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南昌火炬分舵第112活动—《享受孤独》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拓展影响圈四步法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先用三个标签介绍下我自己:

我是一级拆书家雅典娜,我的三个标签是①20年深耕美丽和健康②热爱读书旅游+吃货③二级拆书家,三级打怪中

【设定学习目标】

希望大家在跟随我完成本场学习之后,大家能够帮助自己和他人在面对焦虑和纠结时运用(行为)“拓展影响圈四步法”,立即从影响圈入手积极主动解决问题。

【分组】

后面的学习有讨论的环节,为了便于讨论,我们先分下组:两两为一组。

【场景法图书介绍】

上周,公司出了个挑战,要求我们在几个月的时间挑战一13堂健康课,月半课,小店主们有点压力,觉得自己完不成,找到我来抱怨。“最近单位事情多,没有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和老公冷战中,没有心情出去分享”“担心别人拒绝和打击”

【提问】大家有没有过类似这样的经历?比如在处理比较棘手的事情时,我们自己第一反应是觉得这事情非常难,表示自己根本没办法去做好,不是第一时间考虑如何去完成任务,而是过多的纠结于自己无法驾驭的事情,以及很多负面的因素,甚至会指责其他人员和外部环境的不足。

【影响】在问题面前,我们有畏难情绪是比较正常的反应,适当的发泄情绪可以缓解压力,但我们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根源,不去聚焦于可以通过自己努力去改善的事情上,我们就越焦虑,越会失去对整件事的掌控感。有过多的畏难情绪,不仅没能顺利推进事情的发展,还影响了自己的心态,甚至影响正常工作。

【解决】遇到类似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可以一起在《⾼效能⼈⼠的七个习惯》这本书里寻找到答案。《⾼效能⼈⼠的七个习惯》是一本非常经典的自我管理提升类书籍,作者史蒂芬·柯维在书中说到的第一个习惯是“积极主动”,在“积极主动”习惯中提到了一个重要的思维工具,那就是“关注圈与影响圈”。究竟如何区分关注圈与影响圈呢?如何选择影响圈,通过行为主动掌控,开启高效能按钮呢?现在,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今天的拆书内容。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A1量表自测】

开始阅读原文片段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测试。量上有5个题目,请按照1~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代表非常符合,6代表完全不符合。请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打分,并算出总分。给大家1分钟时间,做完的小伙伴可以告诉我。

好,时间到,大家也都算出了自己的分数。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量表的含义。

好了,时间到,大家的结果都出来了吧。

30分以上 说明你做事能够很好的聚焦于积极方面。

20-30分 说明你做事有一定的自我调整意识,往积极方面聚焦。

20分以下 说明你做事态度不是很积极,通过今天的学习,可以好好聚焦调整一下。

不论测试结果如何,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学会调整自我的方法,聚焦积极态度。

R【原文片段】

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 Circle of Concern,图3-3),以区别于自己没有兴趣或不愿理会的事物。

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 Circle of Influence,图3-4)。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个圈,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见图3-5)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见图3-6)

只要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圈,就等于是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

【现场学员互动】

提问:拆页提出了两个注意力的圈,是哪两个圈呢?

回答:关注圈和影响圈。

反馈:很好。我们来看看拆页中是分别怎么定义这两个概念的呢?关注圈是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战争等等),影响圈是可以被掌控的(做自己所能及的事)。

提问:正如刚刚的自测题,我们一起看看,

第二题:遇到困难,我总是想:“要是……就好了,如果有人帮我就好”这是聚焦影响圈吗?

回答:不是。

提问:很好,再看第四题:5.当我没能及时完成过工作时,我总是说,“我根本没有时间做”,时间控制我。这是聚焦影响圈吗?

回答:不是。

提问:非常棒,看看附加题:在多个因素共同决定的事项中,我能知道当中哪些因素我自己可以把控。这是聚焦影响圈吗?

回答:是的。

(拆书家反馈)很棒!说明大家现在基本能够明确什么是关注圈,什么是影响圈了。你们认为在刚刚自测题的三个例子中,在聚焦“关注圈”时,感觉自己是积极还是消极的心态?

回答:消极。

WHY: 是的,只有当我们在影响圈上下功夫,关注自己的思维模式时,才能具备更积极的状态做好事情,对吧?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容易当局者迷,尤其是身处一个会有诸多因素影响的事物中,要意识到自己是在关注圈还是影响圈,要加以判别归类,并实施行动就非常重要了。

HOW: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呢?我给大家整理了以下4个步骤,帮助我们聚焦于影响圈,养成积极态度:

1. 列举因素:把影响特定事件的具体要点列举出来。“为什么不能做好”“哪些因素导致的?”

2. 区分圈层:明确该影响因素是属于影响圈还是关注圈,进行分类。 “这些因素分别属于影响圈还是关注圈?”

3. 聚焦影响:聚焦影响圈,制定计划。“接下来我重点突破哪一项或哪几项因素?”

4. 实施行动:根据影响圈中的事项开始行动。“我打算何时开始行动,怎么行动呢”

<举例>说个我这两天自己的例子,这两天出差,上了9堂健康课,没有1单促成,心中有点沮丧,沮丧的是她们明明很需要改善,但要不是不相信,要不就是老公反对。我静下心用4步来帮助自己聚焦影响圈。1:列举因素,为什么没有成交,是她们老公反对、自己专业不够、顾客不相信需要时间消化理解我的内容。2:区分圈层,哪些属于影响圈哪些属于关注圈进行分类,老公反对,不相信,需要时间是关注圈,提升自己专业是影响圈。3:聚焦影响圈,即我重点突破哪一项因素,决定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4:实施行动打算何时开始行动,怎么行动?决定从公司玫粉e站,和更专业的书籍上学习提升自己专业知识,和小园老师一起考营养师证。


WHERE:聚焦影响圈是为了让我们的心态从消极调整为积极,并不是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点都不关注身外之事,毕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使用的时候注意聚焦影响圈的使用目的——调整心态。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I拆书家讲解引导:】

【A3】

接下来,我们就要拆为己用了。

我给大家设计了一个这样的场景:公司行政部门,你是小王,而你的平级同事小张因为做错事被领导骂了,他找你吐槽,说最近都是因为时间紧急,所以导致错了,而且这件事不是他一个人造成的,请你用扩大影响圈的4步法帮助他聚焦到自己的影响圈,两人一组,对话扮演。给大家6分钟时间,之后请一组伙伴来呈现一下。

【学习者分享:】

小张:小王,我真是太倒霉了,领导交待我做一件事,因为时间很赶,出了差错,把我骂了一顿,我真是太倒霉了。

小王:听起来你好像感觉很委屈。

小张:是呀,关键这件事不是我一个人的错,我真的很委屈,我都郁闷了很久了。

小王:事情已经过去,再怎么做都已经发生了,你可以试试聚焦在影响圈,把心态调整过来。

小张:怎么调整呀,我就是不会呀,你可以教教我吗?

小王:造成这件事的一个因素有哪些呀?(列举因素)

小张:时间很紧;很多事情没有对接好;我自己业务也不太熟悉,领导被其他的领导骂了,刚好我撞到枪口上了。

小王:可以试试分分类,哪些是自己可以改变的,能改变的就是影响圈,哪些不是自己改变,就是关注圈。(区分圈层)

小张:;除了我自己业务也不太熟悉、没有认真仔细去核对是我改变的,其他的好像是关注圈。

小王:接下来你重点突破哪一项或哪几项因素?(聚焦影响)

小张:让自己业务熟悉起来可以是我能改变的。

小王: 你打算何时开始行动,怎么行动呢?(实施行动)

小张:查看单位组织的业务培训PPT,去单位阅览室看业务相关的书籍,加强业务学习,多向老同事请教,在干中学,在学中干。

【拆书家反馈】好的,如果小王能再后面把了解到的信息记录在一张表上整理就更完善了!同时给小张一点建议:除了按照步骤提问,在每一步小王回答后给一些回应,如“很好,很棒!”不然觉得一直在“灵魂拷问”哦~

【A2特定任务】: 学习一定要做到知行合一,如果自己未来三天内在工作上或生活上有哪件事情把注意力放在了关注圈产生了消极被动的心态?请现场运用上今天讲的4个步骤引导自己从生活或者工作某方面从关注圈聚焦到影响圈。

【学习者分享】

萱萱老师,今天遇到被领导挨批的事情,我本来很沮丧,上周五学习到的聚焦于影响圈的四个步骤帮助我调整心态。

1. 列举因素:自己的事情没有做好;领导对我有看法;当时领导不开心,撞到枪口上了。

2. 区分圈层:自己的事情没有做好、找到领导的时机不对是属于影响圈;领导对我有看法,领导不开心是属于关注圈。

3. 聚焦影响:接下来要聚焦解决自己的事情没有做好,提升业务能力水平为接下来的重点,重点向老同事请教,边做边思考,看一些业务的书籍。

4. 实施行动:从工作日开始行动,向老同事请假,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业务培训;每周五下午去单位阅览室看业务相关的书籍,加强学习。

【结语】今天我们两个圈,是什么?对,影响圈和关注圈。也知道了如何区别这两个圈。并学习了把时间和精力聚焦影响圈的方法:列举因素、区分圈层、聚焦影响、实施行动,把消极心态转化成积极心态。希望大家把这个方法真正应用在生活中,帮助我们用更积极的状态做事,成为高效能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