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0.5分钟
大家好,这里是TF2-1的练级现场,我叫王芳,芳草地是我在拆书帮的花名,我的三个标签分别是:
1、社区工作者
2、瑜伽教练
3、OH卡培训师
我想通过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以及在拆书帮的学习和成长来帮助身边的人,在他们遇到困难和困惑的时候,来到我这块芳草地,休息片刻,滋养身心。
【分组】0.5分钟
为了稍后的练习,我们先简单地分个组,左边是一组,右边是一组,这样方便我们后面分组讨论的环节。
【设定学习目标】0.5分钟
先来看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15-20分钟的RIA现场学习后,大家能够运用1次”提出更好的问题“的3个要点,帮助自己或他人解决过去曾经遇到的某个问题,成功地体验到“提出一个好问题比直接给出建议或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FAB法图书介绍】1分钟
【F特征】
这本《QBQ!问题背后的问题》是2001年由美国的作者约翰∙米勒独立出版的,本书讲述了在企业文化中倡导通过提出问题背后的问题,找到员工的个人责任担当,避免出现推诿、抱怨、拖延的现象,从而有效地提升组织工作效率的一个方法。
【A优势】
这本书出版后仅用了3年的时间团购销量就达到30万册,其中有一家酒店连锁一次性订购了18000册,可见特别畅销,对于组织管理而言。整本书很薄,书中的篇章简单易读,故事也简明有趣,紧紧围绕如何将个人责任意识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这个主题。
【B1利益】
这本书旨在教会企业员工从自身出发,通过提问主动承担责任,积极行动,实现个人和组织之间的双赢。
【B2利益】
今天我们学习的拆页片段就是提出更好的问题的3个要点,学会这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遇到问题或回应他人时,能跳出问题本身,从自身出发去找问题去实施行动,从而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
【R阅读原书拆页】1分钟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这个拆页,现在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阅读面前的拆页内容,阅读完的小伙伴可以举手示意我。
提出更好的问题
QBQ的指导原则之一是:答案就在问题之中。
换句话说,提出更好的问题,就会获得更好的答案,从而得到更佳的结果。因此QBQ的精神,就是“提出更好的问题”。
那么如何分辨问题的好坏呢?比较好的问题究竟“长”什么模样?
本书将帮助读者分辩并提出比较好的问题。对初学者来说,以下是创造QBQ的三项简单指导原则:
以“什么”或“该如何”这两个词来发问,而不是用“为什么”、“什么时候”或“谁”。
在所有问题中包含“我”字在内,而不是只包含:“他”、“他们”、“你”或“你们”。
把问题的中心词放在动词上,也就是放在行动上。
比如说,“我能做什么?”就是最佳范例,这句话以“什么”这个词来问,包含“我”字在内,并将问题的重点放在了“做”这个行动上。
【I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看到很多小伙伴已经看完了拆页,大家先看向我这里,我们来对拆页进行拆解:
[why] [不这么做的坏处]
大家先想一想,我们平时在沟通中或者自己遇到问题时,是不是要么直接给建议?要么是以“为什么”开头去抱怨或指责呢?比如“你先给对方打个预防针不就行了!问题不就解决了吗!”“你只管按照你的想法来就行,不用管其他人怎么想!”“为什么他总是针对我呢?”“为什么你不能先把题目看清楚了再做题目呢?”“为什么这些小事情都来找我?”听到这些话时,你会有什么感受呢?是不是想立马反驳怼回去,还是就沉默接受呢?是直接给建议好,还是反问回应好呢?其实这些都不好!
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回应会怎么样呢?我们可以这样说:“我可以先做什么呢?”“我需要怎么做才能让对方感受好一些呢?”“我怎么样才能做好这些小事情呢?”“我该如何帮助你去先看清楚题目再解答问题呢?”听了这样的提问回应,你有没有感觉你已经将自己放在了首要责任人的位置,能够更加积极地去想解决问题了,同时也让对方能够感受到你很真诚,也很谦虚很主动,想要共同把这个事情做好呢?其实呢,这就是我们今天首先要了解的一个观念,就是“提出好的的问题比指责抱怨或直接给出解决方案更重要”。
“提出更好的问题”的3个要点,就是我们今天的拆页内容,它可以帮助我们提升主人翁的意识,并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说到这儿我就想起了前段时间和女儿的一段对话,那天晚上10点钟我准备睡觉了,睡前去和女儿道一声晚安,女儿就跟我嘀咕说:“今天的作业好多啊!做也做不完!”,然后我当时就立马回答:“为什么你不回来就马上做作业而是看手机呢?如果你不看手机,你不就做完了嘛!”说完之后,我女儿就立马怼我,她说:“那我也要放松一下的呀!”说完就一边撅着嘴,一边把我推出门外。这个过程中她就有一些反感了,她其实不想再听我说话,可能她感觉到我在指责她没有安排好时间,我对她的回应也没能帮她解决问题,反而还引起了她的反感。所以那天晚上我就吃了个闭门羹,我也直接回房间睡觉了,这件事情就暂时不了了之了。
[what]
其实今天的拆页内容就是建立在“答案就在问题之中”这一原则基础上的,需要我们先有一个概念,就是: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可能问题就已经解决一半了。今天的拆页内容主要讲解的是:提出更好的问题需要具备的3个要点,从个人角度出发,去寻找更多的可能性,以及采取可控的行动。
[how]
接下来就让我们详细学习一下这3个要点具体是什么:
要点1:向内求精神: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先要停下来思考一下,自己有哪些问题,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向自己提问,在提出的问题中以“我”或“我们”开头,把自己当作主人翁或同行者,主动承担责任,寻找解决办法,而不是以“他”、“他们”、“你”或“你们”开头。比如:“我……”。或者“我们……”,这样感觉方向就指向我们了。
要点2:发散性提问:即在问题中多问“什么”“该如何“”怎样”这些开放的发散的问题,以寻求更多的可能性,要少问“为什么”“什么时候”或“谁啊”这些收敛性的问题,将关注点放到解决问题上,而不是推卸责任、抱怨、指责这些等。比如:“我该如何……”。
要点3:可控的行动:即在问题中要有动词,一定要强调动词,突出将要采取的可实施以及可控的行动,也就是说把关注点放到下一步能够做什么上面。比如:“我该如何做才能……”
这就是我们刚才学习的3个要点。
模板参考:
我能帮你做些什么?我需要怎样观察比较好呢?我如何做才能让你感受好一些呢?
在现有的资源配置下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我们还可以挖掘产品的哪些卖点呢?
我们如何在小红书上更好地向用户传递我们的课程学习目标呢?
那回到我刚才自己的例子,那天晚上我和女儿的对话,如果我当时能够先停一停,说声STOP,先关照下我女儿的情绪,跟她讲:“哦,你觉得作业太多了是不是啊?没时间放松了对不对?”我先理解一下她的情绪,然后再向女儿去提问说:“关于这个问题,我需要做些什么才能帮到你呢?”或者“我能够做些什么我才能帮到你呢?”我女儿听了以后可能就不会那样的态度怼我了,她可能会觉得我理解她了,而且体会到她作业多的这种感受,并且她也会觉得,妈妈还在帮我跟她一起想办法呢,反倒没有责备我,而且这个时候她可能也会从那种无助的抱怨转换为自己的积极应对,她会自己去想办法尽快完成她还没有完成的作业的。
[where]
“提出更好的问题”的3个要点比较适用于工作场合中同事间的理性对话思考,特别适合对重要不紧急的事情给予反馈;如果我们把它运用在亲子沟通或亲密关系、这些因为关系比较亲近的人当中、常常会带着一些情绪交流的情景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首先回应对方的情绪,然后再给出相应的提问比较好;这个方法是绝对不能用在重要又紧急的情况下的,比如地震、火灾、自杀等危急时刻需要立即做出反应的情况下,绝对不能用的。
【A1激活经验】小组分享自己的相关经验(鲜活,故事,对应,反思)
【A1:指令】【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显像提问法】
刚刚我们对拆页内容进行了拆解,学习了”提出更好的问题“的3个要点,它可以使我们转换思维、提升向内探索的意识,接下来我们现场就要运用一下:
首先我们要来回忆一下,在我们今天学习这个拆页之前,大家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这样的场景?比如:孩子跑过来跟你诉苦说小伙伴不和他玩了,你可能会立马反问“为什么你总是不经小伙伴的同意就拿别人的玩具呢?当然人家就不跟你玩啦!”;比如:你和同事在聊今天发生的事,你向同事抱怨说“为什么管理部不事先通知一下新的流程呢?害得我还要按照新流程重新再做一遍PPT”;又比如:你边做家务边对爱人发牢骚说“你怎么就不能等会再打游戏,先帮孩子检查一下作业呢?”等等这些场景,我们大家先想一想,当我们立马给出反应回答的时候,对方的感受会是怎样的?当时对方又是给出了怎样的回应?大家现在要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讨论我们之前有没有发生过这样类似的情景,小组讨论完之后,我们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这个场景,时间是2分钟,这里我们提示一下,我们只要分享场景就可以了,不用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后面我们会再分享,我们开始吧。
好,时间到了,我们来邀请第一组的小伙伴来给我们分享一下您刚才在小组内分享的场景,好吗?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小牙的分享:
我们家的孩子,小学一年级,前一阵子请假在家,老师布置的作业对他来说就更难了,而且也多,每次写作业的时候就很痛苦,每次跟我抱怨:“妈妈,可不可以不要写?妈妈,这个写字太难了!”我就跟他讲:“那你为什么练字的时候不多练一练?为什么不早点预习?”然后,他就很不开心,就不理我了。
拆书家芳草地的回应:
好的,非常感谢小牙的分享哈,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小牙对儿子的观察很细腻啊,能够感受到孩子的无奈无助,但是小牙可能就本能地用指责的态度去回应了,让孩子没有感觉到温暖。
谢谢小牙给我们的分享!
【A1+反思加工】小组成员的规划应用(目标,行动,关联,可控)
【A1+:指令】【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反思加工】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现场运用1次今天学习的“提出更好的问题”的3个要点,我们来看看
让我们回到刚才大家各自分享的场景中去的时候,你会怎么来运用今天学到的拆页内容,去重新给对方做出一个回应,提出一个更好的问题。
我们来看一下,拆页内容的下方提示部分,可以参考提示部分来做一个回应,我们现在开始讨论,有2分钟的时间,讨论完了之后,我们再邀请一位小伙伴来给我们分享。
好,时间差不多了,我们来邀请一位小伙伴跟我们分享一下吧,她是怎么来回到过去,用今天的方法去运用的,小牙伙伴,请你分享一下可以吗?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小牙的分享:
我看到这个拆页,分享这个方法,我在想如果我当下能够这样对孩子说
拆书家芳草地的回应:
就是你回到之前你儿子跟你反馈的那个问题时,你要用一个新的方法去回应他
学习者小牙的分享:
就是娃说“这个作业这么难这么多,我怎么办?”我会跟他讲:“我知道你因为请假了,没有学到东西,没有学到对你来说有点难,然后作业也会比较难,那我能帮你做点什么吗?”
其实这个他可能自己有方法的,比如他会跟我说:“我可以一点一点做,我先做写字的部分,我再做默写的部分,我分开做。”
拆书家芳草地的回应:
这个部分就相当于他自己可能就会有这样一个想法了,因为你给了他一个情绪上的回应,你肯定他接受他的这种情绪抱怨之后,同时你又站在他的那方跟他说:“我可以帮你做些什么事情?”让孩子觉得特别容易被接纳被理解,这时候反而孩子的自主性就出来了。
好的,非常感谢小牙的分享,大家看看我们今天学到的”提出更好的问题“的3个要点,当我们遇到冲突或者不好解决的一些问题,或者我们遇到亲人跟我们抱怨的情况时,我们能够及时地喊个暂停键,处理情绪后再给一个更好的提问。
在这里,我们再重新强调一下我们今天学习的3个要点,
要点1:向内求精神:以“我”或“我们”开始
要点2:发散性提问:说“如何”“怎样”这样的发散性的能够有更多可能性的回答
要点3:可控的行动:把关注点聚焦到动词上,就是“我可以做什么”
大家也可以看一下打印资料下面的参考模板,可以给大家一些帮助哈。
好的,再次感谢小伙伴们参加我今天练级的分享,相信现场的伙伴们在今后的沟通中或者遇到问题时,也能够会经常用到我们学习的拆页内容,慢慢地学会转换思维,主动积极应对,让自己变得越来越自信成功的。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接下来,就请大家在便签上给我今天TF2-1的拆书练级进行点评,苹果代表我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洋葱代表我还需要改进的地方,因为你们的反馈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哈,谢谢大家!