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影响力》 所属活动: 2024年5月南京分舵第二场线下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知觉对比原理,事半功倍,让双方愉快地达成目标的方法。

开场:

【自我介绍+学习目标】

(Step1、把事先准备好的复印原书拆页发给现场学习者,人手一份。 )先将本次分享的拆页发给大家,人手一份。

(Step2、站到大家面前,跟大家打个招呼,分好组。 )

各位书友,大家好,今天我带来的是《影响力》拆页,题目是“影响力武器——知觉比对 事半功倍”。

【分组】为了更好的参与拆为己用,首先我们分一下组,左手边3位书友为一组,右手边3位为一组。

【自我介绍】首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叫付贝贝,花名“付呗”,支付宝的付,花呗的呗,是1名国家从业18年的国家注册质量体系审核员;1名无伤跑步2921公里的跑步爱好者;1名企业优秀内训师,正努力成为三级拆书家,将自己活成一道光,影响身边的人。

【设定学习目标】本次拆书的学习目标是,在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掌握知觉对比原理,并能运用知觉对比三步法,在向他人推荐商品、方案时,通过明确他人需求(明确需求),设定“垫底货”(设定对比“垫底货”),实施两个事物的对比(展现对比),让他人从中发现其中的优势,以接受你的商品、方案、观点等,事半功倍。

(Step3、用学习者场景法介绍图书)

【图书介绍】

场景:临近端午节,销售员小王热情的向顾客介绍礼品粽子的精美包装、丰富口味、促销活动等,但是顾客总觉得不满意。

提问:礼品粽子很好,但顾客不认可,犹豫不决!问题到底出这哪里呢?

影响: 如果我们还像这位销售员一样,拿着自认为优质的商品说有多么多么好,这样不仅不能打动顾客,还会让顾客觉得你是在自卖自夸,有所防备。

解决: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影响力》一书,就为我们分享了,如何通过“知觉对比原理”,设定“垫底货”,让顾客发现推荐商品的与众不同来影响其做出选择,使其享受了选择的过程,事半功倍,让双方愉快地达成目标。

【过渡语】下面让我们花2分钟时间看一下原文拆页《影响力》片段,看完后请抬头示意我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原文片段:

选择书籍:《影响力》 拆页P23

对知觉对比的巧妙应用,绝不仅限于服装商。我在卧底调查房地产公司采用的说服手段时,就碰到过一种采用了对比原理的手段。影响力研究为掌握窍门,一个周末,我陪同销售员菲尔跟有意买房的主顾去看房子。菲尔负责指点我,帮我度过实习期。我很快注意到一件事,每当菲尔带顾客去看他们想买的房子时,总是会先给他们看几套不甚合意的房子。我问菲尔为什么,他笑了。原来,这些房子是所谓的“垫底货”,公司手里总会留一两套破房子,还会标上虚高的价格。这些房子并不打算卖给客户,只是用来给他们看看,有了破烂房子做比较,公司手上真正要卖的房子就显得更加合适了。不是所有销售员都采用“垫底”法,但菲尔会用。他说,当他带着顾客看了破房子,再带他们看公司真正想卖的房子时,顾客总会“眼睛一亮”。菲尔喜欢看到他们的那种表情,“等他们看了几处‘垫底货’后,我给他们找的房子就会显得相当妙不可言”。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该片段运用了知觉对比原理,首先了解顾客需求锁定目标,在带领顾客看房的过程中,先给顾客看几套不甚合意的房子,即“垫底货”,再看真正要卖的房子,形成对比,使得后者的显得更合适,更容易被顾客选中。

【概念提出】

那什么是“知觉对比”呢?基于先前所发生事件的性质,相同的东西,会在之后显得极为不同。

把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看得比实际上更大的倾向,是一种影响力杠杆,这样就会影响对方的抉择,几乎能让人无法察觉。

为了便于大家的理解,我在这里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播放视频)

记得前些年很火的歌唱选秀类节目中国好声音,导师看不见舞台凭借歌手的歌唱选择盲选,一次特别环节歌手陈奕迅伪装成选手上台进行歌唱展示,他首先近乎跑调并很随意的歌唱《十年》,引得导师很嫌弃;慢慢地,歌手陈奕迅逐渐恢复音调并饱含感情,当唱到“怀抱既然不能逗留”时恢复正常水平,但这惊艳到导师,纷纷拍灯竖起大拇指。相比直接听《十年》感觉更好听,更容易赢得导师。先前的跑调、随意表现即为“垫底货”,前后的表现对比即“知觉对比”的运用。

【辨析概念】

那是不是两个东西一对比就是对比原理了呢?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反例1:对比物品与顾客的需求保持一致。比如顾客想购买西瓜,你向顾客展示对比苹果,请问这是知觉对比原理吗?不是,因为对比物与顾客的需求不一致。

反例2:对比物品有相当的差异。超市里同样品种的,相同大小的西瓜价格略有不同;请问,这是对比原理吗?不是,因为西瓜差异并不大,对比原理需要物品间有着相当的差异,而不能近似。

反例3:比如买电脑,买小米好呢还是联想的呢?请问,这是对比原理吗?对比原理要比较的标准要一致,你要比价钱呢,还是性能呢,比的是台式机呢还是笔记本呢?

【How】

那什么样的才是知觉对比原理呢?我又该如何运用知觉对比原理为我所用呢?让我们结合前面的例子一探究竟:

1、明确需求:通过交流明确对象想要什么,以便锁定目标?比如天气热顾客想买一个西瓜解解渴。

2、设定对比“垫底货”:按照与需求保持一致、有相当差异、比较标准一致的原则,设定对比“垫底货”。比如将西瓜分为左右两摊,左边的表面有干泥巴、瓜秧干枯感觉不是很新鲜,4.8元每斤;右边的个头大一圈,规整干净,瓜秧戴着绿叶,5元每斤。

3、展示对比:按先后顺序展现两个事物的对比,比如现象顾客介绍左边价格不低,成色不佳的西瓜,在向顾客推荐右边价格不高,成色俱佳的西瓜,促进达成。

【Where】

知觉对比原理适用于产品销售、方案汇报等需要作出选择性决策时,通过知觉对比三步法展现我们产品或方案的优势和价值,促成合作。这里,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正例】

背景:端午节即将到来,公司推出一批礼品粽子,小王向顾客推荐。

小王:你好,目前公司推出了礼品粽子,想了解一下您需要哪种?

顾客:我想要包装朴实一些,有豆沙和肉的口味的。(明确需求)

小王依据顾客的需求,锁定比较符合顾客的A款礼品粽子(工笔中国画包装,包括红袍豆沙粽、蛋黄肉粽)168元,并联想到B款礼品粽子(简约包装,包括蜜枣粽、蛋黄肉粽)150元,作为“垫底货”。(设定对比“垫底货”)

小王:B款礼品粽子很受欢迎,有蛋黄肉粽、蜜枣粽口味,目前活动价150元。不知你是否喜欢?

顾客:感觉包装不太喜欢,也没有豆沙口味的,我在看看别的。

小王:A款礼品粽子包装工笔中国画,你看如何?

顾客:好看很多,拿给我看看有哪些口味?

小王:将A款递给顾客,并指引看礼盒清单。

顾客:有蛋黄肉粽,也有红袍豆沙粽。这款什么价位?有活动吗?

小王:这款今天活动价168元,还有绿豆糕一份。(展现对比)

经过知觉对比,顾客心满意足的自主选择购买了A款礼品粽子。

预防异议

有小伙伴问我,知觉对比三步法中,设定对比“垫底货”是不是差距越大越好,其实并不是,这需要遵循客观的事实,如果差距太离谱,顾客会误以为虚夸,直接放弃,没有对比的机会。哪是不是间隔时间越长越好?并不是,过长会削减对比感知,还可能因为关注点转移到其他产品,对比失败。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催化应用

接下来请书友们发挥想象,结合我们将会遇到的销售产品、编制方案等场景,运用“知觉对比三步法”,来编一个小故事。这个小故事需要包括:明确时间、地点、任务;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尽量包括对话、动作、表情等。可以小组讨论,3分钟后我们请一位小伙伴展示。可以小组讨论,3分钟后我们请一位小伙伴展示。

【学习者案例分享】

我们有请第一组的桑桑老师进行分享。

【点评】

感谢桑桑精彩的演绎,将知觉对比三步法运用到出售电风扇的案例。

【结语】

今天学习的片段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运用知觉对比三步法,通过明确他人需求(明确需求),设定“垫底货”(设定对比“垫底货”),按顺序实施两个事物的对比(展现对比),让他人从中发现其中的优势,以接受你的商品、方案等,事半功倍,双方愉快的合作。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希望与各位小伙伴陪伴赋能、拆为己用、共同成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