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杨家女将的杨,只用做名字的莎,而且是叠字,莎莎。不是沙子的沙。我现在给名字一个新解,杨帆启航,播撒(莎)希望。我是一位职场二孩妈妈,微信名芪奇,拥有空杯心态,保有小小好奇的意思;名字还有一层含义是我家老二小名芪琪(小小的美玉的意思),我重视家庭教育,相信孩子的问题在家长,孩子是来教我们成长的。孩子出现问题,是提示我们在教养过程中有一些做的不到位的地方,需要我们去修正家庭的某些行为。
喜欢阅读,三年来混迹于心理和个人成长读书会中,但是之前用于自身的少,所以来拆书帮学习,期待更多用于生活。
今年3月28日在单位做了一场60分钟的非暴力沟通分享,反馈还不错。
拆书帮介绍:
大家好,我是拆书帮的一位学习者,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将知识关联学习者经验,规划具体应用。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分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RIA便签),R-原文片断,I-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A1-与片断相关的过去的经验(成功或失败的都可以),A2-规划未来对片断内容的应用,让你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与这本书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已用。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啥?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形式是各地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分舵由大家自发组织,是非营利性的。它的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释放拆书家的能量,相互陪伴,助人达己。
图书介绍:
《可复制的领导力》是樊登老师的9堂商业课中的百万级畅销书其中一本。构建生态思维,让优秀的员工自己长出来。用启发去赋能,在变与不变中寻找平衡,发挥力量,是我们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今天我们来拆解其中的一个小节,BIC反馈法。
请看下面的片断,时间3分钟
给于反馈的过程有很强的个人色彩,每个管理者都有自己的谈话风格、有金刚怒目,也有和风细雨。风格无所谓对错,但内容有其标准。在这里,我向各位管理者推荐一个给予反馈的标准化工具BIC。
给于反馈的过程有很强的个人色彩,每个管理者都有自己的谈话风格、有金刚怒目,也有和风细雨。风格无所谓对错,但内容有其标准。在这里,我向各位管理者推荐一个给予反馈的标准化工具BIC。
BIC意指事实、影响、后果。这一工具在IBM等跨国企业中被普遍使用,是管理者向员工给予反馈的标准模式。通俗而言,就是将一件事的事实、产生的影响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一次性说给员工听,中间不停顿。
我以某员工迟到为例,让大家对这个概念有更加清晰的了解。
事件:小王连续多次开会迟到,作为管理者,为这件事找到员工谈话。谈话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部分。
第一部分:B(事实)事实是指那些已经发生的行为。比如这周内小王每次会议迟到的时长、出席会议的人员名单等。事实真实存在,很容易被验证,因此在管理者说出事实时,人们一般不会产生抵触情绪。因为小王的迟到次数较多,许多管理者开篇第一句话往往是:”小王你经常迟到。”注意,这句话不是“事实”,只是管理者根据事实总结出来的观点,不能用于给予反馈,否则会引起小王的抵触情绪。在事实部分里,管理者需要区分事实和观点,只讲事实,不提观点。
第二部分:I(影响)影响是指已发生的事实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的作用。比如,小王在会议开始后进入会场,会议主持人和其他与会人员的思路会被打断,这是对他人的影响。小王在迟到之后也会错过会议的很多内容,这是对其自身的影响。
第三部分:C(后果)后果是指在影响的基础上,强调长期持续会引发的负面效果。如果与会者的思路总是被打断,管理者和其他同事对小王的印象会变差:开会总是迟到,不尊重他人,可能会在工作中落后,等等。这些后果事关小王的切身利益,理应引起小王的重视。管理者在给予员工反馈时将BIC一鼓作气说完,可以让员工比较客观地看到自身行为产生的负面效果,进而产生改进的愿望。日常管理中,一些管理者在谈话中习惯说一句话就问员工:“是不是这样?”这就给了员工反驳的时机和理由。此时询问,暗示意味和针对性较强,容易激化矛盾。
What:BIC反馈法是管理者向员工反馈他的不良行为表现的标准化工具。通过摆事实、说影响、讲后果,让员工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愿意和管理者一起讨论问题如何解决。它主要解决了管理者不会向员工正确反馈的问题,如果反馈不当,很容易激化与员工的矛盾。
Why:管理者如果不及时反馈员工的问题,员工有可能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或者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但觉得无所谓,因为管理者也不管,久而久之员工的表现越来越不好,最后公司觉得员工不行而开除员工。如果一开始管理者及时给予反馈,员工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及时改正,同时员工感受到管理者对自己的重视,会表现得越来越好,不断的晋升。管理者的反馈方式很可能决定了一个员工在这个企业的职业生涯状况。
How:BIC反馈法主要分三步:
1、摆事实,只讲事实,不提观点。例如:小王,咱们上周开了三次会,你有2次迟到了。管理者反馈前要先收集具体的数据及相关证明,让员工知道这是事实。说观点,容易激化矛盾,让员工感觉到被标签化了。说观点,会引起小王的抵触情绪
2、说影响,对自己,对他人,对部门的,开会其他人的思路会被打断,迟到还会错过部分内容,还得其他再给他讲一遍。
3、讲后果,迟到会给管理者和同事形成不好的印象,以后大家都不愿意和你合作,影响你的个人品牌形象,这样以后你升职加薪的机会就比较渺茫了。
Where:
BIC反馈法主要用于反馈对方不好的行为表现,不适用于表扬对方好的行为表现。另外主要用于层级高的人员给予层级低的人员的反馈,像管理者给员工,老师给学生,家长给孩子
注意事项:
注意反馈先后顺序
反馈过程不要被中断,一鼓作气
对事不对人
【激活经验】
樊登老师在做主持人的时候,制片人因为一些原因给他提意见,他立马反驳,双方辩论,最后不欢而散。谁也不愿意让步。“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直到后来,樊老师经过反思才意识到自己的盲点象限。设想如果应用BIC反馈法如何完成沟通,大家能听见意见建议。
【激活经验】
背景:我家老二6岁,幼儿园,每天老师回来让他把当天学的拼音书内容读一遍,但他会说读了他腮帮子疼,他不想读。
正好看到了BIC反馈法,我就用BIC反馈法与他进行了沟通:
1、摆事实:他周一周三没按老师的要求去拼读
2、说影响:最近几次测试没全对,班里有好几个同学都是满分
3、讲后果:那他说当不发学霸了,不读,拉下了内容,别的小孩子都比他强,就不服,他就不能在班里当老大了。我们以后要好好按老师的要求读才行呢。(学霸是孩子之前自己说想当学霸)(还因为他是家里的老小,总认为哥哥(老大)比他的权利多,所以就想当老大)
【规划应用】
学习了BIC反馈法,在未来的生活中如何落地应用起来呢?
我的目标:在未来的一周内,对发生在身边的事,尝试用BIC反馈法做反馈,最少要用二次。
行动:
1、与大儿子沟通他的学习
目标:本周内,与大儿子探讨他学习的问题,既不伤害关系,也可能反馈他的现状
行动:1)说事实:我们之前制定了日学习计划,与他一起复盘他哪些做到了,哪些没做到,没做到是什么原因,比如我们写了每天数学给我或者爸爸讲一道题,这个80%时间做到了,但英语每天背诵一个单元的单词,却没有开始。
2)说影响:最终期末考试还是班里排名后二十。
3)说后果:这样下去,不在暑假追赶的话,有可能考不上高中。那在同龄人里面选择的机会相对就少很多。
2、与老公沟通他对待孩子的方式
1)说事实:他问孩子中午吃啥 了,孩子吱唔半天没说出来。他说孩子问个话,半天都说不出来,还能干啥?
2)说影响:孩子自己说了,他如果说了中午吃的云南怪味鸡,爸爸会又是一顿PK,会批评他更多,所以干脆就不说,爸爸批的还少点,很快就结束了。
3)说后果:父子关系疏离,孩子不愿意与爸爸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