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N0.170】拆书帮天津北洋分舵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区分想法及感受

开场:

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大家好,我是小南,一位二级拆书家,今天过级3-1,为接下来的学习,现在现场的伙伴分为2组。

今天我带拆的片段来自《非暴力沟通》这本书

事件场景:小杨的前任领导离职了,空降了一位新领导琳琳,琳琳的管理风格是事必躬亲,并且非常关注细节。这与小杨前任领导放权式的管理风格非常不同,这让小杨非常不适应。有一次琳琳指导小杨修改报告:“这个标点符号用错了,这把客户需求改成客户痛点,这的序号修改一下格式。”这时小杨有点受不了了。觉得琳琳连这点小事都要插手,是对自己能力的质疑和不信任。这时小杨生气的说:“领导,你要不信任我,你就自己做吧!”琳琳当时就愣住了,说完这句话小杨也有些后悔,怕得罪了领导。

提问: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其他人并没有做或说些攻击性的语言,但是通过我们自己的脑补,会觉得自己被侵犯了,这时候就莫名其妙的说了一些伤人的话语。

影响:很明显小杨这样的处理方式不是很好,他没有明确清晰的表达自己对琳琳管理方式的想法及感受。只是用赌气的形式发泄着自己的不满。这会让琳琳这个刚刚到任的领导,对小杨有不好管理的印象。

解决:《非暴力沟通》的这本书中会教我们如何区分想法及感受,从而清晰的表达自己对客观事实的想法及感受,让对话双方减少因沟通不到位而产生的矛盾。

学习目标:学完后,学习者可以清晰表达个人对客观事实的想法,确保信息传达准确、无误导性,且易于理解。

准确传达个人对客观事实的感受,包括情感、态度和体验,以便与他人建立共鸣和连接。

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书中原文。给大家1分钟时间阅读原文。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在一次工作坊上,一位大学生提到他的室友在夜晚将音响开得很大声,一整夜他都无法入睡。我询问他对此事的感受,他说:“我觉得晚上把音乐放得这么大声是不对的。”我提醒他,虽然他用了“觉得”这个词,但他所表达的是他的想法,而非感受。我请他再次试着表达感受。这一次,他说:“我觉得,那样做会打扰到别人。”我向他解释,这依然是一个想法而非感受。他想了想,激动地大声说:“我对这件事情没有任何感受可言!”

很明显,这位学生有着强烈的感受。遗憾的是,他体会不到感受,更不用说表达了。对许多人来说,体会和表达感受并不容易,对律师、工程师、警察、企业经理人、军人尤为困难,流露情感与他们的职业形象相冲突。而在家庭中,家人之间无法交流情感,是很悲哀的。乡村歌手瑞芭·麦克英特尔(Reba Mc Entire)在父亲过世时写了一首歌,名为《我未曾认识的伟大人物》。许多人渴望与父亲建立情感连结,却从未能做到,她表达的正是这样一份感伤。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根据这个片段我们知道:

What:我们需要区分想法及感受,并清晰的表达出来,才能让对方知道我们对客观事实的看法及情绪感受

想法指的是接受外界刺激(事情、语言、行为、动作等)后经过认知的加工出来的评价、判断、观念等。

感受指的是接受外界的刺激(事情、语言、行为、动作等)产生的内在情绪状态或身体感觉的变化,包括心理情绪和身体感觉。

我们接受到客观发生的事实的刺激,通过认知的加工形成想法,然后产生感受。

例如:琳琳指导小杨修改报告的细节,这是客观发生的事实

小杨的想法是:连这点小事都插手,就是对我的不信任

小杨的感受是:生气

再举个生活中的例子:

孩子英语考试得70分,我觉得是她没好好学习,感到非常生气。

这其中客观事实是什么?(互动)孩子英语考试70分

我对客观事实的想法是什么?(互动):她没有好好学习

所以感受呢?(互动):生气

通过例子,想必大家已经可以区分想法与感受了。

Why:为什么我们沟通时要表达清楚想法及感受。因为不同的人由于人生经历的不同,形成的认识及价值观是有差异的,这就造成对同样的客观事实会形成不同的想法,从而产生不同的感受。比如刚刚的场景中,换为另外一个非常期待领导能手把手管理自己的下属。面对琳琳对报告中细节的修改指导这个事实,他的想法是领导手把手的教我,对我很重视,这时他的感受就是开心。

不这样做的坏处:如果我们在沟通的时候没有清楚的表达出我们对客观事实的想法及感受,对方就没办法理解我们,这就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从而影响我们的关系。所以我们在表达时要将客观事实的想法及感受讲清楚,才能让对方明白,以免因为认知的不同造成矛盾。

How:我们在表达时就需要包含以下信息:

讲事实:不带任何评判的表达出所观察到的客观事实

说想法:说出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或评价

表感受: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

下面我们用这个方法帮帮小杨

小杨可以这样表达让琳琳清楚自己为什么生气:

领导您手把手的指导我修改细节(讲事实),这让我感觉您是不信任我的能力(说想法),这让我有些生气(表感受)。

这时琳琳就非常清楚小杨不喜欢这样的管理方式,后面可能会调整管理策略。

Where:在想与对方建立友好关系的基础上,这个方法不仅可以用表达对某些事情的不满,也可以用来表达积极情绪。

预防异议:表达时要按讲事实、说想法、表感受的顺序,这样更容易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意思。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请自己编一段小故事,设计出人物、情节变化和当时双方的对话,其中对话部分要遵循表达对客观事实看法及感受的的三个步骤:“讲事实、说想法、表感受”,写完先与小组内伙伴分享,稍后会邀请分享,时间5分钟。

果果分享

儿子:这次数学考试考了85分。

妈妈:怎么靠的这么少?

儿子:我下次一定努力。

妈妈:这次数学考85分(事实),我觉得是平时玩平板影响了你的成绩(想法),这让我有点焦虑(感受)。

儿子:妈妈,对不起!

果果的小故事非常清晰的表述了事实,以及对事实的想法及感受。

感谢大家的聆听与参与,一句话送给大家:表达要有想法及情绪,减少矛盾促友谊,希望对大家的生活工作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