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青岛五月风分舵线上拆书过级20240601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开场:

拆书帮的各位伙伴,你好!

今天我要进行TF1-1的过级,感谢各位伙伴到场支持。

我今天的拆书主题是,<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片段来自《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拆书时间大约15分钟。

【自我介绍】

首先做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是“蔚蓝”。蔚蓝这个颜色我很喜欢,碧海蓝天,像美丽的青岛一样。我的3个标签是:

(1)我是一名企业管理咨询师。为企业提供管理对策,帮助企业提升效能。

(2)我是一名自我导向学习者。学习拆书法后,收获了学以致用的技能,很自豪的为自己贴上这个新标签。

(3)我是一名准拆书家。在核桃师父的帮助下,我已经制订了三级9拆计划,要在工作和生活中践行拆书法,带动身边更多的人。

【介绍拆书法和拆书帮】

在开始今天的拆书之前,我先介绍一下拆书法和拆书帮。

我们成年人的读书学习,问题多多:没时间、听不懂、记不住、看不进去...“拆书法”恰恰是一种符合成年人学习规律的方法。它借助3张便签,指向学以致用,引导读者完成“重述信息、关联过往自身经验、规划行动”三个步骤。

和传统的知识导向不同的是,这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我导向的学习方法。借助“拆书法”,个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企业共读一本书,在拆书家的精心设计和引导下,就能达到企业团队共同学以致用的效果。

“拆书帮”是拆书法学习爱好者的社群,是一个全球范围的非营利性组织。截止今年4月底,拆书帮在国内及海外已经有64家分舵和11家筹备分舵。拆书帮定期举办线上、线下各地的拆书活动,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化知识为能力,将知识拆为己用。

【图书介绍】

进入今天的主题!让我们亲身体验,从而更好的理解,什么是拆书法。

全球畅销书《非暴力沟通》许多人都听说过,这是一本介绍高效沟通,传递善意与温暖的书籍。

我们今天学习的片段,是书中第126-128页提到的<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这是一种教人们与自己的内心对话的方法。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如何使用负责任的语言来代替回避责任的语言呢?有个练习曾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快乐和欣喜,使我从此很少感到沮丧、内疚和愧疚,这个方法就叫做: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希望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自己的人生选择,并找到快乐的生活方式。

第一步

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请将它们列在一张纸上。

当我第一次审视自己的清单时,仅仅是它的长度就让我明白为什么我活得很不开心。我终于意识到,有许多事情,我之所以日复一日地去做,是因为我相信那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我清单上的第一项是“写临床报告”。我讨厌写那些报告,然而,每天我至少要折磨自己一个小时。第二项则是“开车送小孩上学”。

第二步

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做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当时,我对这一步骤有些抗拒。我反复强调:“写临床报告不是我的选择!我不得不做!我是一个临床心理医生。我不得不写这些报告。”

第三步

一旦承认某一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

起初,我怎么也想不清楚我到底为什么要写临床报告。几个月前,我已经确信,对我的病人来说,临床报告用处并不大,花那么多时间是不值得的。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一直费尽苦心准备这些报告呢?最后,我终于明白了,我选择写临床报告,是因为我想从中得到收入。于是, 从35年前的那一刻起,我就再也没有写过一份临床报告。想到自己少写了无数的临床报告,我的快乐真是无法形容!当认识到钱是我的主要动机时,我马上就想到我可以用别的方式来获得收入;而事实上,我宁可在垃圾箱中觅食,也不愿再写一份临床报告。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我们已经读完了。

What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是一种与自己的内心对话的方法,用来建立积极心态。分三个步骤,让那些日复一日不得不做的烦心事,变得有意义,让自己的每一个主动做出的人生选择都有价值,而不再陷入沮丧、被动的情绪。

Why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没意思的琐碎任务,积少成多下来,让人身心疲惫。因为感觉不到这些琐事有任何价值,却不得不做,天长日久,消耗着自己。

要消除由此带来的负面情绪,让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感,需要实事求是的做出取舍。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可以让我们正视自己的责任和做事路径。

首先,看到“我选择”这样做,是出于满足“我(自身)目标”的需要。

其次,根据目标,我要主动寻求满足目标的最佳行动路径。

经过此番梳理,如果目前日复一日的做法是正确的行动路径,那就承认这样做的价值,赞美自己的明智,快乐做事,不再纠结。如果梳理后,仍旧看不到价值,或者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就赶快给自己松绑,停止无谓的内耗。

How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让自己坚定选择,快乐做事,分为三个步骤:“列清单、做转念、挖意义”,

第1步.列清单。写出自己认为那些“不得不”做的事情,从而看见自己压力的来源。

例如:我早上5点半起床做早饭

第2步.做转念。在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例如:我选择早上5点半起床做早饭,

在这一步骤中,克服自己的抗拒,正视直面选择。可能并不舒适,让我们继续来到:

第3步.挖意义。即挖掘选择这样做的意义,请写出“我选择做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

例如:我选择早上5点半起床做早饭,是因为我想要亲手为孩子准备营养搭配的早餐,并且获得独处、自律的清晨。

Where

什么时候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呢?当察觉自己产生负面情绪,经常指令自己“你应该” “你必须” “我不得不”这样的自我对话时,我们就可使用上述方法,来调整自己的积极心态,唤醒个人对生活的掌控感,投入专心做事情的行动中。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便签】

经验

我说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在我刚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单位安排我办理一件诉讼案件,前后长近8个月,我当时毫无法律知识和经验,面对这项工作无从入手又不得不处理,挫败感很强。因为想不通为什么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做事情,却要在不擅长的技能点上折磨自己,我感到沮丧极了。

反思

后来回头想想,是我自己所在的产品研发,在推向市场后遇到了纠纷,如果不处理侵权,既无法让消费者看清我们产品的优势亮点,又让侵权者窃取了我们的研发成果,使团队辛勤的智慧劳动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之所以在写答辩文件和参加开庭的时候感到抗拒,是因为,没有想清楚这是自己的选择。误认为,律师理应了解我们研发的方方面面,理应为我伸张正义!

想通了维权的意义,也认识到律师和研发者各有所长,在随后的办理过程中,每到答辩环节,都怀着让法官和公众知道真相的心情,逐渐进入和律师配合的良性循环。

【A2便签】

以上就是在《非暴力沟通》这本书里介绍的积极心态方法。在学习了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方法之后,我计划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制订的目标如下:今天我要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的方法,完成对工作、人际关系、家庭3件事情的梳理。

具体计划是时间:今天晚上9:30。 地点:家中书桌前,拿出纸笔。

具体做法是:

第1步,列出在工作、家庭和人际关系中令自己烦恼的清单。如果没有烦恼清单,则列出耗时最多、收益较小的事项清单。

第2步,在上一步所列出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___”。在这一步,对自己坦白:“我选择”这样做,而并非“不得不”。

第3步,挖掘做出选择能满足自己的哪方面需求,写下“我选择做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看清每一件事情能达到的目的和应该采取的办法。

把上面的内容写下后,找合适的人分享、讨论。然后保存在手机笔记里,用来指导行动。

【结束语】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拆书,今天我们学习了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的方法,当我们理解自己的人生选择,做事就会充满力量。希望今天的分享对各位伙伴有帮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