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郑州轩辕NO.353期】非暴力沟通四要素+巧用“三连问”,聚焦影响圈+四步表达清楚自己的感受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巧用“三连问”,聚焦影响圈

开场:

【自我介绍】

亲爱的伙伴们,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拆书帮轩辕分舵举办的线上拆书活动,我是拆书家闪闪。

【分组】

今天拆书过程中,我们会有演练环节,到时候我会通过屏幕给大家分组,大家点同意就可以参与讨论啦。

【学习目标】

大家在跟随我完成今天的RIA学习后,能够掌握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方法,在遇到困难、挑战、迷茫的时候,可以通过“三连问”的方式积极主动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付诸行动。

【F】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针对作者的介绍、书的内容概要及结构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是史蒂芬 柯维,这本书分为重新探索自我、个人领域的成功、公众领域的成功以及自我提升和完善4个部分,柯维花了三十多年学习、研究、实践,并加以提炼和完善,最终集结成册。

【A】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专家的评价、排行榜、内容优势、大V推荐

它被称为领导和CEO的案头必备,职场精英和学生必读书,教育家和父母的经验之源,在全球140多个国家以40种语言出版,畅销30多年,销量超过4000万册,可以说是风靡全球,影响力覆盖几亿人。

【B1】利益:强调学习者,用于引发兴趣,提问(痛点),可以解决的问题(情景式)

现在,请回想一下:你在工作或生活中,是否有明确的目标?是否能够合理的规划所有的事情?是否看起来忙忙碌碌,却一事无成?是否能够和他人很好的沟通、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你想让自己养成“积极主动”的态度、“以终为始”的目标、“要事第一”的方法,那么,翻开这本书,他会告诉你正确、科学的思维模式,引导你一步步走向成功的阶梯。

【B2】我们今天学习的片段,告诉了我们一个聚焦影响圈,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诀窍。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关注圈和影响圈

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Circle of Concern),以区别于自己没有兴趣或不愿理会的事物。

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Circle of Influence,见图3-4)。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个圈,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只要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圈,就等于是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接下来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读完之后记得在评论区回复2哦。

【what】约3分50秒处

好的,我注意到小伙伴们都已经看完了拆页内容。

这个片段告诉了我们关注圈和影响圈两个概念。

那什么是关注圈?什么是影响圈呢?简单来说,我们平时关注的所有事物都属于关注圈的范畴,比如:个人健康、饮食、子女教育、工作、经济趋势、世界局势等等。其中,可以被我们影响或控制的部分就属于影响圈的范畴,比如个人健康、饮食等。

判断一件事情属于关注圈还是影响圈,关键是我们能否直接掌控。比如,和我们自身行为相关的能力、情绪、知识、信念、行动等,我们可以直接掌控,就属于影响圈;而他人的看法、行动等,我们不能直接掌控,就属于关注圈。

【why】约5分19秒处

当我们把精力聚焦于关注圈时,遇到问题时,我们可能会怨天尤人、推卸责任,好像所有的事情都是别人造成的,只有别人改变了,问题才能得以解决,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这个时候,我们是消极的、被动的。

当我们把精力聚焦于影响圈时,遇到问题,我们会先从自身出发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当我们把心力投注到自己能有所作为的事情上时,会发现:原来我们可以做的事情这么多,对生活、工作的掌控感也会越来越强。

【how-细化行动步骤】约6分23秒处

那么,怎么样把精力聚焦于“影响圈”,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人呢?

第一,识别问题。遇到事情想要解决,首先得想清楚:当前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找准问题才能对症下药,所以,把面临的问题列出来,才是解决事情的第一步。

第二,明确目标。知道了自己面临的问题,接下来就要思考:对于这件事情,我想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清楚自己的目标,才知道该朝着哪个方向努力。

第三,聚焦自身。明确了目标,就需要思考:我可以做些什么?把可以做的事情逐一列出来,制定行动计划并专注执行。

where】约7分30秒处

当我们在工作、生活中需要做或想做的事情比较多,感到焦虑、迷茫时,或者遇到困难想要逃避、放弃时,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帮助我们打开思路,积极的寻找解决办法,把精力聚焦在我们可以做的事情上。

【A1】约7分50秒处

2022年,我报名了中级经济师考试,为此提前半年就买好了参考书、练习册,但是,在距离考试还有差不多3个月的时候,我还没开始看,每天还得工作、陪娃,特别焦虑,情绪也很不稳定,一度想要放弃。刚好那个时候,我看了关注圈和影响圈这个拆页,就想着用聚焦影响圈这种方式,让自己积极的去寻找解决办法。

我做的第一步是识别问题。先问自己:当前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我很焦虑,还有3个月就要参加考试,但我还没开始学习,而且这些知识对我来说很难,我每天还得工作、陪娃。

第二步就是明确目标。再问自己:对于这件事情,想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直接放弃,还是努力考过?经过思考,我明确了用3个月的时间学习,拿到中级经济师证书的目标。

接着就是聚焦自身。明确了目标,又问自己:想要达到目标,我可以做些什么?然后制定行动计划:(1)报个培训班,跟着老师的节奏学习;(2)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每天听几节课,做多少习题, 按计划完成;(3)减少娱乐时间,或者每天早起 1 个小时创造时间用来复习;(4)和老公谈谈寻求老公的支持;(5)告诉孩子们我需要时间复习,和他们约定每天的陪伴时间。

找到解决方法、制定好计划后,我就按照计划去做了,最终,顺利拿到了中级经济师的证书。

【预防异议】约10分30秒处

听到这里,有的小伙伴可能会问:把精力聚焦于影响圈,就一定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吗?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会从自身出发,积极的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但并不能保证一定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因为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行为与回应,却无法左右结果,但最起码我们努力过,有无限接近目标。所以呢,如果达成所愿,则皆大欢喜;如果没有,也要学会接受,为自己的努力点赞。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学习者现场演练】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约11分29秒处

我们刚才学习了通过“三连问”引导自己聚焦“影响圈”,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人的方法,接下来,是小组演练时间,请大家认真听一下演练的场景。

【场景设计】

小李,一个10岁孩子的母亲,最近她发现孩子好像进入了叛逆期,特别犟,每天只想着玩、不想学习,学习上没目标、没动力,她特别苦恼,找朋友小王诉苦。

现在,请大家两人一组,分角色进行演练,一人扮演小李,一人扮演小王。扮演小王的伙伴需要运用今天所学的聚焦“影响圈”的方法,通过“三连问”的方式逐步引导小李思考,第一问:你当前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帮助小李找到她想解决的问题)第二问:你想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引导小李思考,她希望孩子有什么变化?)第三问:你可以做的事情有哪些?(帮助小李打开思路,聚焦在她可以做的事情上,通过她的行为影响孩子)

【A3之小组讨论】约14分处

咱们的演练时间为10分钟,10分钟后邀请1-2组进行分享,现在我要通过屏幕给大家分组啦,大家点同意就可以开始演练,注意哈,咱们的演练以小李跟小王抱怨最近很苦恼开始。

【A3之角色扮演】约26分处

好的,演练结束了,刚才我看大家的演练都特别认真,接下来咱们邀请若水和秀梅分享一下哈。

学习者案例记录

若水(扮演小李)最近烦死了。

秀梅(扮演小王)怎么了,若水?

若水(扮演小李)孩子现在叛逆期天天光知道玩,不知道学习。

秀梅(扮演小王)你说你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孩子不学习的问题,是么?【识别问题】

若水(扮演小李)对。

秀梅(扮演小王)那你想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呢?【明确目标】

若水(扮演小李)想达到的目标就是孩子能把精力往学习上转一些,你比如说每天花一到两个小时在学习上。

秀梅(扮演小王)那你觉得那这个事情本身,它其实孩子的事儿。那你觉得咱们作为家长,咱们能做点儿什么能够让他把这个学习的时间增加了一两个小时呢?怎么影响他?【聚焦自身】

若水(扮演小李)这个我以前还倒没怎么想过。确实,平时我们大人去上班,孩子一个人在家,如果全天都在学习,也确实挺无聊挺枯燥的,玩儿也是可以的,所以也就想着让他增加一到两个小时。不过我们大人回来也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平常觉着下班累了,也想刷会手机,可能也是对孩子有影响,以后就是也减少自己的这种玩手机的时间,然后多陪一下孩子。

秀梅(扮演小王)还有吗?

若水(扮演小李)还有的话,我记得你以前分享过说可以找一些更好玩儿的东西然后帮助孩子关联到学习上,这个点也挺好的,可以引导孩子在玩儿中学,不光改善学习的一个环境,然后也增加一些能够链接到学习上的趣味性。

秀梅(扮演小王)那好呀,你这个特别好。你回头想想、去做一做,到时候也跟我说一说结果怎么样?

若水(扮演小李)好嘞,跟你这一聊,我瞬间思路开阔了,还找到方法了,谢谢你。

【结束语】约28分35秒处

谢谢若水和秀梅的分享。我们今天的拆书到这里就结束了,通过今天的学习呢,大家已经基本掌握了通过聚焦影响圈,让自己变得更加积极主动的方法,希望大家以后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问题,能够通过这种方法改变我们的习惯以及看问题的方式,遇到事情不怨天尤人,而是从自身出发寻找解决方法,帮助自己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让自己的影响圈变得越来越大。

谢谢大家的参与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