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精进》 所属活动: 2024年4月过级场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观察事物的不同视角

开场:

大家好,今天是我1-2的过级,首先我用三个标签来介绍自己,第一个是终身学习者,我从18岁开始就开始读书,到现在为止我已经读了1000多本书了,我从那时候我就立志从那时候开始我就要终身学习,加入终身学习者的行列。第二个是考试家,我通过自学学习的方法,到现在为止帮助了68个人通过了各类的考试。第三个是心理学爱好者。我本科学的就是心理学,一直到现在坚持自学了十几年,一直在心理学领域深耕。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一本书是《精进2解锁万物的心智方法》,这本书是采铜的第二本《精进》。这本书从心智进化的不同角度,讲了有关学习和思考的种种方法和原则,从而应当我们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刚才我已经把今天的拆页发给了大家,大家可以仔细阅读这个产业,一会儿我就会给大家讲解这个产业。当大家读完这个产业以后,请举手示意一下,而且要有笔的话,最好就是在拆页上对自己有感触的点可以画一画。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我们被显而易见的东西骗了,总是把最容易想到的答案当成了唯一正确的答案。文学家萧伯纳说过一句非常富有智慧的话:“对每个复杂问题,都有一个简单的错误答案。”任何一个领域研究到比较深的程度以后,你会发现原本很多想当然的看法会被颠覆。那些表面看来天经地义的事情其实是错的。就像一件东西的制作工艺,其中很可能包含了绝大多数人想象不到的机巧和智慧,它们很可能就来自长期实践历程中涌现出来的若干次灵光一闪。

如果你学会以这样一种视角去观察事物,那么你所能得到的,一定比别人要更多。这种观察本身就是一种特别好的思维练习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过程:先是细致的观察,然后找到某一个关键性的线索,再反向推导出隐含的原理、结构和过程。

从观察的视角来说,我们所见之物都是“结果”,而我们不应满足于结果,还要关心“过程”,也就是去推测,什么样的过程才会形成这样的结果。这种视角上的转换,显然能让我们知道更多。从商业的角度来讲,绝大多数制成品,都需要购买才能得到,所以得到“结果”是需要花钱的。但是,若我们知道了“过程”,那么我们便能经由这个“过程”自己来创造“结果”,然后再卖给别人。所以,有关“过程”的知识才是真正能赚钱的知识。对于日常所见的器物,我们都可以用这几个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和分析,同时也能拓展到其他有形或无形之物。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what:这段文字作者给了我们一个全新观察事物的视角,就是从一件事物隐含的原理、结构、过程来观察一个事物。

why:因为当我们接触一个矛盾问题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冒出许多“想当然”的主观判断,就像作者所说任何一个领域研究到比较深的程度以后,你会发现原本很多想当然的看法会被颠覆。这个片段让我想起一句古话:“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欲摹写其情状,而心不能自喻,口不能自宣,笔不能自传。”所以,在我们观察一件事物的时候,最好要从原理、结构、过程多方位观察,以免我们走错路。

how:第一步:从一件已经客观存在的事务出发,第二步:找到这个事务相关的关键性线索,第三步:再反向推导出隐含的原理、结构和过程。第四步:我们通过反推,从原理、结构和过程出发思考什么样的过程才会形成这样的结果。这个通过我们自己总结出来的过程才是真正赚钱的知识。这也是致用类书籍畅销的原因。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小练习来消化吸收这个片段介绍的知识点,激活我们的经验。现在我们进行分组(视现场情况定)。请各位同学仔细思考,最近在工作生活中接触过哪些对我们来说司空见惯但很重要的事物或矛盾问题?它的哪些关键性线索触动了我?这个关键性线索能够挖掘出背后哪些原理、结构和过程,带给我们什么结果?比如,我们最近认识的贵人,我们是怎么跟他们认识然后结交的。比如,我们最近学到的知识,它的原理是什么,我们怎么运用的,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再比如,我们最近学会了什么喜欢吃的新菜,它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藏细节,能够改良出不同的风味。我们用3分钟时间写,然后小组内分享,每人1分钟。

(案例1:远程会议的效率问题:关键性线索:在远程会议中,大家往往很难集中注意力,导致讨论效率降低。背后的原理:这与人类交流的本能有关。面对面的交流能够利用非语言线索(如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来增强理解和记忆,而远程会议则缺失了这些线索。结构和过程:远程会议需要更加明确的议程和规则,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在需要时发言,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打断和偏离主题。结果:通过优化远程会议的结构和规则,可以提高会议效率,减少时间浪费,从而增强团队协作和决策能力。)

A2:下面再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然后写好我们结束后要探索的下一个课题,也就是果。然后再找到果的关键线索,以及我们要如何挖掘它的原理结构和过程。记住这个便签写的内容一定要有明确的步骤和操作,有明确的结果和观察。然后下面大家就可以动手去写一下我们的A2便签,来激活一下我们怎么通过这个原理在以后的实践当中会怎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