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30周年纪念版)》 所属活动: 【NO.230】北京城市之光分舵练级场活动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如何进行同理心沟通

开场: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 RIA 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与人沟通交流时,特别是在遇到对方有情绪时,不再直接进行价值判断或者追根究底,而是能使用同理心倾听四段法倾听对方,说出对方的担心或情绪。

【开场:自我介绍】

大家下午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王炳炎。我的三个标签,一是陈氏太极拳爱好者,打太极拳12年了,目前正在公司教授推广太极拳、八段锦,每周两次课;二是户外徒步的爱好者,北京周边的野长城、高山爬了不少;三是一级拆书家,聚焦于助己达人。

今天只有2个人,我们就只安排1组。

【图书介绍】

F 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今天我要分享的这本书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福布斯称其为“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管理类书籍之一”。它在美国的影响力仅次于《圣经》,它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发行。

A 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作者史蒂芬·柯维是美国学界的思想巨匠,他的成就是与德鲁克、杰克韦尔奇、卡耐基比肩。

B 利益(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利益,用于引发兴趣)

你是否有过人生的迷茫,做事情拖延,消极被动,对良好的人际关系即充满渴望,又有很多的担心和害怕,这本书通过对思维模式的探讨,七个习惯的养成,帮助你重新认识自己,成为自己。书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

在家里面,面对青春期的孩子,你有没有这样的烦恼:我不了解我的孩子,他不愿意听我说话。处在婚姻中的你,是不是发现对方的话越来越少呢?你有没有想过这可能是自己的沟通方式造成的呢?今天学习的拆页“同理心倾听的四个阶段”,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沟通更加顺畅。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接下来我们用1-2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刚刚分发到大家手中的原文拆页,大家可以在完成阅读后,向我举手示意。

【R阅读原书拆页】

有效的沟通

这个例子充分显示有效地沟通多么不容易,了解他人又是多么重要。正确的沟通方式也就是同理心倾听,至少包括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复述语句,这至少能使人专心倾听。

子:“上学,真是无聊透了!”

父:“你已经受不了了,觉得上学太无聊”“

第二阶段加入解释,完全用自己的语句表达,但仍用左脑的逻辑思维去理解。

父“你不想上学了”。

第三阶段渗入个人的感觉,右脑发挥作用,此时听者所注意的已不止于言语,也开始体会对方的心情。

父:“你觉得很有挫折感”。

第四阶段是既加以解释,又带有感情,左右脑并用。

父亲:“你对上学有很深的挫折感”

运用第四阶段的方式沟通,不仅能了解对方,更能帮助对方认清自己,勇于表白。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这个片段通过父子之间的对话跟大家讲了用同理心倾听的方法,是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要求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

【why: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

如果不能做到同理心沟通,必然就会自说自话,不能进行真正有深度的沟通,就像医生不经过诊断就给病人开药,必然带来人际关系的疏离。

人们在实际的沟通中,通常都会按自己的解释来理解对方,急于给建议,说自己的经验和想法,注意力其实还是在自己的身上,往往效果并不好。

【how】

那如何做到同理心倾听呢?

第一阶段:复述对方说的话,把注意力放在对方身上

第二阶段:用头脑思维,理解猜测对方的想法

第三阶段:同理、体会对方的感受

第四阶段:把第二三阶段结合,想法加感受

【反例】

我举个反面例子:

一天下班回家,我女儿跟我说:“暑假在家太无聊了”

我说:“哪里无聊了,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看书,看电视,玩游戏,不挺好的吗。”

女儿:“我想出去旅游。”

我说:“外面到处都热,还人多,出去玩,还不如呆在家里呢,多凉爽啊。”

结果呢,女儿:“算了,不跟你说了。”

反思了一下,我当时就是没有很好的用同理心的方式去跟孩子互动,那我学了这个片段后,又重新想象当时跟孩子沟通的情景

首先,孩子说,暑假在家太无聊了

第一阶段:我要先复述孩子说的话

我会回应她:是吧,在家这么多天,你感觉到很无聊了,也没有更多的朋友和你一起玩

第二阶段:加入解释

我会说:你不想在家呆着了

第三阶段:加入感受

你天天待在家里,你是觉得烦躁啊。

那我相信通过这样几个阶段的沟通,考虑她的想法和感受之后,那她和我之间的沟通就会一定很不一样。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

了解了同理心倾听的四个阶段,那现在请大家回忆下,大家在工作生活有没有不顺畅,尬聊,或者自己把天聊死的情况,当时发生了什么?

比如:你的孩子跟你抱怨作业多、学习辛苦的时候,你跟他摆事实、讲道理,说学习如何重要,孩子是不是说着说着,就不想跟你聊天了?你的爱人在公司遇到麻烦,回去跟你倾诉,还带着情绪,你理性地分析问题,并给出诸多建议,结果你的爱人,非但没领情还跟你争吵了起来了?

回忆一下类似的经历,当时发生了什么?

下面我们用2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讨论分享自己的故事,稍后我们邀请一位伙伴跟大家分享。

勇哥分享:女儿跟他说,她们班上有个人让她很不舒服,她不想坐对方旁边,讨厌对方,不讲卫生。我就说,你不理她就得了,保持距离。女儿可能只是想吐槽,但我是直接给建议,不属于有效沟通,没有做到同理心沟通。

米岚分享:我最近老公在家不得劲,我就跟他说,孩子不用你管,家里的事也不用你操心,你有啥不得劲的。

【A1+反思加工】

伙伴们刚刚分享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

下面我们用3-4分钟的时间,请大家思考,如果再遇到刚刚在小组内分享的沟通情况,应用刚才所学的“同理心倾听”去回应,重述刚才的经历,你会怎样做?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之后我们请一位伙伴和大家分享。

米岚:就刚才这件事,我老公下班回来说不得劲。第一阶段,我会说,你又觉得没劲了,第二阶段,加以解释,你是不是在工作上有不顺心的事啊?第三阶段,加上我个人的感觉,你是不是在工作中有不顺心的事情,所以会感觉不得劲啊。

拆书家现场反馈,第一和第二阶段很好,第三阶段聚焦于体会感受,不得劲还是自我评价,可以体会对方是不是感觉烦躁啊,焦虑啊。

勇哥:孩子给我反馈上学真烦的时候,我会说,上学是不是不开心啊,复述她的语言,第二阶段,我会继续问问她不开心是不是因为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第三阶段,我会询问她有什么感受;第四阶段,我会问问有什么具体的行为导致了她的挫败感,进一步沟通。

最后回顾一下我们今天学习的同理心倾听四阶段,如果以后再有人对你诉说他的事情,我们可以在头脑中回忆这四个阶段:复述,将注意力放在对方身上;解释;体会感受,我们多丰富自己的感受;理解与感受并用。

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