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热爱学习的前辈和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牧娜,牧是牧养的牧,娜是雅典娜的娜。
我成为妈妈后,因为不想错过孩子的成长,在职业上升期选择全力而退,全职在家带孩子,但一直没有停止学习。我现在是RIA学习力导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章鱼大师原力觉醒系统的签约独立老师。目前从事的所有工作都与教育相关,做孩子的学习力教练是我努力的方向。我希望自己像牧羊人一样,用智慧和爱心引导孩子们学习和成长。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拆书法和拆书帮。
当你听到拆书时的第一想法和印象是什么呢?我第一次听说拆书法特别好奇,拆书,怎么个拆法,我知道肯定不是把书拆散,是像《如何阅读一本书》那样的一种读书法吗?后来我知道拆书的拆,指的是拆为己用,指的是转化和内化。“拆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法,适用于提升能力、解决问题。它强调从自己遇到的问题出发,从书中找到解决方法,结合自身经验,规划具体行动。具体分为两种方式: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
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就是RIA便签法:
R 代表阅读书中原文片段;
I 代表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知识;
A 代表学习者拆为己用,其中【A1】指反思经验,【A2】指规划行动。
组织学习的拆书法则是由一位拆书家带领一群人学习,并引导大家把知识内化。
“拆书帮”是《这样读书就够了》的作者赵周老师创办的一个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它是一个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在各个城市有很多分舵,使命是培养拆书家,释放他们的能量,相互陪伴,助人达己。
片段来自于《成为讲书人:阅读和表达的个人精进法》,从书名可以看出这是关于在讲书的过程中提高阅读和表达方法的一本书。我所选的拆页在书本156-157 页。
因此,最好的状态是“心中有稿,手中无稿”,达到“张无忌学太极”的境界——知其意,却不拘于形。讲书时,你可以按照设定好的大纲去讲,但不拘泥于一词一句;“忘记”原来的逐字稿,做到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但是,我要强调的是,“忘稿”的前提是你必须牢记自己的分享内容,烂熟于心。只有“记住了”才能去“忘记”。
那具体该怎么练习呢?一共有四步。
第一步,对墙练。要领是:记忆内容,掐算时间。刚开始的练习主要是为了记忆稿件内容。你对讲稿不熟悉没关系,可以拿着讲稿作为提示。
在很多重要的场合,讲书的时间是有严格限制的。超时是对于主办方和观众的不尊重。在严重超时的情况下,舞台上的人还可能会被“请”下场。在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你可以把手机计时器打开,然后就开始讲,等到结束后再看用了多长时间。大多数情况下,你会发现自己是超时的,因为对稿子不太熟,会有忘词的情况,用的时间也会多些。如果练了几遍,你发现时间还是不够,就要开始调整讲稿的内容,删减字数了。
第二步,对镜子练。要领是:观察表情,留意动作。等你已经可以很顺畅地讲出来时,就可以对着镜子练习了。这时,要多去留意自己的站姿、移动、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在对镜练习时,看看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地方。
第三步,对镜头练。要领是:找到感觉,检查细节。接下来,你就可以用手机将自己的讲书过程录制下来,进行后期观摩。录完之后,你可以稍事休息,然后转化视角,把自己当作旁观者,从观众视角去检查自己讲书中的缺陷,譬如,小动作、口误等细节问题。说到这儿,我知道你很可能不愿意回看自己的视频。其实,我最初看自己的视频时,也是不忍直视。一个五分钟的视频,要反复播放暂停很多次,花半小时才能看完。面对自己的视频,我总觉得屏幕里的那个人怎么那么丑,不过看习惯也就好了。
不仅是我们普通人,有很多名人也表示从不看自己的视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回看自己的视频是找到问题并改进的最快的方式之一。我们身上的很多小毛病(比如小动作、赘词、口误)往往是自己意识不到的。回看视频,就能让这些缺点原形毕露。例如,我有一位女学员在练习讲书时站姿不够优雅,我提醒了几次都没有效果。直到有一次,我把她演练时的视频拿给她看,结果她一下子就改正过来了。不是她之前不想改,而是她自己没有意识到。
第四步,对人练。要领是:听取反馈,精打细磨。奥普拉·温弗瑞是美国一位非常著名的脱口秀主持人。她主持的电视谈话节目《奥普拉脱口秀》平均每周能吸引3300万名观众,并连续16年位居同类节目的榜首。她的节目曾采访过无数明星、政要、企业家,包括迈克尔·乔丹、威尔·史密斯、汤姆·汉克斯等,很多人以上她的节目为荣。
有趣的是,这些经常被采访的名人们在上完奥普拉的节目后,都会不约而同地问一个问题:我今天的表现怎么样?他们都急于想知道自己今天的表现,以及有什么需要改进的。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没有镜子,人是看不到自己的。作为一名顶级的主持人,奥普拉成了那些名人们的一面镜子。
下面分享一下我的便签:
what:
在大多数当众表达和演讲都需要脱稿,这个片段讲的是练习现场讲书的四步法,是可以有效帮助我们脱稿的很实用的方法,具体包括4个步骤:对墙练、对镜子练、对镜头练和对人练。这些步骤能让我们熟悉内容、改进表现、发现细节问题并获得反馈。
why :为什么要学习这种方法呢?
用这个方法能让我们达到“心中有稿,手中无稿”的状态。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我们能更好地掌握内容,提高自信心,改善肢体语言和行为举止,发现并纠正细节问题,从而提升整体表现。
how 具体怎么做呢?一共有四步:
第一步:对墙练:目的是背内容,掐时间。刚开始时,我们需要熟悉讲稿内容,并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讲稿。可以用计时器来检查时间,看看是否超时。
第二步:对镜子练:目的是看表情,注意动作。当我们能顺畅地讲出来后,就可以对着镜子练习了,注意自己的站姿、肢体动作和表情,看看哪里需要调整。
第三步:对镜头练:目的是找感觉,查细节。用手机录下自己的讲书过程,然后回看视频,找出小动作、口误等细节问题并改进。虽然看自己视频会有点尴尬,但这是发现问题并改正的最佳方法。
第四步:对人练:目的是听取反馈,精雕细琢。向别人展示讲稿并听取他们的反馈,根据他们的意见进行改进。这一步很有意义,人们上完奥普拉的节目都会问自己表现怎么样,因为知道别人眼中的自己最真实。
where:这个方法在什么场景下适用呢?
四步法不仅适用于讲书,它是一种系统有效的演讲和练习方法,适用于正式演讲、内容固定、时间有限的场合,适合有足够时间和资源进行练习的人群。如果能克服心理上的不适,勇于面对自身问题,那么四步练习法将大大提高我们的演讲水平。
但它不适用于即兴演讲、非正式场合、紧急应对、长时间演讲、或需要高度互动的演讲以及练习环境受限等的情况。在这些情境下,需要采用其他更加灵活和适合的练习方法。
看了这个片段,我想起今年4月底跟着赵周老师学完RIA学习力课程后,觉得内容特别好,迫不及待的在5月初跟一起学习的朋友们分享RIA学习力学到的内容,当时我没有提前精心的准备,想法很简单就是想通过那次的分享,我能再次熟悉内容,并找找讲这个内容的感觉,所以我直接就看着PPT按着印象去讲了,讲完后虽然收到很好的回应,但我自己有不满意的地方,尤其发现在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衔接时有点不自然,如果我能提前在这些环节预备如何衔接和过度,那分享的时候肯定会更自然。
对照4步练习法,我发现我的分享是直接跳到第4步,如果我能先进行前3步,先对着墙练习,然后对着镜子练习,对着镜头练习,最后再对朋友练习,那效果一定会好更多。
这个片段我很受益,我决定把这个方法用在晋级TF1-1上。
要达到这个目标,我需要:
1.首先预备讲稿,跟师傅沟通,确定讲稿。
2.确定讲稿后对墙练:背内容,掐时间。
3.对着镜子练习:看表情,注意自己的动作,操练肢体语言。
4.对镜头练习:找感觉,查细节。用手机录下自己的讲书过程,回顾视频,发现问题。
5.对人练:找家人或朋友练习,听取他们的建议并改进。
经过四步法,先对墙练,再对镜子练习,对镜头练习,最后对人练的练习步骤,帮助我在晋级中做好充分的预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