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 所属活动: 倾听,是我们能给出的最好礼物。三步学会有效倾听,解决亲子间百分之99的冲突。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倾听,是我们能给出的最好礼物。三步学会有效倾听,解决亲子间百分之99的冲突。

开场:

学习目标:

在学习者参加本次拆书课后,在就某个问题与人交流时,学习者能用倾听三步骤(澄清)引导(行为)对方表达相关的事实、感受及想法(界定)

自我介绍:

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来参与我的线上3-2过级,我叫张静,我先用三个标签来做个自我介绍

第一个标签:拆书家

第二个标签:妈妈

第三个标签:电商店主

图书介绍:

事件场景:你们有遇到过这样的场景嘛?孩子回家抱怨她学校的事,同桌不好啦,要换同桌,好朋友今天不跟她玩啦,要跟她绝交。刚报的兴趣班又不想上了等等。前两天我女儿回家又跟我抱怨,同桌自习课爱唱歌,同桌有多动症啦。我因为在准备晚饭,一开始没理她,她就到我面前一直说想换同桌,同桌的各种不好说了一大堆,让我和班主任去说。我就跟她说,一开始你不是说很喜欢这个同桌吗?怎么现在不喜欢了,你已经换过好几个同桌了,你有没有找找自己的问题。我巴拉巴拉的说了很多,她反而安静下来了,只是一个晚上都很不开心,不想跟我讲话。

提问:你们遇到类似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是给孩子下定论,一顿说教?还是置之不理?

影响:我回想过去的一年时间,和现在比较,孩子的抱怨越来越少了,我在想,这些事,是她自己能完全处理好吗?不一定,或许是她在跟我诉说的时候,本来希望有个倾诉对象,结果被我说教,被指责,她索性就不说了。我也有点担心,我的置之不理或者说教导致我们的关系越走越远。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如果一直不去倾听孩子的内容,不理解他的想法,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对待,孩子可能会把我作为父母的身份直接给“开除”了。

解决:好在最近我看了《在远远的背后带领》这本书,有一段对话我感触很深,里面用了倾听的三个步骤,非常实用,可以帮助对方打开心扉,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帮助对方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达到有效沟通。

A1量表自测

在阅读拆页之前,先请大家花1~2分钟时间完成一个自测题。大家手上拿到的资料当中有一份是自测题。这份题测试结果没有好坏之分,也不是为了给大家贴标签,只是帮助大家更加了解自己的现状。,其中:1=完全不符;2=基本不符;3=偶尔不符;4=偶尔符合;5=基本符合;6=完全符合。

1:我会一边玩着手机一边跟人交流。

2:与人交流时,我只要想表达,就会第一时间表达出来。

3:与人交流时,我只关注内容,不关注对方情绪。

4:与人交流时,我总是会去教别人该怎么做。

1-4题目得分:

18分以上,说明你有些习惯不利于倾听,今天的拆页非常适合你。

11-17之间,说明你大部分习惯利于倾听,还需要加强喔。

10分以下,说明你有很好的倾听习惯,别人很愿意和你交流。

通过刚才简单的自测题,让我们更加清晰看到我们平常到底是如何倾听的。

当然,这仅仅是现在的一个对自己过去的评分,我们相信,通过今天的拆书以及后续的刻意练习,我们可以改变,让倾听做得越来越好。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本片段来自《在远远的背后带领》P94-96页

“儿子,最近妈妈看到你的脸上、头上总是有伤口,妈妈很心疼。”儿子沉默着,但是没像以前那样发火吼叫。妈妈继续:“而且,妈妈还很好奇,为什么你以前很少受伤,最近却经常受伤。”儿子嘟嘟囔囔地说:“是×××用棍子打的。”

妈妈:“哦,×××打的。”

儿子:“嗯,他们玩军人游戏,老拿着棍子到处跑。”

妈妈:“他们玩游戏到处跑的时候,不小心打到你了。”

儿子:“不是不小心,他是故意打我的。”

妈妈:“哦!原来是故意的。”

儿子:“他们看我不参加,就故意打我。”

妈妈:“这样啊!”

儿子:“可是我根本就不想玩那个游戏!”

妈妈:“你不喜欢那个游戏,他们强迫你,还故意伤害你。”儿子:“就是啊!天天都这样!明天还会这样!”

妈妈:“你担心他们还会这样对你。”

儿子:“那怎么办呢?”

妈妈:“嗯,是啊,得想点儿办法保护自己。”

儿子:“老师有两次看到了,也教育他了,可他还是那样。”妈妈:“嗯,老师有时帮得上忙,可有时也没看到。”儿子:“是啊,怎么办呢?”

妈妈:“嗯,我们得有个办法。”

最后,他们找到的办法是,看到玩军人游戏的孩子走过来,就主动说:“我很想和你们一起玩,但我不喜欢玩军人游戏。我们一起玩×××游戏吧?”

然后,孩子在幼儿园按这个办法主动询问对方,对方点头说“好”,然后男孩们就一起玩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们读完原文拆页:

1:在这段对话中,妈妈有教孩子怎么做吗?

2:没有,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说教。

妈妈第一步做了什么?

答:确认观察,表达感受

3:最终是谁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答:孩子自己

What:只要有人的存在,就有沟通,那么好的沟通是什么呢?不是说自己说的越来越好,而是要让对方多说,你负责听,给对方一个想表达的欲望,一个安全的环境,才能达成有效的沟通,事半功倍。

Why:所以倾听也是一个能力,学会倾听,不仅能节省时间,解决问题,还能增进你们之间的感情。

How:

第一:确认观察,表达真实感受:比如孩子放学回家,看起来不太开心,我可以直接表达感受,和她说:“怎么了,你看起来有点不开心,我有点担心,发生什么事了吗?“

第二:倾听对方:在孩子说的过程中,我只负责听就好,看着对方,时不时的点头。这个时候孩子会告诉我遇到力量什么事情,比如说同桌老是在自习课唱歌,而且唱歌太难听了。

第三:核实信息:我整合一下她说的内容,你同桌在自习课唱歌,影响到你做作业了是吗?你想早点完成作业,回家就可以多点时间玩是吗?

做好这三步后,可以问一下怎么办呢?孩子往往会自己找到解决办法,因为答案已经在对方心里了。

where:在生活中遇到困扰自己的事件,需要和对方沟通解决问题时,对象可以是任何人,例如和孩子,家人,朋友,同事等等。当然,当别人找你解决问题时,也同样适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

我们就用刚才我说的例子来演练吧,你现在是孩子的家长,孩子回到家,裤子上膝盖部分也磨破了,看起来很不开心,你打算了解一下孩子的情况,用倾听三步骤(澄清)引导(行为)对方表达相关的事实、感受及想法。请大家花5分钟时间,设计一个剧本,一位扮演家长,一位扮演孩子。用倾听三步骤来一场沟通。

由于今天人数比较多,我们分成两组进行讨论。

学习者分享:

刘虎

我看到你今天回来的时候膝盖的地方好像裤子也破了,膝盖也破了。我很担心,是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潘琴:

是的。学校下课期间,我同桌抢了我东西。然后我要找他要回来。

潘琴

我的铅笔。然后。他拿了之后。他就到教室里跑,我肯定要拿回来,我就追不小心,然后摔跤了,磕到。然后裤子可磨破了?

刘虎:

膝盖与摔伤吗?还疼吗?

你有没有这个事情跟他?沟通一下?

潘琴:

还没有

刘虎 :

那针对,这种情况,你有想过下次再遇上的话,你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吗?

潘琴:

下次。我想我把自己的东西保护好。不让他动。在课间的时候。他拿我东西我要么我找他拿回来,他不给的话我就告诉老师。

A2催化应用

拆书的宗旨是学以致用, 把今天学到的在未来的应用起来。最后给各位伙伴布置一个作业(特定任务),请你回去后,用今天所学:

在接下来的一周,观察身边人的情绪状态,找对方来一场沟通交流。用倾听三步骤(一:确认观察,表达感受,二:倾听对方,三:核实信息),引导对方,表达相关的事实、感受及想法。

2、一周后,请大家与我分享你的沟通过程。(微信,电话,线下约都可)

学习者分享:

我孩子最近数学成绩下降了很多,平时能维持再90左右,这次考试考了71分。针对这个事情,我和孩子进行了一次对话。

妈妈:我看到这次你数学成绩考了71,我有点担心,你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儿子:恩,有点来不及,最后一页没做完。

妈妈:恩,来不及做了吗?

儿子:恩,前面有道题有点难,花了很多时间,导致后面的还没来得及做,就要交卷了。

妈妈:原来是背前面的题目耽误时间了。

儿子:是的

妈妈:我还担心你是因为不会才导致分数下降的。

儿子:只是来不及了。

妈妈:那下次遇到这种情况,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儿子:我想可以把不会的暂时放放,先把后面的完成,有时间再回来做这道不会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