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提问力》 所属活动: 如果我们能够采用苏格拉底式的提问,控制自己的表达欲,通过反复提问,引导对方思考,找到问题本质,也许会更好地启迪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如果我们能够采用苏格拉底式的提问,控制自己的表达欲,通过反复提问,引导对方思考,找到问题本质,也许会更好地启迪我们的工作和生

开场:

学习目标:在完成本次RIA学习后,当身边的人遇到困惑向我们咨询、请教时,通过苏格拉底式提问,引导对方自己思考。

书籍介绍:

F(特征):《提问力》,是由拆书帮的三位元老,赵周,李真和丘恩华所著,顾名思义,这是一本关于如何提问的书,本书结合大量工作、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分析和讲解了多个经典的提问模型,帮助你学会提问。

A(优势):

涵盖面广:生活或者工作中会遇到的大部分场景都有涉及

可操作性强:根据场景,行动步骤明确,拿来就能用

执行效果好:本书涉及的提问模型都很经典

通俗易懂:每个提问模型讲解的都很透彻,并结合案例,很容易让人看明白

《提问力》在拆书帮被拆的频次也很高,获得了很多拆书家的认可

B(好处):

当你在工作中遇到挑战时,学会提问,可以帮你拓宽思路,

当你想改善孩子学习时,学会提问,能帮你避免冲突,与孩子坦诚交流。

当你在几个选择间犹豫不决时,学会提问能帮你找到各项参考因素的主次和平衡。

学会提问,可以帮你系统地提升思考力,成就卓越人生。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原文片段>

提问也是一种咨询

有一家大企业的高管请汉迪去给他们做咨询,费用非常高。但没想到汉迪并不给他们什么建议,而是问了他们好多问题--

"你为什么采用这个战略?"

“因为它能给我们的投资带来最佳回报。”

“为什么你把投资回报当作最重要的标准?”

“因为投资者希望如此。"

“为什么投资者是你做决策的唯一考量?"

“因为商业就是这样?"

“为什么商业就是这样?"

感受到了吗?

在这里,查尔斯·汉迪不是提建议,而是提问题,促进他人自己把事情想清楚。

一方面,做到“苏格拉底式提问”很难,因为人的本能不是提问,而是表达。另一方面,做到“苏格拉底式提问”也容易,因为你不需要在那个课题上经验丰富、见解独到,你只要会巧妙地提问就好。

所以,再有朋友、同事来找你咨询建议,你也可以尝试使用苏格拉底式提问来帮助他。

首先,克制表达的本能。起码在对话的前半段,不要说自己的观点,不要给对方提建议。

然后,用封闭式提问跟对方核对主题。比如:

“你是想不好到底要不要考研,对吗?”

“你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想转行,又不知道该怎么转?"

“所以你是觉得,不原谅他吧,也不能就这么离了;原谅他吧,你又不甘心,是吗?”

接着,表明自己也不知道答案,但愿意陪着对方聊。苏格拉底总是这样做的。他会先说关于这个课题我其实没想好,所以我来请教你。如果不表明自己其实没有答案,而是暗示对方你知道应该怎样做,只是故意不说,那沟通的味道就不对了。

最后,连续向对方提问。提的是开放式还是封闭式的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提问要有洞察力。常见的提问有这样一些方向:探究他背后的假设:探究他自己还没想明白的标准;提醒他还没有考虑到的情况;逼着他去发现细微之处。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拆书家讲解>

What:苏格拉底式提问法是一种引导对方独立思考的方法,它不是直接提供答案,而是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对方逐步自己得出答案。

Why:(有举例,不这样做的坏处):

1. 要相信,每个人都有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与智慧,他们缺少的只是发现自己智慧的眼睛,做为伙伴,最好的方法是陪伴与启发他们发现自己的宝藏。

2. 当我们遇到困惑时,拿来的建议往往印象不深刻,但如果是通过自己努力或者智慧得来的,往往更容易去付诸实践。实践之后,又是另一个故事。

3.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启发他人自己寻找答案,才是真正帮助人成长,为他人建立自信的一种方式。

Where:(适用场景)

当然,每个技能都是有适用场景的,苏格拉底式提问模型也不例外。

1. 如果是在紧急情况下,根本没有时间去引导对方思考,或者对方情绪激动,根本无法静下来去思考,此提问方式不适用,比如妻子跟你吵架,然后你跟对方12345。

2. 一些生活常识类的问题,比如问路之类的,不适用。

3. 在上级给下级下达指令的时候,不适用。

4. 对于一些哲学性的问题,比如“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也不是很适用

<具体操作步骤>

具体操作步骤是怎么样的呢?

操作步骤(How):

第一步是克制表达本能: 在社交关系中我们大多数人的本能是表达,当他人抛出一个困惑,我们经常干的事是给建议或者安慰。所以,我们要学会克制自己表达的本能。

第二步是确认主题:用封闭式的提问来核对对方问题的主题。句式如:“你是想***,对吗?”。这样做的好处是谈话的内容比较聚焦,不会发散。

第三步是表达无知,表明自己也不知道答案,但愿意和对方聊聊。这是为了为后续的沟通做铺垫,在沟通的过程中,如果对方觉得你知道答案却不告诉她,有可能会让对方感觉不舒服。通过表达自己也不知道答案,和对方形成一种合作,我们一起来找答案。

第四步是连续提问:那如何连续提问呢?有四个要点

(1) 背后的假设:“假设”是一个基于想象中的因果关系,即“我觉得是因为a,所以b。”仔细聆听对方话语中是否有这样的假设,可以针对此提问,让对方看到自己没有意识到的假设。

假设是指在某种情境下,基于已知信息或经验,提出的一种推测或解释。

(2) 没想明白的标准:如果没有明确的标准,就容易迷失。有明确的标准,才能拨开迷雾,知道方向在哪里。

(3) 没考虑到的情况:提醒对方没有考虑到的情况。比如除了A选项,是否还有BCDE选项。或者选项A,是否会带来某种风险。

(4) 去发现细微之处:仔细倾听对方,去发现与主题前后呼应的细微之处。

当然,这四个连续提问的方法不需要全部都用,需要根据场景使用。

<A2分享>案例分享

场景:朋友跟我抱怨说她有拖延症,让她很困扰。

第一步:克制表达本能

第二步:确认主题

问:所以拖延症让你很困扰,你想改善你的拖延症,对吗?

答:是的

第三步:表达无知

其实我也不是很清楚这个问题要如何解决,但我们可以来聊聊,看看是否有方法解决。

第四步:连续提问

问:我不知道你对拖延症的定义是怎么样的?对你来说,什么叫做拖延症?(明确标准)

答:就比如说我有一篇论文要交,明明两周前就需要动笔,但我总是在最后截止日期前才上交。有一次论文的截止日期是11:59 PM,结果我是11:56PM才交,真的很惊险。

问:那对你来说,什么叫做不拖延呢?(明确标准)

答:就比如我10天后有一篇论文要交,我希望可以每天做一点点,然后等到第9天的时候,就是提前一天上交。

问:你觉得导致你拖延的原因是什么?

答:我是一个有点完美主义的人,对自己要求比较高,觉得要做到如何如何,结果就迟迟下不了笔。(背后的假设)

问:你是否有不拖延的经历?

答:有一段时间,我学英语就没有拖延。因为我用了一个比较好的APP,那个APP就像打游戏一样。有设置每日的任务,然后做任务的时候还有进度条,做完每日任务还有奖励,让我特别有成就感。那次我就没有拖延,每次可兴奋去学习。

问:你学英语时既求完美又没拖延,那它跟写论文有什么不一样,才导致你的状态截然不同呢?(发现细微之处)

答:学英语的时候,任务设置很清晰,我明确知道今天要做什么,任务做完之后还有奖励。但写论文有点没有头绪,也感觉任务很巨大,就拖着不想开始。

问:偶,所以学英语时没有拖延的两个要点是每日任务清晰,完成任务还有奖励,对吗?

那我们如何把这两个成功要点放到写论文上呢?

答:我把我的论文任务拆分成每日任务,这样每日的任务就很清晰。

问:关于奖励这块呢?

答:我最近没有特别想要的东西。

问:或者这样,给自己设置一个梦想基金,每次任务完成在那个账户里放2刀,这笔钱你以后想干嘛干嘛。

答:好主意

问:那你觉得在执行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些事情会阻碍你根据计划写论文呢?(没考虑到的情况)

答:我最近找了一个工作,说是这两天给我信,我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上班,如果突然打电话过来让我上班,可能会打乱我的计划。

问:嗯,这个情况不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那如果计划被打乱了,怎么办呢?

答:如果真的给我排班,班是要上的,那我就根据情况调整计划呗,不影响。

答:心态很积极嘛,真不错。

【预防异议】

讲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苏格拉底提问可比直接给建议麻烦多了。但如果我们是真心期待对方成长,当对方根据问题深入思考,得到自己的答案时,就会很有成就感。再者,我们给出的答案,真的适用于对方吗?我们未可知。

或者有小伙伴会问,苏格拉底提问,你看步骤那么多,好像好难学的样子。所有技能的学习,都是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慢慢熟练。在下次遇到身边人遇到困惑向你求助时,可以尝试用这样的方法与对方沟通。这个技能也可以拆开来用,一步步练习。比如第一步,克制表达本能,学会倾听。练习完第一步,再练习第二步。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 催化应用>

好的,刚刚我们学习了拆页的内容,接下来我们就尝试运用一下。未来,你可能在哪一天,会运用到今天学习的方法呢?

也许是某一天,朋友发微信过来说,因为跟家人(丈夫、婆婆、孩子)相处不愉快,实在想找你聊聊。

或者是,一个公司的后辈找你沟通,因为她/他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感觉很迷茫。

或者是,一个晚辈找你沟通,因为她/他对于读大学选专业很困扰。

又或者是,闺蜜跟你分享,因为她实在困惑于是否要跟现在的男朋友踏上结婚这一步。

请大家联系自身想一想,未来,在哪里,可能会遇到他人向你咨询或者请教的场景?然后在小组内先讨论,2分钟的时间,讨论完之后我们再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我们现在就开始小组讨论。

提示一下,这里只需要分享未来可能会用到的场景就可以啦。

<学习者案例>

1. 朋友咨询关于相亲

2. 朋友咨询关于职业规划

接下来,我们来想一想,在未来的那一天,遇到他人向你咨询或者请教的场景,我们可以如何运用苏格拉底提问法来引发对方深入思考。请在小组内讨论,2分钟的时间,讨论完之后我们再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我们现在就开始小组讨论。

<学习者案例记录> (在拆书结束后以微信方发送)

分享人:tighter

场景:两周内,朋友若来咨询我自己两个offer该如何选择,我会这样操作。

1.克制自己表达的本能:首先我会控制自己去帮助他分析好坏的欲望

2.确认主题:你是不是在纠结两家企业选择哪家更有利于自己的发展吗?答:是的

3.表达无知:对于这两家企业,我也不是特别了解,不过我愿意和你一起沟通探讨出合适的选择;

4.连续提问:

①这两家机会分别吸引你的点和不足的点是什么呀? 答:A企业在成都,生活没有一线压力那么大。但项目一般。B企业项目更吸引人,更有利于个人项目经验的提升,但在北上广。

②那你目前看机会核心的诉求是什么呢?答:想找一个成熟的申办方,深耕项目。

③目前两个平台对比如何呀?答:都是大的传统企业,相对B会更有影响力些。

④对于项目来说,A和B差距有多大呀?答:B是远远超过A的,整体项目量是A的5-6倍,项目的新颖性也是B好。

⑤从平台和项目来看的话B公司对你未来发展更有利呀,大城市对你最大的困扰是什么呀?答:主要交通拥堵,打车比较费劲,动不动1个多小时。

⑥我们平时上班打车多玛?答:平时主要坐地铁。

⑦拥堵的问题除了换城市有其他方式解决吗?答:可以租房子离公司近些。

⑧那么你还有纠结的方面吗?答:谢谢你,我知道如何选择了。

<结语>感谢大家的陪伴,今天我们学习了苏格拉底提问法,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

感谢大家今天的参与,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