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蜗牛不慢,有一句话说:LESS IS MORE.少即是多,那慢也是快,所以我觉得蜗牛并不慢,也希望以此鼓励自己探索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下面我用三个标签介绍自己:
【一级拆书家】计划今年完成3-3拆书过级;
【有趣读书会创始人】计划今年举办20期读书会活动,欢迎大家到我的读书会做客;
【焦点解决爱好者】致力于在生活中践行以焦点解决为代表的心理学后现代流派,提升自己和身边人的幸福感。
今天要进行TF3-1的拆书过级,感谢大家参与。今天要拆书的书名是《掌控习惯》,一起聊一聊用最省力的法则养成习惯。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制定自己的行为习惯目标时,能够应用“最省力法则”的方法,设计出自己想要培养的习惯的最省力的具体实施方案,能够轻松地执行、较快地实现。
【图书介绍】
事件场景:
我想在坐的伙伴们都立过FLAG,比如运动健身,充值KEEP会员或者健身房办理年卡,跑鞋、运动服、体脂秤、跑步机一一置办起来。起初,运动起来酣畅淋漓,跑步、游泳、力量训练,各种项目都练起来,信心满满,热情高涨!但是没过多久,年卡落灰、运动服压了箱底、体脂秤形同虚设,跑步机变成了晾衣架……习惯没有养成,目标也成了泡影。
提问:
大家有遇到类似的场景吗?比如想培养运动习惯,跑步机瑜伽垫一应俱全,没多久就搁置了;想培养阅读的习惯,书买了一摞至今一本也没翻完;想养成学习的习惯,网课买了一车,却再也没打开过……然后我们以太忙或太累为理由停留在原地,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吗?
影响:
我们想养成的习惯总会因这因那的原因受阻,自信心也因此受挫,感觉自己一事无成,最后只能消极躺平。
解决:
《掌控习惯》的作者詹姆斯.克利尔,他是美国著名习惯研究专家,习惯学院创办人。他在《掌控习惯》一书中提出很多习惯养成的小技巧,其中就有今天我们要一起拆解的“最省力法则”,我们一起看看吧。
【R原文片断】微信读书电子版P267-269页
最省力法则
精力是宝贵的,而大脑的设定就是尽一切可能保存精力。人类的天性就是遵循最省力法则:当在两种相似的选项之间做决定时,人们自然会倾向于需要最小工作量的那一个。例如,将你的农场向东扩展,在那里你可以种植同样的作物,而不是去气候不同的北方。在我们可能采取的所有行动中,最终被选择的行动一定是能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价值的那一个。我们被激励着避重就轻,只做容易的事。
每个动作都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所需能量越多,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如果你的目标是每天做100次俯卧撑,那要耗费很多能量!一开始,你正在兴头上,干劲十足,鼓足勇气开始做毫无问题。但是几天之后,如此巨大的付出让你感觉精疲力竭。与此同时,每天做一次俯卧撑则轻而易举,坚持下去也不难。习惯需要的能量越少,它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
看看任何占据你生活大部分时间的行为,你会发现它们都简单易行,不需要有多大激励。像玩手机、查看电子邮件和看电视这样的习惯占用了我们很多时间,因为它们几乎不用费力就能完成,做起来方便极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习惯都妨碍着你获得真正想要的东西。节食是健身的障碍。冥想是感觉平静的障碍。写日记是思路清晰的障碍。实际上习惯本身并不是你想要的。你真正想要的是习惯带来的结果。障碍越大——也就是说,习惯坚持起来越难——你和你想要的最终状态之间的阻力就越大。这就是为什么要让你的习惯变得简单至极,只有这样才能让你即使不喜欢它,也会坚持做。如果你能让好习惯简便易行,你就非常有可能坚持下去。
【I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看大家都看完了原文片段,下面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个拆页的解读。
正反举例并互动
大家看了这部分的拆页,我想大概已经知道什么是最省力法则了,下面我出几个判断题,请大家判断是不是最省力法则。
例1:我有一个夜猫子朋友,想养成阅读习惯,她把阅读时间设置在早上6点到7点。对她来说,这是不是最省力法则?注意,我说的是夜猫子朋友。
不是的,因为她连早起的习惯都没有,再加强一个早起阅读习惯,就不是一个最省力法则,中间的阻力会非常大。
例2:还是这个例子,这个夜猫子朋友想养成阅读习惯,她设定每周读完一本书,并写出2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这是不是最省力法则?
不是。因为从没有阅读习惯到每周读完一本书并输出读书笔记这是一个巨大的跨跃,障碍重重很难坚持,即便用意志力也很难持久。
例3:还是这个朋友,她想养成阅读习惯,她设定每天睡前打开书,这是不是最省力法则?
是的,打开书是阅读最省力的操作。几乎没有任何障碍和阻力就可以完成,是保持精力的符合天性的选择。
讲解概念
What
那什么是最省力法则,书中有一句话解释是:当在两种相似的选项之间做决定时,人们自然会倾向于需要最小工作量的那一个。比如刚才举的例子,夜猫子朋友想养成阅读的习惯,她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早上6点起床阅读1小时,一个是晚上睡前阅读半小时,哪个是最省力法则,当然晚上睡前读半小时是最省力法则,而让一个夜猫子早起并阅读,这是一个费力法则。从养成习惯的角度来说,最省力法则的对立面是费力法则也就是意志力消耗法则。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中间的阻力大小。
我们用最简单的事例来说明大家就更清楚了:
我们排队购物或买票时,一定是选择那个队伍最短的一列去排;我们参加拆书帮活动,一定是直接手机支付,而不是带上钱去银行转账;我一个朋友过节回老家,只带手机和身份证,衣物行李提前快递,比人先到家。这就最省力法则,避重就轻,只做容易的事。
Why
我们为什么要用最省力的方法去养成习惯呢?因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最省力是保存体力与精力最好的办法,最省力才能更持久,如果用最费力的方法是要消耗意志力,意志力是消耗品,短期可行,长期很难坚持。
How
所以培养习惯的最省力法则就是尽量用最简单最容易操作最省力气最没有阻力的方法去养成习惯。那具体来说如何操作呢,我们一起分解一下步骤。
第一步:确定并分解目标——你想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最容易实现或者是分解后最小的目标是什么?
第二步:设计最省力方案——找到那个最简便易行、阻力最小的方案。
第三步:扫除障碍执行方案——减少消耗,轻松执行阻力最小的方案。
Where
最省力法则在培养习惯上可以说是事半功倍,但不是说适合所有场景,当我们面临重大课题或者急难险重任务时,是需要拼尽全力的。
【预防异议】
有伙伴也许会问,这种不消耗能量最小阻力的养成习惯方法是比较容易操作,但是效果好吗?最省力法则能带来更好效应吗?大家可能觉得每天打开书这个动作对于阅读习惯来说几乎是零,要知道对于培养阅读习惯来说打开书比看书更难,这就好比我们学走路是从先站立开始的,没有站立就没有抬脚的第一步。可以说小动作里蕴含大能量。
【匹配自己的案例】
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每天有个高能30分的原地跑步锻炼,已经快一年的时间了。回想起来,能够坚持下来正是因为符合了最省力法则。
根据步骤是这样做到的:
第一步:确定并分解目标——我想健身,最容易做的就是跑步,而跑步中最容易实现的是原地跑,它不受场所的限制。
第二步:设计最省力方案——比如考虑一天中什么时间跑,在哪里跑?我的方案是早上一起床就跑,在卧室的阳台跑,门都不用出。
第三步:扫除障碍执行方案——怎样能够轻松执行,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换上跑鞋就行,放一双运动鞋在阳台上,每天早上起床几步走到阳台就看到鞋子,换上鞋,不可能一步都不跑的,最开始每天跑个几分钟,后来逐渐跑到30分钟。
现在每次跑完又增加了一个12分钟的八段锦和1分钟的平板支撑,这个习惯的养成非常丝滑,符合天性。就是从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换上跑鞋开始的。这就是用最省力法则养成的习惯。
【A2教学习者编剧本】
现在我想大家对最省力法则培养习惯的知识点已经非常明白了,接下来,请大家应用最省力法则以对话的形式编写一个小剧本小故事。字数不限,但是要有以下几个要素:
1.剧本背景信息
2.时间地点人物
3.故事对话情节
大家可以参考给出的案例写在剧本一栏中,5分钟后请一组伙伴分享。
(慧峰小剧本)
WENDY想要提升阅读习惯,找到慧,两个人在零拾咖啡。
慧:咱们先把目标分解一下,要实现这个目标最小的一步该是什么呢?
WENDY:我想应该是每天看半个小时的书。
慧:还有更简单的小目标呢?
WENDY:看15分钟。
慧:再想想呢?
打开书看一分钟。
慧:那当你有什么方案可以做到呢?
WENDY:我觉得把书放到床头睡觉前看比较容易。起床后容易不摸手机先看书。
慧:这个行为有什么干扰因素吗?
WENDY:我睡前或起床后容易刷手机。
慧: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少这个阻碍吗?
WENDY:可以把书放在手机上面,这样就不容易先看手机了。
(小福泥小剧本)
舍友最近买了腹肌轮,想养成锻炼的习惯。在宿舍里两人谈话:
舍友:我想有马甲线或强壮的腹肌。准备在垫子上做推腹肌轮练习。
小福泥:那是不是太麻烦了,是不是直接可以在地板上做。
舍友:是更方便。
小福泥:你计划每天推多少呢?有什么阻力吗?
舍友:我想推100个。
小福泥:100个是不是太多了,主要我们还没有养成推腹肌轮的习惯。如果减到10个是不是更好操作,不到一分钟。
舍友:这样比较省力,容易坚持下来。
【反馈】
好的非常棒,根据大家剧本的编写,我发现大家已经对最省力法则的要点掌握的相当精准,期待大家通过最省力法则都能让自己的的习惯有所突破。
【结语】
今天我们学习了培养习惯的最省力法则,这是一种符合天性最大限度减少消耗的习惯养成法,执行起来非常简单,确定目标、分解目标、找到最省力方案、扫除阻力轻松执行……请大家结合自己的要养成的习惯学以致用。我的拆解到此结束,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