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各位亲爱的伙伴,大家好!我是大米,我的三个标签是:小学校长、阅读推广人、家庭教育指导师。
【分组】
在今天的学习中,会有讨论环节,因此我们在场的小伙伴,左手边的分为1组,右手边的分为1组,便于后面的交流。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希望大家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的RIA现场学习后,掌握共情四步法,在孩子遇到问题时,会使用这个技巧,帮助他们面对感受,解决问题。
【图书分享】
F:这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作者是来自于美国的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是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纽约社会研究新校和倡导大学家庭生活研究所创建者。讲了亲子沟通的六个方面30种技巧。
A:这本书长踞各大家教榜单前三甲,被译为30多种文字风靡全球,出版40年畅销不衰,中文版荣登当当网终身五星图书榜。樊登涂磊这样推荐他:“如果只买一本育儿书,一定是这一本!”
B:你有没有过表扬孩子,但确被孩子认为是假情假意而拒绝的经历,这本书帮助我们真正走近孩子,赋能成长;你有没有过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但最终他确不领情反而只按照自己想法做的时刻?这本书帮助我们建立互助平等的亲子关系,让孩子主动合作;你有没有过和孩子沟通确无法解码孩子的信息,导致他摔门而去的结果?这本书帮助我们及时接受信息,正确解析孩子语言密码,解决当下问题。
这本书提供了一种亲子有效沟通的超级指导,作者创造了一套操作方法,让父母们能在行动中看清自己,及时修正问题,让做家长变得更高效,更快乐!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主题是“共情四步法”。当孩子面对感受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到共情,并帮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过渡语】
接下来,请大家用1-2分钟的时间看手中的片段内容,完成的小伙伴请抬头示意我。
R原文片段
当我在难过或者受到伤害时,我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建议、大道理、心理分析或者别人的看法,那样只能让我感觉更差。过分同情让我觉得自己太可怜;提问让我产生防范心理;最激怒我的是说我的感受毫无道理。这时候我通常的反应就是:“算了吧,再说下去还有什么意思?”
如果有人能真正愿意倾听,认同我内心的伤痛,给我机会让我多说说我的困扰,我会感觉没那么郁闷和困惑,也更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面临的问题。
我还可能会对自己说:“老板平时还是不错的……我当时应该马上认真处理那份报告……但我也不能假装这件事情没发生……好吧,明天早点到公司,先把报告写完……不过,到他办公室交报告的时候,我还是要让他知道,他昨天那样对我说话,让我很难过……另外,也让他知道,以后他对我有看法,最好单独和我谈。”
这个过程对我们的孩子也同样适用。如果我们也能倾听孩子,与他产生共情,那么也能有助于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但是,我们不是天生就会说产生共情的语言的,因为它不属于我们“母语”的一部分。我们大部分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有感受被否定的经历。为了能流利地说出这种接纳他人的“新语言”,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操练。下面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个技巧:
1. 全神贯注地倾听。
2 . 用“ 哦 … … ”“ 嗯 …… ” “这样啊 …… ” 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3 . 说出他们的感受。
4 . 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过渡语】
我看到大多数小伙伴都已经看完了这个片段,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
【I重述知识点】
【what】
昨天晚上,女儿米沫跟我说,张老师太过分了,批评我上课讲话!就叫了我一个人,不公平。我觉得没什么,说“这有啥,我小时候不都这么过来的!”“你小时候,啥都是你小时候,你小时候还玩过粑粑呢!”我们俩于是就你一言我一语干了一架,之后她摔门走了。
当我们表达感受时,期待获得的是倾听、理解、共情,多数时候根本不需要所谓的建议。“共情四步法”能够帮助我们,在遇到对方需要表达感受的时候,如何去做。
【why】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不能及时接受到对方表达感受的需要,没有做到共情,不仅无法帮助对方解决问题,还会影响你们之间的亲密关系,让夫妻、亲子之间越来越远离。
【how】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做好共情,有这样四步技巧:
1. 全神贯注地倾听。
不打断孩子表达,停下其他工作,面对孩子,让她感受到你的倾听。
2 . 用“ 哦 … … ”“ 嗯 …… ” “这样啊 …… ” 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过程中,需要回应,在语句停顿间隙,用“ 哦 … … ”“ 嗯 …… ” “这样啊 …… ”。
3 . 说出他们的感受。
及时捕捉孩子的感受,并说出。
比如:妈妈听出来你真的很难过,妈妈感受到了你生气了,读出来你的失望……
4 . 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比如:真希望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画一个**帮你***。
真希望你能变身奥特曼,把那个坏蛋打拜!
学了这个方法,如果回到我女儿晚上跟我讲她在班主任那里觉得受了委屈的那一刻,我一定要当下感受到她的情绪,立即启动这个沟通技巧,去带领米沫面对她自己的感受与她共情。
米沫:妈妈,今天上课时候,我们周边同学说话了,但张老师只叫我一个人出去批评,我觉得太不公平了,我好生气,凭什么啊!
我:我立即放下手机,坐直,眼睛很专注的看着她听她讲;
米沫:小豪也说了啊,声音比我还大。雯雯也是啊,还下了座位!
我:“嗯,这样啊!”
米沫:张老师都看见了,但就批评我一个,我真没面子!
我:“嗯,是的。”
米沫:“我回去他们还朝我做鬼脸,我要气炸了!”
我:就是,妈妈真的感受到了你的生气,大家都说话,老师就批评了你一个,确实有些不公平。真希望你能变身公平和正义的化身,把他们都抓出去批评一顿。
米沫:(大笑)如果可以,我想变校长,把班主任叫出来批评一下。
【where】
这个方法适用于亲子沟通中可以控制的场景,如果孩子表达出的感受特别冲动,比如哭闹,大喊大叫,摔东西等,要先解决情绪。
【预防异议】
有小伙伴可能觉得,使用今天这个办法会不会太麻烦了?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正确的倾听,
良好的接受信息,及时的解码,正确的回应太重要了。不用这个方法,可能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说不定还会从沟通到冲突,甚至孩子以后向你关闭心门。
【过渡语】
亲爱的伙伴,为了更好的掌握刚学习的技能,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开启一场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与展望之旅。
【A2】学习者拆为己用
我们试试看如何在亲子沟通中把“共情四步法”进行运用。
(分步催化1)
请大家设想一下,在未来的1个月里,你的孩子最有你可能向你吐槽或者抱怨的场景:可能是他考试成绩不好对题目的抱怨,可能是他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时候不满,还可能是在班级活动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或者在某个比赛中的受挫……在场景选择中,请大家聚焦到孩子表达的“感受”。
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来想一想,你的脑海里首先出现的是什么情景?组内交流讨论一下。要有具体的时间地点。稍后我会请一个小伙伴来分享。
请飞龙老师分享一下!
【学习者分享】我想到我的孩子在未来会遇到比他小的孩子和他玩的时候,他会很烦,然后他可能会回来向我抱怨这样一个场景。
【拆书家点评】这位伙伴分享了孩子抱怨比他小的孩子烦他的场景!
(分步催化2)引导学习者将刚才想到的情景加工成符合拆页所示方法的例子。
好,刚刚大家分享了未来很有可能遇到的孩子向你表达感受的场景。那接下来,请大家想一想,如果刚才我们设想的情景真的发生了,你如何运用“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的四步法”?请大家按照刚才给出的四步的流程来帮助孩子面对感受,先和你小组内的伙伴交流。然后再写在你的学习者练习单上面。
我们的时间是3分钟。
我们请飞龙老师分享一下:
【学习者分享】
第一个就是当他再次抱怨这个事的时候,我先放下手中的工作,然后坐他身边坐直认真看着他,然后向他说,嗯,然后就是他在说的过程中,在表达他这个事件或者烦恼的过程中,我可以适当的点头回应,或者说是这样,然后用这种词来回应。第三个就是,嗯,我可以陈述或者描述他的感受,就是说我看到你确实因为这个事很愤怒,很生气,说这样啊。然后第四步幻想的方式实现他愿望。希望你能像孙悟空一样,遇到这种情况,能直接一个筋斗翻到九霄云外,不再听他挠叨,不再受他打扰。
【拆书家点评】面对孩子的烦恼,飞龙小伙伴利用我们刚学习的四个步骤,帮助孩子成功解决,为他点赞!
【结束语】
亲爱的小伙伴,无论我们是谁,在哪里,生活的怎样,我们都愿意把最好的方法奉献给孩子,我们更希望传承给孩子一种方法,让他们能够学会面对现实,迎接未来。一起学习亲子沟通技巧,让我们成为更好的父母。
最后,感谢您参与今天的拆书,希望今天的学习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