如“我想说的是……”“我希望……”等。
【反例变正例】
通过这次学习,如果时光可以倒流,让我重来一次,当辅导员误解我,我会这么做。
第一步:暂停争执,自己心中默数几下,调整好自己。
第二步:澄清误会,向辅导员解释,我不是没有认真对待这个心理活动项目,自从知道这个通知之后我就有意识的去搜集相关的资料,也在为项目书的策划做努力,老师您也没有具体告诉我什么时候交,所以我才会急急忙忙的下午来找你。
第三步:确认尊重。我能理解老师您现在的心情,也很为项目书的事着急,学校那边催你,这些我都能理解。
第四步:明确目的。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正相反,我来这边让您审核一下,就是想请教老师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的,我们共同商量一下,修改好就可以交过去了。
【where】:不过,要想使用今天的这个方法,对于对话者双方的关系是有要求。当面对陌生人产生误解时,可能就不会跟你共情或者给你解释的机会,这点不适合。这个方法更适合与家人、伴侣、朋友、同事出现误解时,可以使用这个方法。
【A1激活经验 4分钟】
好,接下来我们进入练习环节,请大家回想一下,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你与家人、朋友或者同事在沟通对话的时候,被对方误会而引起争执或不愉快的情况是什么?
比如:
1.你问爱人“今天工作累不累呀?”他/她却怀疑你另有企图,把你的关心当作你想让他多干点家务;
2.工作中,你与同事谈个事,他却觉得你在指责他,等等。
这里只需要分享一个因误会产生争执或不愉快的场景即可(强调只分享案例),请具体回忆下:(我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因为什么事情让对方产生误会?结果如何?)
请各位用2分钟的时间在组内分享,2分钟后,请一位代表来做分享。
好,时间到,哪位小伙伴来分享。
【学习者1案例记录】
昨天我在书房里看书,当时我家小孩也在我身边,媳妇让我记得一会水烧开了要去关上,我说:“你在跟谁说话呢”?媳妇说:“你是不是读书读傻了”,我误会媳妇她闲着没事干却想让我多干一点活。
(点评):感谢你的分享,能够感受到俩人当时争执的状态,以及带给彼此的影响。
【A1+反思加工 3分钟】
如果有一个奇迹,时光倒流,给大家一次重来的机会。基于刚刚所分享的经历,结合今天所学的对比法,你会怎样做呢?会跟对方说什么呢?大家可以尝试使用今天学的四个步骤,运用这样的句式表达:暂停几秒、我不是···/我不希望···(澄清误解,表达你不是这样想的内容);我理解/我认为...(表达尊重),相反的,我是想···/我希望····(清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时间为1分钟,讨论完后,我们请同学来分享。)
【学习者1案例记录】
可以这样做:第一步:暂停争执,放下争端。第二步:我会跟媳妇说:我不希望你认为我是读书读傻了,我并不是想不去关这个水,第三步:相反,我认为你现在有这个时间去关水,第四步:我想说的是,如果你确实忙的情况下,我可以去做这个事情。
【结语】
非常感谢学习者1的分享,最后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今天学习的拆页片段,用“对比法”可以帮助我们打消他人的误解,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希望大家能够把这个方法,运用到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好了,我的分享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小伙伴们的陪伴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