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晚上好,我叫程建琴,大家也可以叫我优雅琴时代,这个名字我在省版权局登记过。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拆书练武场。那么在开始之前,请允许我先用三个标签介绍下自己:1.我是一级拆书家;2.我是一名老师;3.我是一位减肥达人。今天我的拆书主题是微习惯养成三步法。
学习目标及分组:这次拆书的学习目标是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大家能够在离开这里之前,夸赞其中一位小伙伴,做到了给自己比个耶。接下来我们先分一下组,就近的2人为一组,以方便大家交流分享。
图书介绍:
F:特征
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书籍是《福格行为模型》,这本书的作者是福格博士,他是斯坦福大学行为设计实验室创始人,也是“行为设计学”鼻祖,深入研究人类行为超过20年,并提出了著名的福格行为模型。他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可以拆解为动机、能力和提示这三个要素,用一个简单公式来表示就是B=M(动机)A(能力)P(提示)。在这个公式基础上,福格博士发展出了一套指导人们进行行为改变的方法论,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行为设计体系。
A:优势
这本书是行为设计领域最原创、最全面、最有效的一本书,有很多书曾经引用此书的部分研究成果,比如《上瘾》《增长黑客》《掌控习惯》等,但只有看了这本书,你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行为设计与福格行为模型。这本书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它把复杂的习惯原理变成了简单的操作指南,并帮助超过12万人实现了看似不可能的改变。
B:利益
【B1】我相信今天来的都是渴望改变的个体,但是改变往往又是最难的。正如一句话所说的,“明白很多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如果你曾尝试过做出某种改变却未见成效,你可能就会认为是改变太困难,或是你自己缺乏意志力而无法成功。而这本书会告诉你,这两种想法都不对。只要你掌握了正确的方法,那么养成好的习惯、做出积极的改变可以很容易。
【B2】今天的拆页是一段关于微习惯的ABC三步骤,让我们了解行为设计3要素的小应用,能帮助我们在生活中想要做出一些改善时,通过构建一些小行为来让改变发生得更轻松自然。
邀请大家现在用两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我刚刚发给大家的拆页,阅读完的伙伴可以抬头示意一下我。
What:拆页里给我们介绍的是微习惯养成的三步骤。为了大家更好地理解,我要先介绍一下本书中最核心的一个公式:B=MAP,B是指行为,M是动机,A是能力,P是提示。也就是说行为发生于动机、能力和提示同时出现的时候。微习惯也是一种行为。
Why:通常的做法:当我们决定要对生活做出一些改变时,要么卯足干劲,要么不知所措。卯足干劲是我们会通过定目标、打鸡血、定奖惩,再调用意志力来强迫自己自律和坚持。不知所措是我想要改变了,但不知道如何行动,于是想法就一直只是想法。
坏处:卯足干劲往往三分钟热度后,一切就打回原形,然后可能会责怪自己不自律而失望。不知所措会让改变永远停留在原点,长此以往,可能还会让我们“习得性无助”。
反例: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最近我想要早起后对自己说一句有正能量的话语“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并去感受美好。刚开始还能做,但后来又没能做到,闹钟响起后,直接下楼洗漱去了。
How:用微习惯三步法可以让改变来得更轻松。微习惯养成有三个基本步骤——ABC三步骤。
第一步,A是找锚点,就是找一个你目前生活中本来就会发生的事件来作为新行为的提醒。也就是满足公式中的P提示。比如,原文中说的刷牙,或闹钟响起。
第二步,B是微行动,就是做一个微小到最好是你在30秒内就轻而易举能做到的行动,一定要足够小到不可能会失败。可以理解为是满足公式中的A能力。比如,原文中说的做两个俯卧撑。
第三步,C是立刻庆祝,要注意及时和简单。一个动作,一句鼓励的话都行,让自己觉得开心就好。比如,握紧拳头,说“Yes!”,这样更有助于让大脑记住这个习惯,因为积极情绪对行为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微习惯的核心是微量开始,超额完成。我们的蜥蜴脑天生就能够判断完成某件事的困难程度,所以,如果一开始野心太大,就会觉得难以做到。微习惯是把这个行动量压到最低,所以很容易启动。
反例A1+:在了解到微习惯ABC三步骤后,为了能在早起后对自己说一句有正能量的话语“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并去感受美好,于是我设计的行为是:当我脚碰到鞋子的那一刻,张开双臂对自己说“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并去想着美好的事情,感受美好,然后两只手握拳,再说“太棒了,加油”!
Where:微习惯养成既然是“微”“习惯”,那就要注意它的“微小”和“长期性”,就是它更适用于我们个人习惯的养成,不适用于过于宏大超出能力范围,和需要速成的事,没有动机想做的事也不适用。
A1:显像提问
接下来呢,请大家认真地回想一下,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想要开始某个计划或是养成某个习惯,但最终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搁置了下来,最后这个计划也不了了之。
比如:为了身体健康,每天运动30分钟,每天晚上11点前上床睡觉,每天上午吃一个苹果,或者为了提升自我,每周阅读一本书、每周完成三节线上课程等等。
请描述一次你个人培养习惯的失败经历,具体是什么时候发生的?过程是怎样的?
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每人一分钟,时间总共为5分钟,小组讨论结束后,我会邀请1位小伙伴给大家分享。现在大家可以开始了。
学习者案例:
吴小园老师分享:去年10月份,在减脂,调整饮食结构阶段,要将吃的东西拍照发到群里打卡,但是有一次一餐没有拍,第二天也没有拍,第三天也没拍,导致最后放纵吃了,总结一句话:我没有养成拍照打卡的习惯。
A1+:反思加工
大家刚才都分享了自己养成某个习惯的失败案例,下面请各位思考一下,假如现在我们乘着时空机回到过去,你将如何应用今天所学的微习惯养成三步法,来重启你的计划或养成你的习惯呢?
请尝试用一句话来创建你的微习惯:“在……之后,我会做……,完成之后我要……庆祝!”
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每人一分钟,时间总共为5分钟,小组讨论结束后,我会邀请1位小伙伴给大家分享。现在大家可以开始了。
学习者案例:
扫地僧老师分享:我要养成的微习惯是:每天早上起来睁开眼睛后,开始张嘴背《滕王阁序》,这周比上周多背一句话,做到了给自己比个“oh,yeah”。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愿大家的“心想事成”都能像自来水一样简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