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刻意练习》 所属活动: 【NO.171】拆书帮天津北洋分舵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3个F创建有效心理表征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马睿,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自己:阅读推广者,终身学习者,跑步进阶者。

【分组】

在开始之前,为了更好地促进学习,我们进行一个简单的分组,左边一组,右边一组,稍后我们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享。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能够学会针对一个想要掌握的技能,在没有导师的情况下,运用”3F原则里的“反馈”机制,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掌握一项技能。

【FAB图书介绍】

F 今天我拆书的级别是F2-3,拆解的这本书籍书名为《刻意练习》,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

作者在“专业特长科学”领域潜心几十年,研究了一系列行业的专家级人物后发现,所有的杰出不是来源于天赋,而是源于正确的刻意练习!本书就提供了一系列可遵循的方法和原则,对于未来希望通过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伙伴,都可以运用此方法,刻意练习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大的学习方法。

A 自2016年出版以来,被称为典藏书籍,也受到了樊登老师、拆书帮伙伴们的强烈推荐,这本书采用了很多真实案例,都来自于行业的专家级人物,充分说明了刻意练习的方法行之有效。

B1 如果你还在因为学习某项技能总是没有进步,或是在现有掌握技能基础上没有突破而苦苦挣扎,那么这本书就提供了详细实用的解决方法!

B2 学完今天的拆页,您不仅能了解反馈的重要性,还可以运用反馈三要素来帮助自己突出重围,快速提升某项技能。

接下来请大家花2分钟时间阅读一下原文片段,读完的朋友可以抬头示意我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喜剧演员也采用极为相似的方法练习。他们大多数人经常花时间在单口相声俱乐部里练习,是有原因的。在俱乐部,他们有机会试演自己的节目,而且可以从观众那里获得即时反馈。比如,他们可以让观众马上说一下,这笑话到底好笑不好笑,或者有多么好笑。他们连续几个晚上都泡在俱乐部里练习,把笑料打磨得更好,摒弃那些不好笑的,改进那些好笑的。即使是已经小有名气的喜剧演员,也经常回到单口相声俱乐部来试演新的节目,或者简单地重温在台上时的表演。

为了在没有导师的时候有效地练习某种技能,牢牢记住以下三个F,将是有帮助的。这三个F,其实是以字母F开头三个单词,即:专注(focus)、反馈(feedback)以及纠正(fix it)。将技能分解成一些组成部分,以便反复地练习,并且有效地分析、确定你的不足之处,然后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它们。马戏团演出指挥、非母语英语课程的学生、本杰明·富兰克林等,全都验证了这种方法。富兰克林的方法,也是在人们没办法得到导师的指导下创建心理表征的优秀模板。他在分析《观察家》中的文章并思考是什么使那些文章出彩时,也在创建一种心理表征(尽管他并没有从这方面去想),以用这种表征来指导自己的写作。他练得越多,心理表征也越成熟,直到他达到了《观察家》投稿人的水平。此时,他的身边并没有具体的例子可供借鉴。他已将优秀的写作水平内化于心,即他已经创建了心理表征,那些表征抓住了写作的突出特征。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以上片段讲述的是在我们没有导师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帮助自己提高技能,可以通过3F原则,即专注、反馈、以及纠正创建心里表征,顺利达成想要的目标。

WHY

为什么我们要在3F原则上,进行刻意练习呢?

因为这涉及脑科学和心理学。学会一项技能,除了设立目标外,还要做到专注练习,有了用心的投入,才可以称为有意义的努力;但如果方向错了,即使再努力也毫无意义,所以“反馈”就成为了高效的基础。通过不断反馈、不断修正,刻意练习,最终形成神经元的自动连接,形成肌肉记忆。

HOW

那3F原则的刻意练习如何去做呢?从原书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反馈”尤为重要。反馈是指在没有导师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把握反馈的三要素来快速提升自己,分别为:焦点明确、频繁交流和留意观察。

1、焦点明确

焦点明确是指让反馈具体细化,内容过多难免失去重心,所以我会将反馈的目标明确,反馈内容开门见山。

2、频繁交流

如果反馈是自我提升的引擎,那频繁交流就是反馈的加速器。

3、留意观察

持续保持留意观察的状态,观察对象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

现举例说明

作为一个跨界从事“儿童阅读”的指导老师,2024年春节过后正式开启新身份,就是通过“反馈”三要素,在短时间内快速成为一名合格的阅读指导师。

首先我认为一堂好的阅读课程必须具备四个部分:

一是,孩子要在指导师的引导下,优质的提问下,进入专注的思考状态;

二是,让孩子敢于表达,锻炼精准和直白的的表达能力;

三是,能够让孩子们之间拥有倾听、默契和彼此欣赏的能力;

最后就是指导师会真实的欣赏到每一个生命,也就是锻炼我们的欣赏能力。

当以上内容明确后,我就会聚焦练习,单点去突破某个技能。

其次我会同时进行多平台的学习交流,频繁交流且客观公正的听取各方的建议,最终达到反馈的目的。例如邀请自家孩子听评课;走进公益课堂线下授课,并观察现场孩子的表现;线上开设亲子课程,频繁听取家长们的建议,达到快速成长的目的。

最后进入留意观察环节,把观察分为自我观察和观察他人,例如我会利用腾讯会议反复练习,并回放复盘;在陪孩子上课时,作为家长的身份观察其他老师的授课方法,和自身融合、进行优化。

所以练习是基础,反馈更重要,只有不断循环往复,我们才能在短时间内以达到自己想要的授课标准。

WHERE

正因为我要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技能,所以利用好反馈就十分必要了。但如果只是以兴趣或是尝试一个新事物时,则不需要以上方法。举例来说明,我想通过练习瑜伽来锻炼身体,那我们就可以把时间拉长或跟着视频自我摸索就好了。

预防异议

可能有人会说学习的方法有很多,为什么非要遵循这个方法和原则呢?我想说,当然可以运用其他方法了。但是这种方法是基于脑科学和心理学为原理,能够在短时间内见效最快的方法,而且有大量的实践证明是真实可行的。包括我自己。试想做一件事情不模仿,不聚焦,不专注,不反馈,不优化如何能做到快速掌握呢?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下面就邀请伙伴们根据以下设计的场景进行相互探讨和演练。5分钟后邀请伙伴们进行分享!

场景如下:我们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学习中,都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例如小李上周末临时接到任务,要代表公司进行个人演讲比赛,力争取得前三的好成绩,还剩3个月的时间,他需要快速提高演讲能力,所以按照刚才的分组,请大家相互讨论,并运用反馈机制的三要素来帮助他达成目标!如果大家准备好了就可以开始探讨了。

好的,时间差不多到了,现在邀请2位伙伴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有请第一位伙伴靓靓老师:

一是焦点明确,我们可以帮助小李分析提高演讲技能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经过讨论可以先聚焦到台风上,也就是站在舞台上的外在呈现,确定好首要目标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聚焦练习了。

二是频繁交流,小李可以找到演讲俱乐部进行练习,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的资源进行交流,寻求反馈。

三是留意观察,他可以摆上支架进行录象,然后再去看回放找不足。找到线上资源或是俱乐部成熟的演讲者进行学习,模仿,达到最终的目标。

非常感谢靓靓老师的分享。

我们有请下一位老师,果果老师分享:

一是焦点明确,小李需要提升演讲技能,他找到自己的卡点分别为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他认为内容是可以的,但是表达能力需要提升,所以他锁定需要提升的目标为表达能力,并进行刻意练习。

二是频繁交流,他主动找到过去演讲比赛获得前5名的伙伴请教交流,传授经验的同时,又找到TED演讲视频和脱口秀等节目进行模仿学习。

三是留意观察,自己反复练习,录制视频,并与成功人士进行对比,从而不断优化自己,朝着目标方向为之努力。

太棒了,非常感谢两位伙伴的分享,通过分享可以感受到大家已经熟练掌握了此知识点,也希望今后在遇到同样的问题时可以熟练运用此技能。

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反馈的三要素分别为:焦点明确、频繁交流和留意观察。焦点明确是指让反馈具体,内容细化,内容过多难免失去重心,所以我们要目标明确,开门见山。如果说反馈是自我提升的引擎,频繁交流就是反馈的加速器。最后让我们持续保持留意观察的状态,关注自己成长的点点滴滴!好,以上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内容,感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