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Hello,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参加我和刘虎过级评审活动。
首先我先感谢一下准三级拆书家张静老师来做我们的观察家,新晋拆书家波尔老师来做我们的主持人。也感
谢所有朋友们来参加我们的过级评审活动。
【自我介绍】
我先作下简单的自我介绍。
我叫叶开封,拆书帮官网用户名:飛刀拿鐵,坐标浙江宁波,我的三个标签是财务工作人员、读书会创立者、拆书家。
财务工作人员是我的专业和职业;读书会创立者是说我在宁海创立了一家纯公益、无组织、无经费但运营快3年的读书会,叫静城不服书,欢迎大家来关注;关于拆书家是说我希望成为一名拆书家,希望成为一名学习促进者,我现在正在走向拆书家升级的路上。
上面的三个标签,其实就是代表了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未来我期待和大家共同走在成为学习促进者的路上。
好了,那我们正式开始过级环节,我开始计时。
我今天的主题是“积极提问三原则”,是一个关于改变自己的提问方式,从而改变思维模式的方法。
今天的内容分为3个部分,分别是:
1、原文。这部分有图书介绍和原文片段的阅读;
2、讲解。由我来对原文片段进行讲解和引导;
3、应用。这部分是将我们今天学习到的知识和自己进行关联,以及应用。
在这个环节,我们会进行两个讨论的环节,请几位朋友每个人花1-2分钟谈谈你可能会抱怨的场景;以及如何应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内容。整个分享活动大概用时在25-30分钟。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学习后,学习者在遇事有情绪时,可运用“积极提问三原则”对自己提问,改变关注点。
【图书介绍】
下面我们开始第一个环节:原文。我们先来对选择拆页的图书做一个介绍。
今天分享的内容来自于《提问力》这本书。
我用三个词对这本书作一个介绍:特征、优势、利益。
1、 F特征(Feature)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这个书是《提问力》,由拆书帮的帮主赵周和两位三级拆书家共同编写。
书中结合大量工作、生活的真实场景中所遇到的沟通问题,分析和讲解了18个经典的提问模型和方法,来帮助我们提升提问能力,成为优秀的提问者,进而帮助改善人际关系。
2、A优势(Advantage)
这本书被众多大咖推荐,果壳网、在行创始人姬十三、简书CCO黄一琨等。相较于市面上其他学习类书籍,《提问力》更系统、更聚焦提问模型,向读者全面展示了关于提问的方法论。
每章末尾都运用了拆书帮首创的RIA便签学习法来引导学习,帮助学习者转化为行动,方便学习者具体实线,学以致用。
3、B利益(Benefit)
B1:你有没遇到过领导在下班时交给你一项任务,并要求明天一早提交时的情形?从而导致了你整天的心情都不好,还使得工作上总是出错,又遭到了领导的批评,心情愈发糟糕了。
本书指导我们,在遇到类似问题时,要注重行动,使自己可以积极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人而不会让自己陷入一个心情不好-做事总出错-被领导批评-心情更不好的恶性循环里。
B2: 再或者,你有没有在下班后,想好好休息一下,太太却让你去照顾孩子或去指导孩子作业的情形?从而让你发出“为什么我工作这么累,哄孩子应该这事应该你干吧?”的感慨?
遇到这种情况,本书可以帮助学习者通过提问把关注的重点放到未来,放到下一步的行动,如何去做的当下行动当中,而不在于抱怨过去、抱怨现状,让自己陷入内耗当中。
片段来源——《提问力》P101-102
主题:积极提问三原则
仅仅跟人说“你不要抱怨,你不要想着别人的责任……”这样是没用的。其实,提问本身就是一个很巧妙的切入点—请关注自己提出的问题。你把一些常见的的提问,改换为另外的提问方式,这样看似小小的语言的改变,却能带来巨大的思维方式的转换。
答案就在问题之中,或者说,提问的方向决定了答案的质量。我们给出如下的“积极提问三原则”。
第一、少问“为什么”,多问“如何”“怎样”。回顾一下安东记录下来那些问题—“怎么计划总会变?”“为什么材料都不能按时交?"“为什事先不通知?”……很多都是“为什么”开头的。提这样的问题,并不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为了规划行动,也不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只是抱怨、责别人而已。类似地,“什么时候管理层才能提供更多的资源啊?"也不是自要了解进展和时机,而只是牢骚罢了。所以,不是“为什么”这三个字不好,而是很多时候抱怨、推诿、拖延的心态会通过“为什么”这样的说法表达来。但是,如果把提问换成“怎样”“该如何”,把关注点放到行动方案、解决问题上,比如“要实现这个计划现在需要做什么?”“怎样确保材料尽可能按时交?”“通知下来了,时间很紧张,咱们该如何做?”,等等。
第二,提问中要包括“我”。原因是,提问中说到“他”“他们”“你们”“谁”……,这些人做什么、想什么,其实你都管不了。你总是把关注点放在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上,那八成会怨天尤人。你唯一能控制的人是谁?是自己。所以提问中最好把“我”放进去,这样能保证行动性。“现在我能做什么?”“我该找谁去请教,就不至于束手无策了?”
第三,问题中一定要有动词。动词意味着行动,意味着你把关注点放下一步要做什么,要达到什么结果。
【导语】我看有不少同学都打111,我想大家基本都看完了。
下面我来给大家拆解一下这个原文片段。
WHAT 是什么
本拆页主要介绍了通过使用“积极提问三原则”,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从而乐观积极地处理问题,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思维方式的转换。
why 为什么?
【一般人的做法】
刚才我们在图书介绍时列举了一些场景,其实这样的场景在生活、工作中比比皆是,比如:
“为什么老是把他们的事情给我们干?”
“我怎么老是遇到这种奇葩的人(客户/上级)?”
“为什么我买股票总是亏?”
“为什么你不替我考虑一下?”
“为什么我就是找不到对象呢?”
我相信,这样的问题,我们或多或少,要么在我们自己身上发生过,要么我在其他人身上见过。
【一般做法的坏处】
长期以往,这种表达方式和思考模式会阻碍自己的成长,从而让职场和人生的道路也越来越难走。
How :那么,应该怎么用这个方法呢?
那么,遇到有这种情况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如何运用“积极提问三原则”呢?
第一步:从“为什么”到“怎么办”。
例如少问“为什么材料都不能按时交?”“为什么事先不通知?”之类消极的问题,多问一些“要实现这个计划现在需要做什么?”“怎样确保材料尽可能按时交?”之类积极的问题。
第二步:向内求。
当我们在抱怨的时候总会说“他们怎么怎么”,“凭什么你们干嘛干嘛”,我们会下意识地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但是别人是我们不能控制的。如果问题是“我应该如何如何”,就会使我们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自己身上,这样可以保证行动的可控性。
第三步:要行动。
如果只是泛泛的给自己加油打气,并不能彻底改变我们消极的思维模式。如果是问自己具体行动怎么做的话,可以促使我们去积极地思考对策,规划下一步行动以便达成我们想要的积极地结果。
我们来简化地来看看,如何运用“积极提问三原则”来面对刚才的一些问题呢?
1、“为什么老是把他们的事情给我们干?”
我怎么样能做好这些事情?
做这些事情怎么能给自己带来长期回报呢?
我如何让领导认可这些事情不是我做呢?
2、“我怎么老是遇到这种奇葩的人(客户/上级)?”
下次见这个客户前,我要做哪些准备?
我应该去哪儿开发新的客户,不要在这一棵树上吊死?
我具备了怎么样的能力/资质,就可以放心炒掉这个老板?
3、为什么我就是找不到对象呢?
我做些什么可以增加找到对象的概率?
怎么样提升相亲的效率?
4、“为什么你不替我考虑一下?”
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他是如何看我的?
我是不是有考虑不周全的地方?
【反面例子】
这让我想起了,我在2022年参加法考。我听了700多小时的课程,刷了1万3千多道题目。也高分通过客观题考试,但是在几个月以后的主观题考试时却以一分之差没有通过考试。
这个时候,我是有过懊恼、后悔、自责....
“老天为什么要和我开这个玩笑?”
“我为什么不再检查检查?”
“我为什么不再努力一点点?”
我是心里也是有一堆类似这样的问题的。
【反例变正例】
但我很快转变了想法。
第一步:从“为什么”到“怎么办”。
我在想,类似 “老天为什么要和我开这个玩笑?”“我为什么不再检查检查?”、“我为什么不再努力一点点?” 这样的问题一点意义也没有。它既不改变现实,还影响了自己的心情,把让我把关注放错位置了。
我认为我应该要思考:是决定继续还是放弃?如继续,怎么才可以让我更高效地通过法考。
第二步:向内求。
我想,这个失利的结果是我无法控制的,我可以控制的是什么?从这次考试失败中学到什么,才是我应该做,而不是一直懊恼、后悔。后来经过考虑,我决定二战法考,用我的二战的成功让我的一战失败赋予更大的意义。于是,我用比上一年更大的经历和决心投入到备考之中。
第三步:要行动。
于是,第二年我把绝大多数的时间花在总结和反思自己学习方法、以及应试方法上面,比如,学习反馈、答题顺序、情绪管控、时间分配、答题范式等等。
最终在第二年,我以客观题201分,主观题122分通过了号称中国第一考的法考。
这个结果也得益于我较快的调整了想法,不然会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不良情绪上。
【预防异议】
但是也可能会有人问:世间总是有一些人不愿意承担责任、习惯性往外推。要是所有的事情 “我”都用“积极提问三原则”,也积极地解决问题,长期以往,会不会就这些人是不是天经地义觉得这就是“我”的责任,从而问心无愧地把工作、事务都往“我”这边推?或者很多事情也会不自觉地向“我”这里“聚拢”。
我想,首先,这种担心、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想“积极提问三原则”并不是让我们主动干预他人的事情,而是在事情已经到我们头上了,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的问题。
然后,我们用使用“积极提问三原则”并不是说逆来顺受地全盘接受他人的安排。如何解决类似这样的人的惯性思维,如何终止这些人的惯性操作,也是“积极提问三原则”的应用领域。
【A2】催化应用(分步催化1)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大家好!
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有了一个对“积极提问三原则”大概的印象。但就像拆书法说的,学习要拆为己用。一个知识不和自己发生关联,终究不是自己的。
【指令】接下来,设想一下:在未来的一周里,什么样的情景下你可能会有抱怨?你会怎么想?
比如:
当你开始收拾办公桌准备下班走人时;
当你在回家的路上边开车边想着孩子的笑脸时;
当已连续加班一周,身心疲惫的你正打算收拾东西回家时;
当到了月底,离下次发工资还有四五天时;
或者难得回家一趟,正等着吃饭,父母却一副语重心长的表情坐到你面前时;
或者是你走到孩子面前,正打算给他立个规矩,给个教训时;
……
这些场景只是示范。
接下来有请1-2位小伙伴来分享讨论一下,怎么样的场景会让你有抱怨?有抱怨时,你是怎么想的?也可以不局限在刚才示范的场景中。
哪一位小伙伴愿意先给大家分享一下?
分享讨论的时间总共在4-6分钟左右。
学习者案例记录:
波尔:接下来一周里面,我觉得我可能还会给家里的人抱怨吧。因为我认为家里面的人是我最比较亲近的人,情绪上很容易发泄。特别是孩子,我觉得他不能够认真的完成作业,或者不按时做作业,到处要去玩的时候,我会对他产生一个抱怨。我是怎么想的,我认为我那么辛苦的,他对我有所了解,应该比较主动的去听话,然后完成自己要做的事情。
潘毅:晚上好,我刚刚刚进,我来分享一下。
我刚好单位里面有一个现实的事情。前两个月,单位为了完成任务就突击临时做了一个装修,装修完之后就会导致环境里面叫那种甲醛味道特别大。然后我们又不得不在刚刚装修后的办公现场里面工作,身体会感觉特别难受。所以就会出现很多的抱怨出来,那至少我自己也抱怨。是我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
叶开封:潘老师具体怎么抱怨,当时怎么想的?
潘毅:身体特别不舒服,比如说会出现呕吐,我甚至还有晕倒过。那个情况下,某位领导可能就说了一些风凉话。我当时就直接就怼回去了:比如说那你在旁边说风凉话,你到窗口来做一天看看,比如说了这样的话。
【A2】催化应用(分步催化2)
好了,我们刚才波尔老师、潘毅老师作了一些分享,非常清晰,非常感谢他们!
从波尔老师、潘毅老师刚才的分享中,我能看出来,大家在遇到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时,还是或多或少还是会有一些抱怨情绪的,也隐藏着类似指责、推卸责任的情绪。
接下来,让我们进入最后一个环节:催化应用。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我们去尝试应用“积极提问三原则”。
还是刚才的场景和话题,你再设想一下:
当你遇到刚才分享过或自己想到过某件事情后,有了一种想要抱怨的情绪时。突然,你想起了今天的拆书内容:“积极提问三原则”。那么,按照今天所学,你会如何对自己提问?从而使得关注点放到可掌控的、可解决问题的、可立即行动的方向上。
下面1-2分钟时间,请大家思考一下,也可以相互讨论一下,2分钟后我会邀请小伙伴给大家做分享。
【指令】好了,2分钟时间到了。接下来有哪位小伙伴愿意来分享一下。
我们用时4-6钟时间左右,现在开始!
学习者案例记录:
潘毅 :我先来说吧。
关于“积极提问的三原则”,确实我前半段可能没有完整地听完。我就借着听到的部分做一个分享。
我最近一段时间就应对事情的心理状态发生了转变。就比如我们工作环境变糟糕以后,就具体去问一下自己做了哪些行动可以改变当前的环境。那么我们当就是办公室里面,无论我自己也好同事也好,就共同做了几个事。
第一个,决策的领导对于环境的恶劣一开始可能是不知情的,或者他在做装修设计的时候没有预料到后面情况的恶劣。在有机会的时候先把这个问题反映上去,就让领导知道这件事情,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第二,我们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能改善就尽量去改善。比如像大楼里面就味道很大的话,最重要的东西是要通风。那么先看有没有通风的器材?有通风的器材但是有大型设备,那么向相应的部门去申请开。这件事情其实后来就实践中已经做到了。那么在实验室开了以后发现噪音又很大,就产生另外折不良影响。现在经各方来讨论之后的一个解解决方案是:白天开一段时间后关一段时间。到最近它这个味道已经小很多了,变成晚上开全夜开着,然后白天的时候小部分时间段开。这样的,整个空间里面的浓度就变低了。
第三,对于比如坐在窗口的同事,过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到外面去转一圈,休息时十到15分钟,然后再回来。然后把电话播放到呼叫转移,这样也不会漏接企业来的电话,在整个过程里面尽可能的去寻找找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又不影响工作能处理的方式。我觉得这种的叫做思考方式就比一开始单纯的抱怨来的理想很多,这个是我的感受。
叶开封 :潘老师虽然没有说自己没有听完,但是我觉得潘老师对“积极提问的三原则”的理解的比较透彻的。潘老师表述中虽然把三个步骤混在一起,但其实潘老师表述中面包含了“积极提问的三原则”三步。
从“为什么”到“怎么办?”:从有抱怨的到想去我怎么解决掉。然后从情绪的对象是领导,然后到了自己去改变现状,比如把这个情况告诉领导; 然后又去积极的去在权限内去行动,做了很多改善环境的事情。其实实潘老师表述整个三个步骤是非常清晰的,非常好的!
看看还有其他的小伙伴想做一个分享,一到两分钟左右。
波尔:对我刚才抱怨的情绪,用叶老师说的“积极提问三原则”来解决一下。
第一,我是要问一下是孩子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看看他在做作业或者不做作业的时候,他内在的需求是什么?是不是他遇到了困难,作业有做不下去的情况,或者说他感觉到今天非常的疲惫,不愿意去写作业,我觉得要多问问他这个情况。
第二,我就要向内求一下,是不是我自己不够耐心?其实是自己想偷个懒,不想陪他写作业,然后说想让他自己独立完成。我所以要反思一下,把这个问题多放放自己身上反思,
第三,我接下来的行动,就是每天他在写作业的时候,看看他写的这个速度,如果他有停下来的这种情况,我再一次咨询他,你是不是遇到了困难,需不需要帮助。如果需要我帮助的话,我会耐心的。再给他进行一个讲解,慢慢多陪伴他。我相信这个就会得到改善,谢谢叶老师分享的“积极提问三原则”来打消我自己的抱怨的心情,谢谢!
【结束语】
谢谢刚才两位老师的分享,123步骤非常清晰。因为时间的限制,今天我们分享讨论就到此结束了。
今天我们共同分享学习了“积极提问三原则”,希望今天在和我一起完成本次学习后,大家在遇到事情有情绪时,可运用“积极提问三原则”对自己提问,使关注点放到可掌控的、可解决问题的、可立即行动的方向上。
同时,也建议大家可以看看《提问力》这本书,来帮助我们提升提问能力,成为优秀的提问者,进而帮助改善人际关系。
以上是我今日分享,感谢大家的参与!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